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完整章节阅读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
现代都市连载
《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是网络作家“李厥李承乾”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李厥这句话,在一些人听来可能有点滑头,但在房玄龄他们看来,却可称之为滴水不漏。一首诗并不算功劳,所以不能领国家的赏赐,但话风又一转,如果是长辈赐下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自然要领。这一番话,将李二的身份直接给改变了,从皇帝变成了爷爷,这都是智慧啊。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又快速移开。至于那些武将,则觉得李厥有些耍滑......
主角:李厥李承乾 更新:2024-04-01 18:10: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李厥李承乾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章节阅读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由网络作家“脑洞山峰”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是网络作家“李厥李承乾”倾力打造的一本古代言情,目前正在火热更新中,小说内容概括:李厥这句话,在一些人听来可能有点滑头,但在房玄龄他们看来,却可称之为滴水不漏。一首诗并不算功劳,所以不能领国家的赏赐,但话风又一转,如果是长辈赐下的,那就没什么问题了,自然要领。这一番话,将李二的身份直接给改变了,从皇帝变成了爷爷,这都是智慧啊。房玄龄与长孙无忌对视一眼,又快速移开。至于那些武将,则觉得李厥有些耍滑......
第二次进攻,虽未功成,但逼得高丽王遣子谢罪。
第三次李二做好了一切准备,已经出征,但李二崩了,东征不了了之。
高宗继位之后,接着征了六次,直到乾封三年,高句丽才彻底灭亡。
(高句丽和现在的棒子没一点关系哈,他们往脸上贴金,说是他们的历史,还说射瞎了李二的一只眼睛。
现在棒子的国土,在唐时住的是新罗和百济两族。)
“陛下打算,何日东征?”房玄龄问道。
“明年春日,还有近一年的准备,爱卿以为如何?”
房玄龄沉吟片刻道:“如此,幽州今年的税赋原地驻屯即可,臣这段时间再看一下河东各地粮储情况,
若有不足,便从关内道和河南道调往。”
这就是李二最欣赏房玄龄的地方,他不会发表一些高谈阔论,而是俯首做精细活,
对于李二要东征,老房没说行或者不行,而是先考虑为大军储存粮草。
长孙无忌也道:“陛下,水师何为?”
李二不假思索道:“从登州、莱州出港,攻卑沙、勿山、乌骨三城,自文登出港,攻百济的熊津和泗比城。”
长孙无忌点头道:“何人为帅?”
“朕亲征。”
两人也没反对,或者说心中早已有了预测。
谈了半个时辰,当然不可能一次开会就将东征的事给全解决了,李二不仅要和他们谈,还要召集勋贵再议,
但今天的小会,算是把重点先圈了下来,两人欲告退,李二想起一事道:
“明日大朝会,关于朕孙儿封王的事是否妥当?”
房玄龄微怔,没想到李二这么急迫,当下留禀道:“诏书已经拟定,本打算请司天监请期…”
“不用那么麻烦,稍后将诏书承递过来,朕用印,就在明日朝会上公布。”
“喏!”
……
小小的李厥同学,还在东宫里翻故纸堆呢,苏氏来瞧过一次,见他这么用功心中颇感欣慰,
又担心的劝他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李厥哼哈了两句应付过去,此刻他面前的纸上,写了一排排的内容。
内容多是他提出的可能性,笔在纸上圈着,没一会他灵光一闪,终于明白了,老房这是暗示他的处境呢。
他也明白,老房为何会说得如此隐讳了,如果自己不懂,那就当他没说,如果自己懂了,更是当他没说。
老房,真有你的!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在暗示李二对他的态度。
李二的心中已经有了太子的人选,那就是九叔李治,之所以现在还不宣布,是不想过早的让李泰离京,
但若让李泰不离京,太子迟迟不立,他早晚会针对起李治,
所以李二想把自己提起来,成为李泰的目标,想让自己成为那只秋蝉。
所以老房的两句话,都是在表明一个意思,李二要明修栈道,暗立李治,那么自己的结果就可能是那只秋蝉。
想及此,他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
李二对自己的宠爱不假,但也因自己的表现,让他意识到可以利用一下了。
想明白了李二的打算,李厥也没有太急迫,一是急也没用,其二在他看来,真要是李治当皇帝,那也算是坏消息中的好消息了。
他没有造反的打算,要死太多的人,而且他自认也没有这个能力。
他突然笑了,之前对于李泰的设计或许是李二乐见其成的,有可能在适当的时机,李二会告诉李泰,采买司的事,就是他李厥挑出来的。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喏!”言先生虽然回答,但面上还带着狐疑之色,李二正在考虑,并未言出降皇嫡孙为郡公,
千牛卫居然能获知消息,在他看来,这背后好像有人在推动着什么。
推动这些为了什么?
想到这里他猛的一惊,但看向李泰春风得意的样子,心中暗叹,并没有说出口。
……
梁公府的书房,房玄龄不时的发出笑声,让家人颇为担心,
但几兄弟无一人敢进去打扰,因为老房有严令,他的书房除了他和大儿子,外人包括其妻也不能进入。
好半天,房遗直下班回来,三兄弟迎上道:“大哥,父亲在书房不时发笑,我等担忧又恐打扰父亲,您进去看看吧。”
房遗直净了手脸,这才扣门入内,见老房抱着一本论语在看,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
“父亲今日心情大好?”
房玄龄见是大儿子,指了指旁边的胡床,又将书合起放下,拿起旁边的茶水轻嘬一口,这才道:“今日朝堂之事,你已听闻,有何看法?”
房遗直自然知晓,父亲问的是李厥在朝上所言,他想了想道:
“陛下好像非常生气,秦国公还是过于年幼,不懂政治不知变通,如此一来,父亲之前所言的可能看来是越来越小了。”
对于大儿子的回复,老房也没生气,因为目前的朝堂至少有九成人皆是如此认为。
不过该教育的还是要教育,他淡然笑道:“遗直,为父之前教过你,任何事皆有两面,对家国利大可做,家国弊大则消。”
见儿子沉思,他提醒道:“我且问你,若是陛下大行之日不远,他最怕的是什么?”
房遗直心中一惊,本能的看了眼书房门,稍一安定这才试着回答道:
“一怕外戚干政,如今赵国公势大,枝强干弱,必生祸端,
二怕骄兵悍卒,不服新皇,三怕…”
房玄龄微笑着点头道:“此二点足矣,现在你再好好想想,秦国公真是有勇无谋之辈吗?”
房遗直又考虑了一番,面上表情大变道:“今日秦国公所为,一是敢直斥赵国公,证明其勇,二是有手段能收勋贵之心,证明其谋。”
房玄龄摇了摇头道:“看得太浅,还有两层意思。”
房遗直微一皱眉,许久起身弯腰道:“求父亲教孩儿。”
“一层则是,为了弘化公主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说明其在乎亲情,之前你少说陛下一惧,他惧骨肉相残,手足反目,
而今天秦国公维护弘化公主,说明何?
第二层则是为父提醒他的,陛下有意扶其上台与魏王对擂,今日他一番言论,王爵又没了,自然不会成为他人的垫脚石了。”
说到此,老房感叹道:“秦国公大才啊,为父也是回来想彻底想明白,此事就算为父来谋划,恐也难如此面面俱到。”
“可是父亲,到底还是折了陛下的颜面…”
“哼,你若有秦国公之智,就是次次折为父颜面,为父也会甘之如饴,遗直,你也是为父之人,难道不知这一点吗?”
房遗则这才彻底恍然,对啊,相较于大唐江山,李二觉得被孙儿说两句又算什么呢。
“呵呵,经此一事,秦国公的胜算至少提高两成,或许陛下的内心已经开始动摇了。”
……
其实老房是高看李厥了,这货压根没想这么多,他就是听到和亲二字不爽。
但接下来的事情发展,越发的出乎了他的意料。
朝堂上这样的事是瞒不住的,而作为天子脚下,长安的百姓如同后世的京城一样,不仅敢说而且嘴都有点碎。
小说《我,李世民嫡孙,开局谋划至尊之位》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