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门而入时,霉味混着新木料的清香扑面而来,二十台二手缝纫机在落地窗前排成弧形,阳光穿过防尘布,在某台机器的金属部件上折射出细碎的光斑。
“这里原本是纺织厂的裁床车间。”
莫言言扛着最后一箱面料进门,卫衣后背洇着汗渍,“房东说屋顶的铁皮是1958年的,和你师傅那台手摇缝纫机同岁。”
他踢开脚边的纸箱,露出地面上用白漆描的旧布料轮廓——那是林羽坚持保留的工厂遗迹,“客户休息区的茶几,是用废弃的裁衣案板改的,桌角还留着老裁缝的划粉印。”
林羽摸着斑驳的墙面,忽然在角落发现半片褪色的标语:“劳动创造美”。
她转头望向正在调试监控设备的莫言言,他的影子被阳光拉长,恰好覆盖在标语上,像某种无声的呼应。
工作室的每处细节都藏着他的“数据浪漫”:休息区的沙发是用回收的汽车座椅改装,墙上挂着的不是装饰画,而是放大的客户改衣前后对比图,每件衣服旁都贴着便签,写着主人的故事片段。
首个联名企划“职场变形记”的拍摄日,老厂房里挤满了反光板和打光灯。
林羽穿着自己改的烟管裤,裤脚绣着微型缝纫机图案,正在给模特演示如何将过时的垫肩西装改成廓形外套。
莫言言举着提词板躲在镜头后,忽然插嘴:“记得强调醋酸缎面的垂坠感,上周面料商说这个关键词搜索量涨了300%。”
惹得摄影师笑出声:“莫总比模特还紧张。”
视频上线当晚,评论区被“神仙搭档”刷屏。
有人截出林羽剪裁时莫言言递剪刀的镜头,说两人手部动作像经过编排的舞蹈;还有人发现每次林羽皱眉时,莫言言总会适时递上马克笔或数据报表,“比智能助手还懂设计师的脑回路”。
最让林羽触动的是条妈妈的留言:“跟着改了件旧西装,女儿说我像换了个职场人生。”
危机来得毫无征兆。
某百万粉时尚博主在转载视频时配文:“把二手衣服卖出奢侈品价,不过是收割情怀税的把戏。”
评论区瞬间炸开:“改改线头就敢收高价?”
“环保噱头罢了,不如直接买快消品。”
林羽盯着手机,指尖在屏幕上划出残影——她刚改完的客户婚纱还摊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