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频言情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苏暖苏玉,故事精彩剧情为:苏暖刚穿越,就遭遇便宜妹妹换亲。便宜妹妹满心以为自己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为此一直嘲笑苏暖嫁给了一个穷的叮当响的病秧子。哪知道病秧子在苏暖的照料下,身子越来越好,而且还考取了举人的功名。而苏暖不仅没有守寡,反而靠着自己的双手,把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更是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举人夫人。...
主角:苏暖苏玉 更新:2025-03-06 22:08:00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暖苏玉的女频言情小说《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由网络作家“虞琴”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换亲后,我在种田文里发家致富》,深受读者们的喜欢,主要人物有苏暖苏玉,故事精彩剧情为:苏暖刚穿越,就遭遇便宜妹妹换亲。便宜妹妹满心以为自己今后能过上好日子,为此一直嘲笑苏暖嫁给了一个穷的叮当响的病秧子。哪知道病秧子在苏暖的照料下,身子越来越好,而且还考取了举人的功名。而苏暖不仅没有守寡,反而靠着自己的双手,把生意越做越大,后来更是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举人夫人。...
苏玉一心想嫁给张屠夫,过上自己梦寐以求的好日子。别说苏暖要一份嫁妆,就是再过分的要求,她也会应下。
余氏气了个倒仰,但又拗不过小女儿,只能眼睁睁看着苏玉应下这件事。
为了怕余氏反悔,苏暖直接提出要把嫁妆放到自己屋里,苏玉也咬牙答应了。
苏暖跟着苏玉来到厢房。
相比苏暖住的破屋子,苏玉的房间要好上太多,但更引人注目的是摆在墙边的两个木箱,上面还盖着红布。
苏玉打开箱子,“这是娘给我准备的两套新衣,两块布料和两床棉被。只要你答应跟我换亲,这些都是你的。”
两套新衣都是用细棉布做的,一套单衣,一套棉袄,有了这两套衣裳,起码一年四季都有出门见客的衣裳了。
何况还有两块布料和两床棉被。
沈家既然贫寒,肯定没有多余的棉花,有了这两床棉被,冬天就可以御寒了。
苏暖看完这份嫁妆,觉得相当满意。
苏玉虽然也舍不得余氏亲手给她置办的嫁妆,但想到今后能过上天天吃肉的好日子,还是忍着心疼道:“如何?”
苏暖点头:“好,这事我应下了。成亲那日,我会替你嫁到沈家。”
“那我们可说好了,不许变卦。”苏玉得到对方的承诺,提着的那颗心终于落了地。
苏暖得了嫁妆,苏玉得了好婚事,两人都很满意。
不满意的只有余氏,她在厨房骂骂咧咧,话里话外都在埋怨苏暖。
苏家祖上就只有几亩田地,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余氏攒了好几年,才给苏玉攒了一份像样的嫁妆,如今却全被苏暖要去了,她岂能不气?
苏暖只当没听见,反正东西已经到手,余氏什么态度,她完全不在乎。
而且明天就是出嫁的日子了。
只要熬过今天,她就可以离开这个家了。
早饭是在堂屋吃的。
不大的方桌,挤着满满一家人。
便宜爹苏栓柱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汉,只知道低头喝稀饭。
他身边坐着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是夫妻俩的老来子苏平安,也是余氏的心头肉,在他面前,苏玉这个受宠的闺女也要往后靠。
家里有三个姐姐,苏平安从小就不用干活,养的细皮嫩肉。
幸运的是,他倒没有被余氏惯坏,而且还有点读书天赋,如今在镇上跟着先生读书。
余氏贪图张屠夫的聘礼,就是为了供小儿子读书。
镇上只有一个姓周的先生,因为身上有秀才的功名,又开了镇上唯一一家私塾,所以束脩收的不少,一年就要四两银子。
加上苏平安平时用的笔墨纸砚,也是一大笔支出。
苏平安大概也知道二姐对这个家的贡献,平日里跟二姐的关系还不错。
一家人吃饭的时候,苏平安看了好几眼苏暖,等苏暖看回来的时候,他还悄悄朝她眨了眨眼。
苏暖会意,等吃完饭便借口要打猪草,跟苏平安一起出了家门。
姐弟两个出了家门,苏平安看周围无人,便从怀里掏出一个荷包,直接递给苏暖。
“二姐,这里面是我攒的几十枚铜钱。你赶紧收好,别让娘和三姐知道。”
苏平安在镇上念私塾,有时候来不及回家吃午饭,余氏便每天给他两文钱做饭钱。
这几十枚铜钱虽然不多,但也是他攒了一个月才攒下来的。
如果不是婚事太匆忙,从下聘到娶亲只有短短一个月时间,苏平安还能再多攒点。
苏暖没想到苏平安把自己叫出来的目的是这个,她手里握着那尚带着余温的荷包,心里多了一丝暖流。
“这些钱虽然不多,但也能买一匹棉布。多少也是我的一点心意。”
苏平安把话说完,生怕苏暖不接受他的心意,转身就飞快的走了。
苏暖看着少年远去的背影,默默收好了荷包。
有余氏那么偏心的娘,苏暖原本对这个家毫无留恋的,但没想到苏平安给了她一丝温暖。
她这人从来都是有恩报恩,有仇报仇的性子。
既然苏平安心里有她这个姐姐,那她将来也会把苏平安当亲弟弟待。
苏暖上山去打猪草了,毕竟找了这么个借口出门,如果不打些猪草回去,只怕余氏会疑心。
而苏家小院里,余氏一等自家男人出门,就去厨房给小女儿炖了碗鸡蛋羹。
余氏又滴了两滴香油在上面,只是把鸡蛋羹端给苏玉吃的时候,还有些埋怨:“当初是你一定要嫁到沈家,不然娘肯定能给你找一门更好的亲事。那张屠夫看着粗鲁,多半也不知道心疼人。也不知道你看中了他什么?”
苏玉前世嫁到沈家后,一直都过着吃不饱的日子,眼前这碗鸡蛋羹直接勾起了她的馋虫。
她顾不上烫,直接舀了一大勺入口,一边被烫的龇牙咧嘴,一边道:“娘你知道什么,那张屠夫只是看着粗鲁,但其实还是很疼媳妇的。”
最重要的是,他是个健康的男人,自己肯定能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至于当初,她是被油糊了心才看上沈言那个病秧子。
病秧子就算了,他还看不上自己,成亲半年,两人都没圆房。
反倒是她一直看不上的二姐,成亲没两个月就有了身孕,把那张屠夫高兴的不行,险些没把她二姐捧到天上去。
平时不用干活就算了,张屠夫还特地把余氏请到家里,悉心照顾了二姐两个月,直到把胎坐稳。
苏玉到现在都还记得二姐脸上幸福的笑容,以及张屠夫温柔呵护的神色。
反而她回到沈家,面对的只有空空的米缸,只知道哭泣的婆婆,还有一脸冷淡的夫君。
这便是苏玉千方百计想嫁给张屠夫的原因,至于余氏给她的嫁妆,舍了就舍了,只要她能嫁到张家,以后这样的好东西有的是。
苏玉一心做着美梦,只巴望着时间早点过去,她好能早点过上自己期望的好日子。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4908】
第二日,便是苏暖和苏玉姐妹俩成亲的日子。
天还没亮,苏玉就被余氏从被窝里挖了出来。
余氏忙着张罗给小女儿打扮,完全忽略了还有一个女儿要出嫁。
苏玉打着哈欠,任由余氏往自己脸上涂了厚厚一层粉,脸颊上更是用了不少胭脂。
而苏暖在冻醒后,只梳了一个新嫁娘的发髻,妆也没上,胭脂也没擦,整个人看上去清爽得很。
等姐俩照面后,苏暖看着抹了厚厚一层粉的苏玉,没忍住多看了两眼。
苏玉还得意道:“二姐,这妆是娘给我画的,好看吗?”
苏暖笑道:“好看。”
她此时颇有些庆幸余氏的偏心,不然新婚第一天,她就要和苏玉一样顶着这样的妆容过一天了。
天亮后,家里迎来了一些贺喜的亲戚和族人。
苏暖的长姐,早就出嫁的苏大丫也来了。
苏大丫是在三年前出嫁的,相比苏暖这个次女,她这个长女还是比较受重视的。
余氏不想她远嫁,给她在邻村找了个殷实的人家。
苏大丫成亲后过得不错,这次回娘家,还给苏暖和苏玉带了一份贺礼。
她不偏不倚,送给两个妹妹的都是一对银耳坠。
银耳坠分量不重,但做工还算精致。
苏玉有些瞧不上,觉得这对银耳坠有些寒酸,被余氏拉了过去,免得姐妹俩吵起来。
苏暖倒是领长姐的这份情,轻轻喊了声,“大姐。”
苏大丫朝她笑了笑:“几年不见,三妹还是这个样子。你也别跟她一般计较,要真不想理她,等成婚后不跟她来往就是。”
三个女儿,余氏最偏心的就是苏玉。
苏大丫当然也有怨言,也一直不喜欢苏玉。相比之下,她和二妹的关系还算不错。
姐妹两个说了会儿话,张家的花轿就先来了。
苏玉头上蒙着盖头,听着外面的鞭炮声和张屠夫洪亮的嗓门,心里的那块大石终于落了地。
她终于可以摆脱原来的命运了。
苏玉高高兴兴的坐上花轿走了,作为新郎官的张屠夫也很高兴。
今年他都二十三了,旁人在这个年纪,孩子都有两个了。
为了早点娶妻生子,张屠夫一咬牙拿出了十两银子做聘礼。
那苏家的女儿,他偷偷见过一面,人长得清秀温婉,身子也结实,将来肯定能三年抱俩。
张屠夫和苏玉都做着好梦,在鞭炮与锣鼓中渐渐远去。
而苏暖直等到辰时,沈家的花轿才来。
相比张家崭新的花轿,沈家的花轿就要破旧多了,而本该迎亲的新郎官也不见,只有两个瘦弱的轿夫。
余氏本来就不喜欢沈家,这次嫁去沈家的又是苏暖,所以她只露了个面,最后是由苏大丫扶着苏暖上了花轿。
苏暖坐在轿子里,怀里抱着一个包袱,身下坐着那两床新棉被。
本来余氏提出由她雇辆牛车,把这些嫁妆送到沈家。
但苏暖信不过她,生怕她会把这些嫁妆送到张家,因此把棉被和衣裳都一起带了过来。
幸好沈家距离苏家并不远,没有多久,苏暖就觉得轿子落了地,跟着便有个柔柔弱弱的声音道:“好孩子,委屈你了。”
伴随着这道柔弱的声音,有只纤长的细手伸了过来,扶着苏暖下了轿子。
苏暖蒙着盖头,看不清来人的长相,但也能猜到这就是苏玉口中那个性子柔软的婆婆。
沈家是外来户,刚搬来槐树村没有半年,沈母又是软弱的性子,平时甚少与村里的人打交道,也没什么人上门来贺喜,因此院子冷清得很,完全不像是在办喜事的样子。
幸好苏暖也不是爱热闹的性子,觉得这样清清静静的也好。
所以当她被扶入房间,被揭开盖头时,脸上并没有任何不满,反而神情平静,眉目温婉。
这让沈言的母亲,也就是韩氏,大大的松了口气。
而苏暖此时也看清了婆母的模样,是个柔弱秀丽的妇人,尽管年纪不小了,但仍有种楚楚动人的风韵。
难怪苏玉说起婆母来总是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原来沈言的母亲生得这么好看。
有这样好看的婆母,夫君肯定丑不到哪去。更不用说苏玉三番两次提起,她那个夫君生得是如何出众。
只是苏暖扫了眼新房,却没有看到自己夫君的身影。
她忍不住用询问的眼神看了眼韩氏。
韩氏一对上她询问的眼神,眼圈就红了,说话的时候更是带了点哭音,“阿言他不是有意要怠慢你的,他昨天晚上着了点风寒,到现在还没退烧。”
苏暖嫁来时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没想到哭包似的婆婆这么不中用,也没想到沈言的身子这么差,刚成亲就病倒了。
她也不问那已经哭成泪人的婆婆,直接从房间里走了出来。
沈家总共没几间房,除去东西厢房,就是北面的三间正房了。苏暖很快就在正房的最里间见到了自己的便宜夫君沈言。
十六七岁的少年躺在床上,尽管生来一副瘦弱的样子,但五官特别的出众,就好像是用墨笔精心绘就一般。
大概是苏暖开门的时候带了点寒风,少年没忍住咳了几下,声音钝钝的。
苏暖伸出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滚烫得很,看来真是病的不轻。
这时候,韩氏也跟了过来,边抹眼泪边道:“阿言病成这样,本来早该请大夫的,但家里已经......”
当然是已经拿不出一文钱了。
苏暖明白韩氏话里的意思,但这么干熬着也不是办法。
“厨房有温水吗?”苏暖想的是先把沈言的高烧给降下来。
等韩氏端来温水,又找了块棉巾,苏暖便给他擦了下身子。当然只擦上半身,尤其是脖颈和腋下,擦了两三遍,烧终于慢慢退了下来。
烧一退下来,韩氏看向苏暖的目光就变了,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主心骨。
“好孩子,多亏了你。”
苏暖却知道这物理降温只管当时,并不治本,她嘱咐韩氏,“等他再烧起来,你就按着我先前做的,给他多擦几遍身子。我出去一趟,很快就回来。”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4908】
苏暖出去是要到山上找药。
昨天她上山打猪草的时候,就发现山里长着不少药材。只是住在这里的人,大多都不认得药材,只当做是野草,任这些药材野蛮生长。
苏暖以前也不认识这些药材,后来认识了一个学中医的朋友,耳濡目染,经常跟着她一起挖药材晒药材,这才懂得了不少医药知识。
沈言得的是风寒,苏暖上山后,便只留意有没有驱寒的药材。
幸好山上的药材品种很多,苏暖很快就找到了防风和桔梗。这两种药材都可以驱寒。下山的时候,苏暖又在路边采了些紫苏叶。
等她带着这些药材回到家里,韩氏又哭哭啼啼的迎了上来。
原来是苏暖走后,沈言又开始发烧了,可她按着苏暖教的继续给儿子擦身,可烧却退不下去了。
韩氏急得不行,还想要上山去找苏暖,幸好对方及时回来了。
物理降温只治标不治本,苏暖并不意外这个结果,先安慰韩氏:“你别太担心,我已经把药采回来了。等喝了药,就会没事了。”
苏暖现在就是韩氏的主心骨,她说没事,韩氏的心这才落地。
沈言常年吃药,炉子和药罐都是现成的。
但苏暖想生火煎药时,却发现厨房别说木炭,连根柴草都没有。
韩氏微红着脸,支支吾吾道:“家里的柴草,都是阿言从外面捡的。”
家里没有壮劳力,沈言身子骨又弱,捡来的柴草只够烧两天。
刚才烧的那锅温水,已经把先前剩下的那点柴草烧光了。
苏暖都不知道要说什么好了,只能去隔壁邻居家借柴。
沈家隔壁住着一户姓胡的人家。
当苏暖说明来意后,为人爽利的胡二婶当即就去自家厨房抱了一捆柴出来。
苏暖连连道谢,胡二婶道:“这点柴火不算什么,倒是苦了你这孩子,这第一天嫁过来就得操持这些事。”
沈家是什么情况,胡二婶比谁都清楚,送苏暖出门后,还唏嘘了半天。
苏暖却没时间感叹,将炉子点燃,就开始熬药。
沈家的药罐是买的最便宜的砂锅,苏暖生怕砂锅会烧坏,一直控制着火候。足足熬了半个时辰,才把药熬好。
她小心的把药端到房间。
沈言烧的更迷糊了,苏暖和韩氏费了半天劲才把药给他喂进去。
苏暖采来的药很有效,半个时辰后,沈言就退烧了。
“阿言他醒了。”
韩氏又惊又喜的跑到厨房,告诉给苏暖这个好消息。
苏暖并不意外,这时候的野生药材效果好,沈言这么快醒来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娘,米粥快熬好了。你帮我看着火,我去看看相公。”
苏暖让韩氏帮忙看着火,想到沈言烧了好长时间,便给他舀了碗米汤。
沈言刚发过汗,整个人还有些虚弱,但苏暖进来时,他还是勉力坐了起来。
“今天的事情,我听娘说了,多谢你了。”
十六七岁的少年,眉目还有些青涩,但眼神却已经没有了少年的懵懂。
苏暖原以为会面对的是一个冷漠的夫君,但事实和苏玉说的完全不一样,沈言并非她说的那般冷淡,只是有些心灰意冷罢了。
她将手里的米汤端过去,“你能退烧就好。这是我熬的米汤,发烧后喝这个最好。”
沈言低头,那真是一碗稀得不能再稀的米汤。
他这才想起,厨房的米缸只剩了一把米。他饿肚子倒没什么,但让刚嫁过来的新婚妻子第一天就要跟着他们饿肚子,这让他难免有些羞愧。
他不由低声道:“其实你不该嫁过来,受这份苦的。”
这门婚事,他当初就不同意,他们家已经落魄到了这种境地,怎么还能再拉一个人过来受苦。
奈何韩氏生怕沈家绝后,听到有姑娘愿意嫁给自己儿子,硬是当了自己最后一件首饰凑足了聘金。沈言无奈之下,只能答应娶妻。
苏暖没想到他会这么说,正要跟他解释一下自己嫁过来的始末,就见韩氏慌慌张张的跑了进来。
“外面有个姓张的屠夫,说是花轿接错了人,还一口咬定他的新娘在我们家。如今非要吵着进来。”
什么,张屠夫来了。
苏暖惊讶归惊讶,但并不慌张,她先安抚住韩氏,“娘,你先别急。就算接错了人,但我已经进了沈家的门,就是沈家的媳妇。”
然后又看向沈言,“你刚退烧,就别出去了。这事交给我就行。”
门外的张屠夫等得不耐烦,正要再敲门,里面的人已经把门打开了。
当看到面容清秀的苏暖,人高马大的张屠夫赶紧嚷道:“娘子,他们接错了人,我才是你相公。走,跟我回家。”
他伸出右手,就要来拉苏暖,后者却轻轻避开了。
“妹夫,请你自重。”
“什么妹夫,我是你相公。”张屠夫在喜宴上喝了不少酒,此时满嘴的酒气,闻之让人极为不喜。
苏暖往后退了两步,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相较眼前这个人高马大,又举动粗鲁的屠夫,她还是更中意屋里那个文气俊秀的书生。
因此她郑重的说道:“我相公姓沈,今日是我们成亲的好日子,你若是执意闹事,别怪我报官。”
张屠夫本来以为可以顺利换回新娘子,哪想得到苏暖不仅不跟他回去,还要报官。
他不由有些恼怒,也不解释了,直接伸手朝苏暖抓去,只想先把人带回家再说。
苏暖也恼了,论力气,她这具身体并不输男子,何况张屠夫还喝了那么多酒。要是对方想用蛮力,她一定会给他一个教训。
只是还没等到苏暖动手,余氏就带着一大帮子人赶到了。
“张铁柱,你这是做什么!”余氏上来就先抢白,“我好好的闺女嫁给你,天地也拜了,人也进门了。你却给我闹这一出。”
张屠夫被挤兑的满脸通红,“你们弄错了人,还来怪我。我要娶的是姐姐,不是妹妹。”
“什么姐姐妹妹。”余氏死不认账,“当初我只答应把闺女许配给你,可没跟你说是哪个闺女。”
张屠夫张了张嘴,当初余氏确实没说要把哪个闺女嫁给他,可是嫁女儿都是论长幼顺序。
他满心觉得,苏家的二丫当时还没许配,应该就是她了。哪想得到,最后嫁给他的是小女儿。
余氏看他一脸呆愣,就知道自己占了上风,继续趁胜追击:“既然没说是哪个女儿,那你还闹什么,难道我家三闺女还配不上你吗?”
跟着余氏一起过来的都是苏家的族人,此时也都七嘴八舌,纷纷指责张屠夫不厚道,都已经拜了堂成了亲,临了却反悔想要换人。
张屠夫一张脸红了又红,但终究有些不甘心。
他相中的明明是长相清秀,性格温婉的苏家二闺女,如今换成了性子刁蛮的苏家三闺女,他咽不下那口气。
苏暖站在一旁,就见张屠夫死死盯住了她。
“我再问你一遍,你跟不跟我回去?”
继续阅读请关注公众号《半字书香》回复书号【64908】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为您推荐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