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小玉王秀才的其他类型小说《被退婚后嫁清俊屠夫,领全家致富完结文》,由网络作家“董峻汝”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而且王掌柜说的有道理,万一哪天旁人也琢磨出配方呢。左右不过是一道菜,能有多难。钱氏到家就把这事和婆婆说了,崔氏听到能卖200两,根本不信。他们村里就是王秀才家、里正家也拿不出200两。痴人说梦。“娘,我真没听错,要不你劝劝小玉?”钱氏急得就差指天发誓了。崔氏将信将疑,看向正在哄赵宝根玩的闺女,又惊又喜。许久后,就在钱氏以为崔氏还是不信时,她突然说:“这配方本来就是小玉的,她想怎么办就依着她吧。她天天出摊还能给你工钱,多好。这要是卖了,你到哪赚这15文。”每日15文,对于钱氏来说堪称巨款了。钱氏不好再多说什么了。明日她要回娘家一趟,便悻悻的回屋收拾东西去了。明日是她爹的生日,家里捎信让她回去一趟。她快两年没回娘家了。倒不是她不肯回,而...
《被退婚后嫁清俊屠夫,领全家致富完结文》精彩片段
而且王掌柜说的有道理,万一哪天旁人也琢磨出配方呢。
左右不过是一道菜,能有多难。
钱氏到家就把这事和婆婆说了,崔氏听到能卖 200 两,根本不信。
他们村里就是王秀才家、里正家也拿不出 200 两。
痴人说梦。
“娘,我真没听错,要不你劝劝小玉?”钱氏急得就差指天发誓了。
崔氏将信将疑,看向正在哄赵宝根玩的闺女,又惊又喜。
许久后,就在钱氏以为崔氏还是不信时,她突然说:“这配方本来就是小玉的,她想怎么办就依着她吧。她天天出摊还能给你工钱,多好。这要是卖了,你到哪赚这 15 文。”
每日 15 文,对于钱氏来说堪称巨款了。
钱氏不好再多说什么了。
明日她要回娘家一趟,便悻悻的回屋收拾东西去了。
明日是她爹的生日,家里捎信让她回去一趟。
她快两年没回娘家了。
倒不是她不肯回,而是爹娘看不上赵大柱,也连带的不让她回去。
第二天一早,钱氏起的比村里的公鸡都早。
一个人提着她买的两斤白米和两斤白面回家给她爹贺寿。
她想拉着赵大柱和他一起回去,可是赵大柱不肯,陪着赵小玉去镇上出摊。
她也不怪赵大柱,毕竟以往回去,爹娘对赵大柱冷嘲热讽,话说的十分难听。
她也不怪她爹娘,他们也是为了她好,所以才不同意她嫁给赵大柱。
赵家太穷了,拿不出聘礼不说还全家溺爱赵小玉,有赵小玉这么个无底洞,日子是过不好的。
可是钱氏就看好了赵大柱,赵大柱长得好,还不嫌弃她长得高大粗壮,真心对她好。
公婆也是好人,全家人都是真心待她,当年难产,要不是赵小玉及时找来稳婆,她早就没命了。
钱氏很庆幸自己能嫁给赵大柱。
现在小姑子也懂事了,还能给她发工钱。
钱氏心里美滋滋的,她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他们一定也会为她高兴的。
远远看到院门,钱氏便迫不及待的喊了起来,“爹,娘,我回来了。”
钱氏的娘吴氏拿着扫帚抬起头,寻声望去,“是大妞回来了?孩儿她爹,大妞回来了。”
钱老汉闻言也来到院子里张望。
钱氏的弟弟钱有财也拄着拐出来了。
一家人一起迎接钱氏的到来。
钱氏激动的眼泪在眼圈里打转,父母总算是原谅她了,“爹,娘。”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吴氏盯着钱氏身上的新衣服看。
钱氏将手里的白面和白米递给吴氏,这才发现弟弟拄着拐,忙问:“这是怎么了?怎么受伤了。”
“唉。遇到劫匪了。”吴氏回道。
钱有财问:“大姐,听说你小姑子卖卤煮赚大钱了,你看你这又买米又买面的。”
弟弟这是问到她心坎里了,钱氏忍不住开始炫耀起来,“小玉的卤煮生意可好了,每天还给我 15 文的工钱,还给我婆婆 10 文。她每天都往家里买吃的用的,对宝根也特别好,总给宝根买东西,还说等宝根再大点要送宝根去镇上的私塾读书。小玉还说……”
钱氏说起小姑子的好,她能说一天。
即便赶路回来正口干舌燥,丝毫不影响她吹捧赵小玉。
吴氏和儿子对视一眼,传闻果然是真的,赵家发了。
钱有财忽然喊疼,“哎呦!哎呦!疼死我了。”
钱氏被打断了,扶着弟弟说:“你快坐下,伤筋动骨一百天,可不能乱动。”
吴氏说:“你能过上好日子,娘也就放心了。就是你说我这命怎么这么苦,你弟弟腿打折了,你弟媳妇也嫌咱家穷,闹着要和离。”
赵小玉鬼精鬼精的不肯卖配方,钱家未必也不卖。
钱氏还呆愣在那,直到看到醉仙楼的店小二从她爹那买了一碗卤煮。
她的天塌了,被她爹娘捅塌的。
“娘,你们怎么来镇上了,不是说去别的地方卖吗?”钱氏反应过来,哭喊着扑了过来。
吴氏从地上爬起来,拢了拢散乱的头发,拍了拍身上粘的灰,瞪了钱氏一眼,“这镇上是你家开的?你说不让卖我就不能卖?”
钱氏急的直喊,“娘,你这是要逼死我呀,这要是让我小姑子知道了,我哪还有脸活。”
钱老汉冷着脸赶人,“没脸活就死去,做闺女的孝敬父母难道不应该,在这要死要活的。”
“看着你娘挨打不上前帮忙,我们老钱家没有你这样的女儿,给我滚。”
吴氏气的使劲推了两下面前的闺女,钱氏没站稳直接瘫坐在地上。
钱氏哭得几乎喘不过气来,杵在那不知道如何是好。
其他摊贩嫌钱氏哭得晦气,出言驱赶,钱氏无奈只好哭哭啼啼的回去。
回到摊位那,见赵小玉一个人忙活着。
钱氏抹了一把眼泪,赶忙上前帮忙,始终不敢抬头看赵小玉。
因为钱老汉的搅和,还是抢了赵小玉的生意,今天比往常晚了 1个时辰卖完。
中午崔氏见小玉她们一直没回来,有些着急。
赵大柱也担心是不是遇到麻烦了,于是来镇上寻她们。
见钱氏双眼通红,明显刚哭过,直性子的赵大柱便问:“这是怎么了?”
赵小玉白了一眼钱氏,气她不明事理,没言语。
赵大柱傻笑一声,定是钱氏惹了妹子,被小玉骂哭了,不再追问。
卖完后,几人收拾东西往回走。
回到家,崔氏也察觉不对,拉着赵小玉问是怎么了。
赵小玉看向钱氏说:“钱氏,你自己说吧,这事瞒不住。”
钱氏闻言,又开始哭了起来。
赵大柱急的推了一下钱氏,“你快说呀,哭什么。”
钱氏顺着劲就瘫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把将配方告诉娘家的事说了。
一家人都惊呆了,200 两都不卖的配方,就这么被钱氏白给了她娘家。
赵大柱气的扬手就给了钱氏一巴掌,“你个蠢货,就你那爹娘的话你也敢信。”
崔氏忙拦住赵大柱,“有话好好说。”
当年钱氏爹娘不同意赵大柱和钱氏的婚事,赵大柱也觉得拿不出5 两聘礼对不住钱氏,便主动去钱家种地干活。
钱氏父母便把赵大柱当免费劳力用,逼着他一个人将六亩地种完,不但不给送饭,连口水都不给送。
赵大柱实诚,干活卖力,在地里一干就是一天。
一日天气实在太热,赵大柱干了一天农活中午也没吃饭,到下午便支撑不住中暑晕倒了。
要不是赵二柱心疼他哥,跑去帮忙发现了赵大柱,赵大柱就是死在地里都没人发现。
从那以后,赵大柱便再也没登过钱家的门。
赵小玉忽然冷声说:“咱们全家人指着这份生意过日子,就这么被你搅和了,钱氏你认吗?”
钱氏,小玉叫她钱氏,不叫她大嫂了。
钱氏求救的看向赵大柱,希望丈夫能帮自己说几句好话。
赵大柱没好气的说:“小妹问你呢,赶紧回答。”
钱氏抽抽搭搭的回答:“小妹,我认,都是我的错。”
“你认就行,这么大的错,休了都是便宜你了。大哥,你要是肯,就休了她吧。吃里扒外,有一就有二,改不了。”
吴氏说的满心凄苦,拍着大腿哭了起来。
钱氏愣住了,娘家不穷呀,家里有六亩水田,她在家时还开了六亩荒地,还有一个鱼塘,她家在村里算是富户了,怎么就穷了。
吴氏哭着解释:“为了给弟弟治腿,水田和鱼塘都卖了,这日子以后可怎么活呀。”
“那还有钱治腿吗?”钱氏担心的看着弟弟腿。
“没钱了,姐,咱家没钱了,以后饭都吃不上,哪里还有钱治腿。”
“小玉给我的工钱,我都没花,有两百文,我这就回去取。”钱氏说着便转身要立即回家拿钱。
吴氏忙拉住钱氏,“200文哪够呀。再说咱家以后靠什么过日子,我的命苦呀。”
吴氏说着说着又开始哭嚎起来。
钱氏也跟着犯起愁来,旋即想起总是乐呵呵的婆家一家人,便说:“咱们有手有脚一定有活路的。我公婆以往一直在镇上打工,有一家人心善,上了年纪老人他们也愿意雇佣,回去我就求公婆帮忙介绍。弟弟腿治好后可以再去开荒地,日子一定能过起来的。”
钱有财听的脸都黑了,吴氏神色也阴沉下来。
钱氏还在一门心思的为家人寻找出路,没注意到父母的神色。
钱老汉冷哼一声,“好了,还用你一个出嫁的闺女给娘家人安排上了。”
“爹,我不是这个意思。”钱氏尴尬的解释。
吴氏:“你可真够狠心的。我和你爹一把老骨头了,你还让我们去当奴才。,还让你弟去开荒,开荒是人干的吗?”
钱氏被怼的愣住了,当年她一个人给家里开了六亩荒地,天不亮就出门天不黑透不回家。
吴氏说完也想起女儿一人给家里开了六亩荒地,于是讪讪的解释,“你弟弟和你比不了,他从小身体就弱,让他去开荒,不是要他的命吗?”
钱有财接话道:“姐,从小你就最疼我,我这回可就靠你了。”
钱氏看着弟弟也心疼,一狠心说:“行,我回去和公婆说一声,明天起我就回来给你们开荒地。”
钱有财一听就急了,“开什么荒地呀,你小姑子不是会做卤煮吗?你教给我做就行了,我也支个摊,这不是比种地强?”
钱老汉接话道:“你是老大,要照顾弟弟。”
这话钱氏从小听到大,她也一直也是这么做的。
“可是,那配方是小玉的,我也不能私下就教你做。”钱氏为难的说。
吴氏:“你个死丫头,我们是别人吗?嫁人了,自己爹娘都不认了。”
钱有财:“我不去平安镇卖,我去别的镇,或者县里也行,总之不会影响你小姑子的生意。”
钱氏说:“可是,醉仙楼要出 200 两买配方,我小姑子都不肯卖,这配方挺重要的,我不能私下给你们。”
吴氏三人一听能卖 200 两,眼睛都直了。
钱有财激动的声音发抖,“姐,你可是我亲姐,我从小是你看大的,我知道你最疼我了。我绝不不告诉别人,也不影响赵小玉的生意。我有这个手艺,我以后也能过上好日了。姐,你不想我过好日子吗?”
吴氏继续游说,“你悄悄告诉我们,不叫赵小玉知道就是了。这卤煮就是一道菜,难道只能她赵小玉会,旁人不能自己琢磨出来?”
吴氏的话让钱氏想起,王掌柜也是这么说的。
而且,这些天也有不少客人说其他饭庄也推出卤煮这道菜了。
钱有财见钱氏动摇了,于是说:“姐,我媳妇嫌我穷都跑了,你不会忍心看咱家断子绝孙吧。”
赵小玉的这份生意最要紧的便是得有猪下水,秦家每日会杀三四头猪,按说可以满足她刚开始的生意需求。
只是,用炭灰搓洗猪下水祛除粘液的方法也不是难以琢磨的事情,保不齐其他村民就想到了,他们一旦也能祛除这腥臭的味道,便也会去秦家买猪下水做来吃。
而那她的货源便不稳了。
再说,秦霄记恨她,不来为难她已经难得,肯定不会给她留着猪下水。
赵小玉琢磨要是能和秦霄签订一定长期的购买契约就好了,实在不行就只能去外村收了,只是那样太费时。
赵小玉决定还是努力争取和秦霄签订契约。
再有按照当下的律法,她要去镇上买吃食得里正开具文书,再拿到镇里备案。
赵小玉说干就干,去找里正开具文书。
里正眉头皱的能夹死一只蚊子,“你一个小姑娘做什么生意,吃苦受累不说,要是赔了呢?那可都是你爹娘的血汗钱。”
赵小玉明白里正是真心为了她好,于是软声解释:“我就去卖卤下水,拢共也没几个钱,赔不了。而且,我整日在家闲着更难受,胡思乱想的,还不如有事忙活,而且我大嫂跟着我,也不会吃亏。”
里正闻言抬头看了看赵小玉,他也真怕赵小玉又想不开寻死,“行,我给你开文书,过两日我去镇上备案。”
“谢谢里正。”
赵小玉也不急,过两日就过两日,她有条不紊的慢慢筹划。
赵小玉从里正家里出来往回走,路过秦霄家,刚好看到秦霄6 岁的妹妹秦诗妍坐在院门处哇哇大哭。
两个调皮的胖小子,一左一右的揪着她小辫子扯。
远远看着都疼。
熊孩子就是欠揍。
赵小玉随手捡起个小木棍,快步跑过去,扬手便朝着两孩子的屁股用力抽了上去。
“啪!啪!……”
“哎呦,疼死我了。”
小男孩一边叫一边看向赵小玉,哭喊道:“赵小玉,你敢打我,我奶不会放过你的,你给我等着。”
两人一边叫嚣一边捂着屁股狼狈的跑开了。
秦诗妍呆愣的看着赵小玉。
她好威猛呀。
娘都拦不住大力和二力,赵小玉却将他俩打跑了。
赵小玉扶起秦诗妍,看着红肿的发根问:“我把他们都打跑了,还疼不疼?”
秦诗妍吸了吸鼻子说,崇拜的看着赵小玉:“你好厉害呀!我会不会成光头呀?”
“不会的,只有臭小子才能成光头。”赵小玉张口胡说,不过效果很好。
秦诗妍不再担心,也不哭了。
赵小玉又嘱咐,“不过,下次可别给他俩开门了,知道不?”
秦诗妍泪眼汪汪的说:“是奶奶来了,不能不给奶奶开门。”
秦霄的奶奶秦老太心黑手辣可是出了名的,要说李婆子是坏在明处,那秦老太便是面善心恶的典型代表。
秦老太不语先笑,待人总是笑呵呵的,村里人一直认为她是一个心善的老太太。
直到秦霄父亲突然病逝,月子里的孙氏伤心过度一病不起,孤儿寡母好不凄惨。
可是这时,秦老太却突然翻脸,不顾孙氏抱着还在襁褓中的女儿苦苦哀求,还是将孙氏母子四人撵出秦家。
母子四人被迫搬到茅草屋里,秦老太也分给他们两亩薄田,美其名曰公道的分家,因为秦霄的父亲一直读书,不但没赚钱回来反倒要公中养着。
所以,尽管秦家有十几亩水田,也只分了两亩薄田给秦霄母子四人。
原主也是因为秦霄落魄穷困,这才闹着解除婚约。
赵小玉想起那些往事,也明白秦老太那个心黑的玩意保不齐就是故意让他的两个小孙子来欺负秦诗妍的。
她看秦霄如今富裕了想要占便宜,总是被秦霄三两句打发,怀恨在心又不敢对付秦霄,可不就挑软柿子捏吗。
毕竟小孩子打架,孙氏性子弱也不好意思动手。
一来二往,大力二力便更加肆无忌惮了。
赵小玉抱紧了秦诗妍,“奶奶也分好坏的,下次只要你娘不在跟前,你就装作没听到,坚决不能给她开门。”
秦诗妍大眼睛忽闪忽闪的眨了眨,这和她娘教她的要孝敬长辈不一样。
可是听她娘的,她还是总被大力和二力欺负,奶奶也不管,由着他们打她,很疼的。
孙氏这时候匆忙跑了出来,看到女儿散乱的头发,忙抱起来询问。
了解前因后果后,又是无奈又是自责,“都是娘不好,下次去茅房我一定快点出来。”
赵小玉听到这里想起书中提及孙氏便秘,一直拖着后来还得了痔疮,死状凄惨。
“婶子,我有一个偏方有助于排便,就是用温水化一勺蜂蜜饭前喝下,再顺时针搓揉小腹。”
“再有,得吃些芹菜、白菜,或者竹笋也行。今晚就不要吃米饭和肉了,只吃些菜才能排便。”
见赵小玉说得头头是道,孙氏不由地心生信服。
赵小玉说完又笑着说:“我该回去了,您家里也没有竹笋吧,我让三柱给您送来几根,我大嫂刚刚上山挖笋去了。”
“不用,不用,那怎么好意思呢。”
“远亲不如近邻吗?您就别客气了,几根竹笋也算不得什么。”赵小玉说完,不等孙氏再推脱快步走了。“婶子,我先走了,我娘还等着我呢。”
赵小玉折好文书揣了起来,转身便走。
干脆利落,不见一丝留恋。
王婆子忍着疼,弯着腰凑到王秀才跟前,不甘心的埋怨,“你怎滴还怕了她,借她十个胆她也不敢去书院闹。那头猪都快 300斤了,这得值多少钱呀。”
王秀才此刻心烦的很,原本他自认将赵小玉拿捏的死死的,所以才敢肆无忌惮的退婚,可是今日赵小玉仿佛突然顿悟了,直击他的要害。
退婚本就是他理亏,如果闹到书院,他苦心经营多年的好名声必定受损。
“娘,你别闹了,退婚的事要是闹到书院,免不了被同窗耻笑。”
“哪里就是你的过错了,赵小玉根本配不上你,分明是她的错,她还敢闹?她一个没出阁的姑娘,真闹开了她还想不想嫁人了,她不敢闹的。一家子泥腿子,没脑子的蠢货。”
王婆子自认她儿子没错,错的都是赵小玉。
而且,即便赵小玉要闹,赵家人为了她的名节也会拦着的,何况这一家子都是倒霉蛋,闹也闹不出什么名堂。
王婆子根本不怕。
王秀才知道和自己这个无理搅三分的娘说不清楚,只是冷声警告:“娘,总之你记住,要想我能顺利科举授官就别再闹了。”
王枫林嘴上警告母亲,心下却暗自发狠,必定得想个法子将赵小玉这根刺拔除才行。
不然,如鲠在喉,总归不是事儿。
王婆子被儿子数落也不在意,转身便回后院,今天大鹅下的鹅蛋她还没收呢,她打算今天炒鹅蛋吃。
来到后院才发现,哪里还有鹅蛋,鹅毛都没剩一根,王婆子便又扯着破锣嗓子大骂起来。
-------
老王家的吵闹声村里人都听到了,爱看热闹的村民纷纷出来观望。
只见赵小玉雄赳赳气昂昂走在最前头,身后跟着赵大柱赶着一头大肥猪,赵三猪抱着一只大白鹅,赵四柱小心翼翼的兜着几个鹅蛋。
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明明已经听清前因后果,仍旧挑事的问:“小玉,你这是干什么呢?不过了?”
赵小玉不在意她的挑衅,大大方方的回道:“辛苦养了大半年的猪和大鹅,得要回来不是。”
又一个婆子不可置信的问:“真就和王秀才断了?”
崔氏不悦的瞪了那人一眼,“问什么问,闲着没事上山挖野菜去。”
那人讪笑着没接茬,被自家男人拽了回去。
其余村民小声嘀咕,赵小玉名声毁了,以后寻不到好人家了。
赵小玉仿佛没看到大家探究和幸灾乐祸,坦荡的大步往前走,全然不见两日前奄奄一息的惨样。。
日子是自己过出来的,别人怎么说怎么想她管不了,也不必管。
赵德旺早早便在院门口等着,远远见到赵小玉当真将猪和大鹅要了回来,乐得嘴都合不拢了。
赵大夫站在赵德旺身边,也跟着高兴。
赵大夫是来给赵小玉复查的,看到赵小玉镇定自若的神情,心里也放心下来,他真怕赵小玉放不下王秀才再次想不开绝食。
赵小玉看到赵大夫连忙上前打招呼,“赵叔您来给我复诊吧,我好多了。”
“嗯,你能想开就行,赶紧养好身子要紧。”
赵小玉笑道:“自然是要好好养养的。”心里嘀咕原主都 18 了还没发育,真是要了命了,得好好补补才行。
两人打招呼的功夫,赵大柱他们已经将猪和大白鹅归置到自家的猪圈和鸡圈里。
赵小玉跟着赵大夫进屋,号脉后,赵大夫慎重的提醒,“最好还是能吃几副补气血的汤药,实在不行这吃食上也要吃些好的,小玉身子太弱日后恐有碍子嗣。”
他也知道赵家的情况,别说喝补身子的汤药吃饱都难,只是赵小玉体虚太严重了,再不补补,伤了根本以后恐不能生育,这可是要命的大事。
崔氏听了紧张起来,心疼的看着赵小玉干瘦的小身板。
赵大柱也急了,忙说:“我明日就去镇上做工,攒钱给小玉抓药。”
二柱难得利索的开口说:“我也去。”
赵老汉点头,“这么定了,咱们一起去,多干些日子,总能存够钱的。”
钱氏张了张嘴,想说她有力气也能去干活,可是想到家里就剩老人孩子也不行,于是便没说话。
赵小玉再次被赵家人温暖了,这一家人对赵小玉可谓是掏心掏肺。
“爹娘,咱不是把猪要回来了吗?可以把猪卖了。再养也长不了多少肉了,现在卖正合适。卖了猪就有钱抓药了。”
赵老汉错愕的看向赵小玉,崔氏也不解的问:“小玉你舍得卖?”
这猪小玉养了大半年,时常念叨要卖了猪给自己置办嫁衣,他们一家子虽然帮着她把猪要回来,却没敢奢望赵小玉真舍得卖。
赵小玉想起原主的奇葩行径,赶紧找补说:“没什么不舍得的,养猪就是为了卖掉换钱。大哥明天去镇上问问,看看能卖多少钱。”
赵大柱听了仍旧不敢答应,讷讷的看向赵德旺。
赵德旺看到女儿能想通心里也高兴,“就依小玉的,明日大柱就去镇上打听买家。这卖猪的钱就归小玉自己用,不算公家的。”
“成,我明日就去镇上。”赵大柱应下,心想日后等他做工赚了钱再给妹妹补上就是。
钱氏看了看赵小玉,想说什么,到底没敢说忍住了。
赵小玉没吱声,心说她一直吃里扒外将家里好吃好喝的都倒腾给了王秀才,如今卖猪得了银子自然是要好好犒劳家里人的。
不过她知道说出来,大家又要推脱,等拿到钱她自然要妥善使用,想办法钱生钱。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