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朗见状,也不客气,当即提起笔来,略作思索后,便开始奋笔疾书。须臾之间,一首词作跃然纸上:
“《如梦令》:‘晓雨如烟,天上寒云翻滚,落木疏林鸟遁。冷雨瘦西风,便是黄粱转瞬。方尽,方尽,却向江湖再问。’(此词出自沈德春之《如梦令》)”
一旁的孙皓辰赶忙凑上前去,仔细端详起这首词作。只见他越看越是惊叹不已,口中更是连连称赞道:“好词!好词啊!真乃绝世之作!尤其是这最后一句‘却向江湖再问’,简直就是如烟姑娘如今处境的生动写照啊!想她一介女子,身处这茫茫江湖之中,可不正是身不由己嘛。秦兄当真是才华横溢,小弟对您实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秦朗笑嘻嘻地说道:“词我可是写好啦,接下来咋办呢?”
孙皓辰赶忙应道:“我晓得啦,这是五百两银票哦,京城的钱庄都能兑换呢。在小弟我看来,这首词那可是价值千金啊!我愿意出一千两银子,秦兄你觉得咋样?小弟我今天出门没带太多银钱,秦兄你给个地址,小弟我明天派人送到你府上哦,放心啦,小弟我在京城的商贾里也是有点名气的,绝对不会少你的哦。”
秦朗看着小胖子一脸真诚,也不打算为难他,乐呵呵地说道:“孙兄你这是说的啥话呀,我咋会不相信你呢?只是有几句话要跟你说清楚哦,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这首词是我写的哦,我这人就喜欢低调,怕麻烦得很呢。”说完,就把将军府的地址告诉了他。
孙皓辰一听将军府的地址,立马乐了:“知道啦,这事就你我晓得,绝对不会跟别人讲的。”
秦朗笑着回答:“那祝孙兄马到成功,今天能顺顺利利见到如烟姑娘,时候也不早了,我得回去歇着了,咱们改日再聚。”
孙皓辰也笑着回道:“好嘞,秦兄慢走哈,改明儿我做东,请秦兄去京城最好的酒楼搓一顿。”
秦朗带着李猛出了翠云楼,心里那叫一个美,想着今天出来玩还有钱拿,高兴得都哼起了小曲,乐颠颠地回家去了。
秦朗走后,孙皓辰手里拿着秦朗写的词,心里美滋滋的,想着刚才说的话,自信满满地站起身来,看着大厅里的人,大大咧咧地说道:“本公子对如烟姑娘那也是垂涎已久啦,一直没机会见着,今天来凑个热闹。””
其他人听到这会儿居然还有人要作诗,一下子就来了兴致,纷纷看了过来。孙皓辰看到大家都在看他,心里不禁紧张了起来。这时,人群中有人认出了他,笑着调侃道:“孙胖子,要说你有钱,那大家肯定信,你可是京城出了名的富家少爷。不过要说你有才,那我可不信,咱们都是翠云楼的常客,你有几斤几两,大家心里都跟明镜儿似的。”
孙皓辰一听这话,立马就不乐意了,嘴硬地说道:“嘿,我当是谁呢,原来是你张云啊。做生意,你家比不过我家,作诗,你也比不过我。小爷我有没有才,可不是你说了算的。之前我只是没灵感,没想出好诗来。今天小爷我突然灵感爆棚,准备作首词,到底行不行,比过就知道了!”
原来开口的张云家里是孙皓辰家生意上的竞争对手,同是京城有名的富商,家里产业也是颇丰。
孙皓辰把秦朗说的话复述了一遍,“如烟姑娘人如其名,我就以如烟这两字作词一首。”然后把秦朗作的词念了一遍,众人都惊掉了下巴,这词是作的正好,其他三人也是看向孙皓辰,想不到半路杀出个程咬金。
陈容烟嘴里念到:“方尽,方尽,却向江湖再问。好词,好一个江湖再问。这人这么有才华,为何之前声名不显。”
周昭和郑锦琪两人也同样嘴里念念有词,似乎都在低声吟诵着什么。就在此时,一直安静站在一旁的秋菊忽然迈步向前,清脆的声音响起:“请问各位公子,可还有人愿意再作诗词呢?”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但见无人回应,便轻轻点了点头,转身从桌上拿起那几首精心挑选出来的诗词,步履轻盈地朝着沈如烟的房间走去。
不多时,秋菊便来到了沈如烟的闺房门前,轻叩房门后,得到允许方才推门而入。进入房间后,秋菊快步走到沈如烟面前,微微躬身行礼道:“小姐,这便是楼下那些才子们所创作的诗词,请您过目。”说着,将手中的几页纸递到了沈如烟面前。
沈如烟接过诗词,先是随意翻看了一下前面的三篇,脸上并未流露出太多表情。然而当她看到第四篇诗词——也就是秦朗所写的那首词时,眼神不禁一亮,随即专注地阅读起来。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良久之后,沈如烟终于抬起头来,轻声问道:“这首词究竟是何人所作呀?”
秋菊连忙回答道:“回小姐,此词乃是一位名叫孙皓辰的富家子弟所作。”
沈如烟微微颔首,若有所思地喃喃自语道:“孙皓辰……嗯,这个名字倒是有些意思。而且这首词作得确实精妙绝伦啊!”稍作停顿,她接着吩咐道:“秋菊,你快去将这位孙公子请来,我想与他当面一谈。”
秋菊赶忙应声道:“是,小姐。”然后便转身匆匆离去,准备前去邀请孙皓辰上楼相见。
秋菊转身离去之后,那一抹纤细的身影渐渐消失在了楼梯拐角处,但沈如烟口中却依然念念有词:“冷雨瘦西风,便是黄粱转瞬。黄粱一梦,转瞬即逝啊……唉!”她轻轻叹息着,仿佛这一声长叹能够将心中无尽的愁绪都吐出去一般。也许是触景生情,想起了自己曾经的那些过往经历,沈如烟不禁心生感慨。
与此同时,秋菊已然快步走下楼梯,来到了一楼大厅之中。只见她亭亭玉立地站定身子,环顾四周,然后落落大方地当众说道:“诸位才子所作之诗词,小女子皆已呈与我家小姐过目。在此,想请问一下,孙皓辰公子可在否?我家小姐有请您上楼一叙呢。”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原本还有些喧闹嘈杂的楼下顿时变得鸦雀无声。众人面面相觑,脸上皆是惊讶之色。要知道,他们这些人都是为了能得到沈家大小姐的青睐而来,各自使出浑身解数,呈上精心创作的诗词佳作。然而此刻,竟然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孙皓辰脱颖而出,获得了单独上楼与小姐会面的机会。不少人心里暗自嘀咕,这孙皓辰究竟是何方神圣,怎么之前从未听闻过此人之名?但见其词作确实精妙绝伦,让人无从挑剔,也只能慨叹他运气实在太好。
而另外那三位同样参与此次比试的文人墨客,听到秋菊这番话后,虽然心有不甘,但毕竟都是饱读诗书、知书达理之人,倒也表现得颇有风度。他们纷纷向孙皓辰拱手行礼,表示祝贺之意,并坦然承认今夜自己技不如人。面对他人的谦逊与友善,孙皓辰自然不敢怠慢,赶忙一一拱手回礼,随后便跟随着秋菊踏上楼梯,朝着二楼缓缓走去。
陈容烟凝视着孙皓辰渐行渐远的背影,陷入沉思,心中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异样感觉,但又无法确切地指出问题所在。她转头对身旁的人吩咐道:“去彻查一下孙皓辰的背景。”
身旁的护卫领命道:“遵命,公主。”
大厅内抱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一个突然崭露头角的有才华之人,无疑激起了众人的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