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精修版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

精修版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

步千里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网文大咖“步千里”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重生,顾梅朵向允泽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老孙氏一听,立即爬起来了,哪里还像个病人。银子是小事,只她听见心腹大患,就来了劲头。都是这死丫崽子,搅了她多少好事。如果能除了她,估计半夜都会笑醒。“快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娘,我听说,万阳镇边上,有户人家收小女孩,三十两银子一个。如果模样好,银子会更多。那死丫崽子相貌好,人也机灵,我估计,能卖五十两。”“知道他们收孩子干吗?”......

主角:顾梅朵向允泽   更新:2024-07-28 20:2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顾梅朵向允泽的现代都市小说《精修版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由网络作家“步千里”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网文大咖“步千里”最新创作上线的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是质量非常高的一部穿越重生,顾梅朵向允泽是文里涉及到的关键人物,超爽情节主要讲述的是:老孙氏一听,立即爬起来了,哪里还像个病人。银子是小事,只她听见心腹大患,就来了劲头。都是这死丫崽子,搅了她多少好事。如果能除了她,估计半夜都会笑醒。“快说,你有什么好主意?”“娘,我听说,万阳镇边上,有户人家收小女孩,三十两银子一个。如果模样好,银子会更多。那死丫崽子相貌好,人也机灵,我估计,能卖五十两。”“知道他们收孩子干吗?”......

《精修版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精彩片段


顾家卖孙子事件最终结果是:顾老头拿出了二十二两银子,赎回了自己的两个小孙子。

顾梅朵当初就说好了,让黄牙婆她们收二十二两银子,多出来的七两,给黄牙婆二两,给大烟袋五两,这是答谢她们帮忙的好处费。

老孙氏气得躺倒了,孙子没卖成,赔上了孙女的聘礼,还额外赔了四两。心疼得躺床上直哼哼。

绿意山庄

“少爷,……这就是全部经过。这小丫头太贼太凶了。”看了整个过程的书童,还不忘记发表自己的观点。

向老爷子说:“不平则鸣。这家的奶奶过分了。”

向允泽心中暗道,过分的奶奶多的是,也没见哪家的丫头敢这么和奶奶呛声,还敢和长辈出手。这丫头还真的大不孝呀。

老孙氏倒下了,小孙氏时不时地进屋侍候,姑姑对她不错,对自己孩子也不错,尤其对自己大闺女,宠爱程度在顾家,那也是头一份。

“娘,感觉怎么样了?要不,我扶你起来走走?”

“唉,过几天春立就回来了,可这聘礼……真的是愁死我了。”

老孙氏愁眉苦脸滴,感觉这头更疼了。于是又哼唧起来。

“娘,我倒有个主意,如果成了,不但能弄来银子,还能除去你心腹大患。”

老孙氏一听,立即爬起来了,哪里还像个病人。银子是小事,只她听见心腹大患,就来了劲头。都是这死丫崽子,搅了她多少好事。如果能除了她,估计半夜都会笑醒。

“快说,你有什么好主意?”

“娘,我听说,万阳镇边上,有户人家收小女孩,三十两银子一个。如果模样好,银子会更多。那死丫崽子相貌好,人也机灵,我估计,能卖五十两。”

“知道他们收孩子干吗?”

“咱们管他们干吗呢,给银子就行了呗。”

老孙氏来了精神头了,“那你明天去看看,仔细扫听一下,然后回来咱们再商议。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放心吧娘。”

从老孙氏房里走出来,远远看见顾梅朵在哄弟弟,教他们念书。小孙氏幸灾乐祸地心里说,就让你再得瑟几天。然后扭着腰枝,开心地走了。

小孙氏哪里知道,就她这一个得意的眼神,就让顾梅朵看出了门道。

老孙氏,小孙氏,还真特么真是一家人呀。看着就让人膈应。看这样子,又没打什么好主意。我倒要看看,你们要干嘛。

于是,顾梅朵全天候监视小孙氏。很快弄清楚这操蛋的娘俩要干吗。还真的是作死呀。

三伯母呀,你天天算计我们四房,那么礼尚往来,我要不要也算计算计你们呢?

老孙氏定的是三日后,让他们来抬人。身价是五十两。这次老孙氏吸取上次的教训,要亲自去接人,再亲自送回镇子上去。可不能再出岔子了。

为了大孙子的聘礼,老孙氏也是拼了。

三天一晃就到了。老孙氏亲自去镇子上接来了七八个大汉,这也是老孙氏要求的,她说这女孩力气大,人少了怕女孩闹腾。当然,也是挑家里人下田干活的时间来的。

顾梅朵一早就安排她娘,领着弟弟去二伯娘家做女红,让二伯娘帮忙照看弟弟。并一再嘱咐,过一会儿,院子里无论有什么动静,把门顶死,谁也不要出去。院子里的事,她自有主张。

怕老孙氏把人领四房去,顾梅朵就站在正房门口。一进院子,众人就看到她了。

这时候的顾家院子,大房和五房,出了上次的事情后,学乖了,没事都不出来。因此,现在院子里,就老孙氏小孙氏,那七八个大汉,还有顾梅朵。

老孙氏看到顾梅朵,乐了。心里说,小畜生,这次看你还怎么嚣张,你再厉害,能打过七八个大汉?还不乖乖给我走人。等你爷他们回来,黄花菜都凉了。

老孙氏看着那个领头的人,讨好地说:“这就是我那小孙女,怎么样,姿色不错吧?还值五十两吧?”

顾梅朵鼻子差点气歪了,死老太婆,你当着我的面对我评头品足,当我是死人吗?还是说,你觉得有这几个人在,让你比较有安全感?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那个领头的也不客气,绕着顾梅朵转了一圈,点点头,他刚要说话,就被顾梅朵打断了。顾梅朵可不想听他再说什么品评的话。

“这位大叔,能让我说几句话吗?”顾梅朵的声音甜甜的,又软又糯,特别好听。

领头大汉心情不错,“说来听听。”

老孙氏感觉有些不太妙,她可不能让顾梅朵说太多话,这死丫头嘴皮子厉害,她是领教过的。

“闭嘴,你说什么说。”

“奶奶,你是怕我把你的打算说出来是吧?”

领头大汉面色一沉,一指顾梅朵:“你说。”

“这位大叔,你们是不是得罪过我奶奶?所以她把你们领来家里报仇?”

这大汉没听懂,一脸懵逼。

顾梅朵解释说:“一看你们就是被这老太婆骗了。她没告诉你们,我天生神力吧?”

“天生神力?”

“对呀。你们看……”

顾梅朵说着,把院子中间的石桌子,估计得有近四百斤,一抱,举了起来,走了几步,扔出去。“咚”,石桌子有一大半陷进泥里。

顾梅朵踩上去,蹦了几下,石桌子全部陷进泥里了。众大汉看得目瞪口呆。

顾梅朵又上前一步,抢过一个大汉手中婴孩拳头粗的铁棍,握住两头,双手一用力,棍子弯了,再用力,又给直过来了。

众大汉心里直冒冷汗,天,这得多大劲呀,这力气如果打在人身上,还不得腿断胳膊折呀。

顾梅朵问:“看明白没?你们这帮蠢货,上老太婆当了。她最近太无聊,逗你们玩呢。她敢卖我?借她个胆。就我这力气,你们七八个打得过吗?不是白给吗?

她就是让我打你们,她好当耍猴的看呢。不相信?咱们比划比划?我让你们一起上!”

这些大汉确实没这个把握能赢了顾梅朵。领头大汉看着老孙氏,老孙氏冷汗都冒出来了。“这位爷,我真的没骗你们,我真的想卖了她。”

顾梅朵哈哈大笑,“卖吧卖吧,我同意了,哈哈,一帮傻子。”

领头大汉大怒,一把抓住老孙氏,“啪”一巴掌,把老孙氏打倒,牙齿都打落两颗:“死老太婆,你找死啊!”

小孙氏站在一边,吓得哆哆嗦嗦不敢吱声。

她后悔了,肠子都悔青了,可惜没有后悔药呀。

顾梅朵瞄了她一眼,哼哼,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三伯母呀,还有让你更后悔的事儿等着你,希望你挺得住哈。


“丁彭,我要卖野物,到哪里比较好?”

“我看看你都有些什么。哦,野鸡,野兔,还有一头鹿,一只山羊。”

丁彭仔细看了下那头鹿,把鹿单独拿出来装好了。然后,拉起车来,陶非兄妹及众乞丐跟在后边,向城中走去。

过了两条街,来到一家医馆,丁彭问了问里边的学徒,找到一个老大夫。

“华老,您给看看这只鹿。收不?”

“有鹿,这可是稀罕物。我瞧瞧。”

华老欢喜地跟出来,看了车上的鹿,“不错不错。抬进来,我收了。”

陶非跟着华老进了医馆,问华老:“华老,您这里既然收鹿,是不是也制像鹿胎膏这样的东西呀?”

华老感到很惊讶,一个乡下小子,知道鹿胎膏。

“哈哈,你说的东西我这里倒是有。”

陶非有些尴尬,“我就是问问,问问。”

华老了然地笑了笑,没说什么。

对丁彭说:“这鹿我给十两,这香我给五十两,一共六十两。”

“可以,谢谢华老。这有些野物,您拿两只吃吧?”

华老刚刚看鹿的时候,注意到这些野物了,听丁彭问他,就说:

“给我拿只鸡拿只兔子吧。”

“好的。”丁彭欢快滴拿给他,然后叫上陶非几人,离开医馆。

顾春远悄悄地对陶非说,“朵朵,鸡和兔子没给钱。”

陶非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丁彭看了兄妹二人一眼,没说话,继续走路。

来到一个餐馆门口,找了个跑堂的小二,小二进去了。一会儿,领了个一看就是厨子的人出来。

丁彭上前,陪着笑脸说道:“大师傅,看看咱的野物,保证新鲜。”

那个大师傅也没说什么,直接上前来,认真看了看车上的猎物,默默算了下,说道:

“这些东西,我给你们五两银子。”

“成,谢谢大师傅。我给您搬进去。”

那个大师傅点点头进去了。

丁彭和顾春远送了东西出来,等了一会,出来个小二,递给他五两银子,丁彭拿上银子,拉上车,来到一个背静的地方,停了下来。

丁彭把六十五两银子递给陶非,陶非随意地接过来,问丁彭:“草药你有门路卖吗?”

“放心,只要是东西,我就能给你卖出去。我没门路,我也会找人帮忙的。”

陶非高兴地点点头。

拿出五两银子,递给丁彭,“算不上是谢礼,就算朋友之间互相帮忙了。收下吧。”

丁彭笑了笑,“是朋友?好,朋友。”把银子揣袖袋里。

陶非想请他们吃饭,丁彭说,自己回去请他们。陶非又问:

“下次再来,怎么找你?”

还来?丁彭心说,难道是他们家里有猎人?

“这一带,找个小家伙,都能找到我。”

“好的。我还要买些东西,下次见。唉?别忘记给小良子买些糖。”

“忘不了。”

回来的路上,顾春远问陶非:“朵朵,为什么野鸡和兔子不收钱?”

陶非觉得,应该和二哥好好说道说道,要不,将来怎么能独挡一面呢。

“二哥,鹿卖了多少钱呀?”

“不是六十两吗?”

“为什么分两次给呀?”

顾春远摇摇头,表示不知道。

“二哥,咱们的鹿,就只值十两银子。另外那五十两,是鹿身上一种宝贝卖的钱。如果今天没有丁彭,咱们卖不上这些钱。没准,还会让人家给坑了呢。

后面的鸡和兔子没收钱,那是送人情。应该送的。咱们多卖了钱,不能让人家丁彭欠人情。

如果没有丁彭,后边的东西应该也卖不上五两银子。”

“懂了。朵朵,那咱们不是欠丁彭人情了?”

“所以我送了他五两银子呀。以后还指望他帮咱们卖猎物和药材呢。

咱们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谁也不认识,不小心就会让人家骗了。”

“他一个小乞丐真有本事呀。”

“二哥,咱们不能小瞧任何人,谁知道一个不起眼的人,什么时候就会变成一个大人物呢。”

“对哦。”

“二哥,只认字还不成,以后你和大哥应该多看书,很多道理书里就有,要不,怎么人家读书人心眼多呢?看书多呀。”

“好,以后我和大哥要多看书。”

到了家里,陶非拿出给家里人买的东西。

老爹的一小罐酒,老娘的一包绣线,两个哥哥的靴子,他们的靴子早就破得不能穿了。两个弟弟的糖,还有两本书,都是蒙学读物。

陶氏开心得拿着绣线比来比去,这颜色多鲜亮。高兴之余,还不忘记关心闺女。

“朵朵,怎么没有你自己的东西呢?”

“我不急,要买,以后有的是机会。”

顾老四双手捧着酒罐子,一会儿闻闻,一会儿闻闻。

长这么大,就有一回,爹喝得开心了,给他喝了一小口,还让大哥给骂了一天。再就没喝过酒,现在有一小罐儿了,全是他的。

朵朵说了,以后的日子会更好,肯定会的。

顾老四看着一家人喜笑颜开的样子,也咧开大嘴,开心地笑了。

“行了大哥,二哥,别臭美了,以后我会给你们买更好看的靴子,这只是很普通的。

咱们一家人,一起努力,以后会过得更好。早些休息,明天还要采药呢。”

虽然现在手里有卖丹药的银子,可现在也不能用,没出处呀。再说,钱还怕多吗?挣一个是一个呀。

一大早,爷四个就上山了。

兄妹三人进了深山,遇到野物打野物,遇到药材采药材。顾老四则拣石头,砍木头,准备盖房子。

木头石头虽然陶非空间有的是,但也要有个借口拿出来呀。

傍晚,爷四个把木头装板车上,上面再装上猎物,然后陶非拉车,爷三个后边推着,回家。

因为攒的石头和木头多了,顾春久要和顾老四一起往家推,所以,只有陶非和顾春远上山。

这一次,兄妹二人走出很远,很远。近处都被陶非给逛遍了。

因为学习了草药图鉴,所以陶非认识大量的药材,见到就采,每天都收获满满。

“朵朵,看看这个果子能吃不?”顾春远叫陶非看果子。

陶非一看,大喊:“二哥,别动!”

顾春远吓了一跳,一动也不敢动了。紧张得都有点哆嗦了。

陶非看到二哥的样子哈哈大笑。

“哥,你看看,这是人参,而且看这样子,应该有四五十年了。我是怕你踩坏了不值钱了,才叫你别动。”

顾春远长长呼出一口气,“吓死我了,我还以为有毒呢。”

四五十年的人参,运气真不错。

小说《家有奶娃:谁家闺女九岁事业有成啊!》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二哥,人参这东西,不好挖。这玩意它须子又多又长,如果挖断了,药效就会打折扣,所以,一定要小心再小心。”

“哦哦,这么多说法。采药也不容易。”

陶非拿出砍刀,找了块木头做了把木头刀,然后用这把木头刀来挖人参。

“哥,我挖参,你继续采药材吧。”

兄妹二人各干各的。

陶非心里想,怎么就遇不到小人参苗呢,好往空间栽呀。她空间还留了一小块耕地,准备种些珍贵的东西呢。

等陶非挖好了人参,却找不到顾春远了。

“二哥,二哥!”附近找了好久,没找到。

陶非以这个人参坑为中心,五百米为半径,顺时针开始寻找。

走个二三十米,陶非就喊一两声。

正走着,陶非猛地停住脚步,怎么好像听到有声音呢。再细听听,又听不见了。

“二哥……二哥!”

喊完就仔细听,有声音,好像从地底传来的。

地-底?坑里?

陶非运用透视能力,重点勘察地表,看看是否有坑。

终于发现在一棵大树旁边,有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在这片灌木丛中间,有个很深很大的坑。

坑里长满灌木,已经枯黄。灌木上边爬满了藤类植物,把坑顶盖住了,不特别注意真的发现不了。

陶非看了看四周,总感觉哪里怪怪的,也顾不得了,先救二哥要紧。

陶非艰难地扒开灌木丛,慢慢挤到坑边,试探着喊了一声:“二哥?”

“在……在的。”顾春远带着哭腔的声音从坑里传来。

陶非并没有马上过去,因为二哥的声音明显不对劲。如果不是受伤了,那么就是遇到什么情况了。

正常情况下,有人来找,肯定是大声呼救,而不是这蚊子一般的哼唧声,不细听根本听不到。

很快地,陶非就搞清楚坑里的状况了。看向坑里的第一眼,她就觉得这世界太玄幻了。

这是一个天然的坑,目测怎么也有三米半深,直径得有四五米。坑里灌木丛生,灌木很高,虽然这藤蔓覆盖下的灌木早就没了生机,可还是很坚挺的。

顾春远就掉落在坑边上,卡在灌木丛的缝隙中,灌木高大多刺,还有藤蔓植物缠住,周围又没有着力点,他根本动不了。

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顾春远的对面,和他同样处境的,还特么有一只熊!

一只壮硕的大黑熊。

顾春远和大黑熊面对面,他们之间的距离不到三米,顾春远能透过灌木的缝隙看到对面的大黑熊,因为这大黑熊实在太大,想看不见都难。

以大黑熊的力气应该能弄断这些灌木和藤蔓,但显然它的力量不够,可以断定,它不是受了重伤就是饿得没力气了。

顾春远和大黑熊对视着,估计他们心里都怕得要死,只是谁也动不了。

顾春远甚至都不敢大声呼救,就怕惹急了大黑熊,对自己不利。

那些灌木和藤蔓,不但密实而且有很多很大的刺在上边,顾春远身上都血淋淋的。

黑熊应该也差不多,只是,黑毛遮盖,看不出来而已。

陶非急忙从腰上解下绳子,这是上山必备的。

“二哥,你伤得重不重?别怕,黑熊应该不能动了。你抓住绳子,缠腰上,打个死结,我拉你上来。”

“好……好的。”看到妹妹来了,顾春远总算有精神说话了。接住绳子,快速缠腰上。

“好了。”

陶非开始慢慢向上拉绳子。因为藤蔓实在太多,顾春远双手还不断地扒拉缠住自己的藤蔓,把自己解放出来,好减少妹妹向上拉的阻力。


通常陶氏替小孙氏传话,老孙氏顺便就说,那你替她干吧。陶氏又不懂拒绝,只好干了。每次都是这样。

“我是真有事儿回娘家,你娘帮我做一天,我以后再多帮她做一天。”

“三伯娘,同样的谎话说多了,也就跟放-那什么一样,没人当回事了。再说,你哪次说话算数了?所以,你老人家还是另外找人吧。”

小孙氏怒了,大声骂起来:“大人的事儿,要你个逼崽子管?就让你娘帮我-干一天活儿,怎么了?以前也不是没干过。”

“是呀,以前我娘没少帮你干活。我娘一边看着弟弟,做自己的活儿,还要一边帮你干活儿,你轻松自在地去串门子。

不就是因为,奶奶是你亲姑,向着你们三房吗?

明天我就不让我娘干,如果你不找妥人干活儿,那一家老小和满院子的小畜生,就都饿着!”

说着拉着走出来的陶非回屋去了。

十岁的顾春雨帮他娘骂人:“你个小贱-人,死丫头,让你欺负我娘,我打死你。”

顾梅朵转回身哈哈大笑:

“臭小子胆肥呀,想打我,你过来呀!”

顾春雨还想骂,被她娘拉走了。

傍晚,大家干活儿回来,顾老三喊着:“老四,你先给我提两桶水来洗洗,然后再给咱爹提。”

顾家住在村东,门前二三百米有一条小河哗哗流过,干活的人傍晚回来,一身的臭汗,挑两桶水,回来洗洗,干净又解乏。河水温温的,洗澡正好。

因为傍晚经常有大姑娘小媳妇,趁天凉在河边洗衣服,所以不能去河里洗澡。顾家经常去河里提水,只是这提水的人……哼哼。

顾老四毫无怨言地就要去拿水桶提水。

顾梅朵一直站在院子里,她就知道会这样,因为以前不是爹提水,就是哥哥们提水。哥哥们才十二,多重的水桶,这些狼心狗肺的混帐家人。

“爹,水桶放下,让三伯自己去提。他有手有脚的,干嘛支使你?”

顾老三不乐意了:“你这丫头,我就是让你爹帮你爷提水的时候,顺便替我提两桶,怎么啦?”

“不怎么,自己的活儿自己干,你不提水洗澡,那就臭着。天天让我爹伺候你,我爹干了一天活儿了,你不心疼我还心疼呢。”

“爹,你回屋里等着,我去提水给你洗。大哥,二哥,你们都等着,爹洗完了,你们洗,水我来提。”

顾老三大声道:“那你爷爷的水谁提?”

“爱谁谁,谁愿意谁去提。你孝顺你去。”

说着,顾梅朵提着水桶走了。

“以前都是你爹提的。”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爷爷又不是只有我爹一个儿子。要不你们哥几个,轮着去提,今天就大伯先去提。”顾梅朵的声音远远传来。

顾老头瞪了顾老三一眼,“我自己去提。”

顾梅朵给他爹提了水,回来看见他三伯还在院里站着:

“三伯,以后你要孝顺爷爷,你自己去,别使唤我爹。我爹干活儿,你讨好,你咋那么聪明呢?

我三伯娘支使我娘干活儿,你支使我爹干活儿,谁惯得你们这些臭毛病?从今以后,都给我改喽。我们四房不是顾家的奴才!!”

顾老三面子上过不去,大怒:

“你个小鳖犊子,小混蛋,看我打死你。”

顾梅朵一挺小胸脯,“三伯,来打呀,你打得过我吗?如果你不怕腿断胳膊折,你就只管来打。我借你个胆儿!”

顾老三气得直哼哼,被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的小孙氏拉进屋,顾梅朵提着水桶给哥哥们提水去。

晚上吃饭的时候,因为最近地里活儿比较多,干活的人比较忙,也比较累,晚上做菜的时候,就放了一小块肉,薄薄地切了有十几片。

顾家二十多口人,分两桌吃,女人一桌,男人一桌。小孩子跟着女人坐,老孙氏在男人那一桌。

老孙氏拿起筷子例行分饭。

她拿起个碗,把菜盆儿里少的可怜的肉片挑到碗里,“春立明天休沐,留给他吃,他读书累脑子,给他补补。”

顾梅朵过来夺走老孙氏手里的碗,“还补,大哥已经补的够胖了,红光满面的,奶奶不知道胖子的脑子反应慢吗?你这不是让大哥考不上秀才吗?

再说,现在活这么累,干活的人吃不好,哪有力气干活儿。没力气干活,哪来的收成。没收成,哪来的钱。没钱,怎么供大哥读书。

所以,为了大哥能读书,就得让干活的人吃好点儿。”

于是她很快地把碗里的肉给他老爹,哥哥们,还有大伯二伯分了下去,一人分了一片儿,还剩下个三两片儿,她直接都倒在顾老头的碗里,然后小手一挥:

“吃吧,干了一天活儿都累了,吃完歇着。”然后潇洒地转身回女人这桌。

老孙氏听顾梅朵小嘴叭叭叭叭一通神侃,等她反过劲儿的时候,大家碗里的肉早进肚了。

她气得抬手想拍桌子,看看桌上的饭,不舍得浪费粮食,就奔着老四媳妇儿来了。

女人这一桌还等着老孙氏分饭呢,顾梅朵一看老孙氏的样子,就知道老孙氏要拿她娘撒气,因为只有她娘会老老实实地让老孙氏打,丝毫不敢反抗。

顾梅朵急忙捞了一个大碗,拨了一些饭菜,拉着她娘和弟弟到墙角去吃,她挡在老孙氏面前,“奶,你找我娘干嘛?”

老孙氏拿着棍子,够不着陶氏,就劈头盖脸向顾梅朵打来。

顾梅朵顺手拽过三伯家的堂姐挡在身前,老孙氏一棍子打下来,顾梅朵堂姐“嗷”一声就趴下了。

顾梅朵大叫:“救命呀!奶奶要打死亲孙女儿啊!不让孙女吃饭啦!大家都来看看呀,孙子没卖成,这是要打死孙女儿撒气啊。救命呀!”

九岁小女孩儿的声音又清脆又尖细,传得很远。很快就有左邻右舍的来到院外看热闹。

老孙氏追着顾梅朵,顾梅朵绕着桌子跑。一边跑一边继续大喊:“救命呀,救命呀!奶奶要打死亲孙女啦!不活啦,老天爷呀!”

顾梅朵她娘一边喂孩子一边看着,反正自家闺女不会吃亏。顾梅朵她爹和哥哥们呆呆地,顾家其他人表情各异。

邻居们看到这祖孙俩,都偷偷地笑起来。顾老太一向拿这个孙女没辙,这是搞笑呢?

顾老头急忙起身,把邻居们劝走,对着老孙氏喊道:“吃饭!”

老孙氏平时跋扈得很,但是顾老头生气的时候,他还是很听话的。

今天这场祖孙之战到此不了了之了。


顾梅朵认字了,那么她的哥哥弟弟也就可以跟着认字。不管在什么世界,文盲总是吃亏的。

在哥哥弟弟空闲的时候,她便教他们背《三字经》,哪怕字他们不认识,先把句子背会了再说。

她打算以后再教他们一二三四五等数字,简单的加减法,教的时候夹带点私货,教些前世的知识,尽量让哥哥弟弟多学点。

她发现哥哥弟弟智商都很高,尤其是两个弟弟,学得特别快,几乎教了两遍就能记住。

自己是开挂的,能记住很正常,但是两个五岁的小娃能记住,那就真的是天赋很高了。

两娃会读书,就走科举的路子。家里能出个做官的,也不受欺负。

顾梅朵家所在的下泰村,村南有条小河,村东有一座大山,村子可谓是依山傍水。这环境给村民们带来了很大的福利和便利。

农闲的时候,村民们上山砍柴,攒的多了,去四五十里外的县城上去卖。

顾家人多,顾老头儿答应县城的酒楼,给人家送二百捆干柴。因为要得急,所以家里劳动力都上山。

快到交柴火的时间了,顾老大和顾老四这组才砍了三十捆,还差二十捆。

顾老大满不在乎地说:“老四下午没干活,让他补上。”

顾老头看了顾老大一眼,没吱声。

顾老四瞪着大哥,说不出话来。顾梅朵一看老爹的表情就知道,他又被大伯坑了。

顾梅朵拿出棍子,对顾老大说:“大伯,给你一次机会,说真话。”

顾老大看看棍子,不相信顾梅朵敢打他。

“明明就是你爹不干活儿。”

顾梅朵拎起棍子进了大房屋里,把顾老大四岁的小儿子顾春来拎出来,举得高高滴。

顾老大一看,差点儿吓掉了魂儿。

顾梅朵把孩子晃了晃,冷笑道:

“说不说实话?”

孩子以为顾梅朵在和他玩耍,“咯咯”笑着。顾老大的心随着孩子一晃一晃地。

他还是咬咬牙:“就是你爹不干活儿。”

“好!”

顾梅朵把孩子举到眼前,“不要怪姐心狠,是你爹缺德。你爹欺负弟弟,我也学学他。”

说完,随手一抛,孩子呈抛物线状飞了出去。

顾老大急忙喊:“我说,我说真话。”

顾老大媳妇一阵撕心裂肺地嚎叫:“春来,我的儿呀!”直追儿子去了。

顾家其他人不敢动也不敢劝,谁动顾梅朵奔谁来,谁受得了呀?

说时迟那时快,顾梅朵急速跑了几步,一个飞身上前,双手一伸,稳稳接住坠落的孩子。

顾梅朵把孩子扔顾老大怀里,顾老大抖着双手,差点没接住。

顾老头儿的脸阴得能滴出水来,老大这个混账,一会就要交柴火了,还差着二十捆呢。

顾梅朵来到顾老头儿身边,特别温柔地对顾老头说:

“爷爷呀,其实你心里很明白,谁没干活儿是吧?就因为我大堂哥是读书人,你就向着大伯,怕丢了大堂哥的脸,对吧?”

顾老头看了顾梅朵一眼,没说话。

然后顾梅朵厉声喝道:

“你们当初不让我两个哥哥去读书,要不我们四房现在就有两个读书人,他们这么聪明,肯定能考上秀才,绝不会像大哥一样,现在还是个童生。”

“爷爷你明明知道大伯冤枉了我爹,却放任不管,心都偏到天边儿去啦。我爹不是你儿子吗?就因为你的偏心,我大伯,三伯,五叔都可以随便欺负我爹。”

顾梅朵晃晃手里的棍子,“活好干,气难受,天天欺负我们四房,你们这是不想让我们活了?啊?那天我说过了,谁让我不好过,哼哼,我十倍百倍还他!”

冲进顾老头的屋子就是一顿砸。

然后又走到顾老头身边,特温柔地说:

“爷爷,你们合着伙地欺负我爹,我还惯着你们谁?

你看你偏心,我就难受,我难受,我就会让你更难受。现在你满意了吗爷爷?以后你尽管偏心!只要你受-得-了!!

爷爷,你要挺住呀,别晕。你要晕了,我就一把火烧光顾家!”

说完进厨房端上饭菜,叫上哥哥和老爹,回自家屋吃饭去。

老孙氏哆嗦着走出来,哭喊着:

“你个该死的小畜生,我的屋子你也砸,你怎么不去死,上山让老虎叼了你去。”

顾老头拿起一根棍子,对着顾老大一顿好打。然后押着他上山砍柴。

顾梅朵这彪悍的性子,在顾家人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阴影,所以不到万不得已,是没有人敢再管她的,在顾家她就成了一个最最轻松自在的存在。

每天她带着她那一身行头,拿上斧子锯子上山,遇到粗大挺直的树,伐下来,放空间里,留着以后盖房子用,她准备分家后就盖房子。

她天生神力,伐树很容易。伐树的同时,她还不忘记收集柴火。只要是柴火她就捡,通通放进空间里。

在这个世界生存,柴火是永远都需要的,她的空间足够大,不怕没有地方放。

遇到野鸡野兔,她也不放过。开始的时候没啥准头,打得多了就一打一个准儿了。

他们四房没有钱,要盖房子,奶奶肯定不会出钱。

打些野物,以后盖房子的肉食就有了。

她还经常去河边,看看能不能捞到一些鱼。

最重要的,她为了捡石头,不论是否平整,大块儿小块儿的各种石头,以后盖房子砌院墙,都是要用的。

不上山,不下河的时候,她就带着两个弟弟满村子乱窜。不时地教弟弟背几句书。

小时候原主经常挨饿,所以顾梅朵虽然九岁了,却像个七八岁的孩子,比较瘦小,也就没人把她当大孩子看。

满村窜时听了满脑子的各种八卦,回家挑些比较有趣儿的,讲给母亲听,逗母亲开心。

她总感觉母亲陶非不是个一般人,最起码不是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听名字就知道。

在原主的印象当中,从来没有去过外公外婆家,陶非顾老四也从来没提过她娘家怎样怎样。是不愿意提,还是有什么苦衷,不得而知。

陶非面容姣好,言谈举止颇有大家闺秀的风范。虽然性格懦弱了一些,但确实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妇。

陶非才29岁,却生生让生活给压迫成三十多岁的样子。

顾梅朵想,等以后生活好了,一定把母亲养得精致丰满些,还原她大家闺秀的风彩。

顾梅朵满脑子都是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分家盖房子,然后做小买卖,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让爹娘能够开心快乐,让哥哥们能够像一个正常的少年郎一样,开怀大笑,让两个弟弟可以上学堂。

只是,想分家,谈何容易。

任重而道远呀。

就在顾梅朵筹划要分家的时候,顾家发生了一件事,倒使得顾梅朵的计划提前实施了。


回到洞口,收了树枝走出来。

关上洞口,把坑里的灌木和藤蔓尽量弄得均匀些,然后,拽着绳子爬上来,收好绳子。

大坑上边的藤蔓破坏得不严重,顾梅朵把藤蔓归置得自然些,基本和原来一样,同样清除了大坑四周的痕迹,到大树下背上背篓,飞快地下山找顾春远。

顾春远等得快睡着了。

顾梅朵脸色阴沉,盯着顾春远,十分严肃地说:

“二哥,我在大坑周围察看了下,发现那里有好几窝黑熊,以后不许靠近这里。能做到吗?”

看到妹妹可怕的眼神,顾春远点点头。

“你得保证能做到。而且这事不能跟任何人说,包括咱们家里人。

你保证之后,就会慢慢忘了这里。

你今天受到的惊吓就会消失,你就不会落下病根,咱们爹娘也不会为你担心了。”

顾春远有些疑惑,知道妹妹不会害她他,又点点头。

顾梅朵:为了得个保证,她容易嘛。

顾梅朵笑了,兄妹二人下山了。

回到家里,见顾春远一身血,把陶氏吓坏了。

顾梅朵急忙说:“娘,没事,都是皮外伤,树枝给刮的。上点药就好了。”

陶氏这才放下心来。赶着烧水给二儿子洗伤口,上药。

顾老四和顾春久还没回来,顾梅朵洗了洗手和脸,就哄小双胞胎玩。

这段时间,吃得好了,也吃得饱了,两个小家伙变白也变胖了,也更加可爱了。

顾梅朵喜欢得不得了。没事就捏捏他们的小脸蛋,手感棒极了。真好玩。

顾梅朵一边哄弟弟一边在心里打算着:

今天收获不错,一支山参,一头大黑熊。

到县城卖了就开始盖房子,边赚钱边盖房。如果等赚足了钱再盖,怕是要等到冬天了。那就太冷了。

至于那些箱子,不说哥哥,就是自己,这事也得烂在肚子里才好。

“朵朵,出来,你里长爷爷找你。”陶氏喊着,一边给里长倒水搬椅子。

“里长爷爷,快坐下。”

“朵朵呀,上次你找我,说要买村子西南边的地盖房子,是吧?”

“是呀,里长爷爷,怎么,那地不卖了?”顾梅朵感觉应该是哪里出了岔头了。

“不是不卖,是这样的。”

老头看了看陶氏,顾梅朵秒懂,

“娘,你领小四和小五去院子里玩吧。”陶氏应着走出去。

顾梅朵关好屋门,“里长爷爷,你请说。”

如果真的是买不成那块地,那就太可惜了。应该早些下手的。

“朵朵呀,是这样的。我听到个传言,说是县衙要在咱们这一带官道附近,设个驿站,我就怕这个驿站,设在咱们西南那块地里,那里离官道近呀。

所以问你,还买不买那块地了?”

顾梅朵有些纳闷,“里长爷爷,在咱们这里设驿站,不是好事吗?也许还能雇用咱们村里的人干活呢,可以增加收入呀。”

“唉,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呀。

咱们清平县的驿站,都是县丞在管的。县丞把这个事交给他的一个亲戚。他这个亲戚太贪,在哪里建驿站,哪里的人就倒霉呀。”

“县丞也不管吗?”

“傻孩子,他自然是收了好处的,怎么会管。

驿站建成,驿站里的衙役就到附近的村子里逮鸡抓鸭,拔菜摘瓜。还说是为了公差。

最最可恶的是,有时候他们不备草料,就直接在附近的庄稼地里放马。村民们是敢怒不敢言呀。”

顾梅朵气愤地说:“县令不知道吗?”

“以前的县令也不是个好的,新县令刚刚上任,还不了解情况呢。就是知道了,还有县丞打掩护,吃亏的还是村民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