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的美文同人小说《唐浮》,由网络作家“佚名”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一首谶诗重现天下,一名书生走进别院。一方襁褓啼哭东去,一个帝王茁壮成长。一桩阴谋满门覆灭,一柄玉剑东渡归来。一段盛世拉开序幕,一笔离乱留下伏笔。朱鸟展翅翔九天,黄龙褪磷隐沟渠.雉鸡垂羽做凤凰,金鳞跃拱化腾龙。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芳流剑阁,光被利州.神龙反,唐隆变,太平离,开元盛,安史乱,大唐沉浮间,一眼数百年。【唐浮】——看大唐沉浮!...
《唐浮》精彩片段
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但是却有一个无趣的开头···。
话说,大唐贞观年间,天下出了两位奇人,一人名叫袁天罡,另一人名叫李淳风,世人皆知,两人神算无遗,合著有《推背图》一书,全书共六十像,以六十甲子和卦象分别命名,每像之下,均有谶语,并附有“颂曰”诗四句,预言后世兴旺治乱之事。
却说当初,两人预言至第四象之时,却出现了一点意外,一阵清风忽从卦台之上扬起,将第三页像图刮走,要巧不巧,偏生落到了一旁的火盆之中。
火焰猛地一腾,形如展翅欲翔的凤凰一般,而那灰烬,被火焰一冲,不散反聚,蜿蜒盘旋,上下翻飞,犹如灵蛇起舞,待那火焰熄灭,复又落入火盆之中。
所谓万事皆有天意,李淳风观之,微微沉吟,继而面露忧色,看着袁天罡,沉声道:“朱鸟展翅翔九天,黄龙褪磷隐沟渠,先生,此乃朱鸟灼龙之象啊!”
朱鸟是雌鸟,意喻妇人,展翅翔九天,便是登临高位,意为妇人干政。灰烬形似灵蛇,灵蛇乘风便化龙,而那黄纸化为灰烬,慢慢焦黑成炭色,便如黄龙褪鳞一般,这是龙变蛇,九天御风之龙,却化为退隐沟渠之蛇,结合两者,这便是所谓的朱鸟灼龙之象!
妇人干政登高位,天子脱袍龙化蛇,此为大凶之兆!
袁天罡听罢,点点头,却又摇了摇头,淡然笑道:“雉鸡垂羽做凰鸟,金鳞跃拱化腾龙,尘归尘,土归土,大唐三百年,天下终姓李,淳风无须忧心。”
李淳风听后,略微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道理,这一象是第三像,而第四项预言大唐国运二百九十载,中而大兴,妇人干政,亦是没有改变李唐之根本,李淳风忧色顿敛,笑道:“先生教训的是,倒是淳风小气了!”
说罢,便不再言语,两人继续预言,至六十图,李淳风还待继续,袁天罡轻推李淳风背止之,道:“万万千千说不尽,后世千年,变数太大,我俩也无须操此闲心,就此罢了吧,不如推背去归休,也好趁有生之年,图个清静自在。”
李淳风微微一愣,抚掌大笑,道:“如此甚好!”
次日罢朝,袁、李两人,同向太宗皇帝李世民请辞,太宗皇帝百般挽留,两人自是含笑不语,留下大唐兴盛之语后,飘然而去,归隐山林,不知所踪,却是谁也没说那第三象之事,临走之际,李淳风举荐胞弟李淳云,代管其太史令之职。
至此,世人皆以为《推背图》只有五十八象,即便没有应至极之数,但是出自大师之手,却也无人胆敢怀疑,却不知,第三象像图已然不存于世,《推背图》已成残本!
时光冉冉,如白驹过隙,大唐开国至今,已有一甲子年。
至永淳二年,高宗卒,中宗李显即位,改元嗣圣,政事决于武则天,嗣圣元年二月,武则天废中宗为庐陵王,贬至房陵,于同月已未日,立李旦为帝,改年号为“文明”,李旦便是唐朝历史上,有名的两度安乐君王——睿宗皇帝。
不过诸位放心,咱这故事里面有这位安乐君主,但是却不是主角,**丝逆袭之事虽然不错,但那也要一个有野心的**丝不是?
且说睿宗李旦立,武则天仍命其居住于深宫,不得参与朝政,所有军国大事,皆由天后处理,睿宗毫无实权,沦为傀儡,是以后世史书上很少用睿宗年号文明,而是以垂拱年号以代之。
细细一品,当年李淳风所言\"朱鸟展翅翔九天,黄龙褪磷隐沟渠。\"之象已然初现端倪,武则天应了这朱鸟之象,而高宗、中宗、睿宗等李氏皇帝,却是一一应了那“黄龙隐沟渠”之象。
要是只有这两句,倒也无伤,武则天或许表面不喜,但是心中定然是没什么意见,然而诸位莫要忘记,这推背图第三象口头谶却还有“雉鸡垂羽做凰鸟,金鳞跃拱化腾龙。”这两句,正是应了这“垂拱”年号——是以坊间有童谣曰:“垂拱年,有金鳞化龙!”
或许诸位又要说,这《推背图》的口头谶随风而灭,不留于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套用一句老话——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当年袁、李随口说的四句谶语,虽然并非《推背图》预言的内容,却是推背图第三象所衍,自然有迹可循,贞观盛世,万法盛,凡读书之人,谁人不懂一点术数易理?
世间虽只有一罡一风,然谁又能确定有没有一草一木,亦或一辰一雨?
总而言之,也是天意使然,当年四句口头谶虽随风而逝,但是却是在六十年之后,童谣先现,其后又有“朱鸟展翅翔九天,黄龙褪磷隐沟渠。雉鸡垂羽做凰鸟,金鳞跃拱化腾龙。”四句谶语,流传于市井坊间,传唱于稚童酒徒之口。
这是一个变数,故事便是由这个变数开始的。
八月金秋,长安城暑气未消,一场大雨毫无预兆的落下,让久经酷暑的长安城,稍微凉爽了些许,却也淋的路人尽皆以掌掩首而奔,却有一青衫书生,不急不缓,走在雨中,顺道走进了一户人家屋檐底下,避起雨来.
不多时,又有两人一前一后跑进了屋檐下,却是两个妙龄女子,看装扮应是主仆二人,主人年约双十,发髻高盘,作贵妇打扮,小婢头结双环,是普通丫鬟的装扮。
唐朝太宗皇帝本是胡汉混血,加上唐朝大将官员、皇室后妃胡人颇多,是以胡人风气颇浓,加上如今乃是天后武则天掌权执政,女子地位大大提高,所以大唐女子,比历朝都要开放许多,衣着打扮颇为大胆。
好在此处乃是皇家领地,甚为僻静,很少有人经过,那年轻书生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见到这般香艳之景,不由看得痴了。
那位小婢女不乐意了,轻哼一声,道:“你这人好生无礼,再看小心挖了你的眼珠子!”
那小婢声音清脆,话却可怖,书生吓得猛然惊醒,待发现自己的眼睛,竟然盯着人家丽人半露的酥胸,顿时涨的俊脸通红,连忙冲着那位少妇丽人拱手赔礼,道:“在下失礼了,姑娘莫怪。”
听得那书生叫自己“姑娘”,那位丽人却是掩嘴吃吃轻笑起来,那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显出一份令人难以自控的魅惑来,那位书生不自禁的再一次看的呆住了。
暑日暴雨,来得急,去的快,雨歇云开,却见这一对主仆走到了这栋院落大门前,径直推门而进,那书生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喊道:“哎——姑娘···”
但是两人已经进去了,加上那书生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说些什么,一时间竟然怅然若失起来,暗道要是能让这等红颜倾心于我,也不枉在这世上走一遭了!
就在这时,那个原本已经进去的小婢,突然探出头来,看着那位失魂落魄的书生,咯咯笑道:“哎——书呆子,王——小姐问你,要不要进来喝杯热茶暖暖身子呢?”
那书生一呆,这么热的天气饮热茶,暖身子,这话却是怎么说?
然而读书人毕竟还是心思活泛,加上又是青年男子,想起那丽人媚眼如丝,顿时思绪如潮,晕头转向,不免又想起了那《赵姬艳史》《汉杂事秘辛》《飞燕外传》等等“名著”里面的桥段,举一反三,顿时明白了这杯"热茶"的含义,不由大喜,便忘了甚君子礼数云云,随着那位小婢进了别院之中。
第二日,那位书生步履蹒跚的走出了别院,眉目间桃花盛开,片刻之后,别院侧门驶出来一辆朱红漆、鎏金边、鸾凤图、明黄绸的马车,快速的驰进了崇明门,一个时辰后,那辆华贵的马车再一次的驶出来,从永福坊饶了一圈,再一次回了别院之中,这一天是乙酉年八月初一。
垂拱元年八月初三,两日前的那场雨并未给长安城解过多少暑气,此时万里无云,天空一片深蓝之色,繁星满天,银河清现,武则天同薛怀义于摘星楼饮酒观星,虽然薛怀义精心打扮,美酒中加了媚药,然而武则天却似没有这方面的心思,只觉心中却颇感惴惴,不甚安宁。
忽然,一道紫华从天而降,直没立政殿内,那一刻,星辰明月为之失色,武则天猛然起身,酒水溅了一身,却浑不知觉,薛怀义讶然惊呼,道:“陛下,这道紫华像是没入了那立政殿呢!”
武则天恍若不闻,只是怔怔的望着那若隐若现的紫华,薛怀义心中惴惴,却是不由的想起了那日帷幔后的旖旎,嘴角不由露出了一抹笑意。
不多时,一个女官大步走来,报告皇宫内异象:“太液池、龙首池,数万锦鲤昂首,面西南拱,似在朝拜。”
太液、龙首皆是大明宫湖,大明宫之西南便是太极宫,太极宫中有立政殿,立政殿乃是睿宗皇帝李旦发妻,皇后刘氏之寝宫,天降紫华,万锦朝拜,而刘皇后正好有孕在身,临盆在即,其中寓意,不言而喻!
女官据实而言,并未夸大或遮掩,武则天心中有事,自是不言不语,薛怀义却又是惊呼一声,脱口言道:“金鳞跃拱化腾龙!”
那女官双目中精光一闪,忙垂下了头去,武则天双目中,寒光湛湛,挥手屏退女官,那女官行礼,刚要退去,武则天又道:“婉儿,让高延福过来见朕!”
此女官便是有“掖庭奇女”之称的上官婉儿,与武则天有杀父之仇,却又深得武则天信任,婉儿听得武则天口谕,面色不变,躬身退下。
武则天扶栏西望,手指在栏杆上连续轻敲,薛怀义面色一喜,走了上去,从背后轻轻环抱武则天,一双手抚在武则天胸前,在她耳边低语道:“陛下,微臣替您推拿,缓缓疲惫!”
次日早朝,太史局太史令李淳云上奏天后,言:“紫气东来,锦鲤朝拜,天降祥瑞,庇佑大唐,不日定有帝王之才降生!”
百官朝拜,恭贺天后,恭贺圣上,李旦喜笑颜开,唯有武则天满面寒霜。
是日晚,太极宫,立政殿内灯火通明,人影憧憧,刘皇后即将临盆,李旦皇帝守在殿外,焚香祷祝,眉眼之间,一片难以掩饰的喜色。
这一夜,四方云动,都在望着大明宫内的动向,大明宫含凉殿,武则天遥望远处立政殿上空,那抹连续三日不散的冲天紫华,满脸寒霜似雪。
子时,刘皇后产下龙子,随后传出小皇子胎死腹中,无端夭折的消息,天后震怒,斥太医署,下旨斩杀立政殿值守太医令、太医丞、产婆、太监、宫女、侍卫等一百零九人。
立政殿外,血流成河,惨呼不断,刘皇后产后身虚,受惊过度,厥了过去。
同怀身孕的窦德妃听闻此事,连忙去立政殿探访刘皇后,寅时返回肃德殿,不久便传出即将临盆的消息,于寅时三刻产下龙子,虽然早产数十日,但是小皇子十分健康,天后凤颜大悦,赐小皇子名“隆基”,因排行第三,小名三郎,下旨:“天降龙子,普天同庆,大赦天下。”
圣旨下,百官朝贺,天后于太极宫大宴群臣,皇宫内外张灯结彩,此季节正是天干物燥,极易失火,戌时太医署走水,大火烧了一整夜,当日于肃德殿当值的太医令、太医、医女,尽皆惨死于烈火之中,无一人幸免,共一百一十五人。
垂拱元年八月十五,圆月血红,西内苑、东内苑、禁苑之中,金桂泛红,桂香带腥,天后武则天,下令砍尽三苑金桂,苑总监管理不当,流放岭南,酌钟绍京继任。
次日,太史令李淳云因年事已高,上奏请辞,天后准之,赏金百两,不日,李淳云举家归隐,访其兄长而去。
至此,一个盛世悄然拉开了序幕,一段乱世悄然留下伏笔,一个襁褓啼哭东去,一个帝王茁壮成长,朱鸟展翅翔九天,黄龙褪磷隐沟渠,雉鸡垂羽做凰鸟,金鳞跃拱化腾龙!
大唐沉浮间,一眼数百年···。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如今已是四月中春,本该草长莺飞,百花盛开,然而这辽东的春雪,却还刚刚融化,水珠儿顺着晶莹的冰棍儿,滴滴坠落,打的青石哒哒作响,撞碎满园金玉——因为今日有骄阳。
阳光,对于辽北这片土地来说,乃是上天最珍贵的恩赐,安东都护府总督薛府内,一个身穿白色武衫,头扎高髻,面红齿白,大概十一二岁的童子,看着难得一见的春日暖阳,双目中露出了一抹喜色,兴致勃勃的在庭中打了一套拳后,终于按捺不住,冲着屋内大喊道:“母亲,我去府营玩蹴鞠去咯!”
不一会,一个身穿白色襦裙,头挽圆椎发髻的中年贵妇,从内屋走出来,看到那童子衣着单薄,额头上汗津津的,不由一惊,赶忙走了出来,一把拉住了那童子,伸手替他擦去额上汗渍,痛惜而斥:“这般冷的天气,你只穿这么一点衣裳,冻着了怎么办?你呀,一点都不让为娘省心!”
说罢,那贵妇玉指轻点那童子的头,轻骂道:“我治不住你,等你爹回来了有你好看的!”
那贵妇的声音很柔,就像这春日的暖阳一般,让人听着全身都有一种暖意,那童子自是不怕,嘻嘻一笑,道:“娘,男子汉大丈夫,这点冷都受不了,哪里配当薛家的子孙啊,爹要是知道了,定然不会罚我,反而会要夸我的!”
那贵妇白了小童一眼,没好气的说道:“你明知为娘说的并非此事,就晓得插科打诨,你八个兄弟姊妹都是憨厚老实,哪有你这般油滑,也不知是跟谁学的!”
“娘,话可不能这么说啊!”
小童一本正经的说道:“凌儿这叫聪慧机智,大哥二姐三哥四姐他们,那都是被封建礼教荼毒的···”
“小七,你又在背后说大哥坏话了是不是?”
小童话没说完,一个浑厚的声音从外响起,只见一个身材魁梧的青年,大步走进了院子,看见那贵妇,连忙躬身行礼,道:“娘亲早安。”
“咳咳···大哥,你今天又长高了,又魁梧了,又英俊了,茗儿嫂子一定会——呜呜呜——”
小童话还没说完,便被那青年捂住了嘴巴,然后一把提住那小童的衣领,连忙对那贵妇道:“娘亲,我跟小七去讨论一下排兵布阵之法!”
说罢,那青年单手提着那小童,健步如飞的冲了出去,那贵妇哪里不知道两人的鬼主意,不由笑骂道:“大的没兄长样,小的没弟弟样——哎——记得早点回家吃饭——”
...
...
此地名叫“新城”,地处抚顺高尔山下。
名为新城,却着实不新,乃是西晋时期,高句丽王国所建,至今已有四百余年历史,唐朝和新罗联军灭亡高句丽之后,新城就属于大唐管辖之地,如今更是大唐安东大都府府治之所在。
安东大都护府,是大唐八大都护府之一,原为唐朝和新罗联军在灭亡高句丽之后,建立的管理高句丽故地的机构,其后由于吐蕃和新罗扰边,上元三年,大唐高宗天皇下旨,将安东都护府治所迁往辽东故城,仪凤二年又迁至新城,至今已有二十年。
如今是“顺圣皇后万岁通天元年”,而在一个月之前,却还是“顺圣皇后天册万岁元年”,来到这个时代已有十一年,纪元被改了七次,李剑凌已经过了七个“元年”了!
不过李剑凌也见怪不怪,反正女人都没啥事干,即便是女皇帝,那也是个女人,只不过这个老女人爱好比较奇特,除了玩男人,没事就喜欢“玩时间”,好好的年号被她改的乱七八糟!
“···咳咳···似乎有些刻薄了···。”
“小七,你在嘀咕什么?”
薛飞云侧过脑袋,看了一眼与他齐肩高的李剑凌问道,不知为何,薛飞云的眼神有点儿慌张,眼光有点闪烁,心里面有点儿怕怕起来,总觉得这个十一岁的弟弟有些可怕···年少老成似妖精!
薛飞云是安东都护府总督薛讷长子,十天前刚满二十岁,在他之下,不包括李剑凌在内,还有八个弟妹,看着这位比自己大七岁的大哥,李剑凌又要佩服自己那便宜老爹和漂亮娘亲了,不,是三个漂亮娘亲——当然,主要是佩服那便宜老爹薛讷!
因为这位大爷生小孩生的实在太有规律了,除了他自己,三个哥哥三个姐姐之间,却都是相差一岁多一点,而他的八弟和九妹的年纪,则又呈现出这样的规律,基本上是生下一个,休息两三个月又有了的那种,可见那便宜老爹是何等的“昼耕夜种,动而不厌,造人不倦”!
只有李剑凌是个特例,看姓氏也知道,薛家兄弟姐妹九人,只有他姓李,其余的全部姓薛,用脚趾头想也想得到他不是亲生的!
但是对内对外,则都是说李剑凌跟他外公姓,只是这个姓李的外公,连薛飞云都没见过,更何况李剑凌了,只是据娘亲说外公已经死了好多年,乃是李玉怀李剑凌的时候,做梦梦到自己老爹找她要个孩子,继承李家衣钵!
所以李剑凌不是薛讷亲生这个秘密,也只有李剑凌的便宜老爹和漂亮娘亲知道,而他们两人却不知道李剑凌知道,所以李剑凌也就装作自己不知道他知道···因为他是薛府独一无二的小七,是薛府最受宠爱的小七,是新城最有意思的小七,他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平安是福,平淡是真!
阳光斜射两人身上,在雪地上投着一层淡淡的虚影,李剑凌漫不经心的说道:“进展到哪一步了?”。
“咳咳···并肩漫步了···”
薛飞云尴尬的轻咳了一声,脸色有些红。李剑凌小脑袋跟老夫子一般轻摇,叹道:“进展太慢了,今日必须牵手了!”
两人并肩在青园大街上走着,讨论着如何泡妞之事,太宗贞观令,男子二十成婚,女子十五,但是薛家兄妹之间年龄差距小,薛飞云不成亲,做妹妹的自然不能先嫁,李家几个“老姑娘”可是让三个娘亲愁的不行,是以薛飞云刚满年龄,他的婚事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为了避免皇家指婚,同时不让父母乱点鸳鸯谱,薛飞云最近可没少折腾,在李剑凌的建议下,薛飞云决定,向从小和他青梅竹马的柳茗展开攻势,只是李剑凌这位在战场上勇猛有余的大哥,在情场之上,面对着颇有巾帼之风的柳茗,却是胆小的像一只小猫。
“大唐之女猛如虎!”
这是李剑凌时常感叹的一句话。
青园大街,是新城九十九道之中最僻静的一条街,因为这是通往新城边军驻地的兵道,平时很少有百姓走这边,所以路上的积雪还是很多,踩在上面,一阵咯吱咯吱轻响,两兄弟两人都是双手抱着后脑勺,身子微微后仰,并排而行。
放在后世,这样的走路姿势只有一个词形容——吊儿郎当!
但是在新城,这套被命名为“七少爷漫步”,的步法,却成了新城百姓的招牌动作,因为这是李剑凌走出来的,之所以李剑凌有这么强大的号召力,只因为他的出生颇有传奇色彩——他是手抓玉剑出生的,所以取名剑凌,如今那把玉剑,便在他脖子上面挂着。
而他出生之后,三月能言,五月能行,六月读书,七月赋诗···创造了新城历史上无数的神话,而这套步法,却是在他五岁的时候所创。
在辽东,最贵的不是金银,而是阳光,阳光是上天给辽东人民最珍贵的馈赠,而这样走路可以让阳光最大面积的覆盖在身上。
所以新城人到了辽东其他地方,只要一看走路姿势,便有人说:“呵——哥们儿七少爷漫步步法纯正,莫不是新城人?”
或者是两个迈着七少爷步法的人相遇,遥遥相望一眼,漫步踱到近前,然后手拉手的摇一摇,两眼顿时泪汪汪,露出惺惺相惜,天涯沦落的感慨。
在外人眼中,这是新城人的怪异,不过新城有新城人自己的说法——前卫!
当别人问他们何谓“前卫”的时候,所有新城人的回到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白眼一翻,道:“你去问七少爷去!”
十年时间,足以潜移默化改变一群人的习惯···一大群人的,包括薛家诸子,俨然都已经把这位小七当作了全能型人才。
内事不决问小七,外事不定问小七,情事不利问小七,赌钱不赢问小七,读书遇疑问小七,吟诗作对,绘画谱曲都要问小七,所以,这泡妞这般艰巨,这般严肃,这般危险的事情,当然要问小七!
听得李剑凌下达了“牵手”这个艰巨的任务,薛飞云傻眼了,迟疑问道:“大帅啊——这该怎么牵啊···”
“这都要问我?”
李剑凌怒其不争的喝问,但看自家大哥可怜兮兮的望着自己,李剑凌便没忍心继续骂了,淡淡的说道:“漫步之时,你问茗儿嫂子手冷不冷,莫要等她回答,你直接拉住她的手,然后说一句‘我给你暖暖’,这样就成了!”
“啊——就这样啊,要是她抽手怎么办?”
薛飞云将一种可能性说了出来,但是这有怎么难得住含玉剑而生,天纵奇才的新城七少爷李剑凌,略微一思考,李剑凌肯定的说道:“你死拉着不松手就是了,强势的女人——”
“茗儿很温柔!”
听李剑凌说柳茗强势,薛飞云下意识的反驳,见李剑凌蹬眼过来,薛飞云抬头望天,道:“您继续···”
“强势的女人潜意识里面有种受虐倾向,所以如果茗儿嫂子还要反抗,你就直接点,拿出男子汉气概,强势一点跟她说‘别动,你得手太凉了!’,这样,不管茗儿嫂子是强势还是温柔,定然会含笑默许的!”
薛飞云一愣,陷入了思考之中,待他反应过来的时候,李剑凌已经走到前面好远了,不由大声喊道:“要是她还不愿意呢?”
李剑凌脚下一滑,一个踉跄,连忙稳住了自己的身子,没好气的骂道:“那你可以回家躲在被窝里面哭泣了,我会给你送饭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