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

鹿尘埃 著

现代都市连载

主角朱标朱元璋的军事历史《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鹿尘埃”,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阂与矛盾,反而在初期就直接坦诚交心,免去了诸多波折。要知道,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刘伯温穷其一生,也没能叫上朱元璋一声上位!…………哒哒哒~~当刘伯温告辞,离开花厅后。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花厅屏风后面闪出一个二十多岁,容貌姣好,雍容华贵而又不失亲和温柔气质的妇人来。其人正是朱标的生身之母,朱元璋的结发之妻......

主角:朱标朱元璋   更新:2024-02-16 14:5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标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由网络作家“鹿尘埃”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朱标朱元璋的军事历史《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鹿尘埃”,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阂与矛盾,反而在初期就直接坦诚交心,免去了诸多波折。要知道,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刘伯温穷其一生,也没能叫上朱元璋一声上位!…………哒哒哒~~当刘伯温告辞,离开花厅后。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花厅屏风后面闪出一个二十多岁,容貌姣好,雍容华贵而又不失亲和温柔气质的妇人来。其人正是朱标的生身之母,朱元璋的结发之妻......

《我,气运太子,开创大明盛世》精彩片段


必须说明的是,历史记载中的刘基《时务十八策》,是刘基被迫加入朱元璋的幕府后,耳濡目染朱元璋的所作所为,渐渐归心于朱元璋,才献了这十八策。

现在,确是见到朱元璋的第二天,就献上了这《时务十八策》,朱标再次改变了历史。

朱元璋虽然不可能知道这番前因后果,但是,如获至宝的心情确实是比历史记载中更加强烈!

与此同时,对自己有朱标这样的儿子,感觉也更爽了。

他心中暗想:有个牛逼的儿子,那打天下的难度,就是不一样啊,你看看,连刘伯温这么看不起咱出身的大贤,都被咱的儿子唬的一愣一愣的。嘿嘿,以后有搞不定的顽固分子,咱就让标儿出面,保管一打一个准!

待刘伯温献完十八策后,朱元璋道:“刘先生初来乍到,咱也不好给太高的官职,免得引得其他人的妒忌,反而不美。不如,刘先生先为咱吴国公府的参事。待立下几个功劳后,再出任要职,旁人也说不出什么闲话来。”

“谢主公恩典。”

“另外,咱还可以再给你一个恩典。”朱元璋道:“以后,就莫再称咱吴国公了,也莫称主公,就称上位!”

吴国公是朱元璋官面上的称呼。

“上位”的由来,却是朱元璋在没得势的时候,兄弟们一起去就酒馆喝酒,让朱元璋坐在上位。久而久之,“上位”一词,成了亲信们对朱元璋的专用称呼。

现在,朱元璋让刘伯温称呼自己,那就是把刘伯温当心腹,而不是普通臣子了。

刘伯温道;“既如此,微臣想求上位,再给一个恩典!”

“什么恩典?”

“您以后莫再称微臣为刘先生了,就称臣伯温即可。”

“伯温?”

“上位!”

君臣二人相视一笑,龙虎风云际会,一切尽在不言中。

因为朱标的原因,这个时空的刘伯温,并没有与朱元璋产生多少隔阂与矛盾,反而在初期就直接坦诚交心,免去了诸多波折。

要知道,在原本的时间线上,刘伯温穷其一生,也没能叫上朱元璋一声上位!

……

……

哒哒哒~~

当刘伯温告辞,离开花厅后。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花厅屏风后面闪出一个二十多岁,容貌姣好,雍容华贵而又不失亲和温柔气质的妇人来。

其人正是朱标的生身之母,朱元璋的结发之妻,马秀英。

“怎么样?妹子你一直想见见,咱志在必得的刘伯温,现在算是见着了吧?”朱元璋如同得到一个精美玩具的孩子一般,炫耀道:“这个刘伯温,着实是难得的大贤。以后啊,给老兄弟们什么赏赐,你莫忘了给他一份。过些日子,咱派人把他的浑家孩子都接来应天,你也要好好看顾,莫怠慢了。”

“这还用你提醒?”马秀英微微给了朱元璋一个白眼,道:“我算是看出来了,这个刘伯温,就是你的张良张子房,我能委屈了人家?”

“是啊!李善长是个老实精细人,善于处理内政,就是咱的萧何。这个刘伯温,是能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人物!咱得到了他啊,就如同刘备得到了诸葛亮,刘邦得到了张良张子房!对了……咱今天得到刘伯温,简直比刘邦得到张良还要高兴。”

马秀英疑惑道:“这话又怎么说?”

朱元璋兴奋地道:“妹子你想啊,咱麾下虽然文臣不少,也有不少大儒。但是,要说大元朝廷的进士,还真没有。堂堂大元进士,都愿意为咱效力了,老百姓们会怎么想?天下人会怎么想?光凭他大元进士的名头,就能抵数万雄兵啊!还有……”


“胡兄弟?”

“是俺!”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将军站了出来,道:“俺叫胡关住,是胡大海的二小子!”

“原来是胡世兄。”

“在世子面前,哪敢称兄?”胡关住抱了抱拳,道:“启禀世子,是俺和蓝玉打的赌。您若是真有对付蒙元骑兵的法子,俺就要给蓝玉那那小子洗三个月的裤头了。其实,别说三个月了,就是一年俺都愿意!那个……世子,您究竟有没有法子啊?”

“对付蒙古骑兵的法子么……”朱标微微摇头,道:“其实,用不着本世子教你们法子,蒙元骑兵也不是你们的对手。”

“世子这话怎么说?”

“你们想想,蒙元骑兵若是真那么厉害,这天下的义军,还不是早被他们灭了?何至于当初,百万元军围高邮,都攻不下来?何至于现在还在中原地区,和刘福通的大军打生打死?其实这元军啊,比龙凤小朝廷的实力强点有限,不可能是你们的对手。”

蓝玉却微微躬身,道:“不是,世子误会了。俺说的不是现在中原的元军,而是草原上的蒙元骑兵。有朝一日,元廷支持不住了,从草原调兵,不可不防啊!”

朱标依旧摇头,道:“从草原调兵,也不大可能。很简单的道理,如果草原兵强,中原兵弱。那中原大都里的大元皇帝,睡觉能安稳得了吗?他肯定得想办法削弱草原的实力。不过……”

“怎样?”

“其实蓝将军的担心,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朱标道:“咱们需要担心的,其实不是如今的元军,而是如果大元朝廷不敌义军,回到了草原。到了那时候,他肯定会取消对草原的一切束缚,与义军决战到底。那样一来,我中原骑兵,还真不占什么优势。”

这话倒是真的。

历史记载中,明军北伐,把大元名将王保保打得跟狗一样,屡战屡胜。不过,等蒙古人彻底退回草原,休整了两年后,王保保就又重新抖起来了。

徐达、李文忠、冯胜,大明前三的名将(常遇春已经病死,蓝玉在徐达的麾下)率十五万大军,分三路出塞击蒙古。王保保率领十万大军相迎。结果,徐达中路军大败,李文忠的左路军小败,冯胜的右路军仅获得小胜而已。从那以后,大明扫荡北元朝廷的计划戛然而止。

明军卧薪尝胆、励精图治足足八年后,才再次引兵出塞。又过了八年,明军才在蓝玉的率领下,取得了捕鱼儿大捷,覆灭了北元。

所以,明朝初年中原骑兵的实力,的确是和草原骑兵有一定的差距。

蓝玉道:“那太子以为,我军到底该如何对付,那时的草原骑兵呢?”

朱标对此自然胸有成竹:“两个法门,一难一易。咱们先说容易的,火器。自宋以来,火器越来越是犀利。这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只要兄弟们精心研究运用火器的法门,什么草原精骑都不是对手。”

“可是,咱们现在的火器,还不如大元朝廷呢。”蓝玉道。

义军毕竟仅仅是义军。现在全国的能工巧匠,还是在大元朝廷的手中。论起火器犀利来,义军是不如元军的。

“那本世子再说那个难的。”朱标道:“这个法门。虽然难了些,但只要掌握了这个练兵的法门,多了不敢说,同等人数和装备下,草原骑兵就是再精锐,也不是我义军骑兵的对手。”

“慎言!世子慎言啊!”

原本遇春一直笑呵呵的,听着朱标和蓝玉等人的对答。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