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昺张世杰的其他类型小说《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 番外》,由网络作家“雪小沫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大帅,要不要......”阿克阴恻恻的对张弘范说道。大宋丞相,肱骨大臣,天子亲师!若是控制在手,很可能迫使那小皇帝就范。“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点还需要我教吗?”张弘范冷冷的看了一眼阿克。他虽为蒙古将领,但毕竟流淌汉人血脉,对汉族文化极为推崇,自诩正人君子,让他干出遗臭万年的事绝无可能。阿克被张弘范噎了一句,只得悻悻的退到一旁。......陆秀夫在元军士兵的护送下进入房间内。一瞬间众元将的目光皆汇聚在他身上。左边一排是高大的蒙古将领。右边一排是汉人将领。众将的目光中,有审视,有敌意,也有躲闪......目光躲闪的正是从原本的大宋投降到元军麾下的......不过,陆秀夫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并未太过在意,把目光重点放在上首的张弘范身上。...
《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 番外》精彩片段
“大帅,要不要......”
阿克阴恻恻的对张弘范说道。
大宋丞相,肱骨大臣,天子亲师!
若是控制在手,很可能迫使那小皇帝就范。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点还需要我教吗?”
张弘范冷冷的看了一眼阿克。
他虽为蒙古将领,但毕竟流淌汉人血脉,对汉族文化极为推崇,自诩正人君子,让他干出遗臭万年的事绝无可能。
阿克被张弘范噎了一句,只得悻悻的退到一旁。
......
陆秀夫在元军士兵的护送下进入房间内。
一瞬间众元将的目光皆汇聚在他身上。
左边一排是高大的蒙古将领。
右边一排是汉人将领。
众将的目光中,有审视,有敌意,也有躲闪......
目光躲闪的正是从原本的大宋投降到元军麾下的......
不过,陆秀夫只是随便看了一眼,并未太过在意,把目光重点放在上首的张弘范身上。
“大宋左丞相陆秀夫见过张大人!”
陆秀夫泰然自若,不卑不亢行了一礼。
“陆丞相真是好胆识,孤身一人入敌营,就不怕本帅将你扣押在此逼迫你们小皇帝撤兵吗?”
张弘范的声音带着强大的压迫力。
对此,陆秀夫只是淡然一笑。
“来此之前,老夫已经交代后事,只要老夫一个时辰后没有从这里离开,我朝陛下便会发动总攻。”
“张大人,不妨试试?”
这句话的挑衅意味非常浓郁。
就差骑在张弘范的脸上说,你动老子一下试试?
阿克脸上怒意迅速升腾。
铿锵!
弯刀出鞘!
“老匹夫,休在这里威胁我等,你家那娃娃皇帝毛都没长齐,安敢在此大放厥词?”
“本将现在就砍了你,他又能奈我何?”
说着,阿克就将弯刀举了起来。
陆秀夫依旧淡然自若,甚至眼中隐隐出现轻视之意。
“素闻张大人治军严谨,今日一见,令老夫大开眼界啊......”
陆秀夫不愧是大宋文臣之首,诛心之言信手拈来。
嘲讽值直接拉满,阿克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涨红。
“来人,把阿克带下去,关入船舱!”
张弘范脸色阴沉道。
他理解阿克是想给陆秀夫一个下马威,但.....很明显这老骨头硬的很,且能说会道,根本不是草原蛮子能比的。
阿克被带下去后,房间内剩余的元军将领皆目光不善的盯着陆秀夫。
被围了两天,本就一肚子气,还被敌方骑脸输出......这谁忍的了?
好在张弘范涵养不错。
“来人,给陆丞相上座,看茶!”
......
外界,在陆秀夫登上张弘范的帅船后,宋军当即停止对元军的骚扰。
赵昺命人搬了一张大椅,独自坐在御船的甲板上,眺望被包围的宋军。
陆秀夫和文天祥损失其一他都会心痛不已,若是二者皆失,将是大宋不可承受之重.....
但为了文公,为了大宋二十万军民,又不得不安排陆秀夫亲自前去。
说到底,风雨飘摇的大宋能用的文官几乎没有了......
......
待陆秀夫落座后。
张弘范明知故问道。
“不知陆丞相来本帅大营,所为何事?”
“老夫奉我朝陛下之命,前来劝降张大人!”
陆秀夫也不拐弯抹角,直奔主题。
听闻此话,在场众人神色各异。
张弘范不觉意外,轻轻抿了一口茶,毫不犹豫的拒绝道。
“可能要让陆丞相失望了,本帅从未想过投降!”
“张大人,您也是汉人血统,为何要对蒙古忠心耿耿?”
“异族之身,身居高位,你们大元陛下现在需要你们为他打天下,暂且能够容忍。”
“若将来天下大定,鸟尽弓藏,大人何以觉得会容忍您继续身居高位?”
陆秀夫说出的话和文天祥当初劝说张弘范时一模一样。
汉人将领中有不少露出若有所思之色。
可惜,张弘范的出身以及经历决定了他对大宋没有任何归属感。
冷漠道。
“这就不需要陆丞相操心了,陆丞相今日若是为此事而来,可以回去了,本帅不可能投降,你们小皇帝有什么战术直接使出来吧!”
张弘范拒绝的如此决绝,也在陆秀夫的预料之中。
为帅者,皆是心高气傲,意志坚定之辈,极少会因几句话而改变立场。
张弘范叹息一声。
“我朝陛下对张大人甚是看中,可惜,实在可惜......”
“既然如此,老臣可以再换个条件,不知张大人可有兴趣听听?”
张弘范不置可否,随口道。
“说来听听!”
“我朝右丞相文天祥可在军中?”
张弘范神色一动,点点头。
“不错!”
“我朝陛下说,若大人肯将文公放回,陛下感念大人忠勇,可允许大人带战船五艘,人员五百离开!”
张弘范瞳孔骤缩。
这个要求实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
一时间,房间内陷入诡异的寂静中。
张弘范脸色阴晴不定,看了一眼下方淡然的陆秀夫,突然开口问出了一个看似毫不相关的问题。
“陆丞相,此次围攻我大军的指挥是谁?”
“不要告诉本帅是张世杰指挥的,他什么能力本帅一清二楚!”
陆秀夫放下茶杯,眼中露出敬仰之色。
“此战乃是我朝陛下亲自指挥......”
此言一出,房间内一片哗然,甚至有些将领露出讥笑之色。
八岁的小娃娃指挥这样的大战役,你糊弄谁呢?
陆秀夫并不打算解释,说完此话后起身向外走去。
临近大门处突然回头道。
“张大人,陛下给你两个时辰时间考虑,天黑之前,若是大人依旧没有做出决定,我大军就要发起总攻了!”
“大人好自为之!”
说罢,陆秀夫头也不回的出了门。
给众元军将领留下一个高傲的背影。
若非张弘范拦着,这群暴躁的汉子绝对能把陆秀夫大卸八块......
......
房间内。
陆秀夫走后,一下子炸开了锅。
蒙古将领更有血性,扬言要和宋军战斗到底。
反而是汉人将领大多希望张弘范慎重考虑。
毕竟能主动投降元军,且身居高位追杀自己同胞的人,能有多少原则可言?
至于陆秀夫所说八岁的小皇帝指挥战斗,他们全当作笑话。
......
夕阳西下,随着最后一丝残阳被黑暗吞噬。
御船上,赵昺脸上露出遗憾之色。
看来张弘范是铁了心要突围了。
虽然他非常想拯救文天祥,但也不能为了他一人而放弃二十万追随他的军民百姓。
遂重新拿起鼓槌,就要敲响总攻的鼓声。
“报,官家,前线传来消息,张弘范同意将文丞相送回!!!”
当赵昺带着红儿来到军器监的时候。
军器监的监正带着一群官员早已等候在此。
见到赵昺前来。
五十来岁的老监正慌忙下跪行礼。
其身后的官员瞬间跪倒一大片。
赵昺身体内毕竟是个现代灵魂,看着一个白胡子老头对着自己行跪拜礼,总觉的怪怪的。
但身为帝王,且处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讲究人人平等纯属扯淡。
特别是在大宋复兴的关键时刻,独断朝纲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等老监正行礼结束,赵昺才笑着开口道。
“平身吧,此次大战若无军器监的武器供应,必然不会赢的如此顺利,卿等为我大宋付出良多啊......”
赵昺开口就是一顶高帽子。
老监正及其手下的官员瞬间脸色潮红,激动不已。
大宋重文抑武。
在赵昺之前,军器监早已名存实亡,也就最近几年,张世杰为了复国,才将此监重新设立出来。
老监正从未想过有生之年,会得到官家如此高的评价。
当即老怀大慰。
“都是官家领导的好,臣等不敢居功......”
......
与众位军器监的官员寒暄之后,赵昺直奔主题。
“朕之前让你准备的东西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官家,火药和精铁都按照您的要求准备了大量,不知您要做什么......”
老监正有些疑惑道。
这些材料看着像是做霹雳炮、震天雷的。
但官家只让准备却不让生产,倒是奇怪的紧。
听闻东西都准备好了,赵昺脸上露出一缕喜色。
“让你找的锻造大师也找到了?”
老监正一怔,连忙回头喊道。
“唐丰,过来见过官家!”
随着监正的呼喊,从身后走来一位胡子拉碴不修边幅的壮硕汉子,对着赵昺行了一礼。
此人三十来岁的年纪,皮肤黝黑,礼节不仅不标准甚至还有些散漫,脸色看起来也不太高兴,就像被人从铁匠铺强行拉过来一样。
老监正连忙介绍道。
“官家,他叫唐丰,是唐福的后人,精通炼铁之术以及火器锻造之法,对火药更是有极深的研究,绝对符合官家的要求。”
赵昺上下打量了唐丰两眼,并未露出不悦,精通技艺之人有些怪癖很正常。
在唐丰身后,跟着十来个壮硕的青年,都是他带的徒弟。
“行了,你们不用跟着了,唐丰,你先跟朕进来吧!”
说话间,赵昺率先朝着军器监的内堂走去,并留下樊愈在外镇守,防止他人窥探。
......
内堂中。
只有唐丰、红儿以及赵昺三人。
高公公年纪大了,赵昺给他放半天假。
实木长桌上摆放着三张巨大的宣纸,其中一张宣纸上画着鸟铳的图形以及简易子弹的结构。
第二张宣纸上画着一座虎樽炮的图形以及简易炮弹的结构。
此时,唐丰脸色潮红,双目死死的盯着图纸,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这副表情已经维持了小半个时辰。
连一旁的赵昺都被冷落了。
赵昺无所谓,坐在一旁悠闲的喝着茶水,任由红儿轻轻的替他揉捏肩膀。
直到一壶茶水喝完,唐丰终于从图纸上抬起头来。
“妙极,妙极......”
“设计此物之人绝对是个天才,结构精密、构思精巧,实非常人能够想象。”
唐丰深吸一口气,激动道。
“此物若是能制造出来,绝对是战场上的大杀器,比咱们的突火枪实用性强太多了......”
鸟铳本质上就是突火枪的加强版,唐丰身为唐福后人,本就是最了解突火枪的人,自然一眼便能看到此物精妙之处。
“这两样由太祖托梦于朕,并告知朕制作方法,但朕不知晓以你们的能力,能不能造出来?”
赵昺信口开河道。
唐丰听闻此话,脸色一肃。
连忙再次把头埋进图纸中,接着道。
“其他零件做出来不难,但是这枪管内被称为膛线之物......”
唐丰挠头,这个工艺别说是宋代,即便是现代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枪管制造没有问题?”
“官家放心,枪管以我们的工艺完全可以做出来!”
听闻此话,赵昺内心大松一口气,只要能做出来枪管,膛线他自有办法。
随即从怀中再次掏出一根钻子模样的图纸递给唐丰。
“此物跟子弹的尺寸适配,也跟枪管内径适配,只要你能将此工具制造出来,可以人力强行钻出膛线......”
届时定要让这群两脚羊知晓蒙古骑兵的厉害!
想到此,苏和巴特尔眼中精芒大盛,大手—挥,迅速向前冲锋。
然后,就听—声清脆的枪声响起......
文天祥手下有—名从临安撤离时跟随大军离开的老兵。
原是护卫皇城的神武中军—进武校尉。
名李俊。
在军中素有小李广之称。
弯弓搭箭百步穿杨,准头极高。
后赵昺重新划分军队,去除了繁琐的军队制度,以李俊的箭法自然而然的被划去步兵军团第—步兵营中继续担任校尉。
这李俊确实天赋异禀。
拿到神龙枪后迅速将其摸透。
—手枪法神乎其技,作为这群顶尖神枪手的队长,率先打响了第—枪。
隔着近乎两百步的超远距离。
子弹出膛后螺旋旋转,飞速向着苏和巴特尔的眉心而去。
弓箭在这个距离上几乎已经没了力道,且伴随着破空声,元军轻易便可发现,无论是用弯刀拨开,还是以重甲硬扛都可。
但小巧的子弹可没那么容易躲避了。
苏和巴特尔眼看关隘在即,兴奋的大声吼叫。
下—刻,—枚子弹正中眉心,他的声音戛然而止......
跟在其身后的元军士兵惊悚的看到,他们的主将,在毫无征兆下,突然摔落下马,再无声息......
紧接着,前方传来—阵密集的枪声,不同于这个时代任何—种武器的声音。
以至于这些士兵根本不知晓发生了什么。
身后炮弹爆炸的轰鸣声让他们不敢有丝毫停歇,即便主将身死,依旧不敢停下来,玩命往前冲锋。
然后,最后方跟随冲杀的重甲兵就看到了此生最恐怖—幕......
跃马飞奔的勇士—个接着—个倒下,只剩下战马独自狂奔,穿越关隘......
慌乱中,没有人会注意到那些死亡士兵身上细小的子弹孔洞。
没有箭雨,没有长矛......
那处隘口就像有—群看不见的幽灵,只要路过就会被收走灵魂。
这—幕对于没有见过枪械的古代士兵来说无疑是恐怖的,比炮弹轰炸的死亡要恐怖百倍、千倍。
死在炮弹轰炸下他们至少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死在这里他们连是谁杀的都不知道。
这就是最大的恐怖!
......
前有狼、后有虎。
这群蒙古士兵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绝望。
又是—发炮弹落在身后。
震耳欲聋的声音惊醒了这群被吓呆的士兵。
“反正是个死,劳资死也要死在冲锋的道路上!”
“冲啊!!!”
元军士兵中同样不乏血性汉子,在主将死后,竟有人面目狰狞中带头开始冲锋。
这句话成功点燃了这群士兵的血性。
无数士兵疯狂怒吼,手持弯刀往前冲锋。
—时间,声势极为浩大.....
可惜......—切都是徒劳无功。
文天祥手下的三千神龙枪兵,梯次埋伏在苍山关隘两侧,神龙枪确实没法做到人手—把,那是因为膛线制作太难,但是子弹管够啊。
每个士兵至少携带了三十发子弹。
赵昺设计的神龙枪是最简易的版本,—次只能塞进去—发子弹,打—枪还得重新塞入。
比之弓箭效率并不能高出多少。
但威力大,准头好,距离远。
可比弓箭强大太多了。
三千人同时开枪,又是堵在—个狭小的关隘里,
元军冲进来的人根本无处躲避,几乎进来—个死—个。
有些遭受集火的士兵甚至身中几十枪,活生生被打成了筛子......
外界的传言他是一点都不信的。
但当真的再次见到赵昺后,他与杨亮节一样。
信了......
或许,真的是太祖皇帝重回世间拯救大宋吧。
......
赵昺独自沉思片刻,抬头对着书房外喊道。
“来人,将张世杰、文天祥、国舅三位元帅以及王道夫、凌震两位军团长和陆丞相请来书房!”
夜幕降临。
书房中亮起点点火光。
大宋几位重臣进来后与江钲打过招呼便束手立于一旁。
这么晚官家突然召集,自然不会是小事。
特别是在看到江钲后,众人也都猜到大概了。
随着几位大臣到齐。
赵昺坐在龙椅上端起桌上的茶杯,轻轻喝了一口茶后道。
“江卿,你来说吧!”
闻言,江钲毫不犹豫开口道。
“臣归来之时,遇到一支从大都归来的商队,商队领头告诉臣,张弘范回到大都后被震怒的忽必烈削去所有官爵,闲赋家中,半月前突然一病不起,据说已到弥留之际......”
此言一出。
张世杰和陆秀夫两人同时一愣,立刻把目光投向赵昺。
当初赵昺放走张弘范,陆秀夫是极力反对的。
但官家独断专权,硬是给放了,结果才过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张弘范就要病死了。
这巧合的有点过分了......
张世杰深吸一口气,看向赵昺的眼神带着怪异。
莫非官家悄悄下药了?
赵昺神色淡然,什么话也没说。
意料之中的事情不值得惊讶。
江钲继续讲述道。
“大都以北,诸王叛乱镇压初见成效,忽必烈于半月前抽调阿术回朝,中原大地如今已尽数落入元军手中,此时将阿术从北地召回,目的不言而喻......”
书房中除了江钲的声音,再无其他。
张世杰自听到阿术的名字后脸色一点点变得难看。
这里真正跟阿术交过手的就只有他了,焦山之战,他的铁索连环被阿术付之一炬,仓皇而逃。
最终导致大宋防线崩溃,临安失陷。
这惨痛的一幕幕直张世杰的内心深处......
......
原以为打败张弘范后至少能有几个月的缓冲时间,给大宋一些发展之机。
现在看来,还是太乐观了。
张弘范虽然被革职,但必然将此间情况全盘托出,再想复刻上次崖山之战的胜利,绝无可能。
忽必烈也不愧是一代雄主,直接让战无不胜的阿术统领大军南下,这是一点活路都不准备给大宋留啊。
江钲的声音依旧在书房中回荡。
“那商队领头的曾经受过我大宋恩惠,离开大都之前刻意打听了一下元军动向,得知阿术从北方撤下来的军队大约有五万人左右,皆是身经百战的蒙古士兵。”
“其中蒙古骑兵两万,步兵三万。”
“依臣之见,阿术若是跨越中原来此,必定会带上水师协同,断我军后路,总人数或许会达到近十万人......”
随着江钲将他知晓的所有信息一一道出。
书房中陷入短暂的寂静中,不仅张世杰脸色难看到极点,文天祥、王道夫、凌震三人脸色同样无比凝重。
十万大军啊......
饶是赵昺也感觉牙疼。
忽必烈那老头子真看得起他啊。
虽然这半个月来,有不少义军首领携带军队来投。
但大多是以民兵临时组建的队伍,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没有,更别说武器盔甲了。
战斗力非常低。
即便是这样,满打满算,他赵昺也凑不出八万人来。
唐丰看到赵昺的瞬间,脸色一变。
“官家,此处危险,您怎么来了?”
他现在一改往日官家不学无术的印象,对赵昺崇拜的很。
“朕来看看你的进度,这不,一来就听到了好消息!”
赵昺笑着道,接着将目光投向那黑漆漆的人影,再次询问了一句。
“小兄弟......你确定成功了吗?”
撞针试验成功,便意味着最大的困难突破了,赵昺生怕空欢喜一场。
“官家问你话呢,愣着干什么?”
眼看自己的弟子在原地发呆,唐丰一脚踢了过去。
小七浑身一激灵,顺势就要跪拜下去。
“免了免了!”
赵昺连连摆手。
“回官家,今日微臣重新调整火药配给,终于成功引燃火药,要不再给您试验一遍?”
小七激动的脸色通红,口不择言。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脸色又是一变,樊愈更是全身紧绷。
唐丰毫不犹豫、又给了小七一脚。
“你炸死了不要紧,官家要是有个好歹诛你九族都不嫌够......”
这才打消了小七还想再次一次的冲动。
赵昺嘴角抽了抽。
唐丰你是会说话的,朕有这么残暴么?
“唐卿,其他零件准备的如何了?”
“回官家,准备的差不多了,只等小七的撞针试验成功,便可着手组装。”
“走,带朕去看看!”
赵昺眼前一亮,迫不及待道。
......
进入锻造房间,恐怖的热浪扑面而来。
将冬天的寒意都给驱散了大半。
锻造房中,唐丰的几位弟子全部赤膊上阵,卖力挥动手中的铁锤敲打着精铁,精铁在他们手中慢慢变成炮弹的外形模样。
真就手搓炮弹啊......
赵昺忍不住又是嘴角一抽......
见到官家前来,众人纷纷准备上前行礼,被赵昺抬手制止了。
工作重要,俗礼能免则免。
而他的目光自进入锻造房间就停留在空地上整整齐齐的三门火炮上。
炮管通体乌黑,长约三尺,炮管上还有几道巨大的金箍,由两个可拆卸的支架支撑。
仔细查看一番后,赵昺嘴角的笑意越来越大。
唐丰的锻造技术真没得说,炮管整体结构非常完整,底部还有一根锋锐的撞针,是完全按照他的图纸打造的。
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
“唐卿不愧是唐福后人,锻造技艺精妙绝伦,我大宋有唐卿这样的人,何愁不兴?”
赵昺情不自禁的赞叹道。
唐丰脸上露出傲然之色。
论锻造技艺,他唐家在大宋独一份,无人可比。
......
在火炮的旁边,还放着三支组装好的鸟铳。
赵昺顺手拿起一支,份量不轻。
这个时代可没有轻便的材料,除了精铁就是木头。
从枪管中看去,丝滑的膛线映入眼帘,赵昺嘴角的笑容更大了。
“官家,臣不负所托,将这两件神器皆打造了出来,如今小七撞针试验成功,接下来就可以组装一批炮弹和子弹了。”
唐丰在一旁道。
“好,非常好!”
“今晚抓紧组装出来一批炮弹,明日上午早朝后,朕将带领文武百官,去后山试验这两件神器。”
高兴之余,赵昺再次伸入怀中,拿出一张全新图纸。
“这是朕这几日重新设计的一种武器,原本是等你的撞针试验成功后再拿出来的,如今既然已经成功,那就拿给你先行研究吧。”
还有???
唐丰一惊,连忙从赵昺手中接过图纸。
然后,就见他的眼睛一点点睁大,满脸震惊。
“原来撞针激发火药的用处这么大,臣之前怎么就没想到呢。”
图纸上赫然画着地雷的构造,旁边批注写了原理与用法,唐丰有之前的经验,一下子就明白这件武器的恐怖之处,完全是元军骑兵的噩梦。
此时的官家,在他眼中无限高大,犹如天神下凡。
“唐卿,此物你先研究着,今日务必组装部分子弹和炮弹,明日朕要亲自试验!”
“是,官家,微臣必不辱命!”
......
唐丰的成功让赵昺喜出望外,意味着他在复国的道路上成功迈出一大步。
当第二天早朝结束后,便迫不及待的带着文武百官去往崖山后山。
唐丰带下他的十个徒弟早已等候在此。
周围站满了禁军护卫。
草地上,放着三门虎樽炮与三支鸟铳,竹筐中堆放着十枚银光闪闪的炮弹和零散的子弹。
“官家,这就是您命人制造的新式武器?”
张世杰疑惑道。
他只知晓官家命军器监制造武器,但还是第一次看到武器实物。
有点像他们的突火枪和火炮,但又不完全像。
旁边,文天祥与陆秀夫也伸长了脖子。
“太傅莫急,过会儿你就知道了!”
赵昺特意卖了个关子。
吩咐众人稍微往后退几步一点,以防误伤。
看着官家神神秘秘的样子,众官皆来了兴趣。
“唐丰,操作都会吧?”
“回官家,都会!”
“那就开始吧!”
“是!”
随即唐丰指挥徒弟们将火炮固定好,正对着远方的海面。
亲自拿起一枚炮弹。
这一刻,赵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万一试验有问题,一切都得重新来,他的时间真的不多了。
下一刻,随着唐丰松开双手,炮弹顺着炮管径直滑落。
只听‘嘭’的一声巨响,炮管前方冒出浓烈的烟雾,强大的后坐力震的松软的地面颤抖。
唐丰一个站立不稳,当场向后仰倒。
后方,众位大臣更是脸色大变,惶恐不已,以为火药爆炸了。
樊愈想要再次挡在赵昺身前,却被赵昺扒拉开。
他的目光紧紧的盯着远方海面上。
大概只有他真正见过大炮发射,刚刚的一幕毫无疑问发射成功了。
只是炮弹出膛速度太快,无法看清。
足足过了十来秒,炮管周围的灰尘都快散尽了,远方海天相接处,突然闪过一道靓丽的火光......
紧接着,巨大的音爆声传来。
惶恐不安的众人再次被惊吓。
唐丰已经在徒弟的搀扶下站起身来。
看着极为遥远的海面上爆炸的火光,整个人都傻了。
这什么玩意.....能干这么远???
怕是快超过三百丈了吧?
“官......官家......这是什么东西!??”
张世杰表情极为精彩,隐隐带着震撼,结结巴巴的询问道。
“这......就是朕设计的用来对付元军的大炮!”
赵昺嘴角的笑容一点点扩大。
再也压抑不住内心的激动。
他......成功了!
听闻大宋在崖山打赢了张弘范的大军。
杨亮节兴奋之余,当即带着两个儿子杨世昌、杨世耀以及几千残军从漳浦远道而来。
太后寝宫。
杨亮节回来第一件事是来寻妹妹了解朝中事宜。
在他的刻板印象中,赵昺虽贵为帝王,但终究只是个娃娃,朝中大小事宜的决定权依旧在妹妹手中。
“妹妹,此战难不成真是我那八岁的外甥打赢的?”
杨亮节脸色怪异道。
外界传言,大宋迎来真命天子,太祖化身。
年仅八岁,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是在崖山一战定乾坤。
这些时日,已经有不少不愿投降元军的义军首领陆续率兵前来,匡扶大宋。
杨亮节是第一个到的。
但他也是最不相信外界传言的,身为国舅,赵昺从小在他膝下长大,是什么样子他还能不清楚?
然而杨太后眼中却闪过莫名的光彩,或许朝中最坚信的就是她了。
“昺儿得太祖皇帝托梦,传下作战之法,并一举打败元军,此事满朝文武皆知。”
“如今昺儿初现帝王气象,妹妹已将朝中大权全权交付与他。”
“兄长你切莫仗着国舅的身份违背昺儿的旨意......”
杨太后还是很了解她的兄长的,殷勤叮嘱道。
可惜......
“糊涂啊,妹妹!”
“军政大权你全都交了出去,我杨家以后在朝廷话语权大打折扣,即便复国,又如何能与两位丞相和太傅相提并论啊。”
听闻妹妹已经将朝中大权交了出去,杨亮节脸色顿时精彩万分,痛惜道。
他对大宋忠心耿耿不假,但贪念权势也是真的。
恰好此时,红儿出现在太后寝宫外。
“国舅,官家有请......”
......
杨亮节呼吸一窒。
要知道他前脚刚回来,后脚就到了太后寝宫,没成想官家这么快就得知消息。
看来,他这位外甥确实有点东西啊。
“本官知道了,马上过去!”
杨亮节嘴上说着,身体却未见行动。
“昺儿召见,肯定有大事相商,兄长快去吧.....”
杨太后在一旁催促道。
哎......
杨亮节看着妹妹深深的叹息一声,果然是妇人之见,竟然被一群朝臣忽悠成这般模样。
他赫然将这一切都当成是朝臣们搞的鬼,目的就是独揽朝纲,挟天子以令诸侯。
“前面带路!”
杨亮节气势汹汹的直奔赵昺的书房,连身上的盔甲佩刀都未取下。
......
“官家,国舅来了!”
樊愈走进来轻声道。
赵昺房间内,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王道夫大宋如今几位重臣早已等候在一旁。
“宣!”
赵昺正襟危坐。
杨亮节进入书房后一眼就看到了端坐在龙椅上神情淡然的赵昺,瞳孔骤然一缩。
他外甥似乎......真的跟之前不一样了。
“臣,拜见陛下!”
来此之前原本准备大声呵斥的话语卡在喉咙中怎么也说不出来,最终化为恭敬一礼。
一直待其行礼结束,赵昺脸上才浮现笑容,从龙椅上下来,一把将其扶了起来。
“舅舅,快起来,朕盼你可盼的紧啊......”
“红儿,给国舅上茶赐坐!”
杨亮节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震动。
就这两个细节,他便知晓,眼前的外甥已经是大宋的帝王,再不是曾经那个跟在他身后的小屁孩。
......
与陆秀夫四人打过招呼后,杨亮节顺势坐了下来。
“舅舅此番前来,路途遥远,可有遭遇磨难?”
赵昺关切询问道。
“承蒙官家关心,臣此番前来,好歹也是带了三千精兵的......”
赵昺眼前一亮。
又来了三千人!
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人。
“舅舅不愧是我大宋柱国之臣,此番归朝,必能扬我大宋之威!”
赵昺毫不吝啬的夸奖道。
接着一通天子彩虹屁下来,将杨亮节拍的舒舒服服。
连带着看陆秀夫四人都顺眼了不少。
......
寒暄结束,开启正事。
赵昺重新走到书桌后,坐下。
帝王坐上龙椅。
代表着亲情结束,接下来是君臣之间交谈了。
樊愈身为侍卫统领,察言观色能力自然不差,知晓官家要与大臣谈论军国大事,招呼红儿离开书房。
赵昺神情恢复淡然。
“既然国舅回来了,咱们也该谈谈正事了。”
五人当即挺直了身躯,作聆听状。
“文卿几次建议朕重新划分军队,朕都未予理会,今神龙炮与神龙枪成功现世,并开始装备军队,是时候重新划分军队了。”
此言一出,四人瞳孔骤缩、身形大震。
杨亮节更是忍不住身体前倾。
赵昺并未理会四人的异样,自顾自说道。
“崖山之战后,我大宋有精兵六万余,文卿手中一万按照新式训练方法进行训练,近些时日朕亲自去看过,效果不错。”
“剩余大军皆在太傅手中,操练水师。”
“若再加上国舅带回来的三千精兵,我大宋可战之兵达到了近七万。”
“但元军吃了这么大的败仗,必不会善罢甘休,下次来袭时,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赢了,我大宋便算彻底站稳脚跟,可图复国大计,输了,一切皆休!”
“官家,据探子来报,元军西北战场焦灼,一时不一定能抽开身兼顾我大宋!”
张世杰插了一嘴。
“太傅,未雨绸缪乃兵家常虑也,若是等元军集结军队完毕,不出半月便可抵达此处,难道要等到元军追到身前时再重划军队?”
赵昺抬了一下眼眸,冷冷道。
这一下,直接让张世杰噤若寒蝉,不敢再言。
看着龙椅上帝王霸气尽显的赵昺。
刚刚被拍的舒爽无比的杨亮节瞬间打了个冷颤。
不知是不是错觉,这一刻的赵昺,竟给他一种完全陌生的感觉,再无一丝印象中那个瘦小娃娃的影子。
难道......真的是太祖皇帝显灵来拯救大宋了???
“朕重新划分军队,并不是与诸卿商讨,诸卿只需按照朕的命令执行即可。”
“明白吗?”
若是搁以往,杨亮节一定会插上一嘴,但这一次,他沉默了......
赵昺满意道。
“既然四位柱国大臣没有意见,朕就开始了。”
“第一军为步兵军团,着神龙枪,由文卿手下的步兵组成,是为我大宋最强的陆军部队,由文卿任步兵军团元帅,暂定人员一万五千人,后续再行扩充。”
“谢陛下隆恩,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文天祥连忙起身,躬身道。
“第二军为炮兵军团,操纵神龙炮,朕欲让国舅担任元帅之职,国舅手下三千精兵经过挑选后亦可编入炮兵军团。”
“但,炮兵军团暂定上限为五千人,后续视情况扩充。”
杨亮节听闻此话,整个人都兴奋起来,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炮兵,但不妨碍他知晓元帅这两个字的份量。
“臣谢陛下栽培,必不负陛下圣恩!”
杨亮节同样起身,朗声道。
赵昺抬起手,示意两人坐下。
看向张世杰道。
“第三军,水师军团,由太傅出任水师元帅,水师大军今次为我大宋护住最后的尊严,其中大多为忠义之士,所以朕打算抽调其中精锐填补步兵与骑兵。”
“神龙枪与神龙炮乃我大宋将来复国之本,万不可有失,太傅莫要因此心生不满,之后来投的义军可优先补充水师!”
听闻要抽调水师填补其他军团,张世杰脸色当即一苦。
但赵昺后面补充的理由无可挑剔,他虽有失落,也知晓轻重。
当即点头应允道。
“依官家所言,臣认可此分配!”
赵昺满意的点点头,继续道。
“既然想要收复国土,陆地骑兵必不可少,第四军便为骑兵军团,暂定人员一万五千人。”
“待江钲为其父治丧回来后,朕欲任其为骑兵元帅,诸卿可有意见?”
赵昺的目光重点放在张世杰身上,历史上的崖山海战张世杰但凡能听一下江钲的话,也不至于败的如此凄惨。
张世杰暗自苦笑一声,此时他已知晓当初犯下的错误差点葬送大宋最后的火种,对此,他没有丝毫意见。
“臣认可!”
江家满门忠烈,江万载更是为救端宗皇帝而死,当得元帅之位。
至此,赵昺理想中的四大军团设立完毕。
四位元帅都是经过历史考验的,对大宋绝对忠心,这点毋庸置疑。
赵昺也并未在各军团中安排副帅。
四位元帅直接隶属帝王调配,足够了。
接着将目光看向一旁的王道夫。
“王尚书,朕得到消息,凌震也在来崖山的路上是吧!”
王道夫一怔。
连忙起身道。
“回官家,凌兄被李恒军队打散后,一直流亡在东圃一带,得知官家崖山大胜后,已率兵来投。”
“凌震为国为民,忠肝义胆,是我大宋不可多得的义士,待其到来,你二人任后勤军团长,掌管后勤补给,为我大宋四路大军保驾护航。”
赵昺笑着道。
听闻此话,王道夫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后勤军团不上战场,只为保证前线大军的补给,与他精忠报国的理念不符。
但前面四路大军元帅,无论哪一个都比他二人官职要高,资历更是没法比。
只得点头谢恩。
赵昺也知晓王道夫心中所想,揶揄道。
“王尚书,可莫要小看了后勤军团的作用,朕的大军能不能打胜仗,可都系于你二人之身。”
“朕的四位元帅恐怕都得巴结你呢!”
果然。
此话一出,除了未到场的江钲外,张世杰、文天祥以及杨亮节立刻将目光投向王道夫,眼中的热情熊熊燃烧。
被三位元帅同时盯着,饶是王道夫一大把年纪了也吃不消。
当即心中失落尽去。
公元1279年,祥兴二年正月二十八。
在崖山小小的书房中。
未来中原大地的四大战神就此诞生。
此时的杨亮节,虽贵为国舅。却再也不敢对赵昺有丝毫轻视之意。
他真的从这个小外甥身上看到了太祖皇帝的影子......
.......
书房中只剩下陆秀夫一人没有获得兵权。
赵昺的目光也是最后落在他身上。
“陆丞相!”
“臣在!”
陆秀夫连忙起身。
“军中大事由朕和各位元帅统领,准备开启复国大计,而朝中之事,可能需要丞相总领了。”
此言一出,包括陆秀夫在内五人皆是一惊。
大宋从开国以来一直在走弱化相权的道路。
赵昺这句话相当于将陆秀夫的丞相权力提升了一大截,直接上升到宰相的程度。
阿术也并不打算派人进入战场。
救出来也活不下去,甚至有可能再搭—部分兵力进去。
任由他们死在那片被太阳暴晒的土地上对阿术来说才是最好的选择。
南方的天气闷热潮湿,若能发生瘟疫,第—个遭殃的就是离得最近苍山关隘中的宋军,这是阿术乐意看到的。
作为顶尖将领,他不会放过任何—个战胜敌方的机会。
虽然这样做有些残忍......
......
赵昺回到指挥大营时。
已至下午时分。
阳光正毒辣。
宋军三大元帅外加几十位统领,早已齐聚—堂。
个个脸上流露出兴奋的神情。
此战是大宋前所未有之大胜,古往今来,从未有人能做到大战后零战损,而他们,开创了奇迹。
—切皆因官家发明的火器以及官家的英明指挥。
如今,他们已在心中将那位年幼的帝王奉为神明,是上天派下来拯救大宋的......
见到赵昺进来,众将士齐声高呼。
“恭喜陛下,大败元军,佑我大宋!”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为将者,无不希望得—明主,在外征战,方可无后顾之忧。
而赵昺,无疑就是那最英名的君主。
......
赵昺缓步走到最里边的主位,脸上随之露出笑容。
“此战之胜,非朕—人之功,诸卿同样功不可没!”
—句话令营帐内众位将士激动不已。
天子PUA无处不在。
不过赵昺很快收敛笑容,郑重道。
“眼下还有—件紧急之事需要处理......”
“官家,何事?”
杨亮节疑惑开口。
元军都退了,难不成他们还敢进攻不成?
“替元军收尸!”
此言—出,众将士皆有些发懵。
元军自己不收尸,为何让他们收尸?
“官家......您是担心瘟疫?”
还是江钲这位老将反应迅速。
大战结束后,尸体是要就地掩埋的,不然不论是瘟疫还是鼠疫都是极为恐怖的存在。
“没错,南方天气炎热,尸体长时间曝晒,极易产生瘟疫,我军离战场距离过近,若任由瘟疫成型,于我大宋将士不利,这应该也是阿术想看到的结果!”
赵昺点点头道。
“可是.....阿术虽吃了败仗,但手中依旧有三万精兵,若加上水师,元军兵力并不比我军差多少,他若是不离开,我军将士主动进入战场掩埋尸体,岂不是给了他们机会?”
文天祥眉头紧锁,沉声道。
这确实是件棘手的事情。
“以阿术的性格,接下来无非两条路,要么上表忽必烈,请求援兵,要么以骑兵游掠四周,断绝我军粮道......”
“见识过我大宋的火器后,以阿术的谨慎,断然不会再做无谓的冲锋。”
“但也不会轻言放弃!”
江钲思索片刻后说道。
半百的年纪,跟随父亲与元军战斗无数,自然熟知元军打法。
江钲的判断也符合赵昺对阿术的猜测。
百战老将,岂会因—次失败就放弃?
“既然如此,趁着阿术调兵遣将之际,朕准备主动出击—次。”
下方众将闻言,瞬间激动起来。
终于......要迈出那—步了吗?
赵昺不等众将士回应,迅速下达起军令。
“凌震何在?”
“臣在!”
军团长凌震迅速出列。
“立刻派出探子,打探阿术大军最新动向,务必摸清楚今夜元军扎营地点。”
“现在就去准备!”
“臣遵命!”
凌震浑身—震,迅速离开。
他与王道夫二人虽同属后勤军团长,但分工不同。
王道夫掌管粮草等生活后勤军队,凌震掌管情报探子等职能机构军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