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秦桧赵构的现代都市小说《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精选小说》,由网络作家“洛水秋风”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秦桧赵构的古代言情《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洛水秋风”,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谁懂啊?一睁眼就成了大宋皇帝,本想躺平潇洒。可为啥自己只剩下了半壁江山啊?好好好这么玩是吧!朕大概是真的疯了,没办法只能到处求人出征。看着满朝的文官,朕悬着的心终于死了,让宰相出征北伐,不会打仗的宰相不是好宰相。你北伐为什么不写出师表?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说好的守家呢,直接让朕亲自出征?!...
《大宋:你不写出师表,朕怎么守家?精选小说》精彩片段
换句话说,金兀术手中的可用之兵顶多还有六万余人。
自靖康国变以来,金军部署在原大宋境内的兵力—共二十二万余人。
仅诛仙镇—战即损失三万余人,而这—年之内,我们并未侦查到金兀术从金国本土调集大军。
当然,这—年的时间里,金兀术肯定要向各州县征兵。
但入伍不到—年的新兵,就算再怎么训练,也顶多能当个辅兵使用。
也就是说,金兀术手中目前的百战精兵大约在十八万人。
而他这—次派往我大宋边境的兵力达到了十万。
如果他陈在边境的十万大军全是百战精锐的话,那原大宋境内几百个州县就只剩下了八万余人镇守。
我军正应该趁其兵力薄弱之时尽量多的收复故土。
如果他陈在边境的十万大军其中只有少部分精锐,只是为了虚张声势的话,相信韩世忠将军和刘光世将军也必能识破他的真假,—举破敌长驱直入。”
岳云说到这里,岳飞突然打断他。
“可是我们并不知道金兀术所率十万大军的虚实,如果是你刚才说的第二种情况,我们贸然分兵的话,岂不是正中了他的奸计?“
岳飞突然的质问,岳云丝毫不慌。
”父亲,我们哥儿各个认真的分析过金兀术这个人。
这个人虽然算得上是个军事天才,但其也有—个致命的缺点,极其的怕死。“
”你们怎么知道他怕死?“
”父亲,去年我军大破诛仙镇之时,金兀术其实尚有—战之力,但他当时已经准备要弃守开封,渡河逃走了。
如果不是那该死的秀才横插—脚,向他献上了离间之计的话,开封城早已在我们手中。
但不管怎么样,尚有—战之力的情况下,能选择弃城逃走,足以说明金兀术此人十分的怕死。“
岳云说到这里,岳飞不由的点了点头。
“嗯,算你们分析的有道理。
但这又能说明什么?”
“父亲,那金兀术既然怕死,他亲赴前线的情况下,手中就必然要有足够兵力,才能让自己有安全感。”
“所以,你们就凭这个,判断出来金兀术带的十万大军全是百战精锐?”
“当然不只是因为这个!”
“哦?
那还因为什么?”
“回父亲,孩儿等人认真研究过金兀术十万大军的部署情况。
从他的排兵部阵来看,他不仅仅是要对我大宋讹诈,而是作好了两手准备。
如果我大宋屈服于他的淫威,答应了和谈,他当然会欣然笑纳我大宋献上的巨大好处。
如果我大宋不同意和谈的话,他则可以顺势挥军南下,强取均州、襄阳、安丰、庐州四城。
但他如果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则至少需要十万精兵才能如愿。
所以,孩儿以为,金兀术所率的十万大军,必是精兵无疑!”
岳云说完了之后,岳飞并未直接说话,而是看向张宪等人。
“你们也是这么认为?”
“是的将军,这是我们与少将军共同商议出来的结果。”
见几人回答的斩钉截铁,岳飞压下脸上的笑意,冷声说道:
“你们的推演倒也并非毫无道理,但本将军面圣之时已经说过要先拿下泗州,再直奔颖州。
你们想要本将军欺君不成?”
见岳飞这么说,岳云无语的说道:
“父亲,官家不是刚给您则了金牌说了出征之事全部由您自决的嘛。
爱卿如此神勇,可愿领军出征?
刘禅这突然的一问,直接把张俊给干沉默了。
他站出来的目的,乃是为了反驳岳飞的作战方案,打消皇帝想要与金国打仗的念头而已。
还是那句话,他对金军的实力实在是太了解了。
在他看来,宋军就算能赢一次两次,但长期来看的话,终究是要输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老老实实的和谈?
只要双方之间能够止戈休战,以大宋的岁入水平,卧薪尝胆个几十年,将来未必没有复仇的机会。
如果现在一定要打的话,大宋早晚要亡国灭种。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哪怕他曾与岳飞并肩战斗过无数次。
哪怕双方曾经在战场上放心的将自己的后背交给过对方。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的投入的秦桧的麾下,当了他的门下走狗。
并且陷害岳飞的时候,他也没有任何的手软。
并非不知道岳飞的才华,也并不是不可惜。
只是在他看来,牺牲一个岳飞,换来两国的和平,是非常划算的一笔买卖。
更何况,在他看来,岳飞虽然有才,也并非不可替代。
岳飞刚才提出的作战方案,虽然可行性很高,但如果吹毛求疵的话,轻轻松松便能挑出来十条八条的毛病。
正是基于这点自信,收到秦桧的眼神示意之后,他毫不犹豫的就站了出来。
可是,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咱们不是要点评岳飞的方案优劣吗?
怎么突然就变成要我带兵出征了?
官家您的思维能不能不要这么跳跃?
迷茫之中,他下意识的看向了主心骨秦桧。
见秦桧微不可察的点头,他不由的露出了苦笑。
秦桧的意思很明显,既然官家铁了心要打,那就干脆把兵权抓在自己人的手里。
如果由他来领军的话,他虽然没有赢的把握,但保持一个输却不崩的状态,他还是能做到的。
到了那个时候,官家就算再不愿意,也只能和谈。
想到这里,他便郑重拜倒:
“官家的夸奖臣愧不敢当。
臣虽然德薄才浅,然官家所愿便是臣之所向。
臣愿意领军出征!”
张俊应下了之后,秦桧便悠然自得的捋起了自己的胡须。
明白了张俊意图的主和派官员也一个个面上带笑。
但韩世忠、张浚等人却是心中大急。
他们也在一瞬间明白了张俊的打算,暗骂张俊狼子野心的同时,脑子也高速运转,想着如何破眼前这个局。
而比他们更急的则要属岳飞。
并不是因为张俊乃是陷害自己的同谋之一,而是因为他同样猜到了张俊的打算。
如果真的任由张俊领兵出征的话,他都不敢想大宋有多少精兵要死在自己人的手里。
他不像韩世忠、张浚等人,做什么事都讲究面面俱到。
既然已经看透的张俊的目的,他立时就想要揭穿他的真面目。
只是,还没等他说话,就听到刘禅兴奋的说道:
“哈哈哈,张爱卿真乃国之干臣。
爱卿愿意领军出征,朕心甚慰!
来,拿纸笔来!”
刘禅突然命人拿纸笔,让正准备开口的岳飞愣住了,他猜不透官家这是要干嘛,便决定再观察一下。
很快,就有内侍拿来了纸笔,刘禅接过了纸笔之后,就亲自捧给了张俊。
”爱卿,给!“
刘禅双手捧着纸笔给他,张俊慌忙接过的同时,心里一片茫然。
“官家,这......这是何意?”
见张俊疑惑,刘禅理所当然的说道:
“当然是写军令状啊!”
“啊?
军.....军令状?”
张俊的诧异太过真实,把刘禅也给整不会了。
“大军出征之前,写下军令状,这不是惯例吗?
连大汉的关羽将军出征之前,都要写下军令状。
爱卿当然也要写啊!”
说到这里,看张俊的眼神不对,刘禅一下子有点儿心虚。
“难道......我们大宋不是这样的?”
刘禅是真的疑惑,但他的眼神看在张俊的眼睛里却全是嘲讽。
这个眼神让张俊差点儿破防了。
他是真的想破口大骂,惯例你妹啊!
大汉是大汉,大宋是大宋。
我大宋什么时候有过写军令状的先例了?
我之所以答应领军出征,是为了把军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然后赶紧促成和谈,而不是为了去跟金军拼命啊。
眼看张俊马上就要破防,秦桧及时站了出来。
”官家,我大宋确实是没有写军令状的惯例。
而且,战场之上形势瞬息万变,哪有必胜的道理?
所以,让出征的大将写军令状确实是不合适。
还请官家收回成命啊!“
”我大宋真的没有这样的惯例?“
见刘禅问的认真,连秦桧也想骂人了。
官家您不会是在玩一种叫做失忆的游戏吧?
我大宋什么情况,难道您真的不知道?
心里骂骂咧咧,但嘴上还是恭敬的回答道:
”官家,我大宋真的没有这样的惯例!“
”哦,原来是这样啊!
那好吧!”
刘禅一说那好吧,无论秦桧还是张俊都大大松了口气。
“既然之前没有,那就从今天,从张爱卿开始,我大宋有这个惯例了!“
刘禅接下来这句话,却让他们刚要松下来的那口气直接卡在了半空。
咳咳咳.....
被卡的咳嗽了半天之后,秦桧才终于顺过了气。
”官家这是为何?
正所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官家既然点了张将军领军出征,又为何非要张将军写那劳什子军令状?
如此行事,岂不让大臣们寒心?“
秦桧一番话说的理直气壮,但刘禅却只觉得疑惑。
”寒心?
朕将几十万大军交于张卿之手,难道还不足以显示朕的信任?
一封军令状而已,就让张俊寒心了?
那朕倒是想问一问,朕把几十万大军以及大宋的命运都托付于张卿之手。
张卿却连一封军令状都不愿意写,那朕又该如何安心?”
眼见刘禅的语气冷了下来,秦桧心里暗道不妙。
于是,他也缓和了语气。
“官家,张将军忠肝义胆,既然领军出征,自然尽心用命......”
眼见秦桧又要给自己绕圈,刘禅直接打断了他。
“爱卿不用再说,朕意已决!”
说完之后,他便直接看向张俊:
“朕意欲让爱卿领军出征,爱卿可敢立军令状?”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