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苏宝儿苏大的现代都市小说《农家媳妇状元郎》,由网络作家“我有一朵小红花”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苏宝儿苏大是现代言情《农家媳妇状元郎》中涉及到的灵魂人物,二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看点十足,作者“我有一朵小红花”正在潜心更新后续情节中,梗概:服,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他本来长得白净,这下倒像是煮熟了虾子一般,低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灰色的吧。”苏宝儿没有笑出声,逗小孩真好玩。苏宝儿打着各种补丁的衣服十分不自在,于是抱着所有的布匹往苏家赶,余致不去,坚持在家做饭,等她回来。苏宝儿远远的听见苏家一阵喧闹,不像是说笑,倒像是有人在撒泼。院子的大门敞开,苏宝儿也就直接抬腿进去,看见......
《农家媳妇状元郎》精彩片段
今天信息量有点多,老实说被二牛那个疯子吓了一跳,自己实在太大意了,被人跟踪都不知道,还好她在城里没有大张旗鼓的用空间装东西,不然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还有一个原身的死居然和赵巧直接相关,那么她就不是单纯的绿茶,她是背负了半条人命的,这笔账,迟早得找她要回来。
回到村的时候,是日落西山,大部分人都趁着凉爽,正卖力的割稻子,但是有人稻子割完了的,就站在田埂边和割稻子的人吹着村里的趣事,谁家的收了多少粮食啊,谁又和谁吵架了啊。
见到苏宝儿背着满满一背的布料,酸溜溜的说道:“宝儿啊,你爹娘可真舍得,这么些料子,得花不少银子吧?”
“哎呀,谁让她有个好爹呢,下辈子我可要投个好胎。”
没有意料之中的叉腰骂架,苏宝儿甚至对她们浅浅一笑的离开了。
“她大婶,我没看错吧,苏宝儿什么时候这么和气过了?”
“多半是心情好,我要是有这么一背篓的新衣服,我看谁我都呲个大嘴乐。”
回到家,余致看她买了这么多布匹,眉头一皱,这苏宝儿,真是不会过日子,自己又挣不了钱,还买这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个家一眼就能望到家底,就是那两亩稻谷,可是还要上缴一半,剩下的都不能熬过明年开春。
多半是父母给的钱,他反正也是要离开的,也不好说什么,去山上抓野味换钱的事得提上日程。
苏宝儿欢喜的把被子铺到床上,还剩了一床,因为没有衣柜,就叠好放在了床尾。
又从里面拿出棕色和深灰的布匹问余致:“你喜欢哪种颜色?”
余致有些意外,还给自己买了的,没有必要,反正过不了多久自己就会离开,于是沉默着没有回答。
苏宝儿接着又指了指余致身上的衣服:“这是我大哥的。”
余致低头看着衣服,脸刷的一下就红了,他本来长得白净,这下倒像是煮熟了虾子一般,低着头,不好意思的说道:“灰色的吧。”
苏宝儿没有笑出声,逗小孩真好玩。
苏宝儿打着各种补丁的衣服十分不自在,于是抱着所有的布匹往苏家赶,余致不去,坚持在家做饭,等她回来。
苏宝儿远远的听见苏家一阵喧闹,不像是说笑,倒像是有人在撒泼。
院子的大门敞开,苏宝儿也就直接抬腿进去,看见苏家人都围成一圈。
苏宝儿也挤了进去,里面还真是熟人,不禁发问:“赵巧,你娘在地上打滚,这是在撒泼吗?”
她这一句话,所有人都转过头看她,包括地上的婶子。
“我的天爷,村长,你还说你们家没有钱,你看,苏宝儿手上抱着的布匹怕是得花好多钱,她还敲诈我们巧儿,可怜我们巧儿是个老实人,拿不出那么多银子,都打算偷偷喝农药了,我就这么一个闺女啊!”
“这。”苏大强了解自己闺女,之前还说巧儿是她最好的朋友,他只当两人闹矛盾,没想到赵巧要闹到喝农药的地步,这件事得慎重啊。
赵巧也在一边哭哭啼啼的抹着眼泪,把她娘扶起来:“娘,你就别闹了,我还不起她的人情,我还不能用命赔么?”
苏大强赶紧说道:“多大点事啊,怎么就闹得要死要活的呢,赵巧啊,你父亲还卧病在床,你母亲也不年轻了,你得担起活下去的希望啊。”
又转头呵斥着苏宝儿:“你这像什么话!好的时候恨不得和赵巧穿同一条裤子,父母,小辈都顾不上,怎么今天就想着让人拿回来,这不是让人笑话么,你缺那一口吃的不成!”
苏宝儿这才听明白,感情这赵巧不想还钱,于是拉着她母亲一起,想赖掉这笔钱。
不过这苏父也是个妙人,三言两语,虽说看着像是在责骂她,实则是在暗讽这赵巧贪心不足,往日不知道占了苏宝儿多少便宜。
赵巧娘听着不对味,但是也听了个大明白,这村长的意思是不用赵巧还了?想着还欣喜的看着赵巧。
哪成想看着赵巧的脸黑成平底锅。
“父亲说的是,那些吃食玩意什么的,我就不和她计较,但是赵巧,去年和今年可一共在我这借了二两银子,你认也不认?”
苏宝儿一脸似笑非笑的看着赵巧。
赵巧耿着脖子:“苏宝儿,凡是讲证据,你有借条吗?你一个未出嫁的,有那么多银子借给我吗?”
“是啊,我们手上的钱都没钱,都是给婆婆的,宝儿哪有那么多银子?”二嫂杨氏在一旁嘀咕着,可别是婆婆偷偷补贴苏宝儿的,那都是她们挣的钱。
这赵巧,好厉害的嘴,原身哪有什么脑子要借条的,这钱从哪来的,自然是程氏心疼闺女,经不住她一再央求,偷偷给她的。
想要家宅安宁还是要这二两银子,赵巧是笃定苏宝儿还会在她母亲那搜刮钱财,不敢声张,要是她嫂子们知道这件事,一定会让程氏交出管家的权利。
你想让我还钱,先得掉一层皮。
“我是没有借条,”
赵巧脸上就勾勒出浅笑,苏宝儿还真是个猪脑子,就你那点道行,还想威胁我。
“但是我有人证啊,赵巧,说来还真是巧,我今天在镇长遇见了二牛,他跪着求我放过他,还说那天他找我之前见过你。”
轻飘飘两句话,赵巧神色大变,她知道苏宝儿落水差点丢了一条命,但是苏家人不知道她赵巧和这事有关,要是让护短的苏家人知道,恐怕她也得和二牛一个下场。
“二牛那就是给混子,他说的话怎么能信呢?”赵巧走过来拉着苏宝儿的手臂,显示亲昵:“我娘就是担心我,你放心,明天我一定把二两银子凑给你。”
“好走不送!”苏宝儿甩开她的手,指着大门。
母女两个在苏家人的目光中逐渐走远。
“宝儿,你真的借了那么多钱给她?你还借了钱给谁?”何氏一脸阴沉的问道,她儿子的束脩费难怪一直凑不齐,原来小姑子就是家里最大的老鼠。
“哎呀,大嫂,你看我给大哥买了匹布,够做两三身衣裳呢,反正明日她就还钱,到时候我一分不差的给娘,没有借其他人了,我们家可不是大地主,没那么多银子。”苏宝儿亲昵的挽着何氏,向她撒娇。
何氏看着布匹脸色果然缓和了一下,罢了,明日必须让兄长去把儿子叫回来,把束脩费拿去才安心。
程氏拿着这些布匹,心里只犯怵,难道真的跟大娃说的一样,苏家克了宝儿的风水,不然怎么她一般出去,就像变了个人似的,隔三差五的拿好东西孝敬。
她和余致都不会手工,就只得麻烦程氏,给余致和自己做两身衣裳,大哥把衣裳给了余致他也需得有一件,生下个三四匹,程氏自己看着办。
说回赵巧,一路上脸黑得跟碳似的,赵巧娘小心翼翼的问道:“不是说去闹腾一番,苏宝儿就不会要回那些钱么?”
赵巧没好气的回道:“你没看她用二牛威胁我么?我们还有多少钱?”
“就一百多文。”
“什么?”赵巧一脸震惊:“上次不是才拿了500文回来吗?”
“你爹胸口疼,我又给他抓了点药,又买了些鸡蛋,还剩下一个,晚上打给你吃吧。”赵巧娘越说头低得越低,都是她没用,挣不了钱。
“算了,”赵巧皱着眉头看了偏房:“我可没这个福气,给他吃吧。”
说着穿上自己最好的衣服,打算出门。
“巧儿,去哪啊?”赵巧娘一脸担忧。
“去找表哥,先把苏宝儿的银子还上。”
“你。”
“放心,我不会去舅娘跟前的,我去书院找表哥,他会帮我。”
月色下,赵巧的身影越走越远,赵巧娘拿着最后一颗鸡蛋喃喃道:“怎么就这么命苦。”
“什么!”狗蛋觉得这世界真疯狂,他还在想怎么给苏宝儿求情,没想到兰姐居然高高兴兴的就要买下这些金贵的鹅,那可比市场足足高了十文钱呢。
“愣着干嘛啊,快去把鹅给搬进来啊!”贺兰指挥着狗蛋先搬鹅,生怕有人抢了似的。
苏宝儿也是第一次吃泉水养的鹅,一口下去,和她料想的一样,鹅肉带着泉水的清甜,很是滑嫩多汁,让人欲罢不能。
饭足之后,贺兰数给苏宝儿五两银子,有二两就当是定金,虽然只有一百来只有些可惜,但是一只都不能留给外人。
“我得留两只起来,”苏宝儿算着余致和大侄子的休假就快来了,到时候一大家子热热闹闹的吃一顿。
“反正你要卖的,都给姐姐这送,钱不是问题,知道吗!”贺兰当然清楚这鹅的价值肯定不止这六十文,要是放在京都的话,一两一只也是有可能的。
“那行,我下午就给你送过来。”
苏宝儿一路上想着,这鹅看来是有挣头的,到时候,山脚那一片荒地,都给圈起来,种上苜蓿种子,就可以成片的养鹅。
来回两趟,苏宝儿家的大鹅就剩下两只,不过腰包倒是鼓起来了,这次一共收入不到六两银子还是养少了的缘故。
苏宝儿拢了拢身上的外套,冬日越来越近,现在村里有的人都不大出门了,等着冬日的到来,一家几口人都围着火炉就行,更有甚者全家人就一件冬衣,谁出门谁穿。
算着日子余致也快回来了,苏宝儿这几天闲来无事,乘着山上还未下雪,砍了不少枯树,放在空间里。
这系统也是毫不吝啬,奖励了她一百多交易币,加上她在空间里面辛勤种植,交易币的金额多达五百多。
现在她是摸清楚规律了,但凡她踏踏实实做一整天的农活,交易币就有五十个左右。
她为了增大灵泉,只得到处找事做,村里人都说苏宝儿改了性子,嫁了人就变勤快了,有些妇人还真为自己的懒姑娘到处物色如意郎君,盼望有着苏宝儿的福气。
这些苏宝儿自然是不知道,她正高高兴兴的提着大鹅往苏家赶,余致和家和今天休假回家。
苏家也是喜气一片,苏大强把上次苏宝儿从王氏口中夺下的肥肉也给拿出来了,正好炖在大鹅里面。
程氏拉着苏宝儿进了屋,满脸严肃:“宝儿,我去余致的村里打听过了,余致读书可是厉害得紧!”
“我知道啊,上次余致入学考试还考了第一!”苏宝儿也为余致开心。
“你个傻子!要是余致真的成了秀才老爷,”他毕竟是买来的。
程氏话说一半,一脸担忧,这都是村里的老姐妹提点她的,她不想自家闺女变成下堂妻。
“娘,你不必忧心,要是余致真是雄鹰,我断不会折了他的翅膀,天高任君游,何况,我也不是蒲苇,要靠着男人而活,我只会为自己而活。”
“好!小姑这一番话,真乃君子!”门外传来掌声。
娘俩转头一看,不知何时家和与余致就站在门框边,想必刚才的话都给听到了。
程氏有些尴尬,她只是想拉着闺女说会瞧瞧话的,说着瞪着家和一眼,他也不出声。
“大嫂说大鹅已经炖得软烂,让大家开饭。”余致解释道自己和家和在这的原因,又对着程氏正色道:“娘,我余致无论富贵与否,只有一个妻子,那就是苏宝儿,我绝不会辜负她对我的一片心意。”
苏宝儿也顺势倒了一点,她还没喝过这个时代的酒呢。
偷偷的浅尝一口,啧,这酒怎么寡淡,怕是只有十多二十度,还有一股子淡淡的酒香。
正想告诉余致这酒不够劲时,就看见余致双眼迷离,脸颊通红,好家伙,他也是够实诚的,那么大一碗,他当水喝呢!
“余致喝醉了,我们也吃得差不多了,就先回去了。”苏宝儿起身告辞,谁知道余致喝醉后是什么样的,要是等会儿一不小心提起要还钱和离,又有得闹腾。
“哟,嫁了人就是不一样,宝儿也知道心疼人了。”何氏打趣道。
“那行,等会儿。”程氏也起身去厨房,把那两个后腿提出来:“拿回去用盐腌制一下,挂起来,能管很久。”
杨氏看着婆婆把后腿都拿出来,眼睛恨不得喷火,但是她又是不敢耍横的,只得狠狠的夹起一大块肉吃起来。
“我就拿一腿,我和相公够了。”也不给程氏拒绝的机会,一手扛起余致就离开了。
“这宝儿!”程氏嗔怪。
踩着月光,苏宝儿听着乡间的虫鸣,日子就这样简单的过,也挺好的。
快到木屋的时候,看见一个身影站在门前,苏宝儿心下一紧:“谁在那?”
“是我。”
那人从暗处走出来,苏宝儿这才看清她的脸,赵巧。
苏宝儿一愣,继而想起来,是还钱的?
“给你。”赵巧递给苏宝儿一块银子,掂掂重量,差不多是二两。
“行吧。”苏宝儿收了这银子,摆摆手让她离开。
赵巧还算是识时务,要是以后都老实做人,她也不是睚眦必报的人。
赵巧往回走着,苏宝儿凭什么这么好的命!
就你投了个好胎,吃喝不愁,不都是因为你是村长的闺女吗?
夜色下,她用头巾盖住了自己整张脸,忽而转道,去了另一条不是回家的路。
苏宝儿把喝的晕乎乎的余致丢在床上,想着下次可不能让他喝醉,看着这小子瘦不拉几的,还有二两肉。
累了一天,苏宝儿也胡乱的收拾一下,今天买狍子,大侄子清点了580文,加上赵巧的二两,苏宝儿把它们都放在家里的一个盒子里。
这些钱不适合放空间了,余致想要用钱也方便。
睡觉前还是照例去空间耕耘。
除了之前种虫草的地,苏宝儿又开垦了一块五平方的地,到时候可以多种一些草药。
第二天一早,苏宝儿睡好了,转头看着还在安睡的余致,这小相公鼻子也是那么挺直,真不敢相信以后他张开了,得迷倒多少女人。
正望着他出神,下一秒,就和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对上。
苏宝儿嘴角一扯:“我起床做饭。”
“我昨晚给你丢人了吗?”余致按着有些头疼的脑袋,他没有喝过酒,在大伯家,只有大伯才能喝,他不知道一碗下去人会倒。
“没,你乖的很,喝醉就睡了。”
乖得很?
余致挑挑眉,也从床上爬起来:“你都不会点火,做什么饭。”
两人正吃着饭,商量着晚点再一起上山,砍树,采草药。
没想到远处有个大婶急匆匆的喊着:“苏宝儿,你快回家悄悄,有一群人在苏家堵门呢。”
苏宝儿记得她,昨日她还给了她一根不要钱的骨头。
两人饭都没有吃完,就往苏家赶。
果然,苏家院子里站着满满当当的一群人,闹事的就那么几个,多半是过来看热闹的。
“村长,我那二亩地的稻子是收不回来了,今年的赋税也别想我交,没米没钱。”一副无赖的模样。
苏宝儿这才看清还是个老熟人,二牛娘。
“就是就是,这么多霉谷子,之前让村长想办法,没想到,现在谷子都收割完了,村长还没有给个说法,这不是让我们活活饿死不成?”
苏忠厚:“呸,感情那雨是我们让下的吗?这都能赖上我爹,是不是找打啊你。”
那群人也没有在怕的,也挺起胸膛:“你是村长儿子,你了不起,你打啊,那你打。”
苏忠厚正要撸起袖子往上冲的时候,被苏本分拦住了。
苏大强也是满脸愁容:“我这不是在想办法的吗?”
“哼,你们天天吃肉喝酒的,自然是不会管我们的死活,我们今天来,就是要让你们给个说法,这霉谷子怎么弄?”二牛娘时刻没有忘记此行的目的。
“哟,这里好生热闹,我竟还不知道,自家没有按时收的粮食招了天灾,还能怪到别家头上。”苏宝儿这时推开人群,站在二牛娘前面,余致也站在她身边。
“就是你这个小贱人,我们家没有按时收,都是因为二牛被抓进赌坊,说到底,都是官大一级压死人,老天爷,你开眼看看吧,都欺负我们孤儿寡母啊!”
二牛娘一把鼻涕一把泪,跪在地上,瘦弱的身躯,让人看着同情。
不少好事者也窃窃私语:“这二牛娘守了十多年的寡,还没享过福,二牛就遭遇那事,也是在可怜。”
“要我说,就是苏家人做的太绝,都是一个村的,何必呢。”
“就是,我家的霉谷子,我也看得心慌,眼看就要交付税了,真是焦头烂额。”
苏大强也赶紧安抚:“都是乡里乡亲的,我们村这个条件,大家都知道,山坡多,良田少,收成一直都少,谁不想天天吃大肉,顿顿喝米粥的,只是我现在确实无能为力。”
“村长,也怪不得二牛娘,我们也好多霉谷子,要是不想办法的话,我们开春都没有粮食了,实在没有活路了。”
“就是要是没有吃的,我只能卖我最小的闺女了。”说着有人呜呜的哭起来。
小声连成一片,大老爷们也都红了眼。
要不是实在没有活路,谁愿意卖儿卖女。
苏宝儿沉默半晌:“你们谁家有多少霉粮,都登记下来,我这两天一定带我爹给大家一个答复。”
苏大强反应过来,忙着阻拦:“宝儿,这不是闹着玩的?”
要是没有解决方法,就不要轻易的给溺水之人希望,不然溺水之人会拖你下深渊。
“我五十斤!”
“我一百斤!”
......
众人才不管那么多,纷纷报上自己霉粮的数目,总要有人解决,总要有人是卖儿卖女的借口。
因为苏家和今日一大早就回书院了,这记录的活,就落在余致身上。
有人听闻村长家在统计霉粮,丢下外面的活计都赶过来。
忙活了一上午,终于,都登记得大差不差了。
苏宝儿拿过账本一看,有个6000多斤,一斤粮食也不过6文,霉米价格就打一半3文钱一斤,差不多20两,对于现在的苏宝儿来说,完全能吃得下,毕竟她还有卖蟒蛇的银子。
她掏出二两银子给程氏:“娘,这钱是赵巧还回来的,我也不想你和嫂嫂们离心,以后我们家只会越来越好的。”
看粮食价格就知道了,之前赵巧为啥笃定苏宝儿会忍气吞声,二两银子,随便给闺女,谁家做媳妇的会这么大度,都够一大家子一年的花销了。
“宝儿啊,你糊涂。”苏大强吧唧吧唧的抽着旱烟。
“这种事是能随便答应下来的吗?你还是去你舅舅家躲过这个风头再回来。”苏大强怕她被村里人的唾沫给淹死。
“爹,我有钱,之前卖大蟒蛇还剩了些银两,买这些粮食是绰绰有余的,您能忍心看着她们卖儿卖女么?”说着苏宝儿皎洁一笑:“况且,我也有我的打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