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着空房,抚养着宝玉留下的(如果有的话)孩子(或者只是守着贾府的残垣断壁),度过了她孤独而漫长的一生。
我作为一个丫鬟,在贾府败落后,并没有被发卖或者遣散,而是不知怎么的,留在了那片废墟之中,或者被好心的亲戚接走,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
我常常会回到贾府的旧址,看着那片断壁残垣,看着那曾经繁华热闹的大观园,如今只剩下荒草和落叶。
我想起了宝玉,那个纯真善良、却又格格不入的少年;想起了黛玉,那个冰雪聪明、却又多愁善感的女子;想起了宝钗,那个端庄稳重、却又身不由己的姑娘;想起了晴雯、袭人、紫鹃……想起了那些在大观园里度过的诗意年华,想起了那些欢声笑语和悲伤泪水。
一切都像是一场梦,一场繁华而又凄凉的梦。
我知道《红楼梦》的结局,我从一开始就知道。
但当我真正亲身经历了这一切,看着那些鲜活的生命一个个走向他们既定的命运时,我的心中依然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感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甄士隐的这首《好了歌注》,道尽了世事的无常和人生的悲凉。
我站在雪地里,看着眼前这片白茫茫的大地,心中一片空明。
贾府的故事结束了,那些人的命运也尘埃落定。
我这个来自未来的旁观者,是不是也该离开了呢?
我在自己心中想着,再感觉自己眉心一疼,一阵眩晕之后,真的好像眼睛一闭一睁,我又躺在了自己那熟悉的出租屋的床上。
窗外阳光明媚,我推开窗,车水马龙的声音传来,一切都那么真实,又那么不真实。
桌子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红楼梦》,书页上还留着我之前划过的痕迹。
我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