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方寒任海强的现代都市小说《全职国医完整版》,由网络作家“方千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叫做《全职国医》的小说,是一本新鲜出炉的都市小说,作者“方千金”精心打造的灵魂人物是方寒任海强,剧情主要讲述的是:“以后有这方面的患者我来处理。”方寒一边洗手一边道。“啊......”李住院医嘴巴大张:“所有这一类患者?”对于方寒的一些本事,李住院医原本已经不怎么吃惊了,这一例脱臼的患者方寒可以处理,他也接受了,可是听方寒这意思,这是打算抢骨科的生意啊。“李医生您大惊小怪了,前两天方寒还在骨伤科做了一例寰关节移位的正骨手术。”吴磊呵呵一笑,正骨,他......
《全职国医完整版》精彩片段
“恭喜宿主抽中内家拳八卦游身掌(精通),提取中!”
随着系统的提示音落下,方寒突然感觉到一股热流从下丹田部位缓缓散开,逐渐传遍全身,一种难以言明的舒畅感让方寒忍不住发出一声呻..吟。
“呼,舒服啊!”
方寒的脸上露出一丝惬意,整个人就像是刚刚做完大保健,虽然方寒并不知道大保健是什么感觉......
“啧啧,真舒服!”
休息室的门被人推开,吴磊几个人走了进来,能这么随意打趣方寒的除了吴磊也没别人了。
其实方寒倒也没有他么不近人情,只是有时候随着一个人的地位不断走高,身上的光环也就越来越浓。
这几天方寒的表现实在是耀眼,这也导致实习生们几乎把方寒神化了,一些人看到方寒下意识的就感觉到自卑,不敢太放肆,如果方寒能和谁主动说句话,对方也会感觉到兴奋。
其实这个光环并非方寒自己生成的,而是别人强加的。
这就好比一些人看到有钱人,下意识就怂三分,真要说,人家有钱和你有屁关系,你怂个毛蛋啊。
“喝着茶,想着美女护士,这小日子过的。”
方寒白了一眼吴磊,谁想小护士了,他眼睛一瞪:“你们没事干了?”
“这会儿闲了。”吴磊在边上坐下,眼睛盯着方寒边上的茶杯,刚才他们可是看到林护士端着茶杯进来了。
同样是实习生,这人和人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李住院医也是满脸羡慕,他来急诊这么久了,别说喝小护士的茶了,一颗瓜子都没吃过,相反,为了蹭机会,他还没少给护士买早点和零食。
“......崇拜点+8。”
方寒端起茶杯,仔细的看了看,这杯茶不简单啊,帮他赚了八个崇拜点。
“没事了就和李医生去熟悉情况,别在这儿呆着。”方寒喝了一口茶,挥了挥手赶人,他这技能还没选呢,本来就纠结,边上有人影响思考。
李住院医无奈的一笑,你见过实习生赶住院医的吗?
幻想着自己成了住院医,带着实习生,被人称作李老师,有人端茶倒水,结果......想象和现实总是差距很大。
林光亮看了一眼方寒,自始至终方寒都没看他一眼,实习的第一天,林光亮还觉得这一届的实习生中方寒是他唯一的对手,也只有这样的对手才能激起他的好胜之心。
谁曾想,他连做方寒对手的实力都没有,新建的号,游戏开局,大家明明都是青铜,中间却混了一个王者小号,这还怎么打?
休息室再次安静下来,方寒这才继续考虑该选什么中级技能。
“系统,能不能给点提示?”无奈之下方寒向系统求助。
“宿主可以进行抽奖选取。”
“抽奖?”
方寒愕然:“你的意思是交给运气,就像刚才的转盘一样,转到什么算什么?”
“对。”
“我累个去。”方寒爆了一句粗口,我傻啊,系统技能里面有偏门的技能,也有分割的非常厉害的,要是选到偏门的,来一个类似于理筋八法之类的......拔火罐中级永久?这不扯淡吗?
“系统也只是为宿主提意见,听不听是宿主自己的事情。”系统也不生气,当然,或许根本没有情绪。
“那我指定几个技能进行抽取可以吗?”方寒觉得系统的提议也不是真的完全不靠谱,既然难以抉择,抓阄也算好办法吧?
只要排除一些偏门的技能,其他的抽到哪个算哪个。
“可以,自选技能,宿主随意。”
方寒沉吟了一下:“那就正骨(中级永久)、论文写法(中级永久)、缝合(中级永久)、针灸(中级永久),四个技能进行随机抽取。”
中级急救是个大杂烩,里面已经包含了诊脉、诊断、望气等一些基础技能,虽然没有单个技能那么专精,却也够用了。
既然在急诊,那么遇到一些骨伤患者、或者大出血、外伤伤口患者的概率还是比较大的,针灸里面有针灸止血,针灸急救,可以用的上,缝合就不用说了,中医里面本就有简单的缝合手法,江中院虽然是中医医院,外科手术不擅长,但是急诊来一些外伤缝合患者还是可以治疗的。
相比西医医生的职业发展方向,中医有自己的特色。
在西医医院,一般医生都会专注一个方向去提升自己,争取成为某个领域的领头羊。比如外科医生,提升自己的手术水平,即便是急诊科的外科医生,梦想也是成为外科专家,内科,骨科等等都是一样。
中医却不同,中医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医学,而是一个整体,无论是急诊科的医生还是其他科室的医生,走的路都一样,不断完善自己,掌握更多的经验和理论,成为一名遇到什么病都能治,什么病都能看的医生,而不是偏科,事实上偏科的中医人除非在某些领域拔尖,比如正骨,针灸,要不然是很难成为一名杏林名家的。
方寒来急诊的目的也是锻炼自己,同时尽快出头,获取更多的崇拜点,充实自己的技能,所以眼下他要选的就是急诊科急需的技能,这四个技能无论哪一个,现在都用的到。
“宿主拥有的一次中级技能(自选),将在正骨(中级永久)、论文写法(中级永久)、缝合(中级永久)、针灸(中级永久)进行随机抽取,宿主是否确认?”
“确认!”
方寒狠狠的咬了咬牙。
“叮,恭喜宿主抽取正骨(中级永久)!”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这么快?”方寒一愣,这次怎么变了。
“宿主是否提取?”系统没有理会方寒,继续询问。
“提取!”
随着确认,方寒的脑海中瞬间多了不少东西,整个过程一秒不到。
“正骨?”
方寒活动着双手,就像是双手捧着一条腿,他一手前伸,一手一拉一扭,做了一个正骨复位的动作,然后站起身伸了个懒腰。
“灌顶大法啊,这就成正骨高手了?”方寒很是有些跃跃欲试。
“方医生。”休息室的门突然被人推开来,林雨珊的脑袋探了进来低声道:“方医生,有一位手腕脱臼的患者,您能治吗?”
“能啊。”方寒一愣,差点没过去抱起林雨珊亲一口,林护士真是太可爱了,自己需要什么,她就送来什么。
“那我让患者去第三治疗室等您。”林雨珊甜甜一笑,然后关上了门。
方寒活动了一下身子,也迈步走了出去。
来到第三治疗室,李住院医正在里面给患者检查,看到方寒进来,急忙道:“方医生,林护士说这个患者您要的?”
急诊科懂得正骨的医生一个也没有,平常有骨折或者脱臼的患者都是第一时间请骨科的人前来,刚才李住院医已经准备叫人了,林雨珊过来吩咐:“方医生马上就到了,你们别乱动,这是方医生要的患者。”
“林护士说有位手腕脱臼的患者,我正好懂,就过来看看。”方寒看了一眼李住院医:“咱们急诊还有人会正骨吗?”
“没有,都是请骨科的人前来。”李住院医道。
“以后有这方面的患者我来处理。”方寒一边洗手一边道。
“啊......”李住院医嘴巴大张:“所有这一类患者?”
对于方寒的一些本事,李住院医原本已经不怎么吃惊了,这一例脱臼的患者方寒可以处理,他也接受了,可是听方寒这意思,这是打算抢骨科的生意啊。
“李医生您大惊小怪了,前两天方寒还在骨伤科做了一例寰关节移位的正骨手术。”吴磊呵呵一笑,正骨,他们见识过了。
李住院医看了一眼吴磊,再看看林光亮和另外一名女生,三个人都很坦然。
“好吧。”李住院医叹了口气,天才的世界常人根本不懂。
方寒洗了手,然后上前检查了一下患者的脱臼部位,患者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青年,看到方寒这么年轻,还有些不放心,问:“你们医院再没医生了?”
“这是急诊科,医生都很忙的,能有一位空闲下来的医生你就烧高香吧。”方寒回答道,说着话,他不经意的拉住患者的手指斜向上一拉,然后猛然一扭一推。
“咔!”
一声轻响,方寒松开手:“行了,记得三天之内不要太活动,半个月之内不要干重活。”说着回头对李住院医吩咐:“给患者开一瓶红花油。”
“啊......”李住院医好半天没回过神来,这就好了,这就好了?
治疗室门被人推开,苗医生大步走了进来,边走边笑:“我听说小方在治疗一位脱臼的患者?”
进门的时候苗医生是心情大好,方寒现在挂在他的名下,方寒越厉害,他就越高兴,方寒作为实习生是没有单独治疗权的,也没有处方权,换而言之,方寒每次治疗的患者名义上那都算是苗医生。
医院除了工资,还有奖金,这奖金怎么算,就是看谁治疗的患者多,出的意外少。
这么下去,月底可以多拿不少钱了,苗医生心情美滋滋,又不是每个人都是陈百万,医生也要生活啊。
无论是中医治病还是西医治病,医生都不能仅仅开个方子让患者去吃药,告诉患者自己患的是什么病,为什么吃这样的药这是最基本的。
医生不需要向患者讲明发病的原理,专业的治疗方案,但常识是必须告知的。
“这个情况是好几方面形成的,长期便秘造成大肠缺乏蠕动力,脾胃肾虚同时导致肠道干燥,而且你身体里面有寒气,身体虚寒也会造成胃动力不足,肠道积滞,回去之后按方服用,少吃生冷一些的食物,水果之类的少吃。”
李住院医看着方寒,对照方寒的解释,慢慢的有些明白了。
方寒开的这个方子属于《伤寒论》中的名方,桂枝汤加减,针对的正是患者的心肾阳虚、肠道动力不足。
其中方寒把生白术的量提到了60克,属于重用,目的正是用多脂的生白术生津健脾,温润肠道,同时生白术还有补后天脾胃、益气除湿的作用。
李住院医开始有些看不懂方寒的方子,是因为他不明白病机,现在方寒解释了之后他就懂了,简单的药理李住院医还是明白的,一切脾胃虚损都可以用生白术甘温补益,脾气一旦健旺,那么清气就会上升,浊气就会下输。
李住院医有些明白了,患者却有些不懂:“少吃水果之类的?其他医生都交代多吃水果的,特别是香蕉之类的不是有助于润肠吗?而且水果里面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方寒淡淡一笑:“你这个病时间也不短了,那你整天吃水果,你的便秘好了没有?”
病人一愣,没吭声。
有时候说的再好,那也要看疗效,什么水果富含维生素,香蕉润肠,有用了那才算数,没用吃再多又有什么意义?
“维生素是西医的说法,中医里面不讲这个,只讲四气五味、温寒凉热,你看看你的手指甲,已经淤青,这证明体内的寒气很重,就不能碰凉的东西,现在这个季节虽然还有些热,但是水果之类却属于冷食。”
“维生素再好,你也要有能力吸收消化,现在你的体内有寒气,生冷一旦碰触,就会消化不良,反而加重了病情,人参大补,也没见所有病都让患者吃人参吧?”
患者抬头看了看方寒,这个年轻医生好高冷啊,说话一点情面都不留。
“回去按方服药,注意禁忌,三剂药服完要是没效果来找我。”方寒站起身:“我叫方寒。”
李住院医急忙把药方备案,在药方上面签了字,让患者去拿药。
患者拿着药方刚刚出门,就碰到苗大龙,一般情况,只要不是特别忙,听说方寒治疗,苗大龙都会来看看,一方面看看方寒的能耐,一方面也是以防万一把关。
“这是治疗完了?”
苗医生向患者点了点头:“我看看方子。”
中年人一看苗医生年纪大,就急忙把药方递了过去,这时领导来了。
苗医生接过方子看了一眼,下意识就是一愣,方寒的方子开的很正规,先是症状,然后是辩证,其次是药方,最后是禁忌。
不看患者,单纯看方寒的方子,其实就能把整个病症看的一清二楚了。
无论哪一位中医大夫治疗,都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主诉、脉象来辩证病情,然后对症开药,换句话说,如果方寒的诊断没有失误,也就是上面的症状、主诉、脉象没有错误,这个方子简直完美的不能再完美。
辩证清楚,用药老道,即便是苗医生自己开方也自问不会有方寒这么完美。
“我摸个脉。”苗大龙伸出手,患者也很配合,摸脉的时候苗大龙也观察了一下患者的气色和症状。
“嗯,没什么问题,去抓药吧。”松开患者的手腕,苗大龙满意的点了点头,诊断方面方寒也是准确无误。
这小子简直神了。
看着患者远去,苗大龙站在接诊室门口满脸感慨,越了解方寒,苗大龙越发现,自己认识方寒的原来只是他的冰山一角,这小子好像什么都懂,而且本事不低。
刚才这个便秘的患者,说实话,若不是看了方寒的辩证,他直接上手也不见得能拿得下来。
作为急诊科的医生,苗大龙在有些方面并不专精,他最擅长的还是急救。
在苗大龙看来,方寒的本事绝对已经有了在内科坐诊的实力了。
接诊室里面,李住院医正虚心请教:“方医生,您刚才这个病案简直太经典了,简直把所有情况都考虑到了。”
吴磊也在边上插嘴:“方寒,把你的能耐传授一点给大家吧,这整天打酱油,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林光亮和秦熙姌也有同感。
别的科室的实习生是什么情况他们想象不到,可是来了急诊几天,他们确实是打酱油的,整天跟在方寒屁股后面,别说上手了,什么也做不了。
苗大龙之前教育李住院医,一番话确实有道理,可是放在吴磊几个人身上,那也有弊端。
跟着主治医或者住院医,有些小事情实习生还是有机会的,如果表现好,甚至能争取到上手锻炼的机会。
可是跟着方寒,方寒本身就是实习生,自己都没有处方权,怎么让他们上手?
当然,这个不是最主要的,只要方寒愿意,背后有苗医生为方寒把关,问题不大,可方寒本身也需要机会啊。
方寒有些尴尬,让自己传授经验?自己的本事那都是系统给的。
苗医生推门进来,呵呵道:“你们几个是不是都觉得中医很难?”
几个人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太难了,大学学了几年,考试成绩他们都是名列前茅,可是真正来到医院才发现,真的什么都不懂。
苗医生难得有时间,心情也不错,在椅子上坐下,李住院医急忙找一次性杯子倒了杯水递过去,吴磊三个实习生一愣,怪不得人家李医生是住院医呢,瞧这眼力劲。
苗大龙喝了一口水,这才继续道:“其实你们真要用心去想,中医并不难,中医辨证的基础你们都懂,现在你们要做的就是怎么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就比如说中医四诊,望诊,望动作、望眼神、望形体、望面色、望皮肤、望指甲、望头发、望舌等等。”
“你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什么动作代表患者有什么不足,什么面色代表患者有什么缺陷,指甲什么颜色不正常,这些都有学,在医院,你们就要不断的去结合实践,看到病人就要去运用。”
“首先患者来了,不论主治医什么治疗,你们要有自己的判断,然后把自己的判断和老师的判断对照,一致的就证明判断正确,错误的错在什么地方?”
“就拿刚才的患者来说,指甲发青,这是体内有寒,你们第一眼看到患者指甲,有没有这个判断,如果有,证明你们判断准确,下次有类似的患者这就是经验,如果没有,就记住......有些东西在中医里面那也是一成不变的,基础东西任何医生都是这么用,并不是你看到指甲发青代表患者体内有寒,主治医看到就不是。”
“中医望、闻、问、切的诊病标准对任何人都一样,他就好比西医的化验单一样,什么数据代表什么,这些基础根据其实都是一成不变的,根据你们的观察去判断患者的病情......”
苗大龙说的非常详细,即便是方寒也听的津津有味。
在有些方面,方寒甚至不比苗大龙差,可他的见识其实还是实习生的见识,最多比其他人强一些,这几天很多时候治病,方寒依仗的都是获取的中级急诊经验,来对照,来判断治疗,而不是像苗大龙所说的,用自己学到的东西去判断分析。
如果用考试答题来举例子,方寒获取的中级急救就等于是答案,他直接把答案抄了上去,对照答案之后才知道这个题这么做,原来这样,而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这么做,原来这样,这就是区别。
苗大龙或许本身水平并不算太高,但是在医院工作这么多年,带过不少实习生,经验丰富,这一番解释当真是形象生动,让人眼前豁然开朗。
就比如望诊,很多中医大学毕业的毕业生都知道什么脸色代表什么,可是遇到患者,这些人并不能把患者表现出来的气色和学到的结合起来,打眼一看,这个人的气色究竟是不是自己学到的那种气色,心中犹豫。
苗大龙这么一说,大家瞬间有了方向,不懂,不断尝试,不断对照,慢慢的去熟悉,去运用。
对一次,因为是自己判断的,就会记忆尤深,错一次,改正,也会记忆尤深,这才能不断进步。
一边听着苗大龙的讲解,方寒一边参照学校里面学到的基础,一边结合中级急诊里面的经验领悟,很多东西竟然豁然开朗。
“叮......恭喜宿主望诊技能突破初级,奖励崇拜点50000,希望宿主再接再厉。”
突然一声系统的提示音打断了方寒的思绪。
“望诊突破初级,崇拜点奖励50000?”方寒先是一愣,然后是狂喜,自己不依仗系统,望诊达到了初级水平,系统却把需要兑换永久初级技能的50000崇拜点奖励给了自己,也就是说不依仗系统,他自学技能达到一定程度,系统都会返还奖励一定的崇拜点?
这简直是意外之喜啊。
小说《全职国医》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急救车比预算的来了更快,十分钟左右第一辆急救车就进了医院,到了急诊科门口,紧接着是第二辆,第三辆......
在紧急的时候,无论是政府还是各个部门的效率都是非常高的。
急诊科的担架推车早已经准备就绪,所有人严阵以待,急救车的车门打开,医生护士们就迎了上去。
根据急救的惯例和原则,往往第一批送来的患者情况是最严重的,后面的患者情况会逐渐减轻。
第一辆急救车门打开,方寒就吃了一惊,患者躺在担架上,全身是血,身上还打着吊瓶......
之前护士长给方浩洋介绍情况的时候方寒也在边上,自然听到了情况,因为江中院是中医院,急救水平比起其他几家医院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后续手术抢救方面,江中院并不专业,所以送来江中院的患者都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情况相比较乐观一些的患者。
正是因为护士长这一番话,方寒才吃惊,乐观一些的情况都这么严重,那不乐观的还了得?看来这一次的事故确实非常严重。
医生们一边抬着患者,急救车车上随行的一位医生同时向方浩洋解释情况。
“事故发生在伟华路附近的快速干道附近,一辆罐车突然爆胎和一辆大巴车还有公交车相撞,然后发生连环车祸,伤者非常多,这位患者是小腿骨折,左上臂脱臼,大腿内侧被划伤,有一道伤口,还好没有伤及大动脉。”
方浩洋点了点头,随行医生的意思很明白,是让他做好心理准备,虽然送来江中院的患者相比省医院和第一附属医院的患者情况乐观一些,却也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乐观。
最主要的现场医生只能针对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和抢救,患者有没有一些隐性内伤,内出血,这很难判断。
像这种大型事故,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有的人或许现场看上去情况并不严重,事实上却内出血,等到出现状况,就是生命危险,江中院也要做好这方面的防备,真要出现死亡,那可就影响大了。
患者被抬下急救车,早有推车等着,两名医生上前一边检查,一边有护士推着推车往抢救室跑,这个时候时间就是生命,医生们正在和死神赛跑。
一边跑一位医生一边喊:“患者失血过多,已经有气虚症状,立刻准备人参40克,生甘草20克,水煎频服。”
患者失血过多,出现气虚欲脱,中医的应对方案自然是益气固脱,江中院急诊科的医生大都身经百战,这个时候有人检查,有人吩咐方案,有人熬药,一切井然有序。
“清开灵注射液准备......”
“20%甘露醇250毫升静脉快速滴注......”
“银针,快银针......”
随着患者一位接着一位推进急诊科,走廊里面能时不时的听到一声的吩咐和喊声。
看着这一幕,冲击最大的就是吴磊、林光亮等几个实习生。
以前上学的时候,这些人都没少听一些学长亦或者前辈说过中医界的一些事情。
在现代,中医式微,学中医的人很少能亲眼看到这样的急救场景,血淋淋的画面,这样的画面往往只会出现在一些西医急诊科。
中医一直被人认为是慢郎中、太平医,甚至很多人认为中医不能治病,即便是自己的病真的凑巧被中医治好了,有些人也觉得是自己扛过去了,运气好。
不说别人,即便是吴磊自己,在学校学习理论的时候他也并不觉的中医真的多么厉害,之所以学也只是为了毕业,为了能找到工作。
对吴磊来说,将来毕业,在医院实习一段时间,考个行医资格,要是不能留院,那就自己开诊所,能看个感冒发烧那就很了不起了。
可是这一刻,感官的刺激让几位实习生心情震撼。
江州省中医医院,急诊科,现在急诊科的这么多医生都是中医出身,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慌乱,面对一些出血,大伤口,医生们针灸的针灸,止血的止血,各种方案配合。
“咦,方寒呢?”
正如方浩洋之前所说,这个时候没人搭理他们几个实习生,要是有眼力,上前推一下推车,抬一下担架,没眼力也没人招呼他们。
因为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场面,一时间几个人都有些发懵,只是站在走廊边上看着,也忘了上前搭手。
突然林光亮一回头,方寒呢?
“是啊,没看到啊。”吴磊也愣了一下,急忙在人群中寻找,很快看到了方寒的身影。
方寒手中拿着银针,边上还跟着一位小护士,正是林雨珊,林雨珊捧着针袋和纱布酒精之类的。
边上一位患者躺在担架上,小腿部位不断的渗血,刚刚剪开患者的裤腿,手中的银针猛然扎了下去,一伸手,林雨珊急忙把针袋递过去,方寒捻起一枚银针,再次扎了下去,一伸手又是一枚,连续三枚银针扎下去,患者原本出血的伤口出血量眼看着开始减少,然后竟然止住了。
“我......”吴磊张了张嘴,方寒还会针灸?
林光亮和秦熙姌也是满脸吃惊,和方寒认识这么久,好像就没有方寒不会的,汤剂、辩证、正骨、急救、现在再加上针灸,真的全能了啊。
“还没有治疗室空出来吗?患者需要马上手术。”林雨珊一边给方寒擦着额头的汗珠,方寒一边问。
“这会儿已经送来十几位患者了,治疗室已经没有空着的了。”林雨珊道,说话的时候她看着方寒眼睛都是亮的,方医生太厉害,针灸止血,这已经是第二位患者了。
“标记一下,有空的治疗室,马上把患者送进去,血管破裂,不能耽搁。”方寒站起身,开始寻找下一位患者。
江中院的急诊科是没有大型的手术室的,只有两间小型的手术室,事实上江中院也不需要大型手术室,因为大多数情况江中院做的最大的手术就是缝合,最多加上血管缝合,一些不是很严重的外伤患者都是在治疗室进行缝合。
可今天来的患者太多了,这会儿已经送来快二十个人了,急救车还在不断奔波。
别看二十个人,听上去不算太多,但是对于急诊科来说这会儿已经超负荷了。
一则,急诊科本身就有自己的患者流,平常忙的时候就忙得不可开交,刚才接到通知,科室已经进行了调整,依旧有一部分急诊患者没办法处置。
再一个,正如前文所说,中医缺人,缺人才,厉害的中医人太少了,现在很多中医人,即便是一些挂着主治医、副主任甚至主任医师职称的中医大夫,看到这样的场景都慌了,没人敢上手。
你让一些医生坐诊,诊个脉开个方或许还行,急救?这方面的中医大夫太少了。
这也是郭文渊不服输,为了证明中医不仅仅可以治疗慢性病,对急重顽疾依旧有非常好的疗效,这才培养出江中院急诊科这么一个团队出来。
纵然如此,江中院急诊科接待的大部分患者其实都和之前方寒治疗的便秘患者那样,头疼脑热、头昏脑涨者居多。
倘若不是江中院的招牌确实亮,类似于这样的事故分流,上面根本不会考虑到江中院。
“夹板!”方寒又处理了一位骨折患者,给患者上了夹板,里面一位住院医急匆匆跑了出来,找到方浩洋:“方主任再不能送患者了,我们会缝合的医生太少了。”
缝合本来就不是中医学生的科目,现在的中医学院大多都没有这个科目,除非一些混合院校,有的学生选修西医外科临床,这样的人毕业后从事中医的也并不多,所以懂得缝合的中医大夫本就是凤毛麟角,即便是有,这样的医生也大都被一些大型西医医院挖走转了西医外科了。
江中院的几位缝合医生大都是自己培养的,老医生手把手带出来的,可也没几个人,今天送来的患者,基本上每一位都需要缝合,这会儿会缝合的医生都忙着,有些患者等不急缝合,伤口血又止不住,这么下去可不是个事。
方浩洋眉头一皱:“联系一下附一院或者其他几家医院,让支援几位外科医生过来,通知骨伤科前来帮忙啊,这会儿还没见人来,搞什么?共同的4”
这会儿方浩洋也头大了,正所谓术业有专攻,今天送来的都是外伤患者,医生们大都使不上力。
目光一扫,看到人群中正在治疗的方寒,方浩洋伸手一指:“去找方寒。”
住院医一愣,方寒?他懂得缝合?
一个科室的,这位住院医自然知道方寒,事实上这两天方寒已经成了急诊科的名人了,刚来的实习生,就治疗了好几位患者,风头正盛,很多住院医都嫉妒的不行。
虽然有些惊讶,但是方浩洋发话了,住院医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前:“方......小方,你懂的缝合?”
方寒刚刚给一位患者的伤口进行了消毒处理,闻言抬起头:“会啊。”
“那就跟我走吧。”
住院医转身就走,也不想和方寒多说,说实话,和方寒说话,他尴尬啊,甚至不知道怎么称呼,刚才差点称呼方医生。
称呼一位实习生方医生,这不扯淡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