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完整阅读

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完整阅读

一支藤萝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是网络作者“一支藤萝”创作的穿越重生,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姜年星姜柔琛,详情概述:妇人声音激动,丝毫不顾忌还在屋里的蛋子。秀奶奶恨恨道:“叫那么大声作甚?我老婆子耳朵还没聋!姜家妮儿不是给了一毛五?钱我可都给你了,中午那白面馒头蛋子还分给旺哥吃了,你还想怎么样?”“这……这怎么能一样?”听了秀奶奶的话,妇人有些心虚气短,但语气依旧不满。姜栀眼神微冷,旋即扣了扣门板,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谁呀?”妇人......

主角:姜年星姜柔琛   更新:2024-05-07 17:16: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年星姜柔琛的现代都市小说《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完整阅读》,由网络作家“一支藤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是网络作者“一支藤萝”创作的穿越重生,这部小说中的关键人物是姜年星姜柔琛,详情概述:妇人声音激动,丝毫不顾忌还在屋里的蛋子。秀奶奶恨恨道:“叫那么大声作甚?我老婆子耳朵还没聋!姜家妮儿不是给了一毛五?钱我可都给你了,中午那白面馒头蛋子还分给旺哥吃了,你还想怎么样?”“这……这怎么能一样?”听了秀奶奶的话,妇人有些心虚气短,但语气依旧不满。姜栀眼神微冷,旋即扣了扣门板,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谁呀?”妇人......

《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完整阅读》精彩片段

马甲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现代言情、穿越、萌宝、佚名现代言情、穿越、萌宝、小说《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是最近很多书迷都在追读的,小说以主人公佚名为主线。一支藤萝作者大大更新很给力,这个大大更新速度还不错,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目前已写1009165字,小说最新章节第476章 一家人(大结局),小说状态连载中,喜欢现代言情、穿越、萌宝、这本小说的宝宝们快来。

书友评价

烂尾了吧,好些没填,半仙说女主活不过30岁后续呢?原女主.男主.樱子结局呢?也没具体交代是不是一本书因什么原因是不是变成真实世界了,都是模糊的描述

能不能不要姜南御了,反正又不是亲生的,这小孩儿太烦了

看到很多关于孩子的评论,确实书里孩子的年纪都不大,说话做事不是这个年纪的孩子能做到的,作者普遍拉大了,可能不太适应,没有还原孩子稚嫩的本色,文里我看的好尬

热门章节

第154章 我要钱,也要你

第155章 凶悍的疯批夫妻

第156章 谁哭了?我没哭

第157章 爸爸?他不是不要我们吗?

第158章 五哥,这是你儿子?

作品试读


姜栀出了门,转头就把女人的事给忘在了脑后。

她有些苦恼,没有票,单凭三十块钱她什么都买不到。

如今各地的商品票分为“吃、穿、用”三大类,粮油票、肉票、鸡鸭鱼肉票、鸡蛋票、糖类票、布票、工业券等等,什么商品就对应什么票证去购买,对号入座,缺一不可。

民以食为天,票证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命根子,也俨然成为了“第二货币”。

当然,随着物价体制改革后,一些大城市已经取消了票证。

可惜,大名镇作为一个偏远地区,还依旧沿袭着凭票购物的日子。

在她为数不多的记忆中,票证直到九十年代才彻底退出华国的经济舞台。

姜栀边思考,边往卖糖葫芦的摊子那走。

她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摊主:“奶奶,我没带票,没买成东西,真是不好意思,我改天再来买糖葫芦吧,真是麻烦您了。”

摊主一愣,旋即笑着摆摆手:“不妨事,不妨事。”

姜栀想了想,又靠近她,低声问道:“奶奶,不知道哪里有不用票就能买东西的地儿?家里着急要粮食下锅,这要是空手回去,怕是娃儿又要挨饿了。”

听了这话,摊主诧异地瞧了她一眼。

“小同志,这街头有不少卖货的摊子哩,商量商量也能不出票,就是价钱高了点。”

老奶奶虽然纳闷姜栀连常识都不知道,但还是温和地与她说了法子。

姜栀一听,脸上难掩喜色,连声道谢后就跑去逛街了。

她先来到卖厨房用品的摊子,卖货的是个扎着低马尾,脖颈上系着围脖的姑娘。

“同志,你这碗怎么卖?”

姑娘头也不抬的问道:“有没有票?”

“没有。”

“这种小碗一毛八,这种大的二毛五,你要不要?”

姜栀道:“小碗来五个,大碗来两个,再来两个搪瓷盆。”

姑娘这才看了她一眼,没想到还来了个大客户。

她手脚麻利的用纸把碗给包好,防止路上碎掉,然后放进搪瓷盆里递了过去:“小碗是九毛,大碗是五毛,搪瓷盆一个四毛,一共两块二。”

姜栀对八十年代的低廉物价暗暗咂舌,给出一张大团结。

摊主姑娘数了零钱交给姜栀,这笔买卖算是成了。

姜栀端着搪瓷盆,又去买了十五斤米和十五斤面,她没有粮票,只能高价购买,一斤米是两毛,一斤面是两毛四,一共花了六块六。

在路过肉摊时,还斥六块钱巨资割了三斤五花肉。

蛋子太瘦了,四岁的孩子皮包骨似的,应该多补补。

这一逛就没刹住,除了吃的,还买了油盐酱醋糖,葱姜蒜蔬菜,煤油灯,鸡蛋等等生活用品,零零散散下来花了不少钱,好在摊主给了她一个编织袋,扛在肩上勉强能拿得动。

这样一来,她手里拿着,肩上扛着,活像是逃荒来的。

在最后花了一毛钱买到糖葫芦后,姜栀就踏上了返程的路。

但是她高估了自己,刚出大名镇十几米,她就累得气喘吁吁,只能放下编织袋休息。

姜栀抬手锤了锤酸疼的肩膀,紧皱着眉头。

她这具身体太差了,真要扛着这些东西走回去,太难。

这时,恰好有个赶驴车的大爷要进镇子。

姜栀眸子一亮,赶忙上前将其拦下,迎着大爷不高兴的目光说道:“大爷,我想去姜家村,您能不能送我一遭,不白送,我给您五毛钱!”

五毛钱,不算少了。

在“钞能力”的鼓动下,大爷答应了这趟买卖。

二十里路,用了一个半小时抵达姜家村。

姜栀掏出五毛钱给了大爷,目送他离开,这才艰难地背起编织袋,往自家土坯房走去。

这时,已经是下午四点了。

村子里家家户户都飘起了炊烟,这时候各家各户还没有电视,娱乐项目少得可怜,为了节省煤油灯,基本都要在五点之前吃完晚饭,六点就上床睡觉。

姜栀边往家走,边在心里算账,买东西花了二十多块,现在她还剩下五块二。

她不禁苦笑一声,钱可真是不经花。

姜栀回了家,把东西放下,就赶忙提着一斤五花肉到隔壁去接蛋子了,还没靠近,就听到了屋里传来的对话。

“娘诶,姜栀子什么时候回来?蛋子不会晚上也在咱家吃饭吧?”

是一个中年妇人的声音,带着浓浓的不乐意。

秀奶奶的声音紧跟着响起:“你话怎么那么多,做饭去!”

“哼,我还不是为了咱们这个家?你帮衬姜栀子有个屁用?她连自己都顾不上,还会在乎自个儿的娃?现在家家户户都指着收成的这点儿粮食过日子,多一张嘴我们可受不了!”

妇人声音激动,丝毫不顾忌还在屋里的蛋子。

秀奶奶恨恨道:“叫那么大声作甚?我老婆子耳朵还没聋!姜家妮儿不是给了一毛五?钱我可都给你了,中午那白面馒头蛋子还分给旺哥吃了,你还想怎么样?”

“这……这怎么能一样?”

听了秀奶奶的话,妇人有些心虚气短,但语气依旧不满。

姜栀眼神微冷,旋即扣了扣门板,屋里的声音戛然而止。

“谁呀?”妇人大声问道。

“是我,姜栀子,我来接蛋子回家。”

她声音一出,屋里就响起了蛋子兴奋的声音:“是我妈妈,我妈妈回来了!”

姜栀心头微软。

很快,房门就被打开了,开门的是个膀大腰圆的中年女人,穿着打补丁的蓝棉袄,眉目间带了一股子凶气,一看就不是什么好相与的人。

姜栀知道,刚刚的话正是出自这个女人之口。

姜桂芬瞥了姜栀一眼,刚想开口讥讽两句,眼睛就直勾勾地盯在了她手里的肉上。

这年头,肉对一个家庭来说是绝对的奢侈品,逢年过节才能沾些荤腥。

这时,蛋子从里屋跑了出来,一把抱住了姜栀的腿,依恋道:“妈妈你终于回来了!”

姜栀伸出空着的手揉了揉他的脑袋,旋即看向坐在小札子上的秀奶奶,温声道:“秀奶奶,麻烦您帮我照看蛋子了,这肉是我专程给您割的,千万别见外。”

说着,就把肉给递了过去。

秀奶奶还没说话,姜桂芬就笑着道:“你也太客气了,咱们是邻居,互相帮忙本来就是应该的,还这么客气送肉来。”

说话间,她就伸手要去接姜栀手里的肉。

她们家从年后可再没吃过肉了,平日里旺哥叫嚷着要吃肉,她只能好声好气哄着,这下可好了,平白得了一块鲜肉,这姜栀子莫不是吃错药了?往日她哪会这么大方?

“婶子,有些话你可以和我说,但是被蛋子听到就不美了,你觉得呢?”

姜栀可没惯着她,任由姜桂芬的手摁在栓肉的麻绳上,却不撒手,而是目光定定地盯着她,毫不客气地指责,表示刚刚她的话她都听到了。

闻言,姜桂芬的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如果是以前,她一定会狠狠地骂姜栀子一顿,但现在,拿人手短,吃人嘴软,她唯恐这即将到嘴的一斤肉插上翅膀飞了,嘴巴抿得和蚌壳似的。

姜栀松开手里的肉,任由姜桂芬拿走。

她不再理会姜桂芬,转头看向一语不发的秀奶奶,客气道:“今天真是麻烦您了。既然接到了蛋子,那就不打搅你们吃饭了,蛋子,和秀奶奶再见。”

蛋子连忙道:“秀奶奶再见。”

母子俩道别后就离开了。

小说《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村民议论之际,姜栀已经来到了姜书记家。

她还没来得及叩门板,就看到一个手里拿着旱烟的中年男人走出院子。

他穿着深蓝色的棉褂子,头上戴着毡帽,板着脸的模样还颇有些“官威”。

姜栀知道,这人大概率就是姜家村的书记,姜德海了。

这个年代的农村,村民都是聚族而居,全村人都是同一个祖先,邻里姻亲遍布,虽然流传到今天亲戚关系已经远的不能再远了,但依旧算得上是熟人社会。

见人三分笑。

姜栀自来熟地喊道:“叔。”

姜德海看见姜栀就头疼,这人风评太差,在村子里都是数得着的。

“叔,都是我以前不懂事,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我已经深刻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而且有了悔改之心。这不,听蛋子说跃进教他读书识字,我这是上门感谢来了!”

说着,姜栀就扬起手里的肉。

阳光下,五花肉红白相间,格外漂亮惹眼。

姜德海想要脱口而出的拒绝话语堵在了嗓子眼儿,他虽然是村干部,一个月工资能拿三十块钱,但肉这种东西也只能偶尔割一斤纯肥肉炼油,打个牙祭。

姜栀子手里这块肉有肥有瘦,用葱白炒了吃,绝对香!

伸手还不打笑脸人的不是?

姜德海抽了一口旱烟,在院子篱笆上磕了磕烟灰,轻咳着道:“进去说吧。”

姜栀颔首应了一声,拉着蛋子跟姜德海进了家门。

听到响动,姜德海的爱人田焕梅探出头来,刚要开口,就看到了跟在姜德海身后的姜栀子,不由脸一耷拉:“你怎么把她给带进家里来了?”

没等姜德海说话,姜栀就笑着道:“婶子,听蛋子说跃进教他写字了,前两年您也没少给蛋子塞红薯,这不,昨天刚在镇里割了一斤肉,就眼巴巴给送过来了。”

姜栀上辈子在商场里摸爬打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深谙交往之道。

她知道旁人爱听什么,来之前已经和蛋子打听清楚了姜德海家的情况。

这田焕梅是邻村的,年轻时候嫁给姜德海,一口气生了三个儿子,腰杆儿挺得笔直,到了八十年代的今天,不仅姜德海是村委书记,自己也当上了妇女主任。

夫妻俩风头无两,在姜家村是极有话语权的。

可惜,他们前两个儿子结了婚,生的都是闺女,只小儿子得了姜跃进这么个独苗苗。

在姜德海和田焕梅心里,姜跃进那真是放在手心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她打着给姜跃进送肉的名号过来不会错。

果然,听了她的话,田焕梅神色肉眼可见的缓和下来,虽然也不见得有多热情,但还是把她给迎进了家门,不一会,面前的桌上连热水都给摆上了。

蛋子还嘴甜地道了句谢。

姜德海依旧吧嗒吧嗒抽着旱烟,听着姜栀有意恭维的话,心里都舒畅了三分。

他以前怎么不知道这妮儿嘴这么甜呢?

时间不知不觉过去。

姜栀见火候差不多了,就提出了此行真正的目的:“叔,跃进念书那么好,蛋子成天羡慕,说以后要和跃进一样,接受教育,好好读书。您看他能上咱村的学校吗?”

她不是没想过让蛋子到镇里去上小学,但眼下条件太差,才堪堪能吃饱,而且农村孩子去县城上学也少不得麻烦。

如果真能把蛋子送到学校去,她就能放开手脚赚钱,争取尽快搬到大名镇,或是沁县去。

姜德海听了姜栀的话,很是满意她对姜跃进的夸赞和肯定。

他想了想,拍板道:“现在的娃儿规定都是六岁才上学,不过咱村人少,也没那么多弯弯道道。这样,你把学费和书本费交足,就让蛋子跟着去上!”

闻言,姜栀松了口气。

姜德海都开口了,蛋子上学这事儿算是成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户口问题了。

她便顺势道:“叔,蛋子到现在还没上户口,我去镇里派出所问了,说是要麻烦村委会给开个非婚生育的证明,您也知道我这名声,怕是少不得还要麻烦您一回。”

姜德海抬头看了她一眼,这才明白她今天过来的目的。

不过,这妮子从过来就又是送礼又是说好话的,他就是再刻薄严厉,也不好驳斥回去,而且开一张证明而已,对他这个村里一把手来说不算什么难事。

这么想着,姜德海道:“行了,我知道了,你今儿先回去,非婚生育证明这两天我就给你开好,到时候给你送过去,娃儿上学的事儿可不能拖。”

姜栀的一颗心彻底安稳下来。

她连声道谢后,带着蛋子走了。

田焕梅看着她的背影,语气有些古怪:“这妮儿和变了一个人似的。”

“只要她少给村里找麻烦,这点儿小事儿倒也没啥。”姜德海对姜栀子的变化是乐见其成的,他也不希望村子里一直有这么个偷鸡摸狗的搅屎棍,她知道上进就行。

“这倒是。”田焕梅撇撇嘴,不再多说,去厨房做肉了。

……

姜栀回去的路上,被一个上了年纪的妇女给拦住了。

“妮儿,你去书记家做啥了?”

妇女气色不错,身上衣服虽然打着补丁,但胜在干净。

“姥?”

正在姜栀疑惑对方身份的时候,一旁的蛋子突然喊出了声,语气里带着一股子亲昵,他还记着白香芝上次给他的菜团子。

姜栀这才知道,原来这妇女就是原主的亲生母亲,白香芝。

白香芝是六十年代下乡支援建设的知青,长得漂亮,那时候姜家村不知道多少青年喜欢她,其受追捧的程度丝毫不亚于当初的姜栀子。

姜父长得也是细白嫩肉,还读过书,这才杀出重围娶了白香芝。

夫妻俩起初也是蜜里调油,可惜在女儿一个接一个出生后,就成了貌合神离的夫妻。

姜栀子生的最漂亮,脑瓜子也聪明,算是七个孩子里最有前途的一个,也是维系夫妻俩关系最重要的纽带,可惜出了丑事,姜家也彻底放弃了她这个女儿。

她也记得重生第一天白香芝给蛋子的菜团子,一时倒也没有扭头就走。

不过,她不认为白香芝找她会有什么好事,毕竟能把自己女儿的私事拿出来说,顺势踩上一脚的人家,心肠之冷硬,做事之决绝,和她能有什么话好说?

若她没有猜错的话,白香芝的目的是那块肉?

小说《成了四个大佬的恶毒亲娘后,她洗白了》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小戈虽然不再是皮包骨头,但两颊还是没肉。

她们母子俩大概率是不会掉马甲的。

这一觉是姜栀重生以来睡得最香的。

她听着外面的鸡叫声,起身洗漱,去了厨房。

早饭可以吃的简单点,顺手摊上几个鸡蛋饼,又打开系统商城。

“鲜牛奶:9.9元/瓶——经营单位:百货兑换系统”

姜栀看着这个价格,心头暗叹,本来以为大赚了一笔,可放在商城里,购买力还是很差,就鲜牛奶,天天喝的话,也只能喝两个多月。

虽然肉疼,但她还是买了两瓶。

她和蛋子身体虚,最好每天一杯鲜奶,这样恢复元气也会更快些。

姜栀把早饭端回屋的时候,小戈已经睁开眼了。

她笑着道:“快起来,吃完早饭去上学了。”

小戈高高的应了声,从床上爬起来,穿衣服的时候眼角余光一直在瞥袋子里的新袄子,毕竟是小孩子,心思不知道遮掩。

姜栀勾唇:“记得穿新袄子新棉鞋,买了就是要穿的。”

小戈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真的?!”

姜栀直接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话,上前去,动作生疏的给小戈套上新衣服,果然是人靠衣装,小戈精致的眉眼隐隐有了苗头。

小戈原本的衣裳不说旧不旧,脏不脏,尺寸是很小了,而且保暖效果也很差。

他上学,一整天都要待在冷冰冰的学校,没有一件保暖的厚衣服很容易生病,而且人活着就图“吃穿用度”,也是在有条件的情况下,首要改善的。

小戈嘴角都咧到了耳根后,小手摸着衣裳,一副喜滋滋的模样。

“快去洗漱吃饭,妈妈去给你弄炭。”

姜栀催促了一声,小戈就如一阵小旋风般掠了出去。

她摇了摇头,拿着小火炉到厨房去搁炭,然后才回去吃早饭。

一顿营养丰富的早餐吃罢,姜栀就锁了门,拉着小戈出门了。

等下午小戈放学时再接他去镇上看电影,上午还是要挖笋,不过知道山上危险就得讲究方式方法了,正好趁着山笋长成毛竹之前统统挖掉,充裕资产。

小戈背着新书包,一路上抬着头,像一只骄傲的小孔雀。

这时候去上学的路上有不少孩子,他们三三两两成群结队,但无一例外,看向小戈的眼神都满含羡慕,这年头,吃饭都吃不饱,又有哪个孩子能穿新衣背新书包上学?

小戈感受着大家的羡慕的眼神,又咧开嘴笑了。

以前都是他羡慕别人的。

姜栀垂眸看他,从兜里,实际是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一包水果糖,拆开递给小戈:“把糖分给你的同学,在学校要好好与同学相处知道吗?”

小戈惊讶的看了姜栀一眼,随后就高兴的分糖去了。

八十年代,糖是精贵东西,尤其是这种包装精美的奶糖水果糖,更是只有县城才有,孩子们一拿到糖,都忍不住欢呼出声,一天的好心情就这么开始了。

姜栀轻笑,孩子们的快乐总是来的那么快。

到学校的时候,小戈已经和同路的小同学们打成了一片,勾肩搭背的进了学校。

姜栀手插在口袋里,笑着和他摆了摆手。

这时,身后传来一道清亮的男声:“你是姜南戈的妈妈吧?”

姜栀回头,就看到了一个穿着白衬衫,推着自行车的年轻人,他生的高高瘦瘦,一头乌黑的短发,脸上的笑容十分爽朗,让人好感倍增。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