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短篇小说阅读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

短篇小说阅读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

佛系无忧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朱允熥允熥是小说推荐《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佛系无忧”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角:朱允熥允熥   更新:2024-08-10 05:34: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允熥允熥的现代都市小说《短篇小说阅读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由网络作家“佛系无忧”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朱允熥允熥是小说推荐《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佛系无忧”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重生为大明皇嫡次孙,他初到,就面临立储君的关键时刻,夭寿了!想活着,就那么难吗?要死谏!死一次就能长久的立于朝堂,穿越来的他自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于是,开局撞柱,明皇奖励他做个逍遥自在的闲散王。但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系统顺着撞柱也出现了!“叮!新手大礼包已开,恭喜宿主获得始皇帝传国玉玺一枚!”从这一刻开始,这个大明的走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短篇小说阅读大明:我真没想当皇帝!》精彩片段


常升想的是把朱允熥带出去,今晚兵谏再无后顾之忧。

毕竟万一朱元璋反应的快,先把在宫里的朱允熥控制住了,那整个淮西集团就很被动了。

其实来闹这一场,不仅仅是为了给朱允熥出气,也是有想把朱允熥带出去的想法。

朱元璋不会轻易答应的。

所以得用些手段才行。

“允熥,你想跟他们出去住两天吗?这里是东宫,这里是你的家。”

朱元璋没有答应,反而询问朱允熥的态度。

“家?陛下,我还有家吗?兄长死了,父王死了,母妃死了,我的家在哪啊?”朱允熥反问朱元璋。

这一句话,把朱元璋给噎到了。

朱元璋没有想到朱允熥这么疏远自己。

常升开口道,“常言道,爹死随便埋,娘死等舅来,天上雷公,地下舅公,允熥的父母兄弟都死了,臣这个舅舅就是他的血亲,开国公府就是他的家!”

听到朱允熥的话,常升连忙见缝插针。

“允熥,你真的不愿住在东宫?”朱元璋此刻的心态很复杂。

亲情是朱元璋唯一的刀鞘。

其中马皇后和朱标是最能收得住朱元璋这把刀的。

在朱元璋的心里,马皇后是妻子,其余女人是妃嫔,朱标是儿子,其余儿子是皇子。

朱标的嫡子是孙子,其余只是皇孙。

按理说,朱标这一脉,在朱标死后,最该受到朱元璋偏爱的就是朱允熥。

可惜,朱允熥先前不堪大用,朱元璋只能把这份恋爱转嫁到了当下长子朱允炆身上。

现在,朱允熥已经展现出了他的才华。

朱元璋不想以皇命强行约束朱允熥,这或许是对朱允熥的一点补偿吧。

“陛下,这空荡的宫殿,只剩冰冷的庄严,孙臣愿意去舅舅家。”朱允熥的回答,让朱元璋很心痛,但也有了那么一丝后悔。

朱元璋感受到了朱允熥话里话外的疏远。

对自己称臣,称自己为陛下,对常升却不叫开国公,而是舅舅。

这疏远二字,就差直接写在脸上了。

这让渴望亲情的朱元璋,心里拔凉拔凉的。

而朱允熥之所以疏远朱元璋,是知道自己即将站在朱元璋的对面。

自己要依靠淮西集团的兵权,兵变上位!

跟朱元璋走得太近,不好。

世间安得双全法?

短时间内想要成为储君,自己就必须选择淮西集团。

若是时间足够长,自己可以做朱元璋的孙儿,同时也做常升的侄儿,平衡皇权和淮西集团,鱼和熊掌,可兼得。

但是现在嘛,是决定储君的关键时刻,自己没办法也没有时间慢慢悠悠了,只能依靠武力上位。

若是没有自己这么一闹,今天的朱允炆就已经被册封为太孙了。

更何况,自己又不是原来的朱允熥,对朱元璋的感情,很陌生,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允熥当然是以利益为上了。

出了宫,自己得好好谋划一下兵变的事情,争取明后天动手。

朱允熥不知道的是,淮西集团也是这么想的,而且动作比朱允熥还快。

“罢了,去吧,去吧。”

朱元璋闭上了双眼,挥了挥手道。

“孙臣/臣告退。”

三人拱手离去。

离去之前,蓝玉还瞪了一眼吕氏,似乎是在说这事儿没完!

而常升则是补充了一句,“苛责先太子嫡子,不知尊卑,不晓嫡庶有别,是对先太子不忠,对先太子妃不仁,对嫡子的不义,对陛下的不孝!某些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徒,陛下还是要给故去的先太子一个交代。”

说完,牵着朱允熥离开了东宫。

有些话,蓝玉这个朱允熥的舅祖父不能说,而自己这个舅舅,可以说。

“传旨,太子妃吕氏,禁足东宫,无诏不得出。”常升离开之后,朱元璋睁开眼眸,下达了这道旨意。

然后朱元璋转身离开。

这突如其来的一番话,让吕氏和朱允炆都没有反应过来。

吕氏此时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

自己才是受害者啊!

自己才是被骂的那个啊!

为什么最后挨罚的是自己?

蓝玉、常升:我们不也挨罚了?罚俸一年呢。

吕氏:你们他妈的缺这点俸禄吗?我是实实在在被禁足啊,无固定期限的禁足啊!我们挨的罚,是一个档次吗?

朱元璋走出了东宫,仰天叹息一声。

“王忠,你说咱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一个皇爷爷,成了陛下?”

朱元璋询问一旁跟了自己快三十年的贴身太监。

王忠回答道,“这是做帝王的代价,这也是为什么帝王称孤道寡的原因,高处不胜寒,做了帝王,享受了至高无上的权利,就要付出孤独的代价,有得有失,此乃大道。”

听到这大实话,朱元璋并没有生气,也正是因为高处不胜寒,所以朱元璋把马皇后和朱标这份唯一的家庭亲情看得极重。

只可惜,朱标和马皇后相继离开自己。

朱标的两个嫡子,一个早早的离开了自己,一个已经疏远自己,其余孙子那一声声皇爷爷,朱元璋没有感受到一丝家的感觉。

朱元璋现在想要的,就是朱允熥叫自己一声皇爷爷。

本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称呼。

可是对于朱元璋来说,让这三个字从朱允熥嘴里说出来,是多么爱的不得、恨而不得、求而不得、怨而不得的三个字啊。

朱允熥的心,应该被自己这位陛下给伤透了吧。

“是咱伤了他的心啊,一个爷爷会去怀疑自己孙子本该得的东西吗?他说的对,这一家人,相疑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意思?”

朱元璋摇头,不知道该以什么心态来处理这件事情。

是生气,还是可惜,亦或者是悲哀?

“陛下……”

王忠张了张口,想要劝劝朱元璋,可是话到嘴边,又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他说的对,空荡的宫殿,冰冷的庄严,在这个庄严神圣皇宫内,咱也没有了家,哈哈哈哈。”

朱元璋笑得很悲凉,笑着笑着,眼角一滴泪水滑落,朱元璋离开了东宫。

这充满悲凉的笑声,充满了无尽沧桑。


当走到门口,看到了一支一眼望不到头的士兵,各个身穿铠甲,手持兵戈。

“舅舅,这些都是你的兵吗?”朱允熥询问道。

常升笑着说道,“不,他们是你的兵!朝廷正统,不容庶子混淆!舅舅现在就带你去拿回属于你的一切尊荣和权势以及地位!”

说罢,常升一把抱起朱允熥,放在了前方的战马上,而后常升一个翻身坐了上去。

一声令下,大军开拔,浩浩荡荡直奔宣武门。

朱允熥整个人都还是懵的。

这是要兵变啊,难道不要好好谋划一下吗?

这怎么还好像很草率似的。

“舅舅,宫里好像很多人,你是不是心急了一点?”朱允熥问道。

常升朗声笑道,“允熥,你的身后不止舅舅一个人!你的背后有一支叫淮西的势力,舅舅也只是其中之一。

我们淮西臣子,最先开始支持你爹和你哥哥,你爹做太子,你哥哥做太孙,后来他们都已经故去了。

现在,你作为你爹唯一的嫡系血脉,大明的正统,整个淮西臣子都是你坚强的后盾,你不用怕。”

闻言,朱允熥知道淮西集团已经做好了准备。

不枉自己今天早上那一撞啊。

本来自己还想跟他们研究一下战术,没想到他们自己就搞定了。

这……或许就是作为淮西集团宠儿的待遇吧。

不过朱允熥也知道,淮西集团势大,要么被铲除,要么被另一方势力平衡,否则臣强君弱,于君不利!

朱允熥打算上位之后,平衡淮西集团的势力,争取让今天这些从龙之功的人尽可能的全部善终。

朱允熥相信凭借香火情,自己能压得住淮西集团。

更别说自己还有系统。

皇宫内,蓝玉已经带领一支兵马和淮西集团的官员浩浩荡荡直奔乾清宫。

乾清宫内。

王忠闯进了乾清宫内殿。

“陛……陛下,大事不好了,凉国公谋反了!”

躺在床上,还在看奏折的朱元璋闻言,直接掀开了被子,朱元璋奏折批得差不多了,但是睡前还有看奏折的习惯。

“你说什么!”

朱元璋不敢相信,今天下午自己才和蓝玉见过一面,怎么他们晚上就谋反了?

“陛下,凉国公带着上千兵马,伙同许多官员直奔乾清宫来了,已经快到了。”王忠禀报道。

“锦衣卫呢!锦衣卫是他娘的干什么吃的!蓝玉他们这么大动静,锦衣卫为什么不奏报!”朱元璋一边披着龙袍,一边愤怒的问道。

王忠回答道,“陛下,奴婢得到消息,颍国公傅有德,假传陛下口谕,接掌九门。”

“放肆!”

听到王忠的话,朱元璋将不远处桌上的茶杯啥的全都扫落在地,发泄着心中怒火。

而此时已经听到了脚步声。

这时候,一个太监进来禀报道,“陛下,大事不好了,凉国公围了乾清宫!”

“他想干什么,弑君篡逆吗?”

朱元璋呵道,然后抓着自己的痒痒挠,直奔乾清宫外殿。

越往外走,越是听得见那浑厚的脚步声。

朱元璋直接来到了乾清宫的大厅。

看到那前方紧闭的宫门,朱元璋的眼中充满了愤怒。

“臣宋国公冯胜,携百官叩阙,请陛下开门!”

乾清宫外,响起了冯胜那浑厚的声音。

冯胜亲笔书信一封,让亲信去了翰林院弄圣旨。

自己则是亲自来了这里盯着,否则冯胜不放心。

“臣等叩阙求见,请陛下开门!”

乾清宫外,响起了淮西集团官员的声音。

朱元璋坐在大厅,听得很清楚。

“开门。”朱元璋下令道。

“陛下,不能开啊。”

一旁的王忠连忙道。

朱元璋轻哼一声,“你以为不开门,他们就不敢撞开宫门吗?他们都敢谋反了,还有什么不敢干的,把宫门打开。”

“是……”

王忠只能领命,去吩咐太监打开宫门。

伴随着乾清宫门打开,外面明晃晃的火把将乾清宫外照耀得亮如白昼。

一个个身穿官服的官员站在乾清宫门口。

和朱元璋来了个目光对视。

冯胜长舒一口气,捧着一本奏折,带着百官进了乾清宫。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冯胜等人跪地高呼。

朱元璋冷哼一声,“乱臣贼子,你们都明火执仗的谋反了,还要咱万岁?”

朱元璋这话,没人接。

冯胜高举奏折,“陛下,皇嫡孙朱允熥,天资粹美,仁慈宽厚,宜立为储君,正位东宫!臣等联名上奏,请陛下准奏!”

“你们这是在逼宫吗?咱立谁为储君,还需要你们来教咱吗?”朱元璋此刻很愤怒,但是朱元璋没有任何办法。

因为自己此刻已经不再是谁的陛下,而是一个手无寸铁的老人。

“臣等不敢逼宫,然为了江山社稷计,臣等斗胆,兵谏陛下!请陛下准奏,册立皇嫡孙朱允熥殿下为皇太孙,正位东宫!”

冯胜继续捧着奏折说道。

“请陛下准奏,册立皇嫡孙朱允熥为太孙,正位东宫!”

而冯胜身后的官员也纷纷开口,异口同声的说道。

“蓝玉呢?叫他来见咱!”

朱元璋没有接过奏折,而是问道。

“请陛下准奏!”

众人没有回答朱元璋,而是重复着这一句话。

此时的翰林院那边。

冯胜的亲信已经找到了一位翰林学士,并且把信给了他。

“你们这是谋反啊……”

这位翰林学士看着冯胜的亲笔信说道。

冯胜的亲信回答道,“允熥殿下的爷爷是皇帝,他爹是太子,他是嫡孙,这造了哪门子反?”

“唉,你说吧,怎么写?我去准备绢笔。”这位翰林学士叹了口气,淮西集团已然兵变,自己不干也不行啊。

“就写册立皇嫡孙殿下为皇太孙,要加上一句皇太孙监国摄政,所有军国大事皆取皇太孙进止!”

冯胜的亲信传达冯胜的原话。

淮西集团兵变,一旦等朱元璋再得势,那么势必会将整个淮西集团杀个精光,因此必须要尽快辅佐朱允熥掌控皇权。

所以仅册立朱允熥为太孙还不够,还得要天子权!

也就是军国大事,皆取太孙进止这句话。

必须要加上。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