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刘晓陆杨的现代都市小说《长篇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由网络作家“一只绿耳”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中的人物刘晓陆杨拥有超高的人气,收获不少粉丝。作为一部军事历史,“一只绿耳”创作的内容还是有趣的,不做作,以下是《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内容概括:手摸了摸,绣线粗细能看清一个绣娘的刺绣年龄。看着粗布上所用的绣线,这绣娘应该是有十年以上的绣龄了。“绣工不错。”虽然花纹简单了些,但能看出来这绣娘在上面下了功夫。只是......“可惜了这布料。”李掌柜摇头,把手收了回来。陆杨把手帕放到篓子里放好。背起背篓,看向掌柜的笑道......
《长篇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精彩片段
马车到县城门口时,大概是六点半的样子。
太阳已经出来了,城门也是敞开的。
李伯的牛车进城之后就找了个空地停了。
跟陆杨几人说好回去的时间之后,李伯便赶着牛车出了城门。
李伯说申时一到就走。
如此的话,他们要在县城里待八个多小时。
时间充裕,陆杨也没有着急。
打算先把三个嫂嫂的事处理好再去药铺里询问。
陆杨没有直接去赵梨花三人说的锦绣布庄,而是打算多问几家。
在去锦绣布庄的路上,陆杨看到布庄就进去问一问。
不仅是问价钱,还问其他一些问题。
此时,陆杨站在一个门面很大的布庄门前。
看着里面络绎不绝的客人,陆杨抬头看了一眼上面的招牌。
“霓裳布庄?”
陆杨看了看里面的布置。
见里面卖的多是衣服之后,便走了进去。
布庄掌柜正在柜前打着算盘,一副忙得不得了的样子。
陆杨先是在店里逛了一圈,也没有理会周边人的眼光。
把自己想知道的情况都了解之后,陆杨径直走到掌柜的面前。
李掌柜打算盘的手一顿,抬眸看向眼前的少年。
一时间,李掌柜有些迷糊。
他们店里大多数都是卖的女装,怎地有这般年纪轻轻的少年郎过来了?
不过李掌柜也是从店里的伙计升上来的,心里虽然疑惑,但还是扬起笑脸问道:“小兄弟这是想要买什么衣服?”
陆杨摇头,“掌柜的,我想问一下你们店里收不收绣好的手帕?”
李掌柜一愣,看着陆杨身上穿着的干净长袍,想了想,问道:“不知小兄弟可有拿手帕来?”
陆杨当即解下后面的背篓,把三个嫂嫂绣好的手帕拿了出来。
赵梨花几人拿来绣手帕的布料不是好布料。
李掌柜一看,眼神就变了。
不过他也没有生气,而是直接拒绝了陆杨的要求。
“小兄弟,你也看到了我们店里做的都是什么人的生意,这手帕......”
陆杨明白掌柜的意思,见掌柜的没有犹豫就拒绝收这些手帕后,陆杨也没有失落。
毕竟他早就知道这布庄不会收下赵梨花三人的手帕。
陆杨的目的不是在这里卖出手帕,而是另有所求。
陆杨笑了笑,从容不迫地随手拿了条手帕,指着上面的花纹让掌柜的看。
“掌柜的,你看这绣工怎么样?”
李掌柜一听,便明白了陆杨的意思。
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毕竟眼前这少年一看就是个读书人,将来说不定就会换了个身份。
他没必要得罪眼前这个少年,多个朋友总比多个敌人好。
这样想着,李掌柜顺着陆杨指的地方看过去。
这花纹乍一看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可是仔细看过之后,李掌柜却是发现了问题。
“这绣线......”
李掌柜伸手摸了摸,绣线粗细能看清一个绣娘的刺绣年龄。
看着粗布上所用的绣线,这绣娘应该是有十年以上的绣龄了。
“绣工不错。”
虽然花纹简单了些,但能看出来这绣娘在上面下了功夫。
只是......
“可惜了这布料。”
李掌柜摇头,把手收了回来。
陆杨把手帕放到篓子里放好。
背起背篓,看向掌柜的笑道:“掌柜的,这布料差没事,就怕这绣娘绣工差,毕竟,这布料能换成细布不是?”
李掌柜一听,故作疑惑道:“小兄弟的意思是?”
陆杨转头,指着店里挂在墙上展示的一件女装,笑道:“掌柜的,你看那衣服上的牡丹花。”
闻言,李掌柜抬眸望去,顿时就知道了眼前这个小兄弟让他看这件衣服的目的。
牡丹花图样是他们店内提供的。
但是配色却是由绣娘来设计构思的。
单看那几朵牡丹花,自然是美艳动人。
只是整体一看,那几朵牡丹花的立体感和层次感就有些普通了。
陆杨见掌柜的眉头皱紧后,便温声道:“这绣工还不及我那三个嫂嫂的一半,却也能被掌柜的挂在上面向众人展示。”
“可见,若是我那三个嫂嫂接了掌柜店里的绣活,恐怕掌柜的日入斗金都不成问题。”
李掌柜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墙上的衣裳。
然后摸着胡子若带深思地看向陆杨。
他虽看出陆杨是个书生,却是不知这书生的口齿如此厉害。
想来日后前途定然不会小。
想到这,李掌柜笑道:“小兄弟想在这里接活倒是不难。”
“只是我这店里有个规矩,若是不能定期绣好指定的花纹,这钱可是会扣掉的。”
陆杨眼神一闪,不动声色地观察了一下李掌柜。
见李掌柜并没有任何说假话的意思后,陆杨也松了口气。
“行,无规矩不成方圆,掌柜的放心好了,我那三个嫂嫂定然会在期限内交上来的。”
“呵呵,小兄弟是个明理的。”
说着,李掌柜挥手喊来一名伙计。
“你去里面拿些画好图样的软缎过来。”
伙计的一听,看了一眼陆杨之后,脸色有些迟疑。
“掌柜的,最近这一批布料都被孙娘子定下了,这......”
孙娘子是霓裳布庄里固定合作的三名绣娘之一,也是靠走关系进来的一个。
布庄里的绣活都是由着这三个绣娘完成的。
而刚刚陆杨指着的那件衣服的花纹,便是孙娘子绣的。
李掌柜脸色一沉,“叫你去拿就去拿,那么多话作甚?
伙计一听,连忙跑进去拿东西。
李掌柜摸摸胡子,对着陆杨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让小兄弟见笑了。”
陆杨摇头,“掌柜的说笑了。”
伙计出来得很快,陆杨刚和李掌柜聊了聊店内的花样,伙计便捧着布料和丝线过来了。
李掌柜脸色有些难看地瞪了一眼那名伙计。
心里滑过一丝遗憾。
他刚和陆杨聊到花样改动方面的内容,这伙计就出来了,真是存心不让他心情好过。
伙计的一头雾水,捧着一堆布料站在李掌柜和陆杨面前,呆愣道:“掌柜的,这放哪里?”
李掌柜看向陆杨,询问陆杨要怎么拿。
陆杨放下背篓,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后,示意伙计放进背篓里面。
伙计跟李掌柜小声报备完所拿的图样和布料后,李掌柜便挥手让伙计去招呼客人。
陆杨面色平静地站在一旁,等伙计走后,才转头看向李掌柜。
“为方,你坐下。”
陆杨随着秦夫子的话坐了下来。
范平儒站在众人之间,只觉心里羞愧难当。
秦夫子没有再理会范平儒,接着往下考查。
学室内响起的问答声,一字一句地往范平儒脸上拍打。
范平儒头低了下来,脸色发白,脑子里一片空白。
陆杨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范平儒,随后低头看书。
若是范平儒识趣,应该不会把他们一起去醉春风里的事供出来。
不过,就算说了,他也是不怕的。
毕竟,他只是去那吃了一顿饭罢了。
不知过了多久,秦夫子冷淡严厉的声音响起。
“子凡,你跟我出来一趟。”
范平儒面如白纸地跟秦夫子出去了。
陆杨看了一眼便收回了视线,继续安静地看书。
一旁的王丰和余涛脸色也变得苍白了起来。
两人对视一眼之后,心里都有些担心,频频地看向门口。
眼看着就要到吃饭的时候了,陆杨收拾桌上的东西,准备去伙房。
刘开毅这会已经走到门口等着陆杨出来了。
他无聊地看向前面,刚好看到了一脸不安的范平儒从前面走过来。
想了想,刘开毅连忙让陆杨出来。
陆杨看了一眼猛向他招手的刘开毅,背起箱笼后便疑惑地走过去。
“怎了?”
刘开毅指了指就快要走到他们这里的范平儒,一脸高深莫测地说道:“依我看,恐怕有人要遭殃。”
陆杨瞥了一眼刘开毅,又看向紧张忐忑的范平儒。
暗想这傻子不会把他也供出来了吧?
正想着,陆杨便见范平儒走到他面前,低声道:“为方兄,秦夫子让你过去一趟。”
说完,不等陆杨说话,范平儒脚步一转,便走进学室。
一盏茶后。
陆杨和王丰三人跪在秦夫子面前,开始忏悔。
“我们以后会好好学习,绝不会再去醉春风喝花酒。”
陆杨只觉后悔,认识这三人他真是倒霉透了。
身上的酸痛感还未消去,陆杨略有些难受地扭了扭身子。
秦夫子冷冷一瞥,“动什么?好好跪着!”
“是。”
陆杨连忙挺直身子,目视前方。
秦夫子看着眼前几人,心里的火又冒了上来。
他把茶碗放下,拿起一旁的戒尺又开始从左打到右,从右打到左。
“田假放给你们,是让你们去这种地方的吗?啊?”
秦夫子恨铁不成钢,手上的力气也大了几分。
陆杨紧紧闭着嘴,生怕闷哼出声。
一旁的王丰和余涛也是能忍的。
但他们能忍,不代表范平儒能忍。
范平儒之前便被秦夫子打了一顿。
这会已经有些受不住了。
听到范平儒的闷哼声,陆杨和王丰,余涛三人心里顿时紧张了起来。
秦夫子看了一眼几人,也不下手打人了,绕过几人便坐回了原位。
他看着陆杨四人,淡漠道:“是老夫不会教学生,竟让你们学会了去花楼喝酒消遣。”
陆杨几人一听,便有些忐忑秦夫子接下来说的话。
陆杨看了一眼王丰三人,想了想,抬头看向秦夫子,解释道:“回夫子,我平日里也不去花楼里,就是那日见到了王兄他们,才跟着他们去了一趟醉春风。”
陆杨开始把前因后果都说清楚,还把自己坑了一把王丰三人的事说了出来。
眼见秦夫子还是神情冷淡,也没有说话。
陆杨眼神一闪,直接把昨天发生的事说了出来。
听到陆杨说王丰几人以前一直把他当冤大头,坑了他不少银子后,秦夫子眼睛动了动。
小说《科举:状元郎他从不亲自动手》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把弄回家的毛桃都弄好之后,陆大石和陆柏几人一刻也没有歇息,第二天便去了县城打零工。
陆大石几人都怕去晚了,县城里就没什么零工了。
由于去一趟县城一人就要花三文钱。
陆大石几人便在县城里临时租了间便宜的农家院子。
家里人挺多,陆杨便让陆大石他们到时候别回来了。
这些桃仁他到时候跟他娘走一趟就是。
陆大石几人也同意了。
只说到时候到了县城,他们会过来帮忙。
时间过得快,后天就要去交货了。
陆杨提前让他娘去跟李伯说一声,把明天和后天的时间空出来。
价钱的话,到时候会补给李伯。
李伯自然不会拒绝。
交货的前一天,天还未亮,李伯便赶着牛车过来了。
陆杨和刘晓刚放下碗,便听到了一阵敲门声。
陆杨连忙起身,拿着特意给李伯留的两个猪油渣野菜包子便去开门。
“李伯,麻烦您这一大早地过来了。”
李伯笑道:“这有啥,平时我都是这时候起来的。”
现在大概是三点半的时间。
李伯说的话陆杨自然不会当真。
把手里的包子递给李伯之后,陆杨笑道:“李伯你填填肚子,我去把那些东西搬过来。”
李伯也经常帮人拉货,知道这行的规矩。
不该问的他不会去问,不该说的,他也不会去说。
李伯看着手里陆杨硬塞过来的包子,笑呵呵地应了一声之后,便在旁边找了个地方坐下。
他前两年刚还完债,现在日子也是过得相当不错的。
可李伯刚咬了一口包子,他便惊了。
这陆家竟然还用猪油渣包包子,可见日子也没有村里人说的那么不堪。
李伯抬头看了一眼陆家,随后继续低头吃包子。
陆杨这个小身板,自然是搬不起来那有一百斤重的布袋。
和三位嫂嫂一人一个角搬到牛车放好之后,陆杨也出了一身汗。
李伯的牛车不算大,只能装五六袋。
桃仁有二十六袋。
之所以有这么多,是因为陆大石他们把地上掉下来的毛桃也给捡回来了。
这么多袋,一趟肯定是跑不完的。
装了六袋之后,连坐的地方都差点没了。
陆杨擦了擦额间的汗,回房换了身衣服之后,便让刘晓在家等着好了。
他跟李伯一起去就行。
刘晓也知道是坐不下了,便没有勉强。
“行,你爹他们应该会在城门那里等着,你到了之后让他们顾着点身体。”
陆杨点头。
拿好刘晓塞过来的三百文钱之后,陆杨便上了车。
此时天还是黑的,陆杨跟刘晓和赵梨花三人道别之后,牛车便动了。
到县城时,天色灰蒙蒙的,城门却是已经开了。
牛车一进去,陆杨便看到了陆大石他们。
等牛车停稳之后,陆杨连忙下车。
“爹,大哥,二哥,三哥,你们这是等多久了?”
“没等多久,估摸着时间就过来了。”
陆大石看着车上的那几袋桃仁,便让陆柏去把一旁借来的板车推过来。
板车上只能放五袋,还有一袋要扛着。
陆大石帮着陆柏把那袋桃仁扛上肩后,便让陆杨赶紧回去。
“行了,爹和你哥他们就先走了,等差不多了我们再过来。”
陆杨点头,把刘晓嘱咐的话说了之后,便上了牛车。
后面陆杨没有再放六袋,而是放的五袋。
这么来来回回地走了几趟后,家里还剩下五袋桃仁。
跟李伯约好明天进城的时间后,陆杨便把今天的钱付给李伯。
李伯来回一趟能赚个六十文钱左右。
当然这是按照牛车坐满人的价来算的。
村里人若非有事进城,否则一个月也不见得会进城一趟。
陆杨今天一共走了四趟,直接按照最高价付给了李伯。
“李伯,这是二百四十文钱,您拿好。”
李伯点头,也没有跟陆杨客气,直接便接过陆杨递过来的钱。
李伯这般干脆,倒是让陆杨松了口气。
他最怕那种假客气的人了。
推推拖拖的,他还得说一大堆的好话,人家才肯收下。
真是费钱又费力。
李伯这样,倒是让陆杨觉得舒服。
李伯走后,陆杨回房补了一觉。
起来吃过饭之后,陆杨开始温习。
第二天还是天未亮,李伯就过来了。
刘晓也不是那种小气的人,今天照样是做的猪油渣野菜包子。
李伯照样找个地方吃包子。
陆杨几人慢慢地把桃仁搬到板车上。
昨天运桃仁去县城时,也有村里人看到了。
不过因为之前陆杨怼吴氏的事,村里人也不敢贸然上前询问陆杨。
刘晓几人又没有出门,村民们也不好直接上门去问。
所以陆家卖桃仁这事倒是没有人知道。
不过知道了也没事,陆杨就没在怕的。
出发的时间比昨天要晚一些,到县城时太阳已经出来了。
陆杨之前让陆大石他们直接把桃仁拉到怀仁堂。
等他过来之后便会跟怀仁堂里的掌柜算账。
不过在这之前,陆杨得先去一趟焕春堂。
焕春堂。
陆柏正等在旁边,见到陆杨之后,连忙走上前。
“杨子,你可来了。”
“大哥,没等多久吧?”
陆柏摇头,“爹他们已经把桃仁都运过去了。”
“行,那大哥你帮我搬两袋桃仁进去。”
陆柏点头,来回搬了两次之后,便站在一旁看陆杨和药铺里的老大夫说话。
陆杨跟齐老打过招呼之后,便笑道:“齐老,今天我把桃仁送过来了。”
齐老看了看外面牛车上还放着的三袋桃仁。
又看了看旁边放着的两袋桃仁,笑道:“我虽年纪大了,但也记得只让你送一百斤桃仁过来。”
看这袋子的大小,一袋可不止五十斤。
看着齐老揶揄的眼神。
陆杨笑了笑,指着那两袋桃仁道:“齐老说的话,小子肯定放在了心上,这两袋是两百斤,多的是小子的谢礼。”
齐老一听,饶有兴趣地摸着胡子看着陆杨。
“呵呵,你这小子倒是有意思。”
齐老好长时间没有见过这么合眼缘的人了。
他的眼里有着一丝欣赏。
这少年手段圆滑,不似这个年龄段该有的。
齐老抚摸胡子,笑得有些深意。
“行,既然是谢礼,那老夫便收下了。”
说着,齐老把二百文钱递给陆杨。
陆杨接下之后,便把陆柏拉过来。
“齐老,这是我大哥,以后您若是有什么事,尽管吩咐我哥就是。”
陆柏一听,连忙向齐老行礼。
陆杨知道齐老有事肯定不会去找他哥帮忙。
说这话也不过是想通过陆柏,到时候跟焕春堂经常联系罢了。
齐老也明白陆杨话里的意思,上下打量了一下陆柏之后,便笑道:“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