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童小说 > 女频言情 > 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无弹窗
女频言情连载
热门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是作者“南无火蛾万千悲勇”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罗乐萱唐千琴,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了避免像原本历史上那般死于非命,一改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没犯任何过错。但没想到,李世民依旧对魏王宠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让其住进武德殿,这待遇让天下都认为太子必然要被废了。“既然上天注定李承乾会死,那就在前轰轰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场。”既然我无法反抗命运,那就将李世民的不仁之名彻底钉在青史之上!弑兄、杀弟,灭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给他加一项逼死嫡长子,让他达成六亲不认的成就!可是我无所顾忌了,李世...
主角:罗乐萱唐千琴 更新:2025-07-15 07:44: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罗乐萱唐千琴的女频言情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无弹窗》,由网络作家“南无火蛾万千悲勇”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热门小说《李世民要废我太子之位?看我气晕他》是作者“南无火蛾万千悲勇”倾心创作,一部非常好看的小说。这本小说的主角是罗乐萱唐千琴,情节引人入胜,非常推荐。主要讲的是:我三年前穿越成了大唐太子李承乾,为了避免像原本历史上那般死于非命,一改骄奢淫逸的生活状态,小心翼翼的做人到近乎苛待自己,也没犯任何过错。但没想到,李世民依旧对魏王宠溺日增,就在五日前下旨让其住进武德殿,这待遇让天下都认为太子必然要被废了。“既然上天注定李承乾会死,那就在前轰轰烈烈一把,也不枉穿越一场。”既然我无法反抗命运,那就将李世民的不仁之名彻底钉在青史之上!弑兄、杀弟,灭侄,烝弟媳、囚父,今天自己就给他加一项逼死嫡长子,让他达成六亲不认的成就!可是我无所顾忌了,李世...
“那我先走了?”
罗乐萱摆了摆手:“走吧,走吧。”然后招呼身旁侯君集:“侯将军,他那马长途跋涉肯定累坏了,你带去好生喂养。”
“额?殿下这是?”
“没什么,你走回去吧。”
张掖距离最近的驿站也有八十多里路,靠两条腿不得累死,不过现在这情况能让他走就不错了,当下也没啰嗦,苦着脸道:“在下知道了。”
传旨之人走后,罗乐萱明白,张掖这地方肯定不能待下去了。
因为此地还在大唐境内,如朝廷派大军围剿,很难突出重围,而且他也从未想过在张掖长待。
转头看向旁边侯君集,此时他一脸忧虑之色,想来是思索对策。
“君集,想什么呢?”
“嗯?臣想我们接下来该如何行事?”
“想出什么了吗?”
“我当年率军剿灭高昌国,在那儿还有些故旧,不如我们率军前往那儿?然后待时而动,寻找时机打回长安。”
这确实是个办法,但高昌国毕竟距离大唐太近,没有太多战略迂回空间,而且那儿的局势也不够混乱,远远比不上大漠。
“不行,如我们去往高昌,先不说你那些故旧肯不肯投靠我们,单说朝廷派大军前来征讨我们能挡住吗?”
侯君集自然明白其中道理,但一时间好似也没有别的办法,想到此处他脸色有点灰暗。
罗乐萱则说道:“孙子兵法,军争篇,有云‘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
“君集,你带军多年,早已堪称名将,对行军之法肯定了如指掌。你说说,朝廷的传快马从长安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长时间?”
侯君集虽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问,但还是飞快答道:“大约三天到四天左右。”
“嗯,那我军凭马蹄铁从张掖到云中都督府,需要多久。”
侯君集听到这话,顿时明白他的意图,这是想照葫芦画瓢给云中都督府来一次啊。
“马蹄铁虽然大大加快了马匹行军速度,但我们距离云中都督府的距离比长安要远出二三百里,差不多也是三天到四天。”
“而且如果沿途关卡赶在我们前面收到殿下太子之位被废消息,那朝廷会迅速派遣周遭大军围剿我们,到时我们必然插翅难飞。”
罗乐萱微微凝神,其实他也明白,这时间上来说大概率是来不及的,
但他必须要赌一把,而且他忽悠士兵跟他闪击张掖时就想好了,最终要去云中都督府。
因为这地方位于被大唐灭掉的东突厥腹地,且北有西突厥,东有高句丽,这两个国家,唐千琴终其一生也没灭掉。
同时还可如最初谋划那般,趁薛延陀战败,侵吞其地盘。
而且他在走之前让杜正伦他们带着苏宁玉和自己两个儿子,秘密前往云中都督府附近和他会合。
“君集,果然深通兵略,但你忘了,欲成大事每走一步都是在赌,你觉得唐千琴当年在虎牢关下,三千破十万,就有必胜的把握吗?”
当年虎牢关大战时,侯君集也在,听到这话,顿时觉得有道理,况且他投靠罗乐萱不也是赌吗?
“好,殿下豪气万丈,那咱们即刻出兵?”
“嗯,兵贵神速,你马上去安排吧。”
过了半个时辰,人马便云集完毕。
其中罗乐萱原本带来的人马,经过一夜疾驰,而后又参加整编,已经极其疲惫,按理说休整一天。
而且带着这么多行收容的兵丁,千里行军也并不是特别稳妥。
这家伙怎么跟索命鬼似的,不赶紧去休息又跑来骚扰自己干嘛?
李承乾没好气地道:“没睡,怎么程将军也要跟孤一起睡吗?”
这时程咬金已经进入帐内,薛仁贵见状拱手道:“那草民先行告退。”
“嗯。”李承乾点头道。
薛仁贵走后,程咬金看着倒地的书桌和中间的灯台,有些不解。
“殿下,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
“要你管?孤要休息了,程将军请便吧。”说完,李承乾直接走到床铺旁躺了下去。
程咬金其实是来问他需不需要吃点什么,此时讨了个没趣,只能悻悻离开。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繁华依旧。
但暗地里却波涛汹涌。究其原因,就是如今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已经注定要被废了。
相信李世民醒了以后,就会研究立储事宜了,毕竟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这让那些原本观望的朝臣也开始蠢蠢欲动,这其中不少人都属意魏王,这使得武德殿中人头攒动,好不热闹,好似明天李泰就要登基了一般。
但很多政治嗅觉敏锐的重臣,则依旧处于观望状态,特别是位居三公的皇亲国戚,最受李世民信任的长孙无忌。
此时司徒府中,长孙无忌和其舅舅、当朝重臣之一高士廉相对而坐。
“辅机,你说陛下最终会立谁为太子?”高士廉轻轻抿了一口盖碗中的茶水,问道。
长孙无忌对李世民的性格之了解,天下间除了已逝的长孙皇后,应该就没人比得过他。
沉吟半晌,声音不疾不徐地道:“陛下英明神武,而且正值壮年,依侄儿看,应该不会那么快再次立储。”
说完,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精光:“而且就算立储,也不会是魏王。”
“哦?你为何如此确定?”
长孙无忌轻笑一声道:“你们以为承乾为何不受陛下喜爱?”
“难道不是他沉迷玩乐、骄奢淫逸,让陛下不喜吗?”
“这只是一方面原因。而且你别忘了,陛下年轻时也喜华服锦衣、美酒佳人。而且一朝皇太子,生活奢靡一些,那是问题吗?”
“哦?那愿闻侄儿高见。”
“阿舅,你和我也是为人父的人。世间哪个父亲不都是喜欢最像自己的儿子?我们的陛下英明神武,少年得志,他喜欢的儿子,应该是长相、能力都和他相似的人。”
“承乾患有腿疾,弓马皆废,且性格柔软,自然就不被陛下喜欢。那魏王李泰也是,身形肥胖,性格左右逢源,刚硬不足,肯定也不会被立为储君。”
此时李承乾要是听到这话,肯定直拍大腿:玛德,李世民喜欢刚的?早说啊,劳资能刚死他!
高士廉闻言,露出思量之色,而后才说道:“说到对陛下的了解,还得是你啊,分析透彻,一针见血。”
“那你认为哪位皇子会最终承继大位?”
“呵呵,依我看,晋王李治最有希望。”
“嗯?不对吧?你不是说陛下喜欢像他的?晋王可是出了名的性格温和。”
“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咱们这位晋王殿下,表面温和,但实则性格坚韧不拔,颇有陛下年轻时的风范。知子莫若父,相信陛下也看出来了。”
“既然如此,那我们是不是马上开始支持晋王?”
“呵呵,不急。历朝历代,皇帝在世时,公然支持一位皇子都难有好下场。特别是咱们的陛下,可是千年难遇的明君,而且正值壮年,还是慢慢来吧。”
李承乾要是再听到这番话,肯定不拍大腿了,而是怀疑他俩究竟谁是穿越者?同时也会感叹长孙无忌这人实在太厉害了,这洞悉朝堂局势的能力简直媲美未卜先知。
这时,府中下人急匆匆地跑到长孙无忌身前,可能因为跑得太快,上气不接下气。
“大人……大喜啊……大喜。”
长孙无忌微微皱眉,语气颇为不悦:“我和你们说了多少次了,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如此像什么样子?”
“不……”下人缓了口气,继续道,“不是大人,是陛下,宫里传出消息,说陛下他要醒了。”
听到这话,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快……快准备朝服。”
当时午时,艳阳高照,李承乾骑在马上,一脸睡眼朦胧之色。
而且因为急行军造成的浑身酸痛也并未缓解,整个人龇牙咧嘴的。
不过一想到自己得到薛仁贵这等猛将,嘴角又不自觉露出笑意,可以说是痛并快乐着吧。
他身旁的程咬金见他这矛盾的表情,有些好奇:“殿下,你这是怎么了?”
李承乾自然不能告诉他,只是摇了摇头:“可能没休息好吧。”
“哦,李帅下令今日还是急行军,不行您就去后面马车里吧。”
李承乾这次倒没再坚持,欲速则不达,可别一下给自己练废了,毕竟自己这养尊处优的身体和瘸着的腿,属实经不起太大折腾。
“好,那孤就去马车中休息一会儿吧。”
程咬金一挥手,后面拉着辎重的马车停了下来。
李承乾也没客气,直接翻身下马,跳到车上。
这车上拉的都是马匹所需的干草料,躺在上面软乎乎的,而且还有一股草木清香。
可能是最近一直精神紧绷,加上连日行军的疲劳,借着午时暖阳,李承乾竟缓缓睡了过去。
午夜时分,皓月当空,星辰稀疏,清冷的月光洒在长安城的街巷间。
突然一阵蒙蒙细雨让月色变得朦胧起来。
雨声细碎,仿佛天地在私语,这使得如今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市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空气中仿佛充斥着一抹温柔的韵律。
但此时的大唐权力中心——太极宫中,却处于一种诡谲气氛之中。
太极殿,李世民寝宫门口,甲士林立。而且这些士兵岁数都不小,最大的差不多得四十左右,不过各个面露凶光,筋肉扎实,一看就都是百战余生的悍卒。
为首将领更是如此,全是如今大唐军界中扛鼎的人物。
其中以尉迟敬德为首,后面则是宇文士及、段志玄、白仕让、杨武威等人。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曾在李世民的精锐部队玄甲军中任职。
他们一起经历了隋末南征北伐的峥嵘岁月,可以说是一起在尸山血海中滚出来的,属于李世民铁杆中的铁杆。
就这么说吧,只要他们在场,谁想要害李世民,除非是他们都死了。
其实虽然李世民昏迷,但如今朝中也没人敢害他。究其原因,就是长安城内的禁军突然频繁调动。
这时,太医院首领甄权自寝宫内走出,众人见状立刻围了过去。
“陛下怎么样了?”
“陛下是不是醒了?召我等了吗?”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