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两个加起来,一个月给陈阿福家里3块钱伙食费。”
“如果不搬回去住,一个人一个月就要花3块5毛钱。”
“比住知青院舒服太多了,我们一定要跟陈阿福家里搞好关系。”
“我可一点都不想回去住了。”
沈知月没有搭话,心里非常赞同。
她也要努力跟顾阿婆搞好关系,到时候顾阿婆舍不得她离开,就能一直自己住了。
沈知月回到家里,顾阿婆已经回房间,厨房里面的火已经熄灭。
可是她的水桶里面的水却是温热的。
沈知月望向顾阿婆的房间,刚刚还亮着的油灯已经熄灭。
她会心地笑笑,顾阿婆果然就是队友说的那个人,面冷心热。
这样的人,只能用真心对待。
夜晚的上连村格外宁静,伴随着蟋蟀声入睡。
第二天一早,上工的喇叭响起,沈知月就睁开双眼。
她缓了几秒才想起,自己已经不在海城,已经在几千公里外的锦城。
看着顾阿婆出门,沈知月对着她的背影说:“阿婆,早饭我待会帮你放在厨房,你记得回来吃啊。”
顾阿婆脚步一顿,没有说话,直接去打猪草。
沈知月看着灶台,人有些懵逼。
这要怎么用???
海城是用煤炉的,根本就没见过这种灶台啊。
无奈之下,沈知月只能从空间拿出火柴,点燃报纸,又挑些小根的木材塞进去。
幸好她报纸多,勉勉强强算是升火成功。
沈知月用自己的粗粮,煮了小半锅很浓稠的粗粮粥,她还往里面加白糖。
吃完早餐,王芸跟田志刚就过来喊她出门。
“知月,快点,听小丫说,村里的牛车就早上跟中午两趟。”
“要是坐不上牛车,就得自己走路去市里。”
沈知月喔了一声,立刻跟着王芸她们离开。
他们到的时候,牛车上坐了好几个人。
翠花婶子见到沈知月她们,撇了撇嘴,昨天还以为会有人选他们家呢。
结果,这三人一定都不识好歹,沈知月去顾阿婆家里就算了,老人家一个人住,有个小姑娘陪着也算好事。
王芸跟田志刚一点都不害臊,居然一起住到陈阿福家里去。
翠花婶子对着沈知月问:“小知青,你们也要去市里买东西?”
“是啊,我们昨天一下火车就被大队长接走,还没好好看看锦城长什么样呢。”沈知月回答道。
翠花婶子得意地说:“我们锦城那可厉害了,主席都来过都连连称赞的地方呢。”
“你们真的是运气好,分配到我们上连村。”
沈知月问:“婶子,咱们上连村怎么那么多知青啊。”
翠花婶子也是郁闷地说:“还不是因为上连村上下一心搞建设,这周边的村子就没一个比我们上连村富有。”
“每次别的村子分三四个知青,我们就得分到五六个。”
“一来二去的,这不就有这么多知青了吗?”
“而且,上连村没那么多乱七八糟的事情,知青嫁村民的人少。”
沈知月一脸不是很懂地喔了一声,又问:“那我们平时做什么啊?”
“是要插秧要是要种青菜啊?”
翠花嫂子哈哈笑了一下,说:“你这样的,估计就跟在我们身后,清理番薯。”
“要是你敢不来,你也可以去找大队长商量下,让你去打猪草。”
“打猪草轻松,不过一天最多3个工分。”
“都是村里的老人孩子才干的活。”
王芸在一旁看着,原来沈知月挺会跟人聊天的啊。
怎么在火车上那么安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