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舒蕙建安的现代都市小说《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文小说》,由网络作家“舒甯”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由网络作家“舒甯”近期更新完结,主角舒蕙建安,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村里人!......
《八零娇娇小甜妻,从另起炉灶开始全文小说》精彩片段
大队长出来说和,叫舒爱国想想死去的爹娘。
舒爱国去爹娘坟上站了半天,决定这事就算了,跟赵家这才没闹起来。
虽说楚榆不是山关村的人,可山关村祖祖辈辈都没人知道蝙蝠屎就是夜明砂,没人把这玩意当回事,。楚榆能靠夜明砂赚钱,是她的本事,赵家有本事也能卖,可为了点钱连跟踪这种事都做得出来,真够恶心人的!
邓芳萍还是不想把事情闹大,倒不是怕他们赵家,只是家里女孩子多,楚榆又美成这样,要是赵家起歹念做出点什么事来,可就不值当了!
邓芳萍见楚榆毫不慌乱,寻思着这外甥女真不是一般人,到这时候了,还能沉得住气!
“楚榆,这事,你怎么打算的?”
楚榆喝了杯水润润喉咙,才抿唇笑道:“舅妈,做人不能一味忍让,今天我忍他赵家,他赵家不会觉得我有修养、不计较,反而觉得我这人软弱、好欺负。”
邓芳萍也认同,“你的意思是……”
“小江,姐拜托你一件事!”
小江立刻跳出来,充当她姐的马前卒,“姐,你只管说!弟弟什么都帮你办!”
楚榆笑着捏捏他的小脸,“我要你去告诉村里的孩子,我要收购山洞里的蝙蝠屎,一分钱一斤,晒干后称重!有多少我要多少!”
邓芳萍惊讶之余回过味来,“你是想收购夜明砂?”
“既然生意大家都能做,那就让大家做呗!我寻思着,只靠自己铲夜明砂,一天最多能铲个十几麻袋,铲多了家里没地方晒,铲少了又浪费时间。倒不如发动村民去铲,就等于咱们借他们的地晾晒,给了一分钱一斤的租金。村里这么多人,家家户户都去山上铲,铲的越多,咱收的越多,赚的也越多!”
楚榆有自己的考量,山关村六七月份雨水多,一旦下雨,她就是看着钱也赚不了,倒不如早点把钱赚到手,攒够本钱去做别的事。
邓芳萍被楚榆的思路给惊到了,原以为这是坏事,谁知楚榆却生生扭转了局面。
楚榆说的不错,楚湘几人不是不能多铲点回来,可家里就这点地方,铲多了放哪晒?
与其让赵家人把钱赚了去,倒不如把这事闹得全村人都知道!
“要是他们自己拖着夜明砂去市里卖,可怎么好?”
这一点,楚榆也想过,她并不怕。
“赵家不会把这件事捅出去,村里人就算知道夜明砂能卖钱,也未必能打听到中药站。”
说到底万事都有信息差,等村里人知道这事,楚榆的夜明砂生意早就做完了。
小江一听就来劲了,当下就跑出去找孩子们宣扬了,这些孩子都知道山洞里有蝙蝠,却不知道蝙蝠屎还能卖钱呢?
一分钱一斤,铲几麻袋就能赚几块钱?
小人书有了、文具有了、零花钱也有了。
虽说赚到的钱最终会被大人武力镇压,搜刮了去!
可东藏西藏还是能藏一点的!
这不,孩子们回家就说了这件事。
晚饭后,前头的佟大娘就半信半疑地拉着孙子孙女过来了。
“爱国,我咋听孩子们说,你外甥女要收购那山洞里的蝙蝠屎?”
舒爱国笑笑,“大娘,您没听错,我外甥女一个同学家里收购这个,叫她帮着找找,我寻思着咱们山关村可不缺蝙蝠屎,就出主意叫她从咱们村收购。”
佟大娘一听这话,寻思着舒爱国可真够厚道的,有生意真惦记着村里人!
肉用马粪纸包着,楚榆特地把自家的肉挂在车后座,与送人的肉隔开。
灌县在德阳市的北边,与山关村在反方向,去灌县正好要路过德阳市区,这一趟也算顺路了。
俩人骑了足足四个小时,临近中午才到了灌县的盐水村,舒爱国怕楚榆身体弱吃不消,还好原主年轻,最近又早睡早起,身体恢复的不错,四个小时倒也不算什么。
中午路上没啥人,日头又晒,俩人走了好久才遇到一个挑水的老汉。
舒爱国下车打听:“大爷,您知道郑老九家怎么走吗?”
老汉瞥他一眼,“听你口音是郑老九老家的吧?他家住在村子倒数第二排,沿着大坝一直走就到了。”
舒爱国谢过他,舅甥俩人一路骑到郑老九家。
郑老九正在门口锯木头做木架,见到他愣了一下,扔下锯子激动道:“老舒!”
舒爱国呵呵笑道:“老九,叔来看你了!”
郑老九笑着直捶他后背,“你这家伙还是老样子!就喜欢占我便宜!”
楚榆头一次见识到中年男人的友情,格外新鲜,没想到老实沉默的二舅还有这样鲜活的一面,到了郑老九面前跟个没长大的孩子似的,还会开玩笑呢。
果然,那句话怎么说来着,男人至死是少年。
几人寒暄几句,舒爱国才提起这次的来意,郑老九也才知道舒蕙竟然离婚了,想当年郑老九情窦初开时,还曾暗恋过少女时期的舒蕙,奈何两人有缘无分,郑老九后来也娶妻生子。
年少时的梦中情人过得不好,郑老九多少有种物是人非的感觉,不是对舒蕙还有感情,而是一种成年人的感慨,年少时大家都差不多,谁能想到后来不同的境遇呢?
郑老九看向楚榆,他年前回老家时还听他老娘提起过,说舒蕙的大女儿模样太出挑,十里八乡都找不到那样的,郑老九还寻思着一个乡下姑娘能有多出挑,谁知竟美到这种程度。
“这就是楚榆?”
楚榆笑着喊人:“郑叔叔好,我是楚榆。”
郑老九抽着烟直点头,“不错,落落大方又不怕人,是个做生意的料。”
一阵寒暄后,舒爱国把肉和苹果从车把上取下来,顺势提到鹌鹑的事。
“最近价格涨了点,鹌鹑蛋的批发价也要四分钱一个了,我这边有几个固定的客人,你们想要,我一天至多给你们一百五十个。”
四分钱批发价有两三分钱的利润,一百五十个鹌鹑蛋只能赚四块多钱,这还没算上人工和耗损,没算上从坝头村过来的五个多小时车程。
不过要是能攒个六七天来一次,一次赚个二十块钱,倒也是值得的。
郑老九又道:“也是你们运气好,夏天就是鹌鹑的孵化期,你们可以带点蛋回去自己孵化,孵化期十七天天,再等个四十五天就能下蛋,前后差不多两个月时间。”
两个月太久了,对楚榆而言,时间成本很宝贵,眼看着前世的五套房产和巨额存款化为乌有,她迫不及待要在八十年代发家致富。
如今遍地是商机,卖农副产品更是一天一个行情,两个月后,鹌鹑热都过了,谁知道这鹌鹑还好不好卖?
要是众人见行情好,一窝蜂来卖鹌鹑,她连鱼尾都吃不到。
说到底,她卖鹌鹑是想蹭热度赚个快钱,管他长不长久,把钱赚到手再说,当然是越快越好。
要是能买点鹌鹑苗回去,一边下蛋一边孵化小苗,就能快很多。
楚榆生了这个念头,就问:
“郑叔叔,您这的鹌鹑苗能售卖吗?”
郑老九笑笑,鹌鹑蛋生意一直好做,却也没有太火爆。
八十年代初,人们思想保守,信息获取也慢,这鹌鹑在外头身价大翻身了,可知道他这养鹌鹑的人还真没几个。
天气炎热,收鹌鹑蛋那几人都保守,生怕收去的鹌鹑蛋卖不掉,隔日会坏掉,一次也就收三四百个蛋。
再加上灌县离德阳市区远,来回颠簸容易有耗损,这就造成了农贸市场老板没货卖,他这边货卖不出去的尴尬场面。
不过他还是笑道:
“鹌鹑苗很紧俏,别人我是不卖的,但以我跟你舅的关系,不卖也得卖啊。”
郑老九沉吟后又说道:“可以给你们三百鹌鹑苗,三百个能孵化的鹌鹑蛋,我收别人至少要一百五,收你们就算一百,先欠着,等你们赚了钱再给我。”
舒爱国倒没吃惊,这年头赊账很正常,更何况他跟郑老九是穿一条裤子的兄弟,可楚榆却不这么想。
给苗给蛋还赊账,这年头的人还真比后世有人情味。
看来男人间的友情还是挺值钱的。
舒爱国问:“苗和蛋什么时候能给我?”
“你得先回去准备木架子,像我这样,一层叠一层,一个五层或六层,等你准备好再来接回去。”
前世楚榆见过别人养鹌鹑,鹌鹑个头小,用笼子一层层往上叠,不像养鸡,需要圈一块很大的养鸡场散养,十分占地方。
这年头笼子不好买,郑老九就自制了木头架子,这木架子显然是改良过的,盐水村通了电,郑老九还自制了一个简单的发热装置,看着是帮助鹌鹑加温用的。
说到底,没有信息来源,一切都是自己摸索着养的,不过乡下人都养过小鸡,养鹌鹑更容易上手。
郑老九生怕他们不懂养鹌鹑,拉着他们去厨房看他的鹌鹑架。
灰色绒毛的小鹌鹑乖巧地站在架子里,挨挨挤挤也不闹事。
一个一米多长的木架竟然能养上百只鹌鹑,还真是省事又不占地方。
养鹌鹑省事就罢了,鹌鹑蛋个头小还贵,这玩意好养又好卖,不是下金蛋是什么?
楚榆越看越眼热,身上还有三十块钱,就想拿这笔钱跟郑老九买点鹌鹑蛋。
“算你运气好,今天买鹌鹑蛋的两老头一直没来进货,我这还有一千个蛋,就算你三分钱一个吧。”
三分钱一个,放到市场上至少能卖六分,一来一去就有三分钱的利润!
楚榆以为最多能买一两百个,没想到郑老九也是个讲义气的,想必是为了成全她要得罪那两个客人了。
她连忙嘴甜道:“谢谢郑叔叔。”
嘴甜人不怪,郑老九心里对楚榆的评价也挺高。
虽说遇上一个不靠谱的爹,可人姑娘漂亮、有礼貌、会说话、胆子还大,这样的姑娘不出头都没天理了!
真不知道周建安那杂碎是怎么想的!
好好的老婆闺女不要,帮别人养孩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