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都市 > 勇猛果敢贾桓项少龙全章节免费阅读

第46章 正雍帝:偌大天下,竟无将可用

发表时间: 2025-01-24

什么?

贾桓人都傻了。

大同、宣府方面,大军刚刚班师回朝,昨日才封赏完毕。

结果今日,辽东镇大败,二十万女真鞑子叩边,广宁、义州、大凌河屯危在旦夕。

“熊茂森真是一头蠢猪!”

想到这,贾桓不禁破口大骂。

堂堂辽东镇总兵,国朝二品大员,竟然连敌情不明,不敢擅自出击的道理都不懂。

他死了便死了,可辽东守军失去了精锐的一万骑和总兵官,群龙无首,哪里能扛得住二十万女真鞑子的猛烈攻势。

“宫中还未接到消息?”

“爷,潜龙卫、血滴子的人都已经在路上了,想来明日清晨,消息就能送抵宫中。”

“只是辽东方面,我们的眼线传来消息,据闻此事背后有将作营的手笔。”

小五补充的这句话让贾桓更加愤怒了。

堂堂辽东镇,大楚最关键的边镇,竟然被皇室当做争夺权柄的工具。

简直岂有此理!

“传令下去。”

“务必紧盯女真动向,每日至少向京中传递一次消息。”

“我要清楚的掌握辽东局势。”

沉思之下,贾桓当即吩咐道。

“另外,你立刻派人前往镇国公府、修国公府、理国公府、临洮侯府、云中伯府送信。”

“切记,千万不能露出马脚,被锦衣军发现。”

“诺。”

小五听后,赶紧领命离去。

注视着他的身影消失在黑夜中,贾桓脸色瞬间变得阴沉如水。

……

正雍三年,九月十一日,清晨。

卯时二刻,天刚蒙蒙亮。

“咚!咚!咚!”

接连三声钟响传入贾家。

正在安睡中的贾家众人瞬间被惊醒。

“这是……景阳钟响……”

荣庆堂,贾母从榻上坐起,老脸上满是凝重。

上一次,景阳钟响还是贾代善领着贾府二十余人出征辽东,边关危急。

时隔四十三年,景阳钟居然再次响了。

“来人!聚兵!”

伴随着贾桓一声令下,沉闷悠扬的号角声从东院瞬间扩散到宁国府,再扩散到荣国府。

“呜呜……”

所有人再度被惊醒。

“哗!!!”

值守府中的百名大雪龙骑瞬间披甲持锐,齐齐出现在宁国府甬道内。

不知何时,宁国府的大门已经敞开。

左右门子全都一脸惊慌的看着眼前这一幕,不知发生了何事。

“踏踏。”

一道赤红色身影从东院走出。

蟒服玉带,腰间配着一柄直刃横刀,面容肃穆,英姿飒爽。

正是大楚勇冠侯贾桓。

“出发。”

贾桓翻身上马,大手一挥。

当即,策马前驱,直接冲出了宁国府。

“哒哒哒!哒哒哒!”

整齐的马蹄声一下子打破了宁荣大街的沉寂。

一队玄甲精骑驰骋而过,目标直指皇宫。

前所未有的浓烈杀气从他们身上爆发出,沿途过处,行人尽皆退避。

“贤侄。”

贾桓来到皇宫时,牛继宗等人已经等候有一会了。

昨夜接到黑冰台偷偷给他们传递的消息,几人一整晚都没睡着,时刻准备着。

所以才能在景阳宫响的第一刻,换上朝服,赶到皇宫门前。

“牛叔父,开国一脉都准备好了吗?”

“入宫前,我先给诸位交个底,此番,我将亲往。”

“前路艰难,望所有人做好身陨准备。”

深深的看了一眼牛继宗等人,贾桓意味深长的说道。

辽东一战,国朝抽不出什么兵力,太上皇也不可能把十万选锋营派出去。

因此,只有可能是就地抽调带回来的征北军。

可京中剩下的征北军不足十万,正雍帝原本是打算纳入京营,从而掌握跟太上皇相抗衡的力量。

辽东边事,鞑子兴许并不止二十万,大楚能够出动的人马不足二十万,而且大部分人还需要防守城池。

不得不说,此番战事比之大同更为危险,也更加充满了机会。

“贤侄请放心。”

“今日我等在这便是代表了开国一脉的态度。”

“无论前方刀山火海,开国一脉愿随贤侄赴黄泉走上一遭。”

牛继宗脸色无比严肃的说道。

“嗯。”

“年兄可准备好了?”

“今日朝堂,开国一脉将推你上辽东镇总兵官一职。”

“血火赴任,不可谓不艰难。”

“贤弟放心,寇可往,我亦可往!”

年羹尧郑重点头回答道。

“好,入宫!”

得到了牛继宗、年羹尧的确切回复,贾桓大手一挥,率先入宫。

几名开国一脉的顶级勋贵紧随其后。

此时,宫外已经陆陆续续出现了不少身影,而且最低也是三品官。

景阳宫响,意味着国朝最危急的时刻来了,没有一个人敢有丝毫懈怠。

金銮殿上。

殿中点着密密麻麻的长明烛火,殿外还是灰蒙蒙一片。

“砰!”

一个精美华贵的茶杯被狠狠摔在地上,化作无数碎片,同滚烫的茶水一起四溅而出。

“好一个辽东总兵,好一个冒险出击。”

“他熊茂森从军二十载,上阵无数次,怎么会犯这等错误?”

正雍帝雷霆大怒,殿中不断响起咆哮声。

“陛下。”

“辽东眼线传来消息。”

“据闻,熊茂森是听说女真鞑子首领前往辽河边狩猎。”

“所以,他才会不惜带着一万精骑前去西平堡。”

一旁伺候着的楚清宫掌宫内相苏培盛开口禀报道。

“蠢猪!”

“大大的蠢猪。”

听到这话,正雍帝更加气愤了。

女真鞑子从努尔哈赤开始励精图治,一直到皇太极上位建国后金。

虽然一直被大楚称作女真鞑子,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封建国家,在辽东大地上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后金第五任君主胤禛从玄烨手中接过一个烂摊子,在短短十年间励精图治,整改国内吏治、军队。

到现在,后金的国力不但恢复到最鼎盛的时期,甚至隐隐还开始压制周边势力,比如高丽、漠东三部。

像这样的人,又怎么可能轻易出宫城前去狩猎。

但凡辽东总兵茂森有点脑子都不至于做出此等蠢事。

“背后究竟何人作祟,查出来了吗?”

正雍帝阴沉着一张脸,冷冷道。

“禀陛下。”

“似有将作营的手笔,但还未找到证据。”

楚清宫掌宫内相苏培盛轻声回道,表情同样十分凝重。

闻言。

正雍帝气极而笑:“好,好哇。”

“朕这个十四弟真是聪明,内部找不到突破口,便从外部寻找。”

“祖宗之言都被他抛诸脑后,当真是国朝义忠亲王。”

“陛下。”

就在这时,角落中一道身影坐在轮椅上,缓缓接近正雍帝。

“先生。”

正雍帝见到邬思道,这才暂时压下怒火,恢复了平静。

“义忠亲王此番来者不善。”

“辽东镇之事,想来早有谋划,应当便在今日出招。”

“陛下当小心防范,切不可因急躁而失了分寸,误了判断。”

“国朝不只有义忠亲王一党,还有开国勋贵、元丛勋贵,还有那些个辅政大臣。”

“有他们在,不会任由义忠亲王只手遮天。”

坐在轮椅上,邬思道注视着正雍帝,深深的告诫道。

此番辽东剧变的确是正雍登基以来,最为严重之危机,一个处理不好便会影响到帝位稳固。

正因如此,正雍帝绝不能出丁点差错,因为义忠亲王巴不得正雍帝出错。

“呼……”

正雍帝深吸了一口气,回道:“多谢先生告诫。”

“只是如今这辽东之事该让何人挂帅出征。”

“若非老十三伤了身子,朕何须如此劳神。”

昔年,太上皇生有35个儿子,11个儿子因为幼年天折,没有列入排序。

列入排序并有封号的皇子二十四人,这二十四人中有九人参与了争夺皇位,时为九子夺嫡。

剩下的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牵连,以至于正雍帝登基后,只剩下不到十个兄弟了。

其中五个因年幼被封为滇王、桂王、肃王、雍王、汶王,镇守西南、西北边陲。

唯有十三皇子项睿被封为忠顺亲王,留在京中同义忠亲王较量。

在太上皇的一众皇子中,十三皇子精于骑射,发必命中,论领兵打仗,才能不输于十四皇子。

只可惜,夺嫡艰险,十三皇子为了护住正雍帝,被圈禁八载,腿生毒疮,身子骨大不如前,无法上阵厮杀。

因此,正雍帝心中最为遗憾之事便是此事。

“陛下。”

“臣以为此事不再于何人挂帅。”

“而在于何人不能挂帅。”

“哦?”

听到邬思道的话,正雍帝眸中流露出一丝阴鸷。

这偌大一个天下,可用之将固然很多,但却无人能与他一用。

开国一脉自成势力,元丛一脉为太上皇附庸,就连他的十四弟义忠亲王都有一派随从。

唯独他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皇帝,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光杆司令,简直可笑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