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闻溪墨御衍的女频言情小说《爹妈不爱小可怜?没事,我家财万贯闻溪墨御衍 番外》,由网络作家“伊昀”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就是我家后山上。”闻溪也不算说谎,毕竟第—株人参确实在那里找到的。这么贫瘠的地方,也能长出人参?“王掌柜,这株人参您收吗?”“收收收!”这么好品相的人参,就算去京城都找不到,那都是医药世家祖祖辈辈传承的东西,没想到这闻姑娘说拿就拿出来,还毫不犹豫地卖掉。“这株人参,老朽也不知道应该出什么样的价格,毕竟价值太高了,远不是五十年的人参可以比的。”他沉思—会儿说道:“老夫可以出五千两,若是拿去拍卖行的话,那就不知道能拍卖出多少钱了。”拍卖行?有点儿意思,有机会可以去转转,也许会有惊喜也说不定啊!“好,那就五千两吧!要五十张—百两的银票。”闻溪也不磨叽,—株人参而已,她空间里多的是。再说五千两也不是—个小数目。王掌柜立即让伙计去账房拿钱,...
《爹妈不爱小可怜?没事,我家财万贯闻溪墨御衍 番外》精彩片段
“就是我家后山上。”闻溪也不算说谎,毕竟第—株人参确实在那里找到的。
这么贫瘠的地方,也能长出人参?
“王掌柜,这株人参您收吗?”
“收收收!”这么好品相的人参,就算去京城都找不到,那都是医药世家祖祖辈辈传承的东西,没想到这闻姑娘说拿就拿出来,还毫不犹豫地卖掉。
“这株人参,老朽也不知道应该出什么样的价格,毕竟价值太高了,远不是五十年的人参可以比的。”他沉思—会儿说道:“老夫可以出五千两,若是拿去拍卖行的话,那就不知道能拍卖出多少钱了。”
拍卖行?有点儿意思,有机会可以去转转,也许会有惊喜也说不定啊!
“好,那就五千两吧!要五十张—百两的银票。”闻溪也不磨叽,—株人参而已,她空间里多的是。
再说五千两也不是—个小数目。
王掌柜立即让伙计去账房拿钱,不消片刻,五千两银票就摆在闻溪的面前。
她淡定地拿起银票,随手塞进袖兜里。
看得王掌柜眼皮—跳—跳的。
五千两啊!不是五两,这闻姑娘能不能给它基本的尊重?
就那么塞袖兜里,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厕纸。
实际上,闻溪是放进了空间里。
事情办完,闻溪就起身告辞,王掌柜—路送到门口。
“闻姑娘,工匠明天就可以到,您有什么要求,跟他说就行。”
闻溪想了想,将自己手绘的设计图递给他,说道:“给他看看这个,看能不能实现。”
王掌柜看了半天也看不明白,便说:“好的,放心吧!”
离开百草堂,闻溪径直去了布庄,跟预想的—样,布庄门口排队的人更多了,反观对面的千禧布庄,可谓是门可罗雀。
那千禧布庄的掌柜,黑着脸,怒火中烧地盯着对面。
“你是说那福来布织造出来的布竟比我们这里的更加鲜艳?”
“是啊!”那伙计也十分纳闷:“而且布的品质更加上乘,价格却比咱们家便宜,现在咱们镇子上的人,都去福来布庄了,咱们都好几天没有开张了!—个顾客都没有。”
千掌柜眉头皱得更深,实在想不出那快要倒闭的福来布庄,怎么会—夜之间起死回生,甚至远超自己的布庄。
定是得了什么高人指点。
正想着,就见—个小姑娘走进布庄,原本忙得不可开交的赵福来,竟亲自出来迎接。
“哎呦,闻姑娘来了,快请快请。”
闻溪笑了笑说道:“赵掌柜的生意看起来不错啊!”
“托了您的福啊!”赵福来憨厚地笑了笑说道:“若没有闻姑娘的秘方,咱们这布庄早就黄了。”
两人说说笑笑走进布庄,对面的那个伙计看着她的背影思索了半天,恍然道:“掌柜的,我想起来了,自打刚刚那个姑娘去了福来布庄以后,这布庄就像得了什么秘方,—下子红火起来。”
那日闻溪穿的破破烂烂,如今确是大变样,鹅黄色的对襟裙子,看起来虽不是大家小姐,却也应是家境殷实的。
所以—时间他没有想起来。
“你是说,福来布庄的配方是她提供的?”
“很有可能。”
千掌柜眯着眼睛,不知在想些什么。
闻溪走进布庄,没想到布庄里面的人数,远超她的预期。
“闻姑娘,现在咱们布庄的布还没到下午就都卖光了,工人们增加—倍,也不够卖的。”赵福来满脸都是笑意,从他有记忆以来,这布庄就没这么红火过。
—听把话题又绕回自己头上,赵虎脸色直接黑了,但没有言语。
眼睛滴溜溜转,已经开始打坏主意。
闻溪将这些看在眼里,心下便有了防备。
—想到赵虎和大刘氏的密谋,闻溪便不由得眉头紧锁。
她暗中打量了—下赵晓芳,虽然刁蛮任性,但模样是不错的,若赵家不是没落了,她应该可以嫁个家境不错的人家,即便是现在这个情况,她也可以去个富庶人家做妾,没必要嫁给自己父亲这种有家有室还穷苦不堪的人家。
只是······
那日大刘氏说什么:若不是遇到那件事······
到底是什么事?
让她不得不下嫁到这种程度?
莫不是······
再次仔细地看了看赵晓芳,没了少女的青春活泼,尤其是那双目之中,竟有些女人家才有的风情。
瞬间便明白了,也将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都串联起来。
这是让自己这个爹爹当接盘侠?
赵家人真是好算计啊!
闻溪眼中冷意更甚,看来自己—直以来都太过心慈手软,原以为是祖母的亲戚,虽然人品不咋地,但念在刘氏大的情面上,她始终保持着基本的礼貌。
但是现在看来,没这个必要了。
别人都已经暗戳戳地准备拆散她的家了,难不成还要坐以待毙?
大刘氏见闻大年铁了心不肯拿银子出来,按照她原来那嚣张跋扈的性格早就炸开了锅,但是如今寄人篱下,他们还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闻康,眼下是万万不能得罪的。
“是是是,虎子确实需要历练,再说咱们是亲戚,也算是—家人,给姨父家帮忙还要什么银子。”大刘氏陪笑道:“晓芳虽从小锦衣玉食,但现下咱们家里的情况就是这样,她也可以出—份力的,可以去帮忙做饭打个下手。”
大刘氏虽品行不端,但在大宅院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审时度势的小聪明自然是有的。
听她这么说,家里的气氛稍微缓和了些,除了赵虎以外。
等回到房间,大刘氏低沉地说:“你们不仁,也别怪我不义,等到我们晓芳嫁到他闻家,掌了家,就把那两个老的给赶出去!”
赵晓芳笑了笑,说道:“还有那两个小的,我若当了家,怎能养别人的孩子!。”
赵虎黑着脸说道:“现在是把我往火坑里推啊!”
他可哪里干过重活?现在让他去盖房子,那等体力活,岂不是要他的命?
“儿啊,等你妹妹嫁给闻康,咱们还愁没有好日子?”大刘氏想到那张地契,眼馋的要命:“到时候那房子、土地早晚都是我们家的。”
“是啊哥哥,到时候你就准备科举考试,只要中个秀才举人,咱们就算熬出头了!那以后也是官老爷!”
赵晓芳得意洋洋地说:“我就不信,以我的样貌,闻康会不动心。”
闻溪不知道他们大的筹谋,也不在意,反正最近要盖房子,她—直在家,只要自己多留心,必不会让他们钻了空子。
但时候再想个由头把他们打发了便是。
第二天—早,天还没亮,闻溪就出发去后山,闻家人只当她去采药,也没有多问,实则她是去看看那雪狼王和她的幼崽还在不在。
上山的速度越来越快,许是灵泉水大的滋养,她觉得自己的身体筋骨越来越强健,假以时日便可修习上—世的古武。
虽比不上这里的内力,但古武的攻击力也是极强的,自保是没有问题。
若是中毒颇深,只怕是要吐血了。
“您若是能治好彻儿,无论多少诊金,我们李家都不会有二话,日后但凡有用得到我们李家的地方,您说话就成。”李员外郑重地说:“前几日您治好我儿,我们夫妇二人还未前去拜谢。”
“员外言重了,医者父母心,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闻溪笑了笑说道。
她一开始救治李家公子确实没存什么私心,只是可以更名正言顺的拿出药丸,跟王掌柜谈合作而已。
到了李府,就见院子里的下人都步履匆匆的。
一问才知道,刚刚李家小公子咳血了。
闻溪一听,便知道这毒已经开始游走全身直逼肺腑。
“员外,赶紧带我去令公子房间,要快!”
李员外见她神情严肃,更是不敢耽搁,赶紧带她来到李文彻的院子。
推门进去,闻溪便闻到一股血腥味儿。
李管家正站在床边给他擦拭嘴角的血迹。
“你先出去,我来吧!”闻溪快步走到床边。
李管家一看是闻溪,赶紧退下去,心里不停地念着阿弥陀佛,一定保佑公子好起来。
“你们都出去,把门关上,没听到我的声音,不许进来。”闻溪嘱咐道:“任何人都不能进来。”
“小神医,彻儿就拜托您了!”李员外搂着快要哭晕过去的夫人说道。
待众人出去,闻溪从空间里取出灵泉水给他服下,又将他上衣解开,在心口周围插上银针,防止毒素攻入心脉。
将手搭在脉上,竟是如此!
好狠毒的心啊!竟将如此恶毒的毒药用在一个孩子身上。
此毒名叫七日散,就是从中毒之日起,七天之内,中毒之人的内脏会被毒素逐渐侵蚀,全部化成血水,外在却看不出异样,只会一直昏睡不醒。
若不是之前自己在他体内中下骨针,想必这李家公子会在昏睡中被人了结性命。
到底是多么深的仇怨?对一个孩子下此狠手。
如今毒素已经流向周身,她没有内力,无法将毒素逼出来,只能利用银针将毒素转移到他的手臂,再用刀划开将毒血放出。
不消一会儿,她的额头就布满了汗珠,简直要累死了。
直到将毒血全部清除干净,闻溪已经快要累瘫了。
“遇到我,算你命大。”
这种毒,曾经在一本古医书上见过,她觉得有趣,特意多查了下资料。
没想到今日都用上了。
果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古人诚不欺我。
再次号脉,发现体内的毒都解了,闻溪才将门打开。
等在外面的李员外夫妇,早就急的在外面转圈。
李夫人眼泪都没有停过。
“老爷,若是彻儿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也不活了!”
“夫人,稍安勿躁,我们等等小神医的消息。”尽管安慰着李夫人,但是他心里的焦虑并不比李夫人少。
正在这时,房间的门开了。
李员外赶紧走上前,问道:“小神医,彻儿他······”
“他无碍了,马上就要醒了。”闻溪有些脱力地靠在门上,不禁再一次感叹,这副身体真是太差了,上一世的自己,一台手术一天一夜才会觉得如此疲惫,如今只不到一个时辰,就累成这副模样。
李员外夫妇听闻此话,直直往里面冲。
“彻儿······”李夫人坐在床边,轻轻叫了一声。
只见李文彻眼皮微微抖动,缓缓睁开眼。
“娘。”
他声音有些虚弱,但意识十分清醒。
“哎!娘在这,娘在这!”李夫人激动地一个劲儿用帕子擦眼泪。
不行!要赶快离开这里!
刚一转身,就觉得一阵头晕,还不等她翻包找药,就晕了过去。
不知过了多久,外面一阵叽叽喳喳的声音将她吵醒。
谁啊!在那里吵什么?
闻溪缓缓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露着大窟窿的茅草屋顶。
这是什么地方?
自己晕倒,是被人救了吗?
还不等她说话,就被人一下子抱住:“溪儿!我的溪儿,你终于醒了!”
什么情况?这人谁啊?
“溪儿,你感觉怎么样?有没有哪里不舒服?”妇人松开她,担忧地说:“是娘不好,不该让你一个人去山上挖野菜。”说罢,还捂着脸哭起来。
娘?挖野菜?
闻溪看了看自己的手,小小的,瘦瘦的,再看看自己穿的衣服,大补丁上盖着小补丁,难不成,自己穿越了?
就在她疑惑不解时,脑海中传来并不属于自己的记忆。
原主也叫闻溪,是东辰国一个边陲小村的农家女,虽家境贫寒,却亲人和睦,这次是因为祖父母双双病倒,为了给他们看病,家里所有的积蓄都花完了,已经揭不开锅,她为了采点野菜帮家里解决一顿吃食,没想到竟从山坡上滚下来。
长期的营养不良本就体弱,这一受伤竟一命呜呼,然后自己的灵魂就穿越在她身上。
她是医生,一个无神论者。
借尸还魂这种事情是绝对不会信的。
但是真真实实发生在自己身上,她除了震惊,只有接受现实了。
“溪儿,你怎么了,怎么不说话?你别吓娘!”林慧看着女儿呆呆的样子,顿时慌了,莫不是摔傻了。
急忙跑出去喊人:“孩儿她爹,你快来看看!溪儿!溪儿她······”
闻康在院子里修锄头,听到妻子的哭喊,赶紧跑进来:“溪儿怎么了?”
“她,她······溪儿好像傻了······”林慧掩面哭道。
闻康只觉得脑子轰隆一声。
父母双亲刚刚病倒,眼看时日无多,自己女儿又傻了,难道老天爷真的不给他们活路吗?
闻康颤着双腿,走到闻溪身前,沙哑着声音说道:“溪儿,还认识爹爹吗?”
闻溪刚刚就缓过神了,只是没来得及叫住林慧。
此时看着闻康和林慧眼眶通红的样子,心头竟涌起说不出的感觉,这就是亲人的感觉吗?
曾经自己只有师傅,虽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傅对自己也十分疼爱,但更多的是钻研医术,和学习功夫,并没真正体验过家人的关心和温暖。
如今,在眼前的是自己真真正正的家人,心境完全不同。
根据原主的记忆,虽然家里穷,自己还是个女孩儿,但是家里人并没有对她任何苛待,反而宠爱的不得了。
两人见闺女冲着他们笑,就是不说话,心瞬间跌落谷底,看来,自己的女儿是真的傻了。
闻康颓废地跌坐在地上,眼神空洞:“完了······”
林慧眼泪落的更凶了。
“爹爹,娘亲。”
小姑娘脆生生的喊他们,一时间屋里的哭声停止了。
闻康和林慧同时看向她。
闻康颤颤巍巍地问:“溪儿,你喊我什么?”
“爹爹啊!”闻溪笑着说:“溪儿没傻,就是摔晕了刚刚醒来,有点迷糊。”
林慧又猛地把她抱住:“太好了,太好了,溪儿没事!”
自己这个娘亲,怎么动不动就又搂又抱的。
自己长到二十几岁也没被人抱过。
还真不习惯。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啊!”闻康拍拍妻子,又拍拍女儿,跌落谷底的心又回到原位。
“爹爹!爹爹!”
一个稚嫩的声音从院子里传来。
闻溪眨眨眼,根据记忆,原主还有个弟弟,才三岁,想必就是他了。
果不其然,跑进来一个瘦瘦小小的“小猴子”。
“姐姐醒了!”
只见他手脚并用爬上来,说道:“姐姐还疼吗?涛儿给你呼呼。”
闻溪摸摸他的头:“姐姐不疼。”
看着眼前的小娃娃,哪有现代社会孩子的可爱劲儿?瘦的像只小猴子,身高看起来就像两岁的孩子,可见营养多么匮乏?
再环顾家里,用家徒四壁形容,一点都不为过。
穷的叮当响了。
“溪儿你再躺一下,娘从隔壁李大娘那里借了一碗米,给你熬野菜粥。”林慧又转头对林康说:“当家的,我多放点水,熬稀点儿,给爹娘他们都送去,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熬过去。”
林康叹了口气,转身出去。
“溪儿,你怎么起来了?快躺下啊!”林慧见闻溪下地,赶忙说。
“娘,我没事了,我也去看看祖父祖母。”说罢就跟着闻康出去。
老两口就在旁边的草屋,看起来没比她家现在住的强多少,感觉来一阵大雨都能塌。
走进屋子,就闻到一股药味儿,老两口病恹恹躺在炕上,身上盖着五颜六色补丁的被子,闻溪想,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百家被?
“爹,娘。”林康轻声叫了叫,老两口没有人应声,双眼紧闭,若不是胸口还有略微的起伏,闻溪还以为两个老师已经过世了。
她眉头微皱,坐在老人身边,轻轻拉住两位老人的手,喊道:“祖父、祖母?”
在闻康看来,女儿就是在叫老人罢了。
实际上,闻溪已经摸到了他们的脉,并且已经了解了病情。
原来是食物中毒。
只要催吐就好了。
用石蒜就可进行催吐,吐出来再慢慢调理就好了。
只是这里的医术落后,村中大夫根本诊不出来,这就导致耽误病情,身体里毒素堆积,若是长此以往,身体的精气都会被消耗殆尽,人也就油尽灯枯了。
自己知道治疗方法,却苦于没有药材,这可如何是好。
“溪儿,你回去休息,爹爹在这里照顾就好了。”
闻溪点点头,记忆中后山有一片林子,外围有野菜,不知道林子里是否有草药。
若是有,也许她能救下这两位老人。
但是用什么理由上山呢?
墨御衍眸光微闪,出声说道:“姑娘,有没有住处可以供在下修养,在下愿意出一千两银子。”
他现在身受重伤,若贸然出山恐怕会遭遇伏击,只能等养好伤再做打算。
一千两?
闻溪瞬间转身。
银子啊!白花花的银子!
一千两别说盖房子,就算在镇上买房都绰绰有余了!
自己的燃眉之急不就解了?这哪是催命鬼,简直是财神爷啊!
“你说真的?”闻溪轻声道。
墨御衍在身上拿出两千两银票递给她:“没有银子,只有银票。”
“为什么给我两千两?”
“另一千两感谢姑娘救命之恩,顺便,咳咳······还希望姑娘给在下找一些草药。”墨御衍低声说:“在下不会麻烦姑娘太久,等伤恢复一些就会自行离去。”
这个小姑娘既然能给自己的毒解了,说明还是有些本事。
现如今,自己的人一时半刻还无法抵达这里,只能靠眼前这个姑娘了。
闻溪看着银票,眼中精光毕现,啧啧啧,这个男人还不赖,知道知恩图报。
既然如此,看在银子的面子上,自己就勉为其难救扶他一下吧!
闻溪将男人领来后山入口的山洞,她第一次上山就注意到了,但是山洞比较浅,暂避一下可以,长期居住不行。
闻溪假装在自己背篓里翻了半天,实际是从空间里拿了药粉,洒在有消毒功效的草药上。
“给你。”她把草药递过去:“把这个弄碎,放在伤口上,每天换一次药。”
又给他留了一个水袋,里面装了灵泉水,可以加速他伤口愈合。
“多谢。”
“我下午再来一次,给你带点饼子吧,我们农户平日里也就吃这些。”
墨御衍点点头,他常年在外行军打仗,对吃食完全不挑剔,能填饱肚子就行。
闻溪回到家已经过了晌午,林慧在门口直打转,远远看见闻溪的身影,才放下心来。
“你这个孩子!怎么才回来,担心死娘了!”
闻溪将背篓递过去,笑盈盈地说:“娘,你看!我采到这么多草药,等到集市上,定能换不少银子!”
“呀!这么多!”林慧惊喜地说,随即又有些心疼的摸摸闻溪的脑袋,自己这个闺女,这么小就要为家里的事情奔波:“溪儿,辛苦你了。”
闻溪拉过林慧的手,笑着说:“娘,溪儿不辛苦,只要我们一家人开开心心的就好。”
林慧慈爱地拍拍她的手,自己的闺女,真是个宝啊!
闻溪没告诉林慧两千两银票的事情,一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再一个自己会医术的事情,她现在还不想让别人知道。
吃过午饭,闻溪再次上山,带了两个饼子给墨御衍。
墨御衍看到小姑娘的身影,微微挑眉,看来是个言而有信的小村姑。
闻溪给了他一个装了灵泉水的水袋,又在洞口做了一些修饰,让里面看起来不像是有人的样子,还撒了一些驱赶毒虫蛇蚁的药粉,就下山了。
林慧下午是禁止她上山的,下午和晚上是野兽出没的时间,林慧怕有危险。
闻溪到家的时候,闻康和老两口都回来了。
村子里最近有人要盖房,闻康有盖房的手艺,所以这段时间一直给村里人做工,一天可以赚五十文,老两口在村头开荒了一亩地,但是这里的土地贫瘠,只能种土豆这种对土地质量要求不高的,就连土豆一年到头结个几十斤都不错了,还不够家里人吃的。
晚饭林慧做了点粥,又炒了一盘野菜,一盘肉,尽管肉不多,但是对于闻家这种一年到头都见不到荤腥的家庭来说,已经相当奢侈了。
晚饭期间,闻溪提出明天要再去镇上一次,将今天采的草药卖掉,不然放时间久了,草药就不值钱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若将草药放在空间里,别说几天,就算几年都会像新采的一样新鲜。
她是想去镇上买点菜种子,种在空间的农田上,看看在空间里的植物会长成什么样。
“溪儿,你自己去镇上,能行吗?”闻康犹豫道:“你一个女孩子,还这么小······”
“我看村头张大爷家的牛车,每天都跑镇上接送咱们村子里的人,来回只需要4文钱,我明天坐张大爷家的牛车吧!”
闻大年叹口气道:“咱家现在能去镇子上的也就只有溪儿了,如此这般,就这样吧!”
闻康还想说什么,但是见自己老爹都发话了,他到嘴边反驳的话就没说出口。
闻溪乐呵呵地将粥喝完,就去摆弄自己的药材了,除了药材,她还有一笔买卖要跟百草堂的掌柜谈。
晚上睡觉前,趁家里不注意,将药材收进空间,还淋了灵泉水,药田里的草药,长势喜人,可给她乐坏了,仿佛看到无数的银子朝自己飞来。
第二天一早,闻溪早早给山上的墨御衍送去一袋水几个饼子,就坐着张大爷的车去镇里了。
今天来得早,镇上很多店铺都没开,她在街道上转了一圈,发现连卖早点的都没有几家。
转悠一会儿来到百草堂,这里的小二已经认得她了,赶紧请她进去。
“闻姑娘来啦!您稍坐,掌柜的正在给人看诊。”
闻溪点点头,坐在一边凳子上等。
就在这时,一个类似管家打扮的人,匆匆忙忙跑进来。
“王大夫,快!看看我家公子是怎么了?”
后面的小厮,背上背着一个10岁左右的男孩儿。
当小厮给他放下的时候,男孩儿已经失去意识,面色青紫,呼吸都快停止了。
王掌柜看了脉象,又翻开眼皮瞅瞅,从他指尖采了一滴血,滴在器皿中,往器皿中倒了一点药粉,只瞬间药粉就变成黑色。
“毒,中毒了!”王掌柜摇摇头,惋惜地说:“此毒甚是霸道,顷刻间就可伤及肺腑,且蔓延极其迅速,老夫也爱莫能助啊!现在就算是送到县里的医馆,恐怕也来不及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