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对这一危局,赵将军紧急召开军事会议商讨对策。
几位老将主张正面突围,但考虑到敌众我寡、士气低迷,贸然出击很可能全军覆没。
此时,我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计划——利用地形优势和心理战术制造混乱,从而打破僵局。
我的方案分为三步:第一,挑选一支轻装小队,在夜间潜入敌营附近释放烟雾,并敲响战鼓,营造出大军来袭的假象;第二,同时派出主力部队从侧翼迂回包抄,趁敌人分兵应对时直捣其粮仓,摧毁他们的补给;第三,最后集中所有兵力发动总攻,彻底击溃敌军。
这个计划看似冒险,但却是基于对敌人心理和战场环境的精准分析。
赵将军听后沉思片刻,最终拍板决定采纳我的建议。
当夜,按照计划行动的小队成功点燃了大量干草堆,浓烟滚滚遮蔽了视线,而密集的鼓声则让敌军误以为遭到伏击。
慌乱之中,华雄果然调派部分兵力前往侦查,导致防线出现松动。
与此同时,我们的主力部队迅速绕至敌后,一举烧毁了敌方粮仓。
失去补给的敌军顿时陷入恐慌,士气崩溃。
次日清晨,我们乘胜追击,仅用半日便彻底击溃了华雄所部。
这场战斗不仅扭转了被动局面,还让我在军中声名鹊起。
士兵们私下议论纷纷,称我是“料事如神”的谋士,甚至连友军将领也开始对我刮目相看。
然而,这种突如其来的关注也带来了新的麻烦。
随着名声渐长,一些盟友开始主动接近我,希望我能为他们提供类似的战术支持。
其中不乏像袁绍这样的强势诸侯,他们表面上礼贤下士,实则暗藏拉拢之意。
一位来自袁绍阵营的使者甚至直言:“若阁下愿意投效我家主公,必有重赏。”
这些试探让我感到不安,因为我知道,在这个弱肉强食的时代,一旦站错队,随时可能沦为牺牲品。
另一方面,敌方也注意到了我的存在。
据情报显示,董卓手下的谋臣李儒曾多次提及我的名字,认为我是“心腹大患”,并建议派人刺杀我。
虽然赵将军加强了我的护卫力量,但我仍然感受到巨大的压力。
尤其是在一次巡逻途中,我们遭遇了一支不明身份的刺客队伍,幸好及时发现并将其击退。
事后查明,这些人正是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