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风镖局,在淮北郡非常有名,怀玉站在顺风镖局的门口不动了。
“小姑娘,你是要托镖?”
不管是信件还是货品,镖局都接,不独他们,所有的镖局都这样。
“我想回乡,不知你们接不接?”
“呦,我们镖局带着货,恐怕没有车马行那边走的快。”
掌柜的没想到小姑娘这趟是走人镖。
“不接吗?”
“接,只要姑娘您不怕路上慢,我们都接。”
“那就从你们这里定了,我想问一问,银子怎么算?”
“敢问姑娘这是打算去哪里?”
他们镖局四通八达哪里都去,总要一趟路线的才行。
“去淮南郡的玉林县。”
“那可不近呐。”
“您只说多少银子,我好去张罗。”
财不露白,怀玉不敢直接硬撑,就怕让人知道自己身上有银子。
“只有姑娘一人吗?”
“嗯。”
“那便需要八两银子,不过我们只管住,不管吃的。”
“我记下了,这几日我就住在附近的福临客栈,你们若是能走了,派人去提前告诉我一声啊。”
“姑娘放心。”
说来也巧,怀玉还以为要等上几天的,哪想到两天后就接到了镖局的消息。
这两日她也没闲着。
买了一个小土炉子和一个小锅,又准备了一些米面鸡蛋。
她如今在路上,虽不能煮药来吃,却从药房里买了不少药丸子,贵是贵了一点,却也方便了不少。
怀玉听镖头说了,因为要绕开昆蒙山,这一路需得十来天才能到家。
镖局给她准备的是一辆青帷马车,看着很不起眼,一路坠在镖局后边,倒也平静。
这一路除了中午的饭食,早饭和晚饭都可以在客栈里吃,炉灶多用来煮水喝了,连米面都没吃上多少。
怀玉身体本就没恢复好,路上马车颠簸也无法休息,遂这几日她是着实掉了点斤称。
到达淮南郡的时候,怀玉的的心情才真正放松下来。
“姑娘,我们只能送你到淮南郡,玉林县那边得姑娘自己回去了。”
“多谢林镖头。”
原就说送到淮南郡的,怀玉自然不会挑理。
与镖局分开后,天色已是不早,怀玉先找了间客栈住了进去。
眼看着要见到家人,也不知如今家里是个什么景象。
她手里攥着一个泛黄的纸张,那还是五年前家里给她送来的消息,是大哥写给她的。
玉林县林杨镇三窝棚村阮家。
因为第二日要回家,怀玉打算早早睡下,淮阳郡她也没来得及好好逛一逛。
这次要去车马行了。
怀玉一边走一边看停在路边的马车,马车的好坏不一样,价位自然也不一样。
“娘,我想吃糖葫芦。”
“妞妞乖,待你爹再跑一趟活计,娘就让你爹去给你买。”
“好。”
车马行里很少见到小孩子,所以小姑娘说话的时候,怀玉就注意到了坐在车辕处的母女两个。
怀玉往车后看了看,一个男人正蹲在后边绑着东西。
那妇人见一个脸有胎记的姑娘往这边走过来,忙跳下了车。
“姑娘,可是要用车?”
怀玉看了一眼车前的驴子,有些犹豫。
“姑娘是送什么货?您放心,我这驴子只是长的着急了些,实际也是才两岁,正是有力的时候。”
那妇人说的很利索,大概是被怀疑的多了,解释起来很顺口。
“哦,我要去玉林县林杨镇三窝棚村。”
“就您一个人吗?”
“嗯,需要多长时间和银两?”
“两天,中间需要在寺山县住一夜。”
说话的是后边的男人,他对于路线更熟悉些。
“至于银两,需得与姑娘商量一下,我媳妇和闺女也要跟着我走,不知您在意不?银两我们也不会多要,正常价是一两银,我们是驴车,又带着人,您给我们七百钱就好。”
“可以。”
这次怀玉倒没有多犹豫,有母女俩跟着她反而放心一些。
“我还有一些东西在客栈里。”
“我这就随姑娘去取。”
车夫叫杨亮,怀玉也是上了车与妇人交谈之后才得知的。
妇人姓王,王氏很是健谈,与怀玉说了很多淮南郡的风土人情和近况。
“这两年年头不好,淮南郡有一半的县城都旱的绝了收,有些村子都快没人了。”
怀玉听了王氏的话才开始注意一路上的景象,见越往玉林县的方向就越荒凉,心中亦不免忐忑。
一则担心家里的状况,二则也是近乡情却,手里的信是几年前的,如今这荒凉的景象家里人也不知还在不在村里住着。
前世到死都没有见到亲人,如今竟还要错过吗?
夜晚杨亮夫妻两个本想带着闺女住在车里,见怀玉叫王氏和小妞妞进屋去睡,杨亮只与媳妇交代了几句,看着她们母女进了屋里,他才上车。
他自然也想让妻女住的好些,可日子太难了,能省下几个铜板没准都是救命钱。
淮南郡虽名字里边带着一个南字,却属实是一个北方郡城,这边的冬日很冷的,怀玉也不是冷硬心肠,大人可以不管,那么小的孩子住在车上怕是会冻出病来。
“杨嫂子你们平日里都在车上住吗?”
怀玉给母女两个倒了一杯热茶。
“是啊,已经住了大半年了,夏秋的天还好一些,这几天我们两个都是把妞妞夹在中间暖着。哎,家里为了给小儿子治病,花光了所有的银子,房子和地都卖了,也没留住我那小儿子…”
说起儿子,王氏依旧是心痛难忍。
“瞧我,净说些晦气的。”
“没关系,大家都是苦命人。”
怀玉想起自己前世曾死在郡守府,到现在那种痛入骨髓的感觉依然如附骨之蛆一样,不仅痛苦,还伴有一种恶心欲呕的感觉。
她本就带着异世的记忆,又有前世死亡的经历,别看岁数不大,也算是历尽了沧桑世事。
“妞妞饿不饿?”
妞妞看了她娘一眼,“妞妞不饿,妞妞晚上吃饱饱了。”
杨亮两口子本来自己带了干粮,没想到这怀玉姑娘也是自己带了土炉灶和锅,这一路妞妞吃了不少精米细面,杨亮两口子却拒绝了怀玉的好意。
“瞧瞧这是什么?”
“鸡蛋。”
妞妞对着怀玉从炕上的垫子底下拿过来的鸡蛋咽了咽口水。
“喏,拿去吃吧。”
妞妞不敢接,这小姑娘倒是被教的不错。
“杨嫂子,给妞妞扒了鸡蛋,就着热水吃了吧。”
“哎,谢谢姑娘。”
王氏也想给孩子好生活,奈何现实不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