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高质量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

高质量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

八字过硬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八字过硬”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颜荀盛子戎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内容介绍:不为什么”我将榻上的棉被铺在了地上:“你垫着棉被睡吧”向熹笑,我不知他在笑什么,只觉得没了被子也不必脱外衫了,今夜合衣而眠吧。我这厢刚沾了枕头,向熹就吹熄了火烛,窸窸窣窣解了衣裳躺在棉被上。今日在马背上颠腾了一天,腰背酸疼的厉害,我在榻上翻来覆去,一时竟睡不着。向熹好似也翻了个身,声音轻而和缓:“你睡不着吗?”......

主角:颜荀盛子戎   更新:2024-08-16 23:0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颜荀盛子戎的现代都市小说《高质量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由网络作家“八字过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中有很多细节处的设计都非常的出彩,通过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八字过硬”的创作能力,可以将颜荀盛子戎等人描绘的如此鲜活,以下是《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内容介绍:不为什么”我将榻上的棉被铺在了地上:“你垫着棉被睡吧”向熹笑,我不知他在笑什么,只觉得没了被子也不必脱外衫了,今夜合衣而眠吧。我这厢刚沾了枕头,向熹就吹熄了火烛,窸窸窣窣解了衣裳躺在棉被上。今日在马背上颠腾了一天,腰背酸疼的厉害,我在榻上翻来覆去,一时竟睡不着。向熹好似也翻了个身,声音轻而和缓:“你睡不着吗?”......

《高质量小说古代言情:王爷他好像是断袖啊》精彩片段


离着玉门关不远的地界儿,是中原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

现今嘉峪关的守将颇有些来历,乃是老太傅颜荀的幼孙颜问慈,他如今也才二十一二,将及了冠。

颜荀到底是个大儒,学富的那五车里头还存着一车兵书,这一车兵书悉数都教给了这位小贤孙。

颜问慈受了如此博学的教诲,也确实学以致用,将嘉峪关整治的风调雨顺,又是治沙又是引水,又是重耕又是开荒。

虽然这位小贤孙将嘉峪关守的固若金汤,然而本王到底是个皇亲,论官职还是压他一头,即便他爷爷万分的看不上本王。

他却仍要每月给本王发来一封述职的军书,交代交代嘉峪关的境况,兵练的如何,农耕的如何,春风刮了几日,秋雨落了几许。

这一月也不例外,军书由信使送来,我坐在书案前拆了浆好的封口,信上字迹端正,横钩之间不难看出这笔字承了颜荀的风骨,亦有少年人的刚直。

信上内容同上个月没什么分别,打头是一切如常,末尾是问王爷安。

唯一一句闲话便是听闻王爷帐下得一仆从,身量颇似匈奴,望王爷秋毫明察,莫要色令智昏。

我看着纸背上这两句话,一时笑出了声,兔崽子比他爷爷还管得宽。

我如今被流放关外,全赖他爷爷上了一道折子,如今他来同我述职,还不忘提点着我的德行。

我这个王爷,做的委实窝囊。

老的糟践完我,小的也跟着不学好。

我将书信搁在蜡上点燃了,顷刻烧成几片飞灰,又召了辛乔盛凯进来,只道:“咱们往嘉峪关走一趟”

辛乔闻言一愣又拱手:“王爷可是要拜会颜将军?”

我点了个头,辛乔又道:“如今春日将至,营中正是耕种饲畜的时节,人员来往繁杂不已,还需留个将官坐镇”

“是这个道理,你心细谨慎留下便是,本王带着盛凯和向熹去,你且替向熹备匹马”

辛乔几不可查的皱了眉头,却始终没吭声,只拱了拱手便领命而去。

隔日天明,我带着盛凯和向熹朝着嘉峪关赶路。

越往东去气候越暖,不过走出去百八十里,荒漠景色便成了一丛丛绿草茵茵。

路上宿在黄泥砌成的小客栈中,说是客栈,里头也不过两三个房间,夜里盛凯同我问了安后便歇下了。

然而此刻却有一桩为难事。

余下只有一个房间,向熹不肯和盛凯同眠。

盛凯自然也不会邀约,他是上沙场的副将,如何肯和仆役同寝。

如今本王坐在榻上,一步之遥便是四方桌子,四方桌子旁坐着向熹。

时辰快至子时一刻,我俩就这样大眼瞪着小眼。

“你怎么不睡?”向熹问道。

“要说回王爷......你身上伤未好全,也没个褥子叫你打地铺,本王心里不大落忍”

虽然已至春日,可关外到底寒凉,夜里极容易受风。

向熹一笑,唇红齿白:“那咱们一道睡了”

我扶额叹了口气:“不可”

“为什么?”

“不为什么”

我将榻上的棉被铺在了地上:“你垫着棉被睡吧”

向熹笑,我不知他在笑什么,只觉得没了被子也不必脱外衫了,今夜合衣而眠吧。

我这厢刚沾了枕头,向熹就吹熄了火烛,窸窸窣窣解了衣裳躺在棉被上。

今日在马背上颠腾了一天,腰背酸疼的厉害,我在榻上翻来覆去,一时竟睡不着。

向熹好似也翻了个身,声音轻而和缓:“你睡不着吗?”

“嗯”

“你叫什么?”

“什么?”

“你汉人的名字叫什么?”

我一愣,忽然发觉他还不晓得我的名讳,从前一直教他喊王爷以免被责罚,却忘了知会他我的名姓。

“盛子戎”

向熹闻言淡淡嗯了一声,又问道:“是什么意思?”

“盛是皇姓,子是太宗爷给的,戎取戎马一生的意思”

向熹似懂非懂:“盛是皇帝的姓,你姓盛,为什么不是皇帝?”

土砌的房子不太挡风,窗棂里钻进来几丝儿刁风,一缕一缕缠进屋子里来,绵绵的凉。

我莫名抖了抖,翻了个身将自己蜷起来。

“你这话只能在本王面前说,若叫别人听到了,死都喊不得冤,日后不准提这话了”

我合上眼睛打了个哈欠,睡意袭来,迷蒙之间听见向熹说道:“你想做皇帝吗?”

我困极了,只道:“同想不想没有干系......”

隔日天色大明,日光满满当当撒了一屋子。

我醒来时,先是一惊,后是一叹。

惊的是向熹不知何时躺到榻上来了,还用棉被将我和他拢在一处,他的手还环在本王腰间,好似一对野鸳鸯。

叹的是盛凯是个粗性儿的武将,见我迟迟没起身,就直接推门进来看,而后便看见本王同向熹共枕而眠的画面。

我半撑着身子,向熹还在睡。

盛凯站在四方桌旁同我相顾无言,一时间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我叹了口气,将额角的青筋按了按:“你听本王解释......”

盛凯连忙摆手:“王......王爷您忙,末将给您把着门”

“......”

他娘的,你把什么门啊你。

盛凯走后,向熹才悠悠醒来,揉了揉眼睛道:“你怎么坐着?”

“你何时爬上来的?”

向熹的绿眼睛迎着日光,一脸懵懂无知的少年模样:“太冷了,冻的骨头疼,就上来了”

还......还挺可怜的。

唉,罢了。

日阳高照,我带着两人又上了路,盛凯显见是被早上那一幕唬着了,他又是个喜怒皆形于色的莽撞人。

此刻贼眉鼠眼的策马在我身后,一会儿看看我,一会儿又看看向熹。

心里在想什么,本王用肘子猜也猜的到。

唉,本王这一生,就难落下个好名声。


王府的小轿备在门外,茉莉拿了半匣子点心搁进轿子里。

侍书一边替我捋着衣领,一边道:“入宫的路上还得些时辰,王爷此时来不及用膳,路上用些点心垫垫肚子吧”

我点了个头,掀了轿帘入内坐好。

说起来,我同哥哥也有许久未见了,上次相见是御笔摔到了我脸上,不知这一次,会是个什么光景。

轿停的时候,我抹了抹嘴边的点心渣子,抖了抖衣裳下了轿。

入眼是个面生的公公,和他背后数年如一日的紫禁城。

那公公倒很客气:“王爷,皇上嘱咐老奴在这儿候着您,陪您一道往养心殿去”

我抬手对他虚了一礼:“不知公公怎么称呼?”

“诶呦,老奴贱名儿黄禄喜,专司御前轿撵”

“哦,黄公公”

黄禄喜一笑,带着太监的阴柔,说话间便引着我往养心殿去。

路上闲谈间,我问道:“不知公公名中的喜,是哪个喜字?”

“禄喜禄喜,自然是得了俸禄,喜不自胜的喜呀”

我笑:“着实是个吉利名儿”

进养心殿要过西六宫,西六宫和宫道之间只有一墙之隔,这一道宫墙上又开了二十八扇月亮门,供宫人通行。

我同黄禄喜走在宫道上,一路上碰见不少宫婢,于是该见礼的见礼,该问安的问安,本就冗长的一条路,此刻走的越发温吞。

直至走到最后一个月亮门跟前儿,一个戴着纱帽,穿着女官朝服的姑娘,拦在了我面前。

“在下宫正司执刑女官淳于萌,见过璞王爷,王爷千岁千岁千千岁”

我看着她顺从谦卑的行了个大礼,可面相却透着一股子让人不安的聪明劲。

便没有立刻准她免礼,只问道:“宫正司的执刑女官,位及从三品,观大人年纪尚轻,便有这番仕途,倒叫本王不敢受这份大礼了”

淳于萌跪的端正,面上不卑不亢。

“下官得沐天恩,不敢自傲,今日大礼乃是替太后娘娘,请王爷过寿康宫一叙所行”

哦,原来是这个目的。

“太后娘娘乃是本王嫡母,若要召见本王,找个寻常小太监传下话来即可,何故劳动大人呢?”

我这话,算是一句废话。

太后当年处死我母妃,是阖宫皆知的事,我自那以后,便不肯再同太后亲近,也是阖宫皆知的事。

我这样问,只不过是想知道,太后明知我不会去,却仍要派这个女官来请我的理由什么。

淳于萌仍旧跪着,大抵也晓得我是刻意不给她脸面。

人来人往的宫道上,三品女官久跪不起,也算是个丢了颜面的事。

“太后娘娘有一句话,托下官传于王爷知晓”

黄禄熹闻言十分有眼色的往后退了二十余步,直至听不见我同淳于萌的说话声,才停了脚。

我看着淳于萌,等着她的下文。

“太后娘娘深知王爷此番快马回京,是为拒了同合燕郡主的赐婚,可如今圣旨已昭告天下,若王爷不从,便是抗旨不遵的死罪,然,太后娘娘那里,却有一块免死金牌,候着王爷去取”

免死金牌?

我摇了摇头苦笑,觉得有些荒谬,哥哥如今同太后,想来已经到了势同水火的境地。

登基前的种种母子情深,登基后便该是夺回政权的戏码了。

太后还是皇后的时候,就不是个没有野心的女子。

她一生无子,却用哥哥作为筹z码,成就了她今日圣母皇太后的地位。


我伸手摸了摸他的脸:“还挺机灵”

待我修养到能下榻时候,距离刺杀王叔那天,已经过了三十三日。

这户农家小院儿实在乡僻的不得了,坐落在一个半山腰的小村子里,村子里的人自耕自足,除却偶有青年人下山去镇子里采买外,再不见有人头往来。

我站在小院儿里,对着眼前青山隐隐,打了一套极缓和的拳法,感觉自己背上的刀伤和断了的胳膊,都不再隐隐作痛时,才缓缓叹了口气。

正预备搬个凳子在院儿里晒晒太阳时,农户家的老婆婆从草屋里走了出来,笑道:“公子大好了”

我紧着上前两步,扶住老人家:“大好了”

这位老婆婆就是租草屋给向熹的东家,这段时间每逢我在院中活动筋骨,老婆婆都会出来关怀两句。

彼时我也好奇,为何这样的深山里会有一个寡居的老婆婆。

便冒昧的问过一句,老婆婆只说她幼时便梳起不嫁,一生清净,只对青山独活而已。

我听了这话不免佩服,一个女子将自己一生归隐在深山老林之中,这是何等耐得住寂寞的性子。

正逢我和婆婆闲话之际,向熹一只手提着一笼小鸡仔,一只手提着两只老母鸡回来了。

小院儿的篱笆门还不及他腰际,被他用膝盖轻轻抵开,见我在院子里坐着便问道:“怎么不躺着?”

“再躺要长疮了”

向熹一笑,将笼子里的小鸡仔,悉数倒进鸡圈里,又手脚利索的撒了一把麸皮,接着又将那两只老母鸡捏在手里,冲着我晃了晃。

“中午吃这个鸡,给你补补”

我歪着头没接话,婆婆倒开了口:“是该补补,你哥哥身板单薄的很”

向熹闻言脸上的笑僵了僵:“他不是我哥哥”

婆婆一愣似有不解,我连忙起了身,怕向熹说出什么吓着老人家的虎狼之词,赶紧将话岔开。

“补,大补,两只鸡都炖上,我和婆婆一人一只,你喝点汤就得了”

婆婆被我逗笑,我推着向熹往伙房里走,一进伙房我便拉上了木门。

“你也犟,叫我声哥哥是委屈你了还是怎么着?”

向熹拿了菜刀,在缸沿儿上磨了两道便要杀鸡,鸡脖子被他捏在手里动弹不得,绿豆大的眼珠子里满是绝望。

“我不想和你做兄弟”

少年闷声说出这一句,我听在心里才恍然大悟,要死,我怎么忘了这一茬。

向熹同他兄长之间,着实不是什么可堪回忆的兄弟之情。

晓得自己失了言,我只得上前两步,将他脑袋揽到自己怀里。

“是我说错话了,别往心里去,好不好?”

向熹闷闷“嗯”了一声。

我叹气,这崽子高不高兴其实都写在脸上,一时不高兴了,哄一句便也过去了。

实在是个清澈透明的好少年,让人止不住的就要多心疼他一些。

两只鸡在说话间,就被向熹放干了血拔光了毛,正准备下锅的空档里。

灶头之上开的一扇小窗上,来了一位小客人,倒也是熟客,紫禁城的嘀嘀是也。

这皇家的御鸽想来也是头一次见杀鸡的血腥场面,在窗上停了半刻,两眼一翻,便直挺挺从窗台上掉了下来。

我一把将嘀嘀捞在手里,吓的叫了一声娘,窗台下方正对着烧滚了水的大锅。

若这小畜生跌进了锅里,只怕本王要被问个私斩来使的罪名。


然而此刻桌上也的确有一盆洗脸水,只不过,是小令官打的,水也不是温热的,而是寻常的冷水。

其实兵中将士,都是以冷水洗脸的,冷水叫人清醒,作为戍边的将士,清醒是比粮草还不能缺少的东西。

我没有用那盆水,只合衣躺在了二楼的榻上,我原以为自己会翻来覆去个一阵子。

不想连日策马狂奔,此刻已然累极,竟昏昏沉沉睡去了。

这一觉睡的极黑甜,无梦也无觉,只有醒来时,无边无际的黑暗。

小土堡里没点灯,唯一亮着的,是小窗里透出的月色,我躺在榻上没动,伸手将窗纸推开。

清寒月色顿时泄了进来,映照在我脸上,像是照着百鬼夜行里,最势单力薄的那只孤鬼。

我起了身,不敢再看月色,只往捆着向熹的营帐里走,盛凯在营中巡逻,同我打了个照面。

“王爷,您要去看那个仆役吗?”

我点了点头:“给了他水饭没有?”

盛凯连忙摆手:“王爷吩咐了不给水饭,自然无人敢给”

“好”

我拨开帐门的厚帘子,见向熹被反绑在木柱子上,也许是沦为阶下囚的缘故,他此刻看起来有些狼狈。

向熹缓缓抬了头,明知自己处境不妙,却还是笑了。

我扯了个椅子,坐到他面前:“本王是叫你向熹,还是该叫你阿尔野单于?”

向熹看着我,满脸无谓:“我还没继位,不好称单于”

“所以你是为了继位,才来接近本王?”

向熹摇了摇头,唇边笑意不减。

“我只是听闻玉门关的守关人,换成了京城来的断袖王爷,一时好奇,便来了”

“好奇什么?”

“好奇中原的男子,是个什么滋味”

我看着他邪肆的模样,忽然发觉这才是真正的他。

向熹这名取的实在不贴切,他本不需要求问光明,这样一双碧绿的眸子,天生便是夜原上的狼崽子。

阿尔野,才是适合他的真名。

我靠在椅背上,重新开始打量这个少年的眉目。

“不知这个滋味,值不值得你族中两万人命来换?”

阿尔野大笑:“怎么不值?你的腰......”

我提起营帐中预备下的马鞭,不待他说完话,便结结实实在他脸上抽了一鞭。

马鞭原是抽打畜生用的,比之人用的,到底是粗糙些,如今一鞭下去,少年脸上顿时见了血。

阿尔野伸舌舔了舔唇边的血迹,好似不痛一般,仍笑着:“一日夫妻百日恩,子戎,你怎么舍得打我?”

啪。

又是一鞭。

我捻着马鞭坐回椅上:“本王z平日用枪棒多些,也不大下狱里审人,鞭子上的分寸有限,若留下疤痕,你且多担待吧”

向熹缓缓抬起头,右脸上两道鞭痕交叠,汩汩冒血:“你放心,我一定担待,草原上的男人,一向怜惜自己的女人”

我不欲再同他扯闲,该问的话,此刻也该问一问了。

“你父是呼兰单于,你兄是阿尔炎王子,两年前你手刃阿尔炎,本欲继位,却被各部族长老弹压,称你凶残暴戾,不堪称王,呼兰听信诸家之言,不肯传位与你,彼时你羽翼不丰,若再弑父,只怕会成为众矢之的,你只得做小蛰伏,这两年呼兰病重,你的人望不高,继位恐有波折,是以你另辟蹊径,寻来玉门关,混到本王身边窃取军中机密,以求能寻到布防疏漏,一朝举兵杀破玉门,只要此行顺利,待你回到草原,这一桩功绩便会助你登上单于之位”


“庙里的东西,不好抢的,咱们现在回去将这香丸儿还了,好好同人赔个罪,免得人家背地骂你没王法,好不好?”

向熹将脸扭向一边:“我把身上的钱都扔给他了”

“姻缘庙是神佛之地,咱们还是要有敬畏之心,断没有强买强卖的道理,你说是与不是?”

我就这么连哄带骗的带着向熹出了客栈,姻缘庙不远,极小的一座红墙庙。

庙里供的是月下仙人,庙前栽着一棵颇有年岁的桃花树,桃花树上挂着数百条红丝绦,此刻晚风微起,瞬息间便将这千丝万缕的红,吹醉在夕霞之中。

向熹不情不愿下了马,面前扫地的老妪一见向熹便起了骂声:“你还敢来!庙里的东西也敢偷!你等着遭天谴吧!”

向熹不以为意,看着我的脸色忍着没有还口,我赶紧拱了拱手,对着老妪行了个礼。

“老人家莫怪,内子出身草莽,办事尚还生嫩,此番着实是犯了忌讳,晚辈此番来便是同您赔礼的,香丸在此,晚辈不敢私占,这一吊钱算是赔您一碗压惊的茶”

老妪横眉冷眼,目光在我和向熹身上打了个转儿,伸手接下了我手中的那吊钱。

“哼,我说怎么会有这样坏德行的人,原来是一对兔爷儿”

这老妪说话间极尽刻薄,我听着颇刺耳,可向熹此番有错在先,我也没得辩驳。

庙是好庙,景色别致,可惜就是这个守庙的人不好,没个修行之人的口德。

我方才还欲领着向熹进庙里拜拜,续些香火给仙人赔罪,此刻也全然没了心思。

拉着向熹便上了马,向熹离去前盯了那老妪一眼,那一眼寒凉,我看着心里有些不安稳,生怕他护我心切,做些什么离经叛道的事。

只得软下强调哄一哄他:“这老妪年事已高,说话难免欺小,你别听进心里去,原是很没意思的话”

向熹闷声不语,我勒住缰绳策马贴近他身旁,将他手牵住握进自己手里。

“明儿我从肃王府出来之后,咱们就离开这儿,往前入川就是蓉城,蓉城乃天府之国,吃食更是冠绝蜀地,我领你在城中玩上半个月可好?”

向熹一直垂着眸子,显见是没将我哄他的话听进去,而是反问了我一句:“你是不是想去那个姻缘庙里拜一拜?”

这一问,倒将我问的噎住:“你怎么知道?”

“你往庙里看了好几眼”

我在心里叹了口气,向熹有时敏感多思的不像个少年人,好比此刻他这话,显见他其实没有因为那老妪的话生气,只是惦念着我的遗憾。

我勒了马,向熹也站定,有些疑惑的看着我:“怎么了?”

“咱们在这儿等等,等到月亮出来,那守庙的老妇人回家了,咱们俩翻墙进庙里拜一拜仙人,老妇人瞧不起你我,庙里的仙人定不会那样刻薄”

向熹坐在马上看着我,夕阳最后一丝余晖映照在少年脸上,少年眼角眉梢徐徐漾开一个笑容,只道:“好”

这一刻晚风比酒还醉人,我同向熹静立林中,候着一宵良夜来,便去拜见月下仙人,求一段命定良缘。

夜色如约而至,向熹同我翻进了姻缘庙的红墙,庙中烛火已熄,我掏出随身的火折子,点燃了神像前的两端红烛。

这塑像雕的不错,眉眼处很是欢喜,看着的确是歌主喜事的好神仙。

我拉着向熹跪在蒲团上双手合十,嘱咐他也要许些愿景。


向熹一笑,松开了我的下巴:“但愿这是最后一回”

不知为何,近日来我总觉得,向熹不比在边关时单纯了,一颦一笑间,气势颇压人。

这样虽没什么不好,可眼看着他是越来越难糊弄了,还是挺叫人头疼的。

不过这都不是最要紧的,最要命的还是我自己。

我既喜欢曾经那个单纯温柔的向熹,也喜欢如今这个促狭聪慧的向熹,这实在是个很没出息的事。

方才我见付桐时,只有一瞬间的讶异愧疚,便再没有旁的感觉,往日有过的惊艳喜爱,此刻皆荡然无存。

打那一刻起,我就知道,自己这颗心,已全然交于那个绿眸少年了。

台上歌姬就坐,红纱覆面堕马髻,鬓边簪着好大一朵朱砂芍药,丝竹乐声徐徐而起。

这样一个纸醉金迷的花街小楼,我原以为里头的曲目定是风流多情的,不想歌姬一开口,竟唱了一曲《团扇歌》。

“新裂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作合欢扇,团圆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飚夺炎热。弃捐荚笏中,恩情中道绝”

这个歌姬是个水凉凉的嗓子,唱此哀歌更添幽怨,曲末诸般乐器皆停了,只剩一抹陶埙的伤音徐徐呜咽。

曲是好曲,词是好词,歌姬喉间功力不俗,的确妙音。

曲毕,我将那生春酒饮过一半,叹了口气,已经许久没有听过这样好的曲调。

那《团扇歌》乃班婕妤笔下之诗,词中含怨,句句怨的皆是帝王薄幸。

汉成帝自得了飞燕合德后,便将往日的爱妃弃于幽宫之中,不复相见。

这个爱妃,便是班婕妤。

这首《团扇歌》,也还有另一个名字,唤作《怨歌行》。

歌姬唱罢,施了一礼,堂中宾客躁动,伺候茶水的小伙计。端着一个红漆的木盘四处流窜接赏钱。

我冲着一个小伙计招了招手,小伙计极殷勤的就来了,我怀里掏出一张银票,小伙计眼睛一亮。

“公子,咱们楼里打点的都是散碎银子,这票号忒大了些,咱们不好......”

我摇了摇头:“这并不是赏歌姬的,台上弹箜篌的小公子,是我的一个故人,这是他家里人给他捎来的银票,你且给他就是”

小伙计闻言,恍然大悟的点了个头:“一定的,这就给付桐公子送过去”

向熹看着我交代小伙计,亦拿起生春酒饮了半坛,此刻那老叟的酒坛子已经空了。

我回眸看着向熹:“可见这酒不烈,你我这样豪饮,也还未醉”

向熹不置可否,轻笑起来:“我没醉,你却醉了”

我觉得他是胡说,今日的曲儿听的差不多了,我欲起身,谁知刚一站起,脚下便软的一塌糊涂。

整个人没骨头似得往向熹怀里栽去,向熹大笑:“你这个酒量啊......”

那一夜,我又是被向熹给抱回去的,楼子里人多眼杂,却胜在吃过见过,瞧见两个男子抱在一起,也不觉有异。

只是我醉的太过,不曾瞧见付桐下台时的样子,也没瞧见小伙计将银票给付桐的时候,他那轻蔑的一笑。

向熹抱着我往客栈走,我在他怀里醉的不知今夕何夕,等在道边吐过三回之后,方知蜀酒之浓。

蜀酒浓无敌,杜公诚不欺我......

等回到客栈,向熹弄了热水给我沐浴,顺带将酒气发一发。

我赤条条的栽在浴桶之中,因坐不稳,手底下还扣着浴桶上的铜箍子。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