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

两广总督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我从明初活到建国》,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杨轩朱元璋,故事精彩剧情为:胎穿到大明幼子身上,为了填饱肚子,我拜入征虏大将军徐达门下做弟子。彼时徐达北伐失利,我也刚入江湖。之后我们师徒二人互相扶持,历经明朝的风风雨雨。但师父却不知道,我乃穿越者,属天命诅咒之人,不死不生,不消不灭。...

主角:杨轩朱元璋   更新:2024-01-10 14:3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杨轩朱元璋的现代都市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由网络作家“两广总督”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我从明初活到建国》,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杨轩朱元璋,故事精彩剧情为:胎穿到大明幼子身上,为了填饱肚子,我拜入征虏大将军徐达门下做弟子。彼时徐达北伐失利,我也刚入江湖。之后我们师徒二人互相扶持,历经明朝的风风雨雨。但师父却不知道,我乃穿越者,属天命诅咒之人,不死不生,不消不灭。...

《我从明初活到建国》精彩片段


只见徐允恭趴在长椅上,屁股上正在往外冒血。

嘶!老师还真下得了手啊…杨轩忽然感觉自己的屁股隐隐作痛。

“老师!”

“师弟这是……”杨轩指着徐允恭疑惑的问。

“哼,这逆子竟然敢去青楼。”徐达看见杨轩,便解释起来。

很快,杨轩便听明白了,徐允恭回来后,被徐达闻到了身上的胭脂味,一番拷问之下,便说了出来。

“轩儿,允恭说是和你一起去的,有这回事儿吗?”徐达看着杨轩,目光中带着审视。

“没有,老师,你是了解徒儿的,徒儿怎么可能去那种乌烟瘴气的地方。”杨轩摇头,并正气凛然的表示自己绝不会去那种地方。

看看徐允恭此时的惨状,他敢承认嘛?

但是,徐允恭竟然出卖自己,杨轩顿时觉得自己的钱花到了狗身上。

“是吗?”徐达走到杨轩近前,嗅了嗅,确实没有胭脂味。

“你这身上怎么一股子青桔味?”徐达皱着眉问道。

“噢,弟子在街上逛的时候,见这青桔卖相不错,便顺手买了点。”杨轩解释了一句,将怀里的青桔拿出来给徐达看了一眼。

见此,徐达打消了对杨轩的怀疑,转而怒视着徐允恭。

“你这个逆子,竟然诬陷你师兄?”

“看来,我平时对你的教育还是太松了。”

说着,徐达手里的马鞭,抽打在徐允恭的屁股上。

疼的徐允恭眼泪鼻涕一把一把的掉。

他看着杨轩,百思不得其解。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明明就是杨轩带我去的,我都交代了,为什么还揍我?

徐允恭感受到了这个世界对他满满的恶意。

“老师,师弟毕竟还小,难免会有意志不坚定的时候,念在他是初犯,就饶了他吧!”杨轩在一旁说道。

这话不说还好,一说徐达更气了。

“他还小?”

“他也就比你小了一岁。”

“你个逆子,你就不能学学你师兄,能不能懂点事?”

“啊?”

徐达这是开足了马力,看的杨轩眼皮直跳。

徐允恭咬着牙,盯着杨轩。

该死啊,杨轩,你特娘的真该死啊!

要不是你,我能挨这顿揍?

杨轩:谁让你出卖我的,叛徒不值得同情。

“老师,不能再打了,这样打下去会死人的!”杨轩在一旁大声道,但就是没有见到他有什么动作。

“打死?哼,打死了好啊,打死了老子就不用操这么多心了。”徐达咬着牙道。

太残忍了…杨轩看着徐允恭,一脸的不忍。

不过这落在徐允恭的眼里,杨轩就是在幸灾乐祸。

他一边忍受着皮肉之苦,一边在心里问候杨轩的祖宗十八辈。

最终,这场闹剧,以徐允恭需要在床上躺半个月结束。

……

夜晚,杨轩坐在桌前,完善着自己的想法。

……

第二天,杨轩早早来到东宫。

“臣杨轩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

“殿下,关于空印案后续问题的解决方法,臣已经想到了。”杨轩说道,随后从袖口中掏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折子。

“哦?”朱标略微诧异,他知道杨轩肯定能想出解决办法,没想到会这么快。

从杨轩手中接过折子,朱标仔细翻阅。

他倒要看看,杨轩的办法是什么。

不过看着看着,朱标的眉头便皱了起来。

“杨轩,你这用宝钞代替交赋税的方法,怕是行不通啊!”

“嗯?为何行不通?”杨轩不解的看着朱标。

“这宝钞,朝廷是不收的。”朱标回答道。

(⊙_⊙)?

听到朱标这话,杨轩一脸的懵逼。

啥玩意儿?不收宝钞?

“殿下,这是哪个王八犊子出的主意,这不是坑人嘛!”

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敢情朝廷发行宝钞,就只管发不管收啊!”

“咳咳!”朱标轻咳两声,黑着脸沉声道:

“杨轩,注意你的言辞!”

“殿下,臣哪里说错了,这本来就是个坑啊!”

“想出这个主意的,绝对生儿子没皮炎。”杨轩就像是没有听到朱标的提醒,还在义愤填膺的说着。

“杨轩你住嘴。”朱标忽然大吼一声,吓了杨轩一大跳。

再看朱标黑的像锅底一样的脸色,杨轩心中一突,不敢说话了。

“这是父皇定下来的。”朱标看了一眼周围,小声说道。

⊙▃⊙

卧槽!

杨轩的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

敢情自己刚才骂了半天,骂的是朱元璋啊!

完了完了!

脑袋要保不住了!

此刻的杨轩就像是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嘴里念叨着完了完了,脑袋保不住了。

并且时不时的看向门外。

朱标看的好笑:“现在知道急了?”

听到朱标的声音,杨轩就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殿,殿下,臣承认,臣刚刚说话声音有点大!”

……

“殿下,现在可就只有您能救臣了啊!”

“臣还年轻,还想在战场上建功立业呢!”

杨轩抱着朱标的大腿,一把鼻涕一把泪。

“现在才知道后悔,晚了!”

朱标轻哼一声,想甩开杨轩。

“殿下啊!!!”杨轩鬼哭狼嚎,死死抱着,就是不撒手。

虽说有些丢人,但和脑袋比起来,哪个更重要?

此刻的杨轩真的是后悔无比,自己怎么就忘了祸从口出了呢?

以前他还在心里警醒过着自己呢!

看来这两年日子太安逸了,加之朱标信任,他的警惕心下降的太过厉害。

“行了行了,你先起来!”朱标看着杨轩,满脸无奈。

“我不。”杨轩头摇的像拨浪鼓。

“你怎么像个孩子似的?”朱标真是哭笑不得。

“殿下,臣就是个孩子啊!”杨轩道。

朱标愣了一下,这话好像没错。

因为杨轩身体长得快,所以看起来像是十八九岁的少年,加之他平日里表现得都很成熟,所以朱标一直都没把他当成孩子来看。

现在这么一说,他才反应过来,杨轩现在才十四岁,和自己相差有八九岁。

“好了,你先起来,给我好好说说,这个宝钞怎么就坑人了。”

“说清楚了,我才好帮你。”朱标开口道。

“好的殿下!”杨轩立马松开朱标大腿,噌的一下从地上起来。

见此,朱标一阵无语。

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无赖嘛!

也不知道自己收回刚刚的话,还来得及吗?

二人相对而坐,杨轩也收起了刚刚的不正经。

严肃的看着朱标。

“殿下,在解释之前,臣想问殿下几个问题。”

“你说。”朱标点点头。

“朝廷在发行宝钞之前,可有提前准备准备金?”

“何为准备金?”

“就是百姓拿宝钞和兑换金银的那部分钱。”

“朝廷都不收宝钞,怎么可能允许和朝廷兑换金银。”

“这就是了,宝钞就是一个坑啊!”

“杨轩,你好好说。”朱标皱着眉说。

“殿下,这宝钞,说白了,就是一张纸,没有任何的价值,只是因为朝廷说它值钱。”

“随着朝廷的发行,民间流通的宝钞会越来越多。”

“而民间的一切,增长速度远远比不过宝钞。”

“不管是粮食,布匹,还是其他什么,增长速度都无法和宝钞相比。”

“当民间流通的宝钞价值远远超过民间的物资的话,那么就会出现一个现象。 ”

“宝钞的价值,大幅度降低。”

“臣将其称之为,通货膨胀。”

杨轩缓缓说道。

和古人讲经济学,是一种什么体验,问问现在的杨轩就知道了。

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杨轩停下,回首望去。

只见一个老兵挎着刀看着自己。

老兵穿着禁军服饰,但身上的气质,却是吸引了杨轩。

普通兵和上过战场的兵是有本质区别的。

老朱的禁军,很多都是跟他上过战场的。

“小子见过老兵!”杨轩抱拳行礼。

为民族,为国家而战的军人,他打心里敬佩。

这得益于后世人民子弟兵的影响。

“这小家伙,倒也不似作秀。”老兵上下打量了一番杨轩,第一印象不错。

“你还没回答咱的问题呢?”老兵道。

“回老兵的话,小子是魏国公的弟子,承蒙陛下看重,特招入宫读书。”

杨轩回答,同时也在打量眼前的老兵。

负责演武场巡逻的禁军,他都是认识的。

眼前这个老兵,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魏国公的弟子啊!”

“咱听说过,可看你的样子,不像是个习武的,反倒像是个读书人。”

老兵道。

如今的杨轩,吃得饱,穿得暖,又不缺营养,身高足有一米七八。

完全不像是一个十四岁的少年。

倒是身材不魁梧,像是个弱不禁风的读书人。

也只有和杨轩交过手的人,才知道,他这“弱不禁风”的身体下,蕴含着多么恐怖的力量。

“见到我的人,都会这么说。”杨轩道。

他不觉得这有什么,也没有谁规定,习武之人必须身材魁梧才行。

“我刚刚看你耍那马槊,倒是想起了当年与元军作战的时候。”

“可是这些年,一直呆在宫里,再也没机会上战场了。”

“甚至连动手的机会都没有。”

“手里的刀都快生锈了。”

若是朝堂上的官员听到老兵这话,恐怕要大喊这都是假的。

这家伙的刀,明明锋利的很。

这些年,都不知道砍了多少官员的脑袋了。

无他,只因为这个老兵叫朱元璋。

……

“老兵前辈,看您的年纪也不小了,想必已经儿孙满堂。”

“上战场的事,交给我们年轻人就好,您啊,还是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吧!”

杨轩笑道。

听到杨轩的前一句话,老朱想到了自己的好圣孙朱雄英。

嘴角下意识的露出笑意。

不过后面的话,却是让得老朱板起了脸。

“咋,你这是觉得老头子我拿不起刀了吗?”

“不是,我没有这个意思。”

杨轩摆了摆手。

见此,老朱轻哼一声,脸色好了一些。

“你们这些年轻小辈,满脑子都是杀敌立功。”

“可你们要清楚,战场上那是要死人的。”

“头一天还在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一场仗下来,还不知道能剩下多少。”

老朱回想着自己刚刚加入义军的时候,那时候真的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

大多数人都是本着活一天是一天的想法。

“我明白,可总得有人去啊!”杨轩缓缓道。

老朱闻言一顿,叹了口气:“是啊,总得有人去啊!”

每次北伐,他也知道会死很多人。

可是不打,元人就会南下劫掠,到时候死的人更多。

他看着杨轩年轻的面庞,终于明白朱标为何对杨轩的评价那般高了。

接着,两人找了个阴凉的角落坐了下来。

老朱给杨轩讲着元军的作战特点,怎么才能更好的对付元军。

好似完全代入到了角色当中。

杨轩认真听着,这都是拿鲜血换来的经验,珍贵无比。

不远处,朱标,二虎隐藏在暗中,目光停留在演武场角落的一老一少。

“看样子,父皇和杨轩聊得不错。”朱标心道。

不知道过了多久,朱元璋站了起来,看着杨轩道:“小子,你很不错。”

“咱要继续巡逻去了。”

见此,杨轩也起身对老朱抱拳:“今日与前辈一番畅谈,小子获益匪浅。”

“实在是感激不尽。”

“用不着,以后到了战场上,替咱多杀几个鞑子就好。”

老朱摆摆手,潇洒离去。

杨轩站立原地,看着其背影,嘴里喃喃:“他到底是谁呢?”

……

“父皇!”

“陛下!”

与朱标等人会合之后,老朱将腰间挎着的刀扔给了二虎。

“给咱收好了,以后咱还要用这个身份和他见面。”

“是。”二虎道。

“标儿,跟咱再走走。”

和老朱分开之后,朱标回到东宫,见到了正在逗朱雄英的安庆。

“小妹,你过来,我和你说件事。”

朱标道。

“太子哥哥,什么事啊?”

跟随朱标来到一处无人的地方,安庆问道。

如今的安庆,比之两年前成熟了不少,不过在信任的人面前,倒是和两年前没什么区别。

“以后,不要和杨轩见面了。”朱标深吸一口气,缓缓缓缓开口。

安庆脸色一白,这个消息好似晴天霹雳。

“太子哥哥,为什么?”

她抬头看着这个她最信任的兄长,眸子中雾气弥漫。

“今天父皇刚刚和杨轩见过面,以后还会见面。”

“若是被父皇碰到杨轩和你在一起,你知道会是什么后果。”

朱标快速说明了原因,为了保护两人,只能让他们不再见面。

“这两年多,我能一直为你们遮掩成功,只是因为父皇的目光并没有在杨轩的身上。”

安庆一阵恍惚,别看她年纪不大,但她不是傻白甜。

相反很清楚宫里的规矩。

后宫的规矩极为严格,连与外面通信都不允许,一旦发现,斩。

而且嫔,宫人生病是没有资格看太医的,甚至外面来看病的大夫也不可以入宫。

你需要让人将你的状况转述给外面的大夫,然后由外面的大夫开药。

能不能治好,全看运气。

在规矩如此森严的后宫,一个公主,与外面的男子厮混在一起,一旦传出去,会是什么后果?

“太子哥哥,真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吗?”安庆乞求的看着朱标,她不信朱标没有办法。

“唉,小妹,父皇的脾气你是知道的。”朱标摇摇头,叹气道。

安庆绝望了,两年多的相处,她对杨轩的依赖实在是太深了。

她也清楚,她根本就没有资格反抗自己的父皇。

“不过…”朱标看着最宠的妹妹这般模样,一阵心疼,想了想,欲言又止。

但安庆却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眸子中闪着光看向朱标。

“太子哥哥,你是不是想到办法了?”

……

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我只能偷偷替你们传信。”朱标道,这是他最大的努力了。

“多谢太子哥哥。”安庆非常理解朱标,虽然以后不能见杨轩了,但起码不至于断了联系。

“可要是被父皇发现了该怎么办?”安庆很担忧。

她是马皇后所生,就算被发现,最多也只是软禁,但杨轩就危险了。

“傻啊,你俩在我这里,看完信第一时间就烧了,不就行了。”

朱标白了一眼自己的傻妹妹。

“还是太子哥哥聪明。”安庆放下了心。

接着,朱标又叮嘱了一番安庆,不要让她走漏老朱乔装打扮见杨轩的消息。

“我明白。”安庆重重点头。

送安庆离开后,朱标又让人将杨轩叫来了东宫。

告诉他以后见不到安庆了,实情肯定不能说,只能编一个理由。

杨轩没有想到会是这样一个消息。

不过他的表现比安庆更加冷静。

他只是回了一句:“好,我知道了,多谢太子殿下告知。”

朱标也没有预料到杨轩会这么冷静,他还准备了好多台词呢!

“你就没有什么想对安庆说的吗?”朱标忍不住问道。

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

这个结果,不是早就预料到了吗?

沉默…

杨轩抬头望着湛蓝的天空,是那么的美。

良久后,他缓缓吐出一句话:“就当,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吧!”

两年多以前,他给了安庆一个善意的谎言,现在,谎言到期了。

“殿下,草民告辞!”

话落,杨轩转身离去。

“你就不想知道安庆留给你的话吗?”

朱标急道。

杨轩的脚步顿住。

“安庆说以后就算不能见面,还能写信。”

“太子殿下,不必了,草民和公主殿下,本就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而且,她本来就不属于我啊,只不过是因为我贪心,偷走了她两年多的时光……杨轩心里一阵苦涩。

他忍不住回想过去的十几年,发现到头来,他也只是短暂的拥有过前世所奢望的东西。

家!

虽说现在的家是魏国公府,徐达和他的夫人对自己都很好,可自己终究不姓徐啊。

杨轩离开了。

朱标愣愣的看着杨轩远去的身影,不知怎的,他从中感受到了悲凉,还有孤独。

他想帮帮他,却又不知从何处开始。

朱标的心情莫名烦躁。

……

其实杨轩并没有他所表现出来的那么冷静。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所以这一晚,他失眠了。

不过他精力旺盛,并没有影响他第二天上课。

正好今天朱棣也在,杨轩便叫上一起去了演武场。

叮嘱朱棣多穿几件护具,杨轩便开始了与朱棣的交流。

攻势如狂风骤雨,朱棣根本就招架不住。

很快就被打倒。

“卧槽,你今天是吃错药了?”

朱棣骂骂咧咧。

“心情不好。”杨轩回答。

“心情不好就揍我?”

“我堂堂燕王不要面子的吗?”

朱棣一脸幽怨的看着杨轩。

“你可不要瞎说啊,明明是正常的交流。”杨轩笑道,发泄了一番,心情果然好了不少。

“你看我信吗?”朱棣给了杨轩一个白眼。

“拉我起来。”朱棣伸出手,没好气道。

杨轩伸手将朱棣拉起,然后两人走到角落的阴凉处坐下。

“说说吧,咋回事?”朱棣道。

以他对杨轩的了解,这厮明显是有心事。

“没什么。”杨轩摇摇头。

“不说算了。”

“不过我得提前告诉你,安庆现在是大姑娘了,有些事,你得提前做好准备。”

“不然,以后有你后悔的。”

朱棣拍了拍杨轩的肩膀。

“我做什么准备?”杨轩不解道。

“当然是娶她啊!”朱棣理所当然道。

从一开始的只是为了坑杨轩,到现在想让妹妹嫁给杨轩,这其中的心路历程不足为外人道也。

杨轩懵了。

他扭头盯着朱棣:“你这脑子里装的都是什么?”

“别以为我看不出来,小妹对你喜欢的紧,我这个当哥哥的都嫉妒。”

“她才十岁啊,求求你做个人吧!”

“十岁,不小了。”

“众所周知,咱大明的女子,十四岁就到成亲的年龄了。”

“皇家的女子会晚一点,但也不会晚太多。”

“今年,不止有我和妙云会成亲,还有临安,也会下嫁给韩国公长子李祺。”

“临安今年不过十七岁。”

“严格来说,她还差几个月才十七。”

“留给你的时间不多了。”

“以你的身手,只要上了战场,必然能立下不小的功劳。”

“等小妹年满十四之后,你就可以请徐叔向父皇求亲。”

“想必看在徐叔的面子上,父皇会同意的。”

朱棣将情况说明,顺便还帮杨轩计划了一番,好兄弟也不过如此。

“不是,你把我安排的这么明白,是不是早就打这个主意了?”

……

小说《我从明初活到建国》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时间来到了洪武九年。

这天,老朱早早处理完政事,叫上自己的好儿子朱标,来到御花园散步。

也顺便考考自己的儿子。

对于老朱的问题,朱标回答的很好。

毕竟,朱标从小就由名师宋濂教导,立为太子之后,老朱又让李善长兼太子少师,徐达兼太子少傅,朱标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去找他们求教。

此外,还有很多重臣在东宫挂职。

如此强大的班底,朱标的能力提升也是非常快的。

考完朱标,老朱便想起了杨轩。

“对了,那个杨轩,现在怎么样了?”

自从将杨轩交给朱标之后,老朱就收回了对杨轩的注意。

毕竟,以杨轩的身份来说,根本没有资格让他一个皇帝注意。

短暂的注意,那也只是为自己的好大儿挑选人才。

听到老朱这话,朱标下意识的露出笑容。

“他很不错,不管是军事方面,还是儒学方面,堪称文武双全。”

“还有一颗赤子之心!”

这里两年多的时间,与杨轩接触最多的皇家之人就只有朱标,朱棣与安庆公主。

相比于老朱,朱标仁慈宽厚,杨轩很乐意与其交谈。

长时间下来,朱标对杨轩还是很信任的。

这主要是在两人的交谈中,朱标发现,杨轩心中装着百姓,其思想,也多是以民为本。

因此朱标也得到不少启发。

毕竟,杨轩是来自后世之人,他的很多东西,对朱标来说,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基于这些信任,朱标对杨轩和安庆走的过近,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还会主动帮忙遮掩。

再加上朱棣也会帮忙打掩护。

所以老朱现在还不知道,杨轩和安庆的关系。

“哦?”老朱看着自己的好大儿。

文武双全,赤子之心,这评价,高!

“看来,咱给你选的人,确实不错。”

“回父皇,是的。”

“儿臣时常与杨轩交谈,每次聊起大明的官员的时候,他都会皱眉。

“但聊到百姓的时候,他就好像有说不完的话。”

“比如大明百姓的生活有多苦,百姓有多渴望和平。”

“甚至还说,以后天下所有的百姓都能吃上饭,再也不会有人饿死,而且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上书。”

“我笑他是异想天开,他却极为肯定的说那样的太平盛世,迟早会来的。”

“话语震耳欲聋,儿臣当时是真的被震撼到了。”

“那样的太平盛世,儿臣不敢想象。”

朱标苦笑着摇摇头。

身边的老朱听得入神。

他在想人人都能吃得饱饭的盛世是怎样的景象。

泥腿子出身的他,深知要达到那样的盛世,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坐在皇帝的宝座上,他每年都会收到百姓饿死,冻死的奏报。

对他,对朝廷来说,今年比去年死的人少,就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那样的太平盛世,咱真想看看啊!”老朱感慨道。

“标儿,算算年龄,那个杨轩,今年应该有十四了吧?”老朱随即看向杨轩,道。

“回父皇,是的。”

朱标回答。

“说起来,他入宫读书已经有两年多了,咱还没有见过他呢。”

“现在,也是时候了。”

老朱说道。

他这不是临时起意,早在徐达在自己面前夸赞的时候,他就有这个想法了。

不过那个时候,杨轩还太小了,若早早表现出对他的重视,难免会让其心中骄傲。

所以,老朱最多就只是让太子和其接触。

一来,可以让朱标了解此人,若不堪重用,那就到此为止。

让其入宫读书,也可以说是看在徐达的面子上。

现在看来,自己当时的决策是很明智的。

“标儿,你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

听到这话,朱标心中一凛。

按照以往的经验,杨轩这个时候,应该和小妹在一起。

不过这件事,绝不能让父皇知道,否则,杨轩就倒霉了。

“若所料不差,他应该在演武场。”

朱标想了想,回答。

“那咱们现在就过去。”老朱道。

“父皇且慢。”朱标连忙叫住老朱。

“咋?”

“咱还不能见见他了?”

“不是,父皇误会了。”

“儿臣的意思是,父皇是想以皇帝的身份去见,还是乔装打扮之后再去见?”

“有什么区别吗?”

“是这样的,父皇毕竟是九五之尊,若是以皇帝的身份去见,一来杨轩可能会紧张,二来父皇也可能见不到自己想看见的。”

“无法真正了解杨轩。”

“三,父皇不是经常微服私访嘛,乔装打扮一番,也可让杨轩放下警惕。”

“据儿臣了解,杨轩对于军人还是很敬佩的。”

朱标缓缓道,条理清晰。

当然,这一切都是为了拖延时间,好提前让安庆离开。

老朱听完好大儿的话,略一思考,笑道:“哈哈,标儿,这个主意不错。”

“二虎。”

“陛下。”

“去,给咱准备一件禁军伍长的衣服。”

老朱吩咐道。

“是。”

不多时,二虎便准备好了衣服。

在老朱换衣服的时候,朱标赶紧吩咐自己的贴身太监,去将安庆带走。

……

此时的演武场,一个人都没有。

不一会儿,一个少年便走了过来,从兵器架上取下一杆马槊,一个人练了起来。

少年正是杨轩。

他刚刚正和安庆在一块儿呢,后者忽然被朱标的贴身太监叫走了。

说是朱雄英想小姑了。

杨轩倒也没怀疑,便一个人来到演武场练习。

以前是朱棣陪自己来练,但最近,朱棣忙了起来。

因为他和徐妙云的婚期就在今年。

说起来,他现在和朱棣的关系,好的就差结拜了。

他也不知道这是怎么发展的,很是无奈。

但同时,他对朱棣也有了更多的了解。

这是一个要强的人,也是一个渴望得到自己父亲认可的孩子。

还是一个拥有少年意气的人。

只是出身皇家,有些东西是他注定得不到的。

比如老朱的注意力基本上都在自己的好大儿身上,其他儿子见老朱的次数屈指可数。

又比如朱棣没有一个可以交心的朋友。

杨轩手中的马槊舞出残影,速度极快。

在战场上,敌人必然是反应不过来的。

“喂,小子,你哪儿的?”

“咱咋没在宫里见过你?”

这时,一道声音在不远处响起。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