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张建国何玉芳的其他类型小说《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完结文》,由网络作家“石头会长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从黄三家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黄三把张建国送出门,一直送到看不到为止,他这才回到家里,一颗心还砰砰直跳。他看到叔叔还在家,一副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的擦了一下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滴,有些紧张的看了一眼叔叔。“看你那出息,人家张建国敢说,你咋就不敢做?我觉得,他那想法很好,你,你不妨试试,反正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对你也没啥损失,你说是不是?”黄大爷这话说的黄三不住的点头,原本有些慌的脸上倒是出现几分坚毅。对呀,人家张建国都敢想敢说,他为啥怕了?男人就不该太怂了,有些时候,机会来了还是要想办法争取一下,要不,试试?想通这些后,黄三把黄大爷送了回去,路上还把张建国说的事情,在心底好好的琢磨了一番,只觉得,他说的那些招还真的是可以。这事情...
《粮食短缺?我家溶洞应有尽有完结文》精彩片段
从黄三家里出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黄三把张建国送出门,一直送到看不到为止,他这才回到家里,一颗心还砰砰直跳。
他看到叔叔还在家,一副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的擦了一下头上并不存在的汗滴,有些紧张的看了一眼叔叔。
“看你那出息,人家张建国敢说,你咋就不敢做?我觉得,他那想法很好,你,你不妨试试,反正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对你也没啥损失,你说是不是?”
黄大爷这话说的黄三不住的点头,原本有些慌的脸上倒是出现几分坚毅。
对呀, 人家张建国都敢想敢说,他为啥怕了?
男人就不该太怂了,有些时候,机会来了还是要想办法争取一下,要不,试试?
想通这些后,黄三把黄大爷送了回去,路上还把张建国说的事情,在心底好好的琢磨了一番,只觉得,他说的那些招还真的是可以。
这事情一旦成了,黄三想一想都很激动,这一晚上他都没睡好,一闭眼就是张建国说的那些话。
张建国回到家,父母在家正在生气,一问才知道,原来张元顺去找赵家人要医药费,被赵元成的哥哥赵元军怼了几句,两人差点打了起来。
要不是当时有不少村民看着不对,帮着拉扯一下,张元顺说不定要吃大亏了。
“赵家人欺人太甚,仗着兄弟多,简直无法无天了,还威胁要动手打我,有本事把我打死呀,打死我他们也要偿命的,我都四十多岁了,有儿子有闺女活够本了……”
张元顺这话听的张建国头皮发麻。
父亲总是这种心态可要不得,赵家兄弟人多,没有赵元成还有赵元军和其他赵家人。
至于他想要杀人偿命,那也要看值不值。
“爸,你又说啥混话,咱们家下面有那条暗河,发财过上好日子那是指日可待,你的命可金贵了,你是瓷器犯得着和那些瓦块碰吗?那赵家人算什么东西,他们兄弟几个人的命加起来,都没你一个人值钱,可不能再这样说,也不要一个人去找人家……”
张建国板着脸把父亲训斥一顿,告诉这事得听自己的,他自有安排,这钱要不要没所谓,有证据就好,明天去乡里闹。
而且他还会找一些助力。
光靠蛮力是不行的,老百姓想办成一点事情,必须得想点办法或者借力。
而且父亲这脾气,总觉得把他留在老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就像是一个炸药桶,张建国都担心他随时爆炸,就像是前世一样被人打死。
真到了那个时候,真是后悔都来不及了。
张元顺有些不高兴,但是被老婆何玉芳瞪了一眼后,也只有生闷气了。
儿子有主意,听他的准没错,毕竟这地下暗河就是他发现的。
晚上张元顺念叨着,说是家里钱这次花了不少,要不,再去卖点鱼?
“暂时不去了,明天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做,顺便,前后院墙都得赶紧修好,这也是大事……”
张建国有自己的主意,这个关键时候肯定有人注意到他们,特别是赵家人,晚上还是小心点。
他手里暂时也不缺钱,还是先把赵元成的事情搞定后,黄三的事情有眉目后,再去黑市靠谱一点,也不急于这一时。
第二天张建国要去乡里,赵信有些不高兴,村里要是多几个像张建国这样的混子刺头,他的工作就没法子展开了,所以赵信就让刘桂花直接给张建国记一个旷工。
这会还是靠工分吃饭分东西,没有工分过年连粮食都分不到。
刘桂花给张建国记零工分的时候,心底都替他担心,这没工分他们一家吃啥呀。
粮食都不够分的。
张建国出村没多久,就碰到赶着毛驴车的黄三,他是特意来这边等张建国的。
路上,黄三问张建国一句话。
“你有把握吗?几成……”
“有,足有七成以上,你要是配合,八成足够了!”
张建国一脸坚定的来一句,这让黄三的心都火热起来了,他看着张建国还是有些犹豫,毕竟他昨天说的事情有点让人不敢置信。
“我,要不,咱们先试试?”
“成,你到时候听我的就好,反正你没啥损失!”
张建国笑了一声,在路上很快和黄三达成了一致。
其实今天黄三很巧合的也去乡里,就说明一个问题,黄三还是信他的,所以这事能成。
只要这事成了,父亲的危机就能慢慢解决了。
也许,他就不用像前世一样被人活活打死,却无处伸冤。
路上,黄三和张建国聊了很多事情,有些事情是张建国没想到的,但是他都暗自记在了心底,就差拿个小本子记上。
黄三对于乡政府比较熟悉,而且他们民兵会经常送一些人来这边,赵元成的案子他打听一下,并且把相关人员和张建国介绍了一下。
张建国向相关工作人员叙述了赵元成被抓后,赵家人昨天还和自己父亲起争执,甚至动手的事情,也简单的说了一下,然后表达自己的希望,那就是对赵元成不和解严惩不贷。
“这个案子有点严重,最终要是判刑或者坐牢的话,是要送到县里去的……”
乡里的工作人员和黄三熟悉,很快告诉了他们答案,而黄三则表示,这事他熟悉,他来跑一跑就好,让张建国不要担心,直接等消息就好了。
果然等到张建国回村后一天,就有消息传出来,赵元成被送到县里去了,要判刑要坐牢。
而听到这个消息的赵家人,这下彻底慌了,被赵信推出来传信的杨雄,最后也撂挑子了,表示是自己最笨不会传话,让赵家人自己想办法,毕竟把人伤的那么重,让人家自己花费那么多钱,总得有所表示才行。
所以,当张建国正在看父亲带着几个村民修院墙的时候,赵信来了。
一起的还有赵诚,那赵诚手里还拿着一个竹子编成的篓子,里面放了一包糖还有一块肉以及两瓶水果罐头。
这礼物,算得上是特别的贵重。
可张建国都没看那些东西,直接表示他家很忙没空接待,连门都不让人进!
“芷兰,在家吗?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外面突然响起一个男人的声音,正在厨房和周勇军一起杀鱼的张建国忍不住朝着外面看了一眼,但就是这一眼,让他差点把手中杀鱼的刀给落到了地上。
周芷兰转头看向张建国,在看进门的郑泰,就忙着给他们介绍一下。
郑泰看到周勇军还是很客气的,在看到张建国愣了一下,眼神中隐隐有些不快,但好歹没有当场发作。
周芷兰也没在意,就是笑着招呼大家,张罗着做一桌饭菜。
张建国看到周芷兰在厨房忙碌的时候,看了一下郑泰,强压住心底的惊涛骇浪,只是问他父亲做什么工作的?
“我父亲和芷兰父亲一个厂子,他是厂长,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的,也许过不了多久我们就要结婚了……”
郑泰对于眼前的张建国,有种淡淡的敌意,因为印象中周芷兰那是从没喊过外人在家里吃饭,特别是和他年纪相仿的男人。
这个张建国虽然是农村的,但是看着长得不是充满正气,但是看起来很帅,这种男人听说最讨姑娘家喜欢。
所以一开口,郑泰就把自己身份表露出来,他是周芷兰的对象,他们很快会结婚。
“风机厂的厂长的儿子?呼,那就对上了,你家就你一个独子对吧!”
张建国脸色一下子煞白,他不是因为郑泰父亲的身份,而是今天见到郑泰后,藏在脑海里的一幕冒了出来,他原本有些事情不敢确定。
但是和郑泰聊天后,有些东西已经藏不住了,被他完全都记起来了。
前世,他听到过一个当时很震惊人眼球的事情,那就是当时沸沸扬扬的残忍的杀妻案。
说得就是分机场一个姓郑的厂长的独生子,残忍的杀害她妻子,并且把人剁成碎块抛尸的案子,当时张建国也和很多人一样理解不了。
因为听说那个叫郑泰的杀人犯,独生子,家里条件特别的好。
父亲是厂长,妻子长得如花似玉非常的漂亮,郑泰很喜欢自己媳妇,但是心眼特别小,总是疑神疑鬼只要媳妇跟别人男人多说一句话,他就怀疑媳妇是不是给他戴绿帽子。
甚至觉得媳妇对他不好有外心了,背着他有别人男人,所以最后因为误会直接杀妻。
至于这个妻,张建国只是听人议论过,说是很漂亮,像是从画里走出来的,还说是郑泰从小一起长大的,算得上青梅竹马可架不住郑泰疑心病重,最终酿成了惨案。
张建国当时也是唏嘘不已,哪会还有死刑,而且执行死刑的时候,还有不少的老百姓围观,张建国就远远的见过郑泰。
所以在他第一次听到周芷兰说起自己对象叫郑泰的时候,其实还有些不敢确定,只是心底不安,等到见到郑泰本人后,他才肯定一件事,那就是周芷兰的对象,她以后要嫁给的男人,过不久多久,就会杀掉她。
周芷兰会死!
这一个发现,让张建国浑身冰冷,在看在厨房里忙碌的周芷兰,心底就有些不忍。
这姑娘,人还真的不错,除掉最开始两人有点误会外,她对笑笑那是真的好,而且很豪爽,也很大方,不像有的女孩子小心眼而又斤斤计较,不管从那个角度,都是一个不错的朋友。
那么接下来咋办?
今天他都有些后悔,实在是太突然自己没准备好,不然就把赵信给堵在屋子里了!
黄三越说越兴奋,却没看到张建国一个劲的摇头,并不认可他这种办法!
“抓贼抓赃捉奸捉双,谁都可以把赵信堵在屋子里,但是你不能,赵信这件事中,你不能露面,要不然事情要糟糕不能服众……”
张建国这一说,黄三暗骂自己一兴奋就乱套了。
他这么小心的盯着赵信,可不就是因为他德不配位当了村长,自己合计着把他给弄下来。
要是让那些村民知道,是自己算计赵信才能当上村长,估计是个人都会膈应。
所以张建国说的很对。
“那你说咋办,还有那个赵信不行,进去出来,十分钟,时间太短了,得快,要不然啥都抓不住……”
黄三想了想骂了一句,他可是亲眼看到的,这赵信动作太快了,从进屋到出屋根本就没多久。
难怪他和李小花私通那么久,但是村里知道的人却寥寥无几。
“我有办法,回头我来安排,你到时候出来帮着控制一下局面就行了……”
张建国想了想,让黄三先摸清楚规律,然后两人再安排下一步咋走。
送走黄三后,已经到了半夜,张建国赶紧起来给笑笑换尿布。
笑笑比较乖,只要吃好喝饱一般不会哭闹,为了让父母能休息一下,张建国也会把笑笑放摇篮里照看一下,这样一家人也不会累着一个人。
城里周芷兰那边,家里给他介绍了厂长的儿子郑泰,其实她也认识,毕竟虽然家属院不止一处,但是他们年纪相差不大,也听人说过彼此,只是不算特别了解。
郑泰长得很胖很壮,这种人一看就是那种家里条件不错,没吃过啥苦头的。
他对周芷兰很满意很喜欢,以前就暗恋她,毕竟周芷兰那模样,见到的人都会夸了又夸,周泰几次想和周芷兰处对象,人家不太乐意,最后还是郑泰父亲出面,直接找到周芷兰的父亲。
两边家长通气后,这才让周芷兰和郑泰先处处看。
周芷兰对郑泰没啥感觉,只觉得有点烦,因为这个郑泰一天到晚就像是只苍蝇一样,跟在自己眼前嗡嗡的响。
不是吹嘘自己多有能耐,家里能搞到多少紧缺物资,就是说他有多喜欢周芷若,一天不看到她心底就空荡荡的。
这些话,周芷兰有些烦,恨不得他哪天在面前消失一天两天就好了,再不济,消失几个小时也是好的,没见过这么缠人的。
“你要是真有这么大能耐,你给我弄几盒奶粉,要婴儿的好奶粉,买的多少钱我照价给你,你要是不收钱,我就不会要!”
周芷兰为了打发走郑泰,给他找点活干,就想着让他去给自己弄点婴儿奶粉。
这东西在市面上还真是紧俏物资,有些稀罕。
但是笑笑太小了,得喝点奶粉才行,不然这孩子不好养活,自己上次弄到一罐子奶粉,还费了好大的劲,要是郑泰真能给她买一些奶粉来,也能少在自己面前晃悠,关键是真的帮到笑笑了。
“啊,奶粉,好,好,我马上去给你买,就是你这为啥要婴儿奶粉,不应该是给你或者你弟弟喝的吗?”
郑泰看到周芷兰肯理自己,还愿意让他去办事,其实是心花怒放,高兴的不得了,只是心底还有些疑惑,毕竟她点明要婴儿奶粉,这印象中周芷兰家里没有小婴儿呀。
张建国直接就开喷,尊老爱幼也得看是谁?
像杨老太这样的人,为老不尊,真的不值得人去尊重,当然要是他不主动找茬,自己也不会骂。
那边杨雄看到母亲又和张家人吵了起来,赶紧过来把母亲拉扯走,刘桂花则赶紧过来,给张家人道歉,说她婆婆就这样的人,让他们别往心底去,还抱了一下笑笑,说是自己还有些奶水,要是他们有时候带不了笑笑,可以给自己带。
刘桂花倒是不错的媳妇,只是摊上杨老太这样婆婆,难顶。
“多谢了桂花,你呀,有空劝劝你男人,你婆婆爱生事,你们小两口心可得往一处使,不然,你这好好的家都会被你婆婆给拆散!”
何玉芳和刘桂花一边带娃,一边拉扯家常,不得不说,何玉芳还是有眼光,前世刘桂花和杨雄不就是被她婆婆弄得家破人亡了。
刘桂花都吊死了,杨雄也是一辈子没落得好。
而杨老太婆年纪大了,脚一蹬什么都不管了,她也没觉得自己当初对媳妇不好,才落得这样的下场,她只会觉得刘桂芳是个扫把星,把他儿子给坑了。
“婶子,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我都想分家,可杨雄总是不乐意,他说家里还有弟弟没娶媳妇,想多干几年,给他弟弟说一个媳妇后再分家,他妈和弟弟日子好过点……”
刘桂花也叹了一口气,自己的男人有一把子力气,干活是不怕苦不怕累,可是,总是为大家庭想,却不为他们的小家想一想。
看一看张家捡的小闺女浑身上下都穿戴一新,而她的闺女还穿着姐姐的旧衣服,身上更是补丁叠补丁的,钱都被杨雄交给了杨老太,说是给小儿子娶媳妇用的。
“杨雄是个好儿子,哎,两口子被窝里多聊聊,有啥事不好商量的……”
何玉芳给刘桂花支招,这话说的刘桂花脸一红,有些不好意思,但是却暗自记在了心底。
送走了刘桂花,何玉芳看到张红月和张红梅两姐妹,都趴在摇篮旁边看着笑笑,红月还伸手摸了摸笑笑的脸蛋,被何玉芳看到赶紧喊停,因为怕红月没轻没重的把笑笑的脸戳坏了。
“红梅,你领着红月一边玩去,笑笑睡了,我给你们做新鞋子……”
何玉芳一只腿踩在摇篮旁边,轻轻的有节奏的抖动着,让摇篮轻轻的摇晃着,摇篮里面的笑笑摇着摇着就眯上眼睛,这会的孩子,一天到晚就知道吃了睡睡了吃。
只要吃饱了,根本就不闹腾。
何玉芳看着孩子睡了,她赶紧把前阵子攒下来的碎布,用浆糊糊在门板上,刷一层浆糊糊一层碎布,这样的碎布要糊好多层后,才会再取下来再用针线密密麻麻的缝好,形成厚厚的鞋底,然后在做鞋面,
一双鞋子看着简单,其实需要很多道工序和时间。
何玉芳怕冬天孩子们脚冷,特意在鞋帮子和鞋面上面都放了一些棉花,这样冬天有棉鞋穿,也就没那么冷了。
她本来打算做两双孩子的冬鞋子,这会还得给笑笑做两双厚袜子和软鞋底的冬鞋。
这些,都挺费时间的,好在张建国从黑市上买回来不少的煤油,这样晚上她可以熬夜干活,也不至于手忙脚乱的,至于大人的鞋子,儿子说黑市上有棉鞋卖,到时候直接买就是了。
“杀人犯,一命抵命,两天二百块!”
这几个词,在一个老农民嘴里喊出来,一下子让公社的工作人员都惊讶了。
公社这边,其实都打算把赵元成放回去,毕竟他表现不错,认错态度好,张建国那边似乎也没大问题,已经开始上工了。
可一转眼,张建国居然有生命危险,毕竟,不到万不得已伤势严重,也不会往县城医院送,而且也不会一天用二百块。
这年头,两百块是什么概念?
很多家庭里,十年都不一定存得到二百块。
这会许多单位上班的,干一年,都没有两百块钱,那猪肉才什么价钱,这两百块就是天价。
谁也没有怀疑张建国是装的,毕竟,有县城大医院开的收据单子,还有医生的诊断证明,张元顺也是老实巴交的农民,而何玉芳一直在那哭。
就守着那些当初带走赵元成的几个警察哭。
工作人员好心劝导,说是按照流程走,会给他们一个公道,而张元顺则表示,他家欠了一屁股债,借了乡亲们那么多钱,这钱,没有道理打人的不给,要他们自己负担?
何玉芳边哭边说,说要不是赵元成打自己的儿子,儿子不会躺在医院遭罪,他们都没上工,这一天三个人几十工分都拿不到,到时候他们全家没粮食分,都得饿死。
赵元成这是一个人害死他们家五口,杀人犯呀!
要是赵元成不重罚,他们一家也不活了,反正也活不下去了。
赵信这边被喊到乡公社的时候,脸都黑了,他村里有人来闹事,他的责任重大,只能不停的安抚,而公社的书记居然都知道这事。
毕竟,闹腾的太大了,让严查这事,而原本打算把赵元成放回去的决定,自然是不了了之。
赵信这边也急了,他也没想到张建国现在这么严重,去了一趟医院花了一二百,他本来有些不信,可看着那黑纸白字写的收据,还有医生的诊断证明,他也沉默了,只能答应着一定把这事处理好。
当晚,赵信家里就聚拢一群人,都是赵家的那些人。
赵信说,公社那边也不想事情闹大,赵元成估计要判刑,是判刑一年还是十年,现在就看赵家能不能筹到钱,让张家改口,这事只能先礼后兵。
不然,赵元成估计要坐牢了。
“不能让元成坐牢,那件事还得靠他,咱们赵家想混出头,走的更远,就必须把元成捞出来,还有,不能让他坐牢,以劳改犯的身份出来……”
赵信的大哥赵诚在村里很有威望,也是赵家的族长,毕竟村里只有他家有四个儿子,多子多福很让人羡慕。
而且赵诚以前读过私塾,不管是看的还是想的,比一般老百姓可要长远的多,他在赵家也有绝对的权威。
“那张建国据说住院两天,用了两百块,这医院真是死要钱,元成也是,当初索性下手狠点,把人砸死又是一种说法了……”
赵信抱怨了两句,却被赵诚瞪了一眼,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这赵信虽然是赵家村的村长,他这个村长也是他大哥支持上去的,所以很怕他这个大哥。
赵家人讨论许久,想了许多办法,最后都落实到一点,那就是拿钱,最少得拿出二百块才行。
饶是赵信是村长,说拿二百块的时候,他都觉得肉疼,好在这个钱,他是不会出,最多借点钱给他大哥,而赵诚家里本来是有点钱,打算给大儿子娶媳妇的,这钱要是拿出来,就没钱娶媳妇了,甚至还得借点钱。
“先想法子把人给弄回来,有人才有钱,实在不行赵信你借点钱给我们,等元成出来,你几个侄子再想办法挣钱还给你……”
赵诚知道自己几个儿子其实很有头脑,也有一把子力气和聪明,所以并不是很担心借钱还不起。
赵信叹了一口气,现在似乎有更好的办法,得不能让事情闹大了。
张建国在医院又住了两天,医院里一直查不出来什么毛病,最后催他出院,这会医药费啥的已经花了三百块。
这也幸好张建国他们家原本攒下一些钱,不然就这三百块借都借不来。
他家卖鱼发了一笔大财,三百块拿得出来,但是那赵家一下子听说医药费用了三百块,赵元成的母亲都急的晕倒了。
这才几天,三百块呀,这是七五年的三百块呀。
这还要不要人活了?
赵元成的母亲都快跳起来,不干,说张建国他们家讹诈人,可是人家拿的大医院的收据单子,大医院医生开的诊断单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那太权威了,
钱虽然多,但是这事知道的人都在说,张家占理呀。
毕竟,人命关天,人家这是为了救儿子,三百块都花出去了,没有道理这钱赵家不出。
当然,万一没钱的话,还是可以坐牢的。
事情都闹到公社书记那边去,还牵扯到退伍老兵,这事自然是要秉公处理,赵信虽然跑上跑下,可有些事情他也没办法。
只能把杨雄两口子喊过去,让他们劝一劝张建国和赵家和解算了。
而张建国回村后,也暂时不用上工了,在村里走到哪里,都有人问他气色看着还不错,伤势好了没?
“医生说有可能脑震荡,要修养,用了很多药,这个病时好时坏要养着,这不都花三百多了……”
张建国其实人好好的,一点毛病都没,可他不能让赵家好过,自然是把这病往重里说。
三百多块钱,听到的村民都用一种很惊叹的眼神看着张建国,妈耶,也就张家只有这样一个儿子,要是换成别的人家,骨头都敲鼓了,就算是舍得花三百多块去医院,那也得有钱才行呀。
没想到张家还真的挺有钱的!
也有人酸溜溜的说,这怕是张元顺把给儿子娶媳妇的攒的钱都拿出来了。
而这会,张建国在村里转一圈后,就回家弄了一条三四斤的鲶鱼,用蛇皮袋子装好,打算出门办点事。
路上,他还在想,万一别人问起这鱼从哪来的,他该怎么说?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