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余华所说作者最好的时代

第一章

发表时间: 2023-04-11
路遥用二十几天时间写完《人生》上部,获得巨大成功,一下成了享誉全国的大作家,编辑于是让他趁热打铁,赶紧把下部写了,让广大翘首以盼的读者知道,高加林后来到底咋样了?
这几天《人生之路》热播,很多没看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高加林跟黄亚萍分手,再次回村种地,每天窝在家里写作,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一脚踩了西瓜皮,一篇报告文学获奖,他带着家里卖猪以及东挪西借筹措出来的路费赶往上海领奖,找到一位故交,阴差阳错考上一家报社当记者,终于逆袭了人生。
以至于前女友黄亚萍惊叫连连:奇迹,你的人生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其实看过原著的朋友都知道,高加林这个光明的前途路遥根本没有想出来。
因为他即使开了脑洞,这个结局也不敢写。
编辑多次催促写下部,他多次动笔,又多次搁笔,经过多次纠结之后,终于诚实地跟编辑说,别人都好写,只是高加林该怎么办,我还真的不知道。
如果落了俗套,就会对不起广大读者,不如不写。
因为路遥知道,想靠写作逆袭人生,概率不比两块钱抓五百万要小。
作家余华说过,上世纪八十年代,最佳写作时间是年到年这个阶段,那时候很多报纸杂志都缺稿,即使为了填充版面,只要写得不是太难看,就有机会发表。
但是年以后,这些作者其实都已经固定了,很少采用外稿。
再者,来稿堆积如山,编辑们根本没有时间看,绝大多数投稿,其实都进了废纸篓。
最早还会给作者寄退稿信,后来由于投稿太多,也就不寄了。
这时候不论怎么写,发表机会都是极少的。
当时很多作家,其实主业都是编辑,比如路遥和贾平凹。
他们都是圈里人,如果写了作品,发表概率很高,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毋庸讳言。
马未都当时也干编辑,他说,我们编辑部的同仁,每篇稿子都会认真看,生怕漏掉一篇好文章,埋没一个好作者。
很多作者都想依靠写作一举成名,逆袭人生。
只要发表作品,就能得到正式工作。
路遥的《人生》年开始动笔,年写成,正是余华所说作者最好的时代,如果《人生之路》依照原著,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