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主任态度十分坚决地道:“小王,我们宣传政策法规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解放人民群众的思想,不再被封建旧思想、旧规矩束缚压迫。”
“何家被偷这件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不要幻想新中国成立了,封建思想就被一下子扫进了垃圾堆,在人民群众中旧思想、旧规矩依旧根深蒂固,如果不是何雨柱小同志相信党,相信人民政府,会不会就在院子里那些充当乡绅的人给掩盖了,兄妹两人就被吃了绝户。”
“联络员是军管会和人民群众的纽带,不能成为隔离带。”
“避免何家兄妹的悲剧再次发生,对于阎埠贵这种没有原则,做事要好处的人,必须免去联络员的职务。”
听见罗主任的话,王干事苦笑地说道:“主任!九十五号院真的是很难再找出合适的联络员了,本来易中海最适合,可何家的案子一直都有他的影子,这个人并不像表面那样正派。”
“九十五号院就没有积极分子吗?”
罗主任的询问,突然让王干事想起自己忽略了什么。
她尴尬地回答道:“主任,这九十五号院还真没有积极分子。”
“街道各个大院都有人积极参加街道组织的学习班,为什么就九十五号院没有?”
“小王呀!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是这个院子人的思想集体出了问题,还是联络员传达不到位,阻碍军管会的工作。”
王干事擦擦额头上的冷汗,开始主动检讨。
“主任,我检讨!”
“我们被九十五号院的表象蒙蔽了,今后我们一定加强对九十五号的工作。”
罗主任摆摆手道:“这件事不能全怪你们,九十五号院一直传出来的都是邻里友爱和睦、主动照顾孤寡的好名声,如果不是出了何家的事情,谁都会认为这个院子没有问题。”
“所以呀!九十五号院给我们好好上了一课!今后做群众工作要更细心、更耐心。”
罗主任长叹一声:“新中国刚刚成立一年多,有些人就摆上了官僚的谱,开始放不下身段了,想当年在根据地,都是围坐在老乡院子里,边纳鞋底,边开展工作。”
“老人家就是老人家,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正当时,是该给某些人敲响警钟了。”
罗主任感慨过后,回到正题:“我听说九十五号院有一个放映员,能做放映员,做做宣传工作应该不会差吧。”
“那个放映员叫许友福,说是放映员,其实和他妻子一样都是娄振华家的佣人,娄振华喜欢看电影,才让他学习了电影放映技术。”
“许友福虽然在轧钢厂挂职,本质上还是娄家的佣人,娄振华宴请宾客的时候,常常让许友福放电影调节氛围。”
军管会成立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辖区住户进行全面、细致地调查与筛查,因为与大资本家关系密切,许友福一度是重点观察对象。
“娄氏轧钢厂的娄振华,那就算了。”
罗主任作为刚刚调任的军管会主任,虽然对于辖区的住户了解不多。
可是对于娄振华,娄半城的名号可是如雷贯耳。
南锣鼓巷作为娄氏轧钢厂住户最多的街道,罗主任上任最先了解的就是关于娄振华的资料。
娄振华是什么人,那是在小日本侵略统治、刮民党腐化统治下,生意做得风生水起的人,虽对我党有过帮助,也不过是三颗鸡蛋跳舞,分投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