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黛玉的诗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宝玉的诗最后才交上来:“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李纨作为社长,开始评诗。
她先看了探春的诗,称赞了一番,然后看了宝钗的诗,点头道:“到底是蘅芜君,‘珍重芳姿昼掩门’一句,便有大家风范。
‘淡极始知花更艳’,写得也妙。”
接着看黛玉的诗,她沉吟了片刻,道:“若论风流别致,自是这首为上。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真是把白海棠写活了。
只是太凄清了些。”
最后看宝玉的诗,李纨笑了笑:“宝玉这诗,也还不错,只是比起蘅芜君和潇湘妃子,就显得有些滞涩了。”
最终,李纨评定宝钗的诗为第一,黛玉的诗为第二。
我在一旁听着他们评诗,看着他们或得意、或谦虚、或微笑、或蹙眉的样子,心中充满了羡慕。
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美好啊!
没有家族的纷争,没有世俗的烦恼,只有诗和远方,只有青春和梦想。
黛玉虽然得了第二,但她并不在意,只是淡淡地笑着,和宝钗讨论着诗句中的字眼。
宝钗也很大方,称赞黛玉的诗句“新颖别致”。
宝玉则有些不服气,嚷嚷着下次一定要超过她们。
看着他们之间这种既竞争又和谐的关系,我忽然觉得,或许,在这座即将倾颓的大厦里,这些在大观园中度过的诗意年华,才是他们生命中最珍贵、最值得回忆的时光。
后来,诗社又举办了多次活动,咏菊花、吟螃蟹、赋雪梅……每一次,都充满了欢声笑语,充满了才情和智慧的碰撞。
我虽然不能参与作诗,但能在一旁看着他们,感受着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和青春气息,也觉得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我看着黛玉在菊花诗会上夺魁,吟出“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的句子,那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