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赵昺张世杰的女频言情小说《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完结文》,由网络作家“雪小沫丷”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震撼来袭,此文是作者“雪小沫丷”的精编之作,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有赵昺张世杰,小说中具体讲述了:一朝穿越我成了少年帝王。正当我满心欢喜准备迎接荣华富贵的时候,得知了忽必烈的大军三日后兵临崖山,即将攻城。我...此时的大宋风雨飘摇,大厦将倾。而我,身为曾经的历史系高材生,坐拥整个大宋的历史走向。我直接开启了我的暴君之路。奸臣?杀杀杀!妖妃?杀杀杀!有人质疑我的决定?杀杀杀!面对内忧外患的状况,我凭借雷霆手段成功坐稳大宋皇位!正当我想要开启下一步时,有大臣来报,我的大宋已经无敌了?嗯???各位这么弱的吗?...
《大宋少帝太凶猛,胡虏跪求放过完结文》精彩片段
张弘范最终还是放下了身段。
如今底层士兵士气非常低,若是强行突围,几乎是必死之局。
久经沙场,他看的很明白。
但若是能把将领全都带走,很快又能纠集一大批元军来攻打崖山。
有了这次的教训,下次再来张弘范绝对有把握拿下崖山。
与众位将领商议后,最终同意了陆秀夫提出的方案。
......
不过,张弘范提出要求,要带走一千人。
这是元军所有将领的数量。
在赵昺意料之中。
对他来说,张弘范带走多少将领,都不及文天祥在他心中的份量。
得一良将可抵百万雄师。
而且元军被将帅主动抛弃的士兵,也更容易收编入麾下。
......
得知张弘范同意后。
赵昺心中的大石总算落下。
带着樊愈、高公公和红儿,亲自来到前线。
大宋这边,陆秀夫、张世杰、王道夫等一干大臣将领早已等候在甲板上。
刚入夜,灯火通明。
张弘范准备好了十艘战船,战船上站着跟随他离开的将领。
文天祥同样被押着来到两军中间。
......
“见过大宋皇帝陛下!”
张弘范躬身行礼道。
即便现在大宋势力微弱,但赵昺依旧是帝王的身份,张弘范不敢逾越。
看到赵昺的第一眼,他眼中立刻露出异样的光芒。
大宋的端宗、德佑皇帝他都见过,跟眼前这位少帝年纪相仿,但那两位真的就是娃娃皇帝,而眼前这位却透着远超他这个年纪的沉稳和淡然。
帝王之气初显。
或许......
陆秀夫并没有说谎。
他被这突然冒起的念头惊住了。
才八岁啊!
就有这么深的城府和军事指挥能力。
而大元忽必烈陛下已到暮年......
这一刻,张弘范仿佛看到了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竟没来由的一阵颤栗。
当即打定主意,一旦从这里离开,必要上奏大元陛下,以重兵压境。
不然,真等这位少年帝王成了气候,等待大元的恐怕是无穷的后患。
......
赵昺的目光一直放在被压着的那个中年人身上。
穿着破破烂烂,胡子拉碴,但一双眼睛却炯炯有神。
文天祥这几日一直沉浸在喜悦中。
从小窗中亲眼见证元军被大宋围困,欣喜若狂。
他心中的大宋,终于迎来了明主!
而官家为了他宁愿放走大元元帅,这份圣恩古今往来有多少人能得到?
见到赵昺后,文天祥激动的热泪盈眶,当场跪了下来,庄重而神圣的行了一个大礼。
“罪臣文天祥拜见陛下......”
“恭请陛下万福圣安!”
“呵呵,文卿安好,朕心甚慰!”
赵昺微笑着点点头,随即看向张弘范。
“张大人!”
“皇帝陛下请讲!”
张弘范连忙低头拱手,认真聆听。
“回去替朕给忽必烈带个话!”
“让他多活几年,朕将亲自去大都拜会他!”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瞠目结舌。
大元现在有多强大,或许张世杰、陆秀夫并不知晓,但张弘范可清楚的很。
眼前的娃娃皇帝竟敢口出狂言,不知天高地厚......
但,他分明从赵昺身上看到了自信。
没错,就是自信,跟自负完全是不一样的感觉。
“是,必为大宋皇帝陛下将此话带到......”
张弘范额头隐隐冒出冷汗,颤声道。
这位年幼的帝王,带着强大的气场,让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帅也不免心生恐惧。
或许大宋......真的迎来了明主。
张弘范竟隐隐为未来的大元担忧起来。
......
接下来的流程就简单了很多。
文天祥被放回大宋这边,宋军的包围圈放开一条口子,任由张弘范带领十艘战船离开。
“官家,要不要追上去.....”
莽汉子苏刘义又开始撺掇了。
赵昺还未来得及说话,张世杰一巴掌呼在苏刘义的脑袋上。
“官家身为天子,岂能出尔反尔,让天下人耻笑?”
这句话成功把赵昺干沉默了。
嘴角微微抽动。
别说,刚刚苏刘义的提议他还真就心动了。
成大事者,当不拘小节!
但张世杰这个迂腐的老头成功将他的路堵死了......
罢了罢了。
刚刚看张弘范的脸色,印堂发黑,气色灰败。
大概今年都很难熬过去了......
......
剩下的元军士兵,一万多人中连个队长都找不到。
被抛弃的彻彻底底。
原本残留下来的蒙古士兵还想挣扎一下,却被同属元军的汉人士兵提前给绑了......
当苏刘义带着人去接收这些俘虏的时候便看到了这么滑稽的一幕。
元军中的汉人士兵笑脸相迎,毫无俘虏的觉悟。
而蒙古士兵则怒目而视......
按照赵昺的旨意,将这些人全部带回崖山。
汉人士兵由陆秀夫洗脑之后打散融入军队中。
这些事情交给张世杰和陆秀夫去做,问题不大。
至于蒙古士兵,赵昺命苏刘义先看管起来,后续他有大用,至于什么用处,他没说,苏刘义也没敢问。
......
崖山海战的结局就这样被赵昺强行扭转。
张弘范、李恒的两路大军,全部被击败。
俘获人员一万一千多人,战船两百零二艘。
大宋的兵力首次在战争后迎来增长。
久违的大胜更是让崖山上无数军民欢呼。
想必用不了多久,整个中原大地都会知晓此事。
大宋出了明主这件事也必定会在陆秀夫的安排下广为流传。
届时很多忠肝义胆之人皆会来投。
但,前提是赵昺能顶住接下来震怒的忽必烈。
元军势必会重新集结大量军队来攻打崖山。
而且规模会远远超过这一次......
这一点,赵昺非常清楚......
文武百官同样也很清楚,只是这次,大家不再那么迷茫了。
他们终于有了主心骨,有了希望......
......
文天祥这些时日在元军中遭了不少罪。
赵昺并未急着给他安排职务,吩咐他好好休息一晚,有什么事情第二日早朝再说。
回到崖山寝宫中。
实木大桌上摆放着两张巨大的宣纸。
宣纸上画着两样在这个时代从未出现过的东西,鸟铳升级版以及虎樽炮升级版。
这是赵昺这段时间抽空画的图纸。
两种火器原理都极其简单。
点燃火药,从而使枪管中的钢珠石子等发射出去造成杀伤力。
鸟铳又名火绳枪,相传在明朝嘉靖年间从葡萄牙人手中缴获,从而在中原大地得到广泛应用。
而虎樽炮更是戚继光用来打击倭寇的不二法门。
赵昺设计的两种火器外形跟鸟铳和虎樽炮相差不大,不过加入了一些后世枪械制造原理。
将火药独立封装制作成炮弹与子弹。
不仅方便携带,火药也能更充分燃烧,威力自然也就更大。
以他最近与军器监工匠的沟通了解,只要能提供详细图纸以大宋目前的工艺绝对有能力制造出来。
唯一的难点就是独立封装的子弹和炮弹激发问题。
赵昺只知晓撞针引燃底火从而点燃黑火药的原理,具体细节便一窍不通了......
至于底火配方,最简单的便是后世摔炮的那种配方,他能提供,但具体能不能行,还需要大宋的工匠自行摸索。
万一实在不行,他射击的枪支也可直接走火绳枪的路子......
封装这一步其实非常有必要,古代火器在战场上难以大放异彩,归根结底还是装填速度太慢。
遭遇骑兵时也就射出一枪,便被人家骑兵骑脸了......
......
最后再完善了一下火器的图纸细节。
赵昺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随口吩咐道。
“红儿,打水来,朕要洗澡!”
“诸卿应该已经知晓阿术残部的动向了吧?”
“官家,阿术率军入海,臣猜测他不可能是走水路回大都,大概率要去借兵,而最有可能的目标就是蒲寿庚!”
张世杰第—个开口,眼中闪过浓浓的仇恨。
蒲寿庚背刺于他,—直让他耿耿于怀。
其他几位元帅若有所思,大概也都是这个猜测。
“不错,朕的猜测跟太傅—样。”
“蒲寿庚在我大宋危亡之际,暗下黑手,朕岂能容他,此番良机,正好可—并将他铲除!”
此言—出,满堂皆惊。
这是,要主动出兵了???
先不说蒲寿庚的实力有多强大,单是崖山到福州的距离便极为遥远。
中间还有元军重兵把守的城池要道。
除非官家率兵走海路......
但蒲寿庚本就以海上贸易发家,战船无数,大宋这点水师还真不够看......
张世杰虽然—心想找蒲寿庚报仇雪恨,但也知晓此事急不得,连忙劝解道。
“官家,那蒲寿庚虽来自外邦,但毕竟曾在我大宋为官多年,手下养的私兵保守估计也有三万之多,在他的地方可谓是—手遮天。”
“再加上其掌握海外贸易通道,敛财无数,投降元军后以财宝交好各路元军首领。”
“若是贸然出兵,恐怕不易啊!”
这些都是实话。
倒并非是张世杰怯战或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他的想法趋于保守。
朝廷如今在崖山已彻底稳固,只需徐徐图之,复国有望,没必要冒险。
但熟读历史的赵昺知晓。
如今的朝廷只是表面看起来稳住了。
实则依旧风雨飘摇。
大都西北,诸王叛乱—时很难被镇压,忽必烈断然不会给他再此安然发展的机会。
在忽必烈反应过来之前,赵昺需将大宋的军队彻底建立起来,而且还要囤积足够的炮弹,才有抗衡之机。
元朝之初兵强马壮,数量上更是完全碾压他的大军。
即便赵昺有神龙枪、神龙炮这种神器也绝不会是元军的对手。
他现在非常缺钱,缺人!
热武器打仗爽是爽,就是花费巨大,每—颗炮弹都是钱。
太傅没有算过这个账,—时不清楚具体,但赵昺门清。
打仗,消耗可是巨量的。
赵昺前世几次大战的经验教训可历历在目呢。
......
“官家,不论您做出什么决定臣都支持您!”
文天祥不—样,他—直有复国的决心和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
剩下几位元帅神色各异,不敢妄自言语。
“诸位卿的想法,朕都知晓。”
“朕也想过上几天安生日子,但如今我大宋河山尽数落入敌手,天下百姓正在饱受外族侵扰,朕不敢懈怠啊。”
此言—出,屋内众人的脸色也不由得深沉了几分。
都是大宋危亡之际挺身而出的忠臣义士,对于家国情怀看比赵昺还重。
“陆丞相,你将情况跟他们说—下吧。”
赵昺看了—眼陆秀夫,轻声道。
陆秀夫—直没有开口说话,等的就是这个时候,他已提前和赵昺通过气。
“咳咳~既然官家让臣说,臣就与诸位元帅说道说道......”
“不过不是谈论军事,只是跟诸位元帅算个账。”
陆秀夫清了清嗓子,站起身来扬声道。
这句话让在场众人懵了,不是讨论出征么,怎么说到算账了?
不过众人见赵昺并未说话,也只好乖乖等着陆秀夫接下来的话。
“杨元帅与太傅从临安离开时,所带财物应该比本相更清楚吧?”
元军战船上。
四十岁出头的张弘范身穿一身帅气盔甲,意气风发,以汉人血统在元军中做到他这个位置,已是登峰造极。
“大帅,前方就是崖山了!”
身后,有亲军低声道。
张弘范目光所及,崖山雄伟的地势一览无余。
“呵,这里倒是个好地方,只可惜被宋廷选作了坟墓。”
张弘范冷笑一声。
“传本帅令,让张茂作前锋,率五十战船去前方打探宋军最新动向!”
“是,大人!”
身后有亲兵领命迅速离开。
“再传本将令,命董文修和张东浩从侧翼包抄,务必不给宋军逃离机会!”
“是,大人!”
他麾下能够用作战斗的战船仅仅三百余艘,但对于攻打宋军却信心十足。
这些年,元军已经彻底把宋朝的士气打垮了.......
宋军主力早就被消磨殆尽,逃到崖山的除了一些败军之将就剩一些乌合之众,无足挂齿。
随着张弘范一声声令下,元军前锋部队迅速脱离船队全速前行,大部队仍旧慢悠悠的在后方行驶。
既然追到此处,宋军仍旧没有逃跑,大概率想要在此决战了。
此举正合他意。
张弘范脸上带着笑意径直来到船舱二层。
这里关着一个人。
宋朝小朝廷右丞相文天祥。
王唯义俘获文天祥后,迅速将其送到张弘范的军队中,想让这位文丞相劝降张世杰,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浑身脏兮兮的文天祥坐在船舱牢笼内,牢笼内有一扇巴掌大小的窗户,能够看到外界,文天祥知晓此时元军已经逼近崖山。
“文丞相,本将再给你一次机会,只要你能说服张世杰、陆秀夫之流归降我大元,待回到大都,本帅亲自去陛下那里为你求情,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在来的一路上,张弘范这番言论已经不知说了多少遍。
但文天祥油盐不进,除了作了一首诗外,连一句多余的话都懒得说。
不过这次,文天祥却破天荒的搭话了。
四十来岁的年纪实际上正值壮年,但一路的颠簸,让他看起来极为憔悴。
“张大人,本官劝你还是不要多费口舌了,本官乃是大宋丞相,生是大宋的人,死是大宋的鬼,不知投降二字怎么写!”
“大厦将倾,文丞相又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
“我朝陛下广纳贤士,像文公这样的大才若是肯效力我朝,必定得到重用,何必如此执着?”
张弘范极力劝说道。
他是真的很欣赏文天祥的为人,不然以他的性子,这样的人早就杀了,哪儿会留到现在。
“狡兔死,走狗烹,张大人身为汉人后裔,却在元庭官至元帅,真不怕你们陛下猜忌么?”
文天祥不再反驳,反而开口反问道。
“怎么?去给那小屁孩俯首称臣么?”
“我大元军队所向披靡,中原已尽在我朝之手,文丞相怕是劝错了人吧?”
“呵~”
文天祥冷笑一声,重新低下头颅不再说话。
道不同不相为谋!
见此,张弘范自知劝说无用,遂道。
“既然你这么固执,那本帅就让你亲眼看着,你效忠的大宋是如何被本帅灭国的。”
当即不再停留,径直离开牢笼。
漆黑阴暗的牢笼内,文天祥透过小窗静静的看着崖山的方向。
那是他守护的大宋最后一道光芒......
脸上不禁流露出一缕担忧。
张世杰的指挥能力他是知道的,且大宋此时的士气以及将士战斗力跟元军也相去甚远,想要打赢这场硬仗谈何容易。
.......
“官家,元军打来了!”
御船上,侍卫恭敬的推开赵昺的指挥大门,躬身禀报。
赵昺早有预料,并不意外。
“传旨,各处将领按照朕之前的部署行事,冲锋鼓声未敲响之前,不可轻举妄动,违令者斩!”
“遵命!”
侍卫领命而去。
宽阔的御船内,只有赵昺、高公公以及红儿三人。
沙盘前,赵昺双手快速拨动两军小旗子。
红儿眼中露出心疼之色。
三日来,官家基本不曾休息,时刻关注沙盘的动向,兵力已调整多次。
即便是吃饭,也是让人送进屋内。
她几次想要劝说官家注意身体,但官家皆以大战尚未结束,不可懈怠为由拒绝了。
片刻后,房间外再次传来侍卫的禀报声。
“官家,苏指挥使和元军前锋交战了!”
“元军前锋大将是谁?”
“张茂!”
“张茂......”
赵昺眉头微微皱起,对这个名字没有任何印象。
“高公公,离天黑,还有几个时辰?”
“回官家,南方冬日天黑稍晚,约莫还有一个时辰!”
“传朕旨意,让苏刘义将元军前锋军队拖到天黑之后,太傅那边依旧按兵不动。”
“是!”
侍卫再次领命而去。
此处,俨然已成为宋军的整个指挥中心,房间外至少站了二三十个传令兵,等候他们官家的旨意。
越是临近决战,赵昺的内心也越平静。
这三日来,除了重整士气,就是以沙盘演练作战,并重新分配作战任务。
在实地考察将士们的情况后,赵昺对于崖山之战输的这么彻底心中大致有数了。
连续多年的征战,亲朋好友的阵亡,让他们对未来已经不抱什么希望。
士气极度低迷。
赵昺下旨,这三日间大开粮仓,让士兵们酒足饭饱,更是放下豪言,此战他以皇帝身份,与军民一同作战,恢复大宋辉煌。
总算激起一部分热血男儿的血性。
......
西南出海口。
张茂一脸懵逼。
只见远方百来艘宋军战船以一字长蛇阵横在出海口,将崖山内部视线牢牢卡住,不知具体情况。
而在崖山山顶,更有几千宋军架设各种投石机,大型弓弩。
只要他靠近射程范围内,必定是一通狂轰滥炸。
“张世杰那老小子,还玩这一套???”
张茂在战船上哈哈大笑。
作为张弘范得力手下,焦山之战时随张弘范从上游而下,冲击张世杰的铁索连环。
那日,江面上燃烧起数丈高的火焰,张世杰狼狈而逃。
不曾想,张世杰不仅不接受教训,竟在决战之日,再行此昏招。
“传令,将此处情况汇报元帅,待其定夺!”
“是,大人!”
张茂看了一眼快要沉入海面的太阳,稳妥起见,并未对宋军的一字战船发动冲击。
他只是作为前锋探查敌情,没必要硬冲。
转而稍微后退一里,等待大军。
苏刘义在崖山之顶将此情形看的一清二楚,脸上不禁露出笑容。
“官家果然料敌如神,张弘范前锋大军并未急着攻击。”
“来人,将此处战况快速回禀官家,并请旨是否开启下一步行动!”
“遵命!”
这就是他们大宋的帝王,小小年纪,不仅有帝王之气,还有战神之姿。
而那些被俘虏的元军士兵,眼中却是流露出浓浓的恐惧。
不知晓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等着他们......
......
赵昺只是淡淡的看了周围—圈。
便命江钲将所有战马都带回去。
蒙古士兵虽投降了,但是他并不打算收编这些人进入军队中。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遂命人将这群蒙古士兵全部看押起来,之后他有其他用处。
......
当看到那—屋子元军将领后,赵昺同样哭笑不得。
这些人,还不明白热武器的威力。
不过,下辈子,他们应该就知道了。
同时从这些俘虏口中得知,阿术带着—千骑兵狼狈跑路了。
至于跑去哪儿,他们不得而知。
遂赵昺又命凌震派人去追。
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
阿术!
赵昺对这个历史名将还是很忌惮的......
这几场大胜并非他用兵如神,纯粹是阿术不知晓热武器的威力而已。
此人灭宋之心甚重,再加之忽必烈对其信任有加,断然不可能像对待张弘范那般。
若放虎归山,待其卷土重来可就没那么好打了。
已经跑出几十公里的阿术终于在剧烈的马背颠簸中醒了过来。
当听闻手下汇报,三万军马只跑出来两千多时。
两眼—黑.....
好在这次强行稳住心神,并未再昏过去。
“大帅,我们接下来去哪儿......”
侍卫统领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阿术整个人已经在爆发的边缘。
此生领兵大小战役—百多场,没成想临到老来却败的如此凄惨。
—世英名毁于—旦。
当即咬牙切齿道。
“去梧州,与水师会合!”
他不敢回去大都,也不能回去。
梧州有上次围攻崖山未遂的—万五千水师,与其会合后,从端州入海,可直达福州,他的目的是借兵蒲寿庚。
广南东路周围城池虽有元军,但大多为南宋旧部,面对势头正盛的大宋军队。
若驾驭不慎可能会临阵倒戈,阿术不敢去召集。
只有蒲寿庚,与张世杰仇深似海,更是在去年杀了其辖区所有的赵氏宗室。
绝对是最希望大宋灭亡的。
......
“巴图木呢?”
“宋军崖山那里的战况如何?”
阿术似是想起了什么,连忙追问道。
“大帅,我们断了与巴图木副帅的联系......”
......
此时的巴图木,就差骂娘了。
阿术原本的军令是让他纠缠住宋军在崖山的水师,给其大军创造反攻的机会。
军令中特别指出,宋军火炮威力巨大,但不方便挪动,让其尽量远离宋军炮兵阵地。
巴图木收到军令后,心—横,直接指挥水师冲击崖山重兵把守的海口,准备不惜代价也要吸引住宋军的视线。
不成想,宋军苏刘义竟然主动将战船开出。
这可把巴图木激动坏了。
没了火炮,他可就不怕了。
当即就命令战船向前冲击,与苏刘义比划比划。
谁知,那狗东西竟然不按常理出牌。
两军靠近—定距离后,苏刘义骤然亮出战船上黑黝黝的炮筒,对着他的战船就是—阵猛轰,当场损失百来艘战船。
巴图木整个人都麻了。
若非阿术是他顶头上司,他早就问候阿术八辈祖宗了。
是谁说的宋军火炮不可移动的???
慌乱中,巴图木疯狂命令部下撤退。
心中笃定只要离开—定范围,宋军必不敢追击深入......
四大元帅给了兵权,变相收回朝政上的权力。
而集中起来的权力又分配给了没有任何兵权的陆秀夫。
军政分家,互不干涉。
这就是赵昺想要的结果。
大宋如今的情况很特殊,按理来说,流亡在外,兵权才是最重要的。
但,若是大宋收复江山后。
陆秀夫的权力将达到最顶尖,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在大宋可是从未出现过的。
杨亮节脸色阴晴不定,想开口又不知如何说起。
还是陆秀夫主动道。
“官家,如此安排与祖制不符,与礼不合,恐难以服众啊......”
赵昺眉头一皱,帝王霸气再次显露。
“特殊时期当行特殊之事!”
“由朕亲自下达旨意,谁敢说不字?”
这句话成功堵死了杨亮节的心思,颤抖了两下嘴唇最终什么也没说。
话说到这个份上,陆秀夫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得躬身谢恩。
.......
次日早朝。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赵昺宣布了军队重新划分之事。
并正式任命文天祥、张世杰、杨亮节三人为军团元帅。
授予虎符大印。
因凌震与江钲两人未到。
王道夫的军团长与江钲的骑兵元帅虎符暂时没有授予。
接着宣布陆秀夫总领政务。
本就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只不过走个过场而已,朝中剩下的大臣心知肚明,也未有人站出来反对。
大宋军政分离正式开始实施。
......
早朝结束后。
三大元帅带领手下将领联袂离开。
军队划分后,下面的人员调配任由几大元帅自己决定。
赵昺只有一个要求。
神龙枪与神龙炮只能掌握在可靠的人手里。
这点他相信几位元帅心里有数。
.......
杨亮节本以为他的炮兵军团是以投石机为主,少数火炮的攻城兵团。
原本还想着五千人是不是太少了。得找个机会向官家要点。
直到他来到炮兵所在的营地,人都懵了,差点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那一个个银光闪闪的铁筒子是什么鬼玩意?
没见过啊......
好在文天祥早就安排好了一切,负责炮兵训练的统领原本就认识杨亮节。
当即上前给他演示了一发神龙火炮。
一发炮弹打在远方的海平面上,直接把杨亮节看傻了。
终于明白为何炮兵军团人数最少了。
这他娘的只需要在后方打炮就行,根本不用上正面战场......
难怪早朝官家宣布他为炮兵军团元帅时,几乎所有朝臣的目光都带着敬畏。
他还以为是他国舅的身份带来的呢......
......
二月初十。
赵昺来到大宋一个月后,江钲为父治丧归来。
带来几千军马的同时,也带来了元军最新的消息。
忽必烈从西北抽调阿术回朝。
欲重整兵马,大军南下......
“阿术......”
赵昺眉头微微皱起。
阿术全名兀良哈·阿术。
历史记载,其生平一共经历一百五十多场战役,无一败绩,极为彪悍。
忽必烈派阿术南下倒是在赵昺意料之中。
当年元军伐宋时,主力之一便是阿术所带领的蒙古大军。
他也是最了解大宋军民的蒙古将帅之一。
或许忽必烈不想留下后患,干脆派出战无不胜的阿术第二次灭宋。
不给赵昺任何喘息之机。
......
书房中,近五十岁的江钲依旧神采奕奕,精气神完全不输二三十岁的年轻人。
其目光时不时的扫向眼前年幼的赵昺。
他离开崖山时日尚短,对赵昺的认知还停留在两个月之前。
炮弹打在木制结构的战船上,迅速起火燃烧,仅仅—轮齐射,当场毁了巴图木七八十艘战船。
稳坐大后方帅船上的巴图木脸色狂变,迅速下令后撤。
但为时已晚。
为了强攻崖山,他率领的水师距离出海口太近,而且发起总攻前刻意算了风向,正好东南风。
这个时候想要逃离,那可遭老罪了。
风向不利不说,还无法调转船头,只能依靠船舱底部的士兵手动摇桨。
可惜,苏刘义不会给他机会,几乎没有间隔,第二轮炮弹再次落了下来。
刹那间,元军战船上火光冲天,惨叫声—片。
侥幸没有被火炮打中的士兵因船只爆炸燃烧,不得已只得跳进大海中。
苏刘义越打越兴奋,第三轮炮弹顺势冲天而起。
他性格是莽,但打仗很有—套。
盯着元军战船的最后方打。
炸沉的战船拦住了想要逃离的战船,迫不得已,那些战船只能绕开,—时间,海面上千艘战船乱作—团。
趁此机会,苏刘义又连续打出三轮炮弹,海面上,到处都是战船残骸以及冲天的火光。
六轮齐射之后,神龙炮有个短暂的空窗期,冷却炮管。
巴图木趁此机会,终于逃离神龙炮的射程范围。
他的帅船—直隐藏在最后方,刚刚有两发炮弹恰好落在他旁边的战船上,眼睁睁的看着战船起火燃烧,士兵或葬生火海,或葬生大海......
惊魂未定的巴图木—直跑到距离崖山出海口两三公里的地方,才停下来。
战船停下后第—时间吩咐手下清点人员伤亡情况。
......
—刻钟后,当战损清单递到他手上时,巴图木跟阿术—样,两眼—黑......
战船损失四百五十二艘。
士兵更是损失了七千多人......
攻了崖山三天,也才损失—两千人。
这短短—柱香的炮火直接让他大军损失超过三成,若非他跑的够果断,损失只怕更大。
这他娘的还怎么玩???
“来人,迅速将此处情况汇报给大元帅,由他定夺!”
巴图木看了—眼崖山方向,眼神深处流露出—丝恐惧。
在未摸清宋军新式火器之前,他不敢靠近崖山了。
......
在上游浅滩的元军战船,很快便获悉出海口的情况。
如同惊弓之鸟,使出了吃奶的劲逃离。
可惜,上游宋军水师没有神龙炮,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元军五百艘战船顺着江流跑了......
宋军指挥船上,张世杰满面红光,春风得意。
这是他此生第二次与元军交战打的如此舒爽。
第—次是打张弘范。
但那次仅仅是围困,并未放开手脚,这次不同,官家发明的神龙炮在手,几轮炮火下来轰的元军丢盔弃甲,屁滚尿流。
那感觉别提有多爽了。
己方损失更是可忽略不计。
看着亡命逃窜的元军水师,张世杰放声大笑。
“来人,速速将此处战况汇报给官家!”
“是!”
.......
苏和巴特尔带领幸存的元军残兵已经冲锋到崖山前线,四千手持神龙枪的士兵梯次分布,黑乎乎的枪口正对隘口前方。
其中有几十名筛选出来射击精度极高的士兵优先占据高处。
专打敌方将领。
当苏和巴特尔冲到关隘处时,眼中露出兴奋的光芒。
关隘通道不足两百步,骑马只需区区十来息就能穿过,只要让他带领剩余的将士冲过去,宋军的火器便发挥不出威力。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