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朱雄英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阅读重返大明:你让开国皇帝给我守灵?》,由网络作家“茶书金鱼”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
《完整文集阅读重返大明:你让开国皇帝给我守灵?》精彩片段
这老爷子还讲不讲理,是你传旨先让我等赴宴,结果这饭菜刚进肚儿,还没化成大粪你就不认账了?
正当蓝玉汗从脑门只流到脖子上,朱标恰如其分的解了围:
“蓝玉办差还是忠心的”
“哼”要不咱咋让他去了云南?”
“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将军多的是!”
接着他面色一缓:
“既然太子给你说情了,咱就先饶了你这次”
他摆了摆手,示意蓝玉可以走了。
良久,朱元璋突然对朱标说道:
“这个人要压一压!不然将来你不好用!”
朱标点点头,正要说些什么,朱元璋又站起身:
“回坤宁宫!”
紧接着又吩咐道:
“把这奏疏给咱抱着...”
等爷俩回到坤宁宫后,马皇后诧异的看了一眼:
“耶?今儿个咋回来这么早?真稀罕呐!
她一指旁边的椅子:
“饭还得等会儿,坐那等吧...”
朱元璋这会儿没有跟老太太打趣的心思,四处踅摸了一下:
“咱大孙呐?”
“带着小胖子去碽妃那了...”
朱元璋拧着眉毛:“去那干啥?”
马皇后忙着做饭的手顿了一下,扭头看向朱元璋,脸上看不出是喜是愠:
“俺说重八,你是不是活癔症了?今儿个你儿子出生你不知道?”
“嗨!”朱元璋一拍大腿:“娘的,让蓝玉一打岔咱给忘了!”
“不过咱大孙去干啥?”
“大孙说咱你们老朱家混到现在不容易,好不容易添了丁儿,虽然是叔叔辈儿,可他这个长房长孙说什么得去祝贺一声!”
说到叔叔两个字,马皇后还特意加重了语气,然后又有些好笑的看着朱元璋:
“到底是你们老朱家人,啊?”
“嘿嘿,到底是咱大孙,小小年纪,就懂得这般道理,你说这小子咋想起来的?”
“哼哼”马皇后鼻子发出点声音:
“何止,宫里头数得上名字的,俺大孙都记了他们的生辰,说要等到了日子,去给人庆生。”
“怕事儿多忘了,还特意记到纸上贴在了自己的小床旁边”
“喏,就在那!”
说着,还扬起下巴还点了点旁边偏殿的石柱。
朱元璋走过去扫了两眼。
头一个就是皇爷爷──十月二十一
皇祖母──三月初十,父亲──十月初十......
接下来就是些宫里的皇子皇孙的名字和各自的生辰时日。
甚至连就藩在外的秦王、晋王、燕王、周王和其诸子的生辰也在上边记着。
朱元璋不由觉得大怀快慰,大嘴咧到了后脑勺。
他突然有一种感觉,自己奋斗一辈子,水里火里忙前忙后真是值了...
“咱大孙从小就是个可心儿的!”
正笑着,他脸上的笑容突然一收,扭头看向朱标:
“你小子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作为咱老朱家的长房长子,你弟弟的生辰,你能把这事儿忘一干净?”
“还没咱大孙晓事儿!”
朱标正兴致勃勃的看着这张写满朱家子孙生辰的纸,听见老爷子突然向自己开炮,顿时有些懵住了。
有心顶回去,但是看了看老爷子按在靴子上的手,他终究还是没有开口。
“国事艰难,儿臣也无心分神....呃...呃....要不咱现在看看去?”
看见朱元璋的眼神越发不善,朱标顿时改口道。
“看看去!”朱元璋一马当先。
......
按照宫里的规矩,刚生产之后的女人是不能见男人的,要避嫌!还有就是有些迷信的说法:不吉利。
但是朱雄英一个小孩子,倒是没有那多忌讳,所以碽妃只是思考了下就让朱雄英进来了。
吕氏走后,朱元璋又瘫在了躺椅上养神。
洞开的门与洞开的窗户不时候传来一阵带着些燥热的风和蝉鸣。
他一只手拿着痒痒挠,令一只手拿着蒲扇。
这扇扇,那挠挠,又不时端起茶壶嘬一口,好不快活。
看着平静的朱元璋,本来就因为李希颜打了儿子生闷气,可吃过饭后,听到传回的消息,更生气了。
翻来覆去了一阵,也睡不着,慢慢坐起身来,把玉如意伸进内衫里,往背后挠了挠痒痒,对着一旁忙活的老太太发起了牢骚:
“咋就那么馋,啥都当稀罕物件儿往嘴里扒拉...”
马皇后都不用细琢磨,就知道老爷子埋怨的是大儿子。
她头也没回:
“俺大儿子想吃啥就吃啥,你自己不吃也不准旁人吃?”
朱元璋脸上挂不住:
“咱说你这个婆娘,咋就听不懂好赖话...”
“是咱不让他吃吗?啊?”
“当年打张士诚,郭小四在镇江断了粮,就让军士们下网捞鱼吃,当场就毒翻了十几个人...”
“这教训还不够哇,吃吃吃,也不知道忌口!”
朱元璋咬咬牙:
“咱现在呀,恨不得把那个进鱼的混账给打死!”
他是穷苦日子过来的人,连饭都要过,对口腹之欲自然没有什么要求,顿顿有肉就得。
他也不像朱标那么好吃。
前几年,为了朱标这个爱好,朱樉亲自进秦岭猎的熊罴(pi),活着送进了京城,就是为吃一个鲜活的熊掌。
马皇后倒是丝毫不怵:
“嚷嚷啥嚷嚷,不看僧面看佛面,真宣扬的到处都是,你让老大媳妇的脸往哪放?”
“再说了,不是着人试毒了嘛,老大媳妇亲手做的,还能害她爷们儿?”
“渍渍渍...”朱元璋叭咂叭咂嘴,有些不满意的摇摇头,又瘫在了椅子上:
“你倒是会说便宜话...”
可他刚躺倒椅子上,又“霍”的一声坐起身:
“咱大孙也吃了?”
马皇后停顿了片刻,脸上突然有种莫名的笑意:
“俺大孙压根儿就没吃,都赏给了他旁边的太监,那小胖倒是个好命的...”
在坤宁宫的地界上,有什么想要瞒住马皇后,根本不可能。
朱元璋一呆,眼珠子咕噜咕噜转了两圈,突然一副恍然的样子:
“臭小子心眼倒是不少...”
他再次躺在躺椅上,又有些好笑的摇摇头:
“这孩子,有些小看他爹啦...也小看咱啦...”
马皇后冷笑一声:
“是啊,你干的好事嘛,说什么文官家的闺女好控制,再找个武勋家里的有标儿操心的...不然俺的大孙,至于到了他亲爹的宫里都不敢吃一口饭的地步?”
“咱说说你啊...啥都能说到咱的头上...”朱元璋又坐起了身子,虎着脸冲马皇后问道:
“那你说咋弄!咱能废了她?”
“还是说大妞死了,太子妃就空着?储君没个女人?”
就在老两口吵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朱雄英在一旁的偏殿,睡的四仰八叉。
他是真的累坏了,读一晌午的书,铁嗓子也受不住。
睡的正香的时候,墩子在旁边轻轻的唤道:
“殿下...殿下...未时快到啦..殿下”
“啊..”朱雄英打了个哈欠,缓慢的坐起了身。
朱雄英虽说天潢贵胄,但是让有一个好处,没有起床气。
不论多难受,也绝不会因为美梦被惊醒而迁怒于其他人。
揉了揉眼睛,又打了个哈欠,满眼泪花的问道:
“几时了?”
“回殿下,再有盏茶就到未时了...”
朱雄英懒腰都伸到一半了,却又戛然而止。
他“蹭”的一声窜了起来:
“咦...天爷呀,你咋不早点叫我!”
用汗巾慌忙抹了把脸,就往文华殿跑去。
要是因为睡过头这点小事儿被老夫子连罚带打一顿,那是何苦来哉。
等朱雄英带着墩子气喘吁吁的跑到文华殿,老远就看见朱标和李希颜嘴巴一直在动,像是在说些什么。
朱标时不时还开怀的笑两声,看来相谈甚欢。
朱标身后站着的,有些怯怯的小男孩儿,便是方才五岁的朱允炆。
......
毕竟是自己的亲儿子,又是嫡子,哪能不疼,朱标方才还亲自去坤宁宫叫朱雄英上课。
可是看到朱雄英睡的正香,他实在没忍心打扰。
想着缺一堂就缺一堂吧,日后补上就是,可没想到,临近开课的时候,朱雄英竟然赶上了。
可是这些苦心,实在不能为外人道也。
父皇和母后就已经够宠爱这小子了,自己再捧着,那这小子就要彻底上天了。
父爱,其实一直都在,只是永远都藏在不为人知的背后。
所以看见朱雄英过来,朱标也停止的交谈,扭头看向朱雄英,脸上带着冷笑,阴阳怪气的说道:
“呦!这不是皇长孙殿下嘛!睡醒啦?”
“孤还以为你得睡到太阳下山呐!”
“噗呲...”身后的朱允炆从来没有见过朱标这么一副模样,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朱标回头看了一眼朱允炆,又再次扭头看向朱雄英。
“来者不善呐”朱雄英硬着头皮:
“这...孩儿一时困倦,误了时辰,请父亲责罚”
朱标倒是没再搭理朱雄英,只是扭头看向李希颜,略一沉吟:
“李先生的德行,孤还是信得过的”
“这两个小子,孤就交给先生了,就请李先生多费心了...”
也不等李希颜回话,眯着眼,威胁般的向朱雄英扬了扬手,接着说道:
“嗯...允炆孤倒不担心,可雄英自小被父皇母后宠坏了”
“当打则打,当罚则罚,宁严勿纵...”
“犯错了,只要打不死,就往死里打!”
“如若雄英再像之前那么顽劣,孤可就要唯你是问!”
“嘶”朱雄英倒抽了一口冷气:
“这是亲爹吗?皇爷爷、皇祖母,救命啊!不成,得告状,马上告状,一定告状...”。
李希颜却一脸笑意的拱了拱手:
“遵旨,老臣分内之事而已...”
这个遵旨,遵的是令旨,太子也是君,太子下的命令便是令旨,嘴说的是口令,手写的叫手令。
自宋以后,宫廷制度便已经日渐成熟,再加上朱元璋是个规定达人,顺手把一些东西细分的更完善了。
核心在于,令旨的效用取决太子的权力大小。
可朱标是什么人,大明常务副皇帝。
漫说是对愚庵先生一个老书生,他的令旨甚至直接可以节制边防的大军。
看见一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李先生,在朱标面前却是一副低眉顺目、唯唯诺诺的模样,朱雄英不禁羡慕的一叹:
“父亲是殿下,我也是殿下,屋子里的朱柏还是殿下...”
“都是殿下,可这殿下和殿下差的也太远了点儿!”
正在朱雄英正在感叹的时候,朱标牵过他和朱允炆的手,对朱雄英说道:“允炆还小,你要有个大哥的样子,平时有什么事要多帮衬的点儿!”
“是...”
“嗯,走吧,一起进去看看”说完,朱标一马当先,牵着两个儿子的手,向学堂的偏殿走去。
想到这,朱雄英又看了眼老爷子:
朱元璋虽然没有再说为什么,但是朱雄英明显感觉到,老爷子像是有什么顾忌一般,跟之前不太一样。
连带着脸上的表情都仿佛有些狰狞。
“是,孙儿遵旨!”
蓝玉回京了。
虽然大明立国之初,各地烽火不停,几乎每年都有战事。
可大军班师并不多见,所以整个京城的人,一大早就拖家带口的趴在城上看热闹。
有细致的男人还贴心的把自家的婆娘搂在怀里,生怕被人群挤了去,旁边男男女女的小孩子在道路两边疯一样的奔跑,最是快乐。
而一些懂得把握商机的小贩也在道边摆起了小摊子。小吃、零食、点心、饮品、扇子、胭脂应有尽有。
惹得一群小孩子站在摊前眼巴巴的看着,馋的流了一地的口水。
一时之间,叫买的叫卖的,声音不绝于耳。
比夫子庙的庙会还要热闹几分。
而五城兵马司的兵丁和应天府的衙役也是空衙而出,四处的转悠。
皮鞭、铁链、板子的吆喝,维持着现场的秩序。
应天府是朱元璋的大本营,在朱元璋还是吴王的时候,就对应天府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基础建设,堪称豪华。
京营的兵马,共计四十八卫所,总人数在二十万七千人左右,零星分布在应天府四周,拱卫京城。
而大规模的调兵,是在应天府城外的大校场和城内的小校场。
这次平定云南,征南将军傅友德,共领王师三十余万,其中自领山西、陕西等地的卫所兵共计十七万人。
蓝玉领京营精锐五万,沐英领湖广和四川大军八万于曲靖会师。
其中,蓝玉和沐英俱受傅友德节制。
话是这么说,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蓝玉是朱标的舅舅,姐夫是已故开平王常遇春,又是朱标一手提拔。素来桀骜不驯,这次出征带的又是京营精锐,那更是谁都不服了。
而沐英是朱元璋的义子,又是马皇后从小养到大的,这次出征云南,虽然傅友德官职最大,可老爷子最信任的却是沐英。
所以来说,傅友德一个降将,尽管立功颇多,但是谁都他娘的节制不了。有什么事,也都得好商好量的来,没少受蓝玉和沐英的夹板儿气。
战事结束后,山西、陕西等各地驻军,都已经哪来回哪去,死的埋伤的治,在各地的卫所眼巴巴的等着朝廷的封赏。
而沐英带的湖广和四川驻军,还在云南境内,肃清前元梁王府与大理段氏的最后的挣扎。
朱元璋的意思不言而喻。
所以这次班师的只有蓝玉的五万京营。
也不少了。
等大军会到京城后,五万大军,三万五驻扎在城外的大校场,等朝廷的命令。
剩余的一万五随蓝玉入城,到城里的小校场,这些都是城内的常备兵。
同时会有一个简单的献俘仪式,不怎么重要,朱元璋也不会露面,朱标主持!
最后一些立功将士还要进宫,跟随朱标到武英殿,等待皇帝赐宴。
当然,这些都是当官的,最不济也得是个偏将、卫指挥,真正的大头兵很少得到这样的机会。
宫里也是一片忙乱,天还没亮,朱标就已经把朱雄英叫起来:
“这次你皇爷爷让你迎大军班师,知道怎么做吗?”
朱雄英打了个哈欠:“多看、多想、多学、少说话”
至于三代以后?去求吧,到时候咱爷们的坟头指不定都平了,谁还关心那个!
可谁不知道朱元璋是个出了名的说话不算话,眼瞅着老爷子只是话赶话顺嘴说了一手,兑不兑现还是两说。
他也只能充分的发挥语言的艺术,借朱标的嘴,把这件事儿定下来!
武夫们也不都是傻大憨粗一根筋...到了徐达这个地位,精明的眼睫毛都是空的。
傻到家的人,在朝堂上不用几天就能被生吃活剥了。
朱标也是乐呵呵的:徐达的意思他当时就看出来了,只是仍然顺水推舟的应承着,算是话赶话小坑了老爷子一把。
朱标当然也有他自己的考虑:他自己就娶了开平王常遇春家的大丫头,而曹国公李文忠和西平侯沐英又是铁杆的太子党。
包括最近几年军中新兴起的永昌侯蓝玉,也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
不过常家最近几年因为自己的缘故,确实是有些风光过头了。
对自己不是好事,将来对雄英来说更不是好事。
虽说是助力,但在常家在军中一家独大,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更不是他乐意见到的。
借力打力,平衡之道,才是帝王根本。
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伴读,可对于朝臣来说,小小的一个举动,便足以深思了。
听说徐钦有个一母同胞的姐姐,不知道年龄几何,回头扫听扫听,嗯...是时候给雄英说门亲了。
至于朱雄英的意见,......他不重要...
只是如此安排,多少也有些防着老四的意思...嗯...他也不重要...
不愧是以谋略长远著称的朱标,一个瞬间,就想到了这么多事情,甚至想到了几十年以后。
朱雄英岁数不够,还看不到这么多的老谋深算,只是在深深感叹:
老爷子可真宠朱标啊,当着他的面和朝臣勾结..呸..串联...呸..交朋友,对,当面交朋友,老爷子竟然连一点反映都没有。
真是信任他的好大儿啊!
想到这,朱雄英也是从朱元璋的怀里窜了下来,拿起旁边的水壶给朱元璋和徐达各自续上一杯茶水。
笑了笑,直接看着徐达的眼睛说道:
“是啊,雄英自小就听宫里的人说当年徐爷爷追随皇爷爷反抗前元暴政时,总是身先士卒、敢为先登,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对于一些兵书战策,雄英虽好读书,却不求甚解,如今得了这个机会,雄英也是喜不自胜...”
“听说徐家所藏兵书乃大明之最,徐爷爷于兵事一道也颇为擅长,堪称我大明战神,以后还请徐爷爷不吝赐教”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刚才这小子分明被徐达吓的够呛了,如今却能主动上前,跟徐达贴上去,对于一个孩子而言,这份勇气难能可贵。
害怕不打紧,他更在意的是,害怕之后是敢于面对还是一蹶不振。
谁没害怕过?记得自己第一次上战场的时候,跟着郭子兴冲阵,也是腿肚子转筋,半晌挪不动步子。
人呐,都是缺经历。
对于朱雄英的夸奖,徐达还是一如既往的谨慎,说话点水不漏:
“谢过皇长孙殿下,只是这战神之名,老臣实在当不得”
“是陛下雄才大略,圣明烛照,臣资质鲁钝,承蒙陛下不以臣鄙陋,容臣侍奉近前,臣感激涕零...”
“至于运筹拔寨,臣等亦不过贪天之功,顺手取之罢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