到一种极度的无力感。
“我们是不是搞错了什么?”
他对索菲亚说。
“你不是说,这里是为活人建的城?”
“可人饿急了,会变成别的东西。”
索菲亚没有回答,只是轻轻握住他的手。
就在所有人几乎快撑不下去的时候——第七天清晨,一辆破旧的小货车缓缓驶入干区门口。
驾驶座上,坐着林涛,衣服沾满灰尘,眼圈发青,嘴唇干裂,但他嘴角带着微微的笑。
“快,搬!”
他打开车门。
车上,是满满三十袋米、十箱干粮、几桶食用油,还有几百片消毒药片与雨衣。
“我只带了一句话回来。”
林涛声音嘶哑,却坚定:“他们答应交换,但我们必须活着,才有资格谈判。”
陈明扑过去抱住林涛,索菲亚红了眼,李强却站在原地,许久才喃喃:“你这是,用命换回来的。”
“不是。”
林涛摇头,“是我们过去几十天里建的东西换的。”
那一刻,干区的人——不论新来的旧的、懂规矩的还是不懂规矩的——都默默站在一起。
他们明白了一件事:只有活下来,才有权说“我们是谁”。
晚上,干区再次亮起了灯。
不是所有区域都有光,但那几盏灯,就像曾经熄灭的西港夜市霓虹一样,又开始在夜空下眨眼。
陈明重新开炉,熬了一大锅饭,分到每个人的手上。
老李调了新的巡逻表,索菲亚趁夜记录这次“断供危机”的全部细节。
李强站在高楼上,看着整片干区,缓缓吐出一句话:“我们,还能再撑下去。”
港口的风吹过,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希望,又一次发了芽。
102020年春节前夕,整个中国按下暂停键。
而在南方的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干区的夜晚却依旧亮着几盏昏黄的灯光。
一盏在厨房,一盏在电控间,一盏在高楼的哨岗,还有一盏,挂在东南角的那根老旗杆上,象征着他们这群人的坚持。
这,就是西港干区。
已经第84天。
那天早上,李强收到了一封电子邮件。
发件人是一家驻柬的国际人道组织,他们在金边听说了干区的事,想派代表来“实地考察”,甚至表示可以提供一批建筑物资和生活援助。
“你们是怎么撑下来的?”
那封邮件结尾这样问。
李强看着屏幕,许久没动。
他没有立刻回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