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萧霁温知渝的现代都市小说《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短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荒野塞壬”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是萧霁温知渝的精选古代言情《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小说作者是“荒野塞壬”,书中精彩内容是:评分刚出,会涨,不必在意(甜宠双洁救赎小白权谋微强取豪夺)因为一场车祸,温知渝穿书了,为了回家,她接受了任务---养大权臣萧霁,如今还是个和野狗抢食的小乞丐,温知渝含辛茹苦的将萧霁养大,风光霁月,温润如玉,等到他高中状元,认祖归宗,温知渝心满意足的“病死”了。三年后,温知渝被扔回来了,如今她养大的崽子权倾朝野,是有名的奸臣佞相,世界崩坏,踢温知渝回来收拾烂摊子。温知渝再次见到萧霁的时候,那个人凤眼含泪,表情冷淡,眼神阴戾“阿姐骗我。”,温知渝方才知道,她死的那一天,曾经的阿霁也“死”了。“阿姐想要我成为什么样子,我就成什么样子,只...
《穿书:我走后,男主成黑莲花了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写话本这事,开头是最难的,开了头就顺畅了。
真假千金的故事,温知渝写了一个月,又用了一个星期来删改,大胤如今的话本,最长不过几万字,第一次写,温知渝也不好一个话本写上百来万字,最后删删改改也有将近二十万字。
近日天气愈发热了,街上已经有了卖寒瓜的摊子,李婶去买菜的时候买了一个回来,然后放在井水里凉着,等着傍晚温霁回来了吃。
天热了,白日也长了,温知渝今日终于不用伏案工作了,一大早就在院子里活动筋骨,毕竟古代的郎中可不治颈椎病。
温霁今日说先生要小测,走的比平日更早一些,连早食都没来得及吃,不过说是今日会回来早一些。
温知渝站在院子里,李婶来了之后,将他们空荡荡的院子整理干净了不说,还开辟了一块小菜地,如今长得快的生菜都已经能吃了,温知渝看着长得水灵灵的蔬菜,拿着旁边的丝瓜瓢浇水。
“姑娘,我昨日刚浇水了,这水浇多了也不好。”李婶路过院子。
宋李氏本来就是个老实本分的人,来这干了也有一个月了,前些时日,温知渝给发了第一个月的工钱,五百文钱沉甸甸的落在她的掌中。
宋李氏真觉得这活计好,温家姐弟都是好人,家中的活计也轻松,还没她在家中做农活来的累人,偶尔还会给她一些吃食带回去,让家里的孩子解解馋。
宋李氏也是瞧出来了,这温家姑娘显然是家中娇养长大的,对这些农活,甚至是女红,都是一窍不通的,不过,温家的活不多,若是温家姑娘什么都会做,哪里还有这份活计啊?
温知渝有些尴尬的将丝瓜瓢放下,院子里的树下面支了一个秋千,原本是给温霁的,可温霁却从来不玩,大抵是嫌弃那幼稚吧,不过给温知渝这个大学生玩,刚刚好。
温霁回来的时候提着一个小纸包,温知渝正坐在秋千上晃悠。
温霁站在门口看着自己阿姐,微微歪了歪头,他的阿姐一直都是这样,不管什么时候,阿姐好像都很快乐,这个世间对阿姐来说一定很美好。
“阿姐。”
温知渝从秋千上跳下来,看着温霁,轻轻摸了摸自己鼻尖“你看看,给你准备的秋千,你也不玩,浪费,好歹也花了几百文呢。”
温霁笑了笑,没说什么,而是将纸包放在桌子上“这是牛乳蜜糖,阿姐上次不是说想吃吗?”
温知渝打开油纸包,雪白的牛乳蜜糖整整齐齐的放着,温知渝拿了一个自己吃,另外一个,硬塞给了温霁,温霁忍不住皱皱眉,太甜了。
“这什么表情啊?忘了你刚回家的时候找阿姐讨糖吃的时候了?”温知渝明明是将人往阳光小少年那类型培养的,怎么还是长成这样了?
少年老成,天生的智多近妖,如今温知渝只能期望着她家小崽子将来能善良一些,即便不是个善良的好人,当一个普通人也好。
只要不会成为书中那个阴戾狠毒的男主就好。
温霁并不喜甜,那个时候朝着温知渝要糖吃,只是因为过去从未尝过那一点甜,所以才那样想要,如今他已经知道了,而且相信只要他想吃,阿姐会给他很多糖。
温知渝露出一副凶相来“必须吃,哪有小孩不喜欢吃糖啊?”
温霁无奈的嚼着牛乳糖,他知道,阿姐一向不喜欢他太过锋芒毕露,看上去太显眼了,阿姐想要他普通一些,当个普通的孩子,可温霁也有自己的打算,他不能一直被阿姐庇护,他也要保护阿姐。
“今天不是考试了吗?怎么样啊?”
温知渝小时候最讨厌考试了,除了学神,没几个人会喜欢考试。
“还不错。”
那就是第一名了,温知渝险些忘记了,温霁就是个学神。
“正好,李婶今日买了个寒瓜来吃,阿姐奖励你。”
温霁抿唇,露出一个笑容来,脸上若隐若现一个小小的酒窝。
夏日的时候白日长,今日又尤其热,温知渝让李婶提前准备了手擀面,就可以早些走了。
李婶走之前,温知渝捞起井水中浸着的寒瓜,将寒瓜切了四分之一给她。
“姑娘,使不得啊,这可使不得啊。”
这寒瓜是李婶亲自去买的,这么一个不大的寒瓜要多少银钱,她是最清楚的,这么一个寒瓜的价格,可能买上不少米面了。
“李婶,这也不多,拿回去之后也就能让家里人甜个嘴,尝个味,家里就我和阿霁两个人,也吃不了多少。”
宋李氏以前也是吃过寒瓜的,亲戚家曾经送了一牙子给他们,宋李氏只吃了一口,还没吃,就在口中化为汁水了,而温知渝给她的,可是四分之一个寒瓜啊。
宋李氏千恩万谢的将那寒瓜放进自己随身带着的小篮子里,遮掩的严严实实的。
温霁看着宋李氏离开,眼神冷淡,温知渝察觉到了“怎么了?舍不得?”
“并非,只是觉得阿姐太过良善。”
温霁只是觉得这样的善良若是多了,是会让人得寸进尺的。
“那一点寒瓜带回去,李婶一家都能高兴一天,阿霁,别把人想的那么坏,大家都是普通人,或许不那么好,却也不会那么坏。”温知渝看着这小孩,每次都将人把最坏的地步想。
温霁乖巧点头,阿姐想让他信,那他信就是了。
“今日晚食吃凉面吧,阿姐给你做。”
宋李氏挎着小篮子,想着那小半个寒瓜,脚程都快了许多。
宋李氏往家里走的时候,和不少村里人都打了个照面,她不敢露出破绽来,这寒瓜可是个稀罕物,别人不说,被家里的亲戚长辈瞧见了,开了口,可不得切一牙子去。
“娘。”
宋李氏进了家门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接过自己大闺女递过来的凉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碗。
她将篮子上干净的布子掀开,三个孩子都瞪大了眼,家里的孩子只瞧过,却从未吃过寒瓜。
“这是寒瓜,可甜了,比那糖水都好吃。”
“娘,吃。”小儿子流着口水。
宋李氏赶忙盖上布子“现在不行,等着你爷奶和爹下地回来了一起吃,先放井里冰着去。”
宋李氏的公婆和男人回来的时候,只觉得家里的孩子今日好像尤其乖巧,直到用罢晚食才明白怎么回事,宋李氏将井里吊着的寒瓜取出来。
宋李氏将寒瓜切了小块,一人一块,也能吃个三五口。
宋家人小心翼翼的品尝着难得的美味,天色已经暗了下来,落满了星子,大抵今晚的梦,都带着寒瓜的香气。
如今家中的小辈,萧景阳更是数不过来了,大部分连着名字都是记不住的,所以温霁的重要性便更显出几分来。
萧景阳对家中所有孩子的关照程度加起来,都比不过—个温霁,刚开始,萧景阳是意外那孩子竟然活着,这世道虽然算不上乱,可—个那样小的孩子,竟然能靠着自己,跌跌撞撞的活了下来。
后来,萧景阳打听温霁的消息更加频繁了,那孩子,是个能干的,若是用的好,定然会是平阳侯府—大顶梁柱。
可问题就在于,在萧景阳看来,温霁太过“淡泊名利”了,对平阳侯府的权势半点不动心,他要让温霁入平阳侯府,只能用温和些的法子,可这些法子,如今却是—点用都没有。
萧景阳原本已经偃旗息鼓,等温霁到了京城,他可用的手段就多了。
偏这个时候,温霁却来信了。
萧彦只听了—句话,温霁来信了,萧彦第—个想法是,温霁低头了?却又被自己否决了,温霁不像是无缘无故拿着—封信来示好的人。
这地方没有萧彦能说话的,萧彦便在旁边站着,事情倒也简单,可书房中听的人却极认真。
温霁这信不是来示好的,他是来给萧家指—条路的,至于走还是不走,全凭萧家自己。
“河州府今年要闹旱灾,看这个月份,应该只是刚开始,百姓还没闹起来,河州府可是—封折子都没有递上来。”说是闹,可百姓在朝廷面前多怯懦愚钝,若不到活不下去的时候,是万万不会闹起来的,所以河州府这个时候没折子递上来是极正常的。
萧景阳—边说着,—边仔细看着温霁送来的信“他如今就住在河州府,想要帮—把河州府,倒也正常。”
萧景阳的四儿子萧言博闻言忍不住开了口“爹,这赈灾的事,咱府上可管不着,若他忧心,不若将人接过来?”
他们几个兄弟是知道温霁的,毕竟平阳侯想找个外子来继承侯府,这事怎么能瞒过他们,他们自然是不满,可几个人在朝中都没什么建树,多是靠着平阳侯才能成事,平阳侯看重温霁,他们也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了,原本温霁不肯回府,他们倒是能高看那小子两分,谁知—个旱灾就将人吓的求饶了。
“他不需要平阳侯府的帮助,他给了我们—个计划书,只需要我们照着上面做就是了。”萧景阳不急不缓的开口,有意磨—磨家里儿子的性子。
“至于他能给我们的,是河州府知府的位置。”
大胤三十六府城,—个府城的知府,那可是握有实权的,比京中那些五品官,六品官做—辈子的人可强多了。
萧景阳说完之后,书房便没有人言语了,最后还是大爷萧言义开了口“爹,他确定可以做到吗?这可不是纸上谈兵就能做到的事情。”
萧景阳只是递过去—张纸“看过了,便明白了。”
兄弟三人都仔细看了,最后还是年纪最小的萧言卿率先开口“我曾听闻,前朝曾有麒麟子,—人之力便让整个朝代苟延残喘百年,这个温霁,莫不是大胤降生的麒麟子?”
萧景阳看了小儿子—眼“我管他是什么,只要姓萧,是咱们萧家人就是了,至于这麒麟子是真是假,—试便知。”
温霁送出信之后,便耐心等着,顺便安抚自己受惊的阿姐,温知渝倒也不算受惊,只是从前她只在史书中看到过,古代的天灾,最后无非—种结果,饿殍遍地,以她现代人的思维和道德感来讲,实在是有些难以接受。
温霁去找了宋二嫂,定下了来家中做活的宋李氏。
“第一个月工钱是五百文,若是做得好涨工钱,每次涨五十文,八百文封顶,宋二嫂,您告诉李婶,若是满意,明日就可以来做活了。”温霁正要去学堂,看着宋家门前有人,便先来说了。
“满意满意。”宋二嫂是知道的,她男人农闲的时候去码头扛大包,一个月顶天了也就是个七八百文,更何况她兄嫂一家,那就是在地里刨食吃的,这工钱有什么不满意的?
“毕竟是李婶来做活,您先和李婶说清了吧。”温霁说完,对着宋家人打了招呼,便转身告辞了。
宋老二是知道孩她娘带着她嫂子去温家找活的事,但这巷子里的街坊,不知介绍了多少人过去,温家姑娘可一个都没瞧上,没想到,竟然瞧上了自家介绍的。
“人家温小少爷说了,咱爹名声好,咱家人也都老实勤快,不似那些长舌妇一般多事。”宋二嫂和自家相公说了,其实宋二嫂也知道,他们家在这东二巷子里情况不算好,平日里没少被人背后说,其实真要说起来,温家的宅子可是他们这巷子里最好的宅子,可人家温家的姑娘和小少爷,不仅没瞧不起他们,言谈举止还很有礼貌。
“要不人家是个读书人,这话听起来就是中听。”宋老二是个粗人,不知道该怎么说,可他就觉得温霁和他说话的时候,让人觉得心里舒坦。
“读书人,也不尽然是一样的,人家温家小少爷可是文曲星下凡啊。”
宋二嫂跨上篮子,看着自家男人“人家温家回了话,我得尽快告诉我嫂子去。”
宋二嫂原名宋巧,她本也是和夫家一个姓的,宋家的家境算不得好,一大家子人过得紧巴巴的,她虽然嫁到了县城里,可夫家的日子也不好过,平日也接济不了娘家。
如今温家这活,总算是能帮到了娘家几分了。
“妹子,你咋来了?”宋巧的大哥看着一大早就回来的妹子,宋巧摆摆手“大哥,我嫂子呢?那活成了。”
“真成了?”宋巧大哥黝黑的脸上,难得露出喜色来。
“那可不。”
宋李氏原本已经不抱希望了,谁知道居然成了。
“一个月五百文,涨工钱的话,一次能涨五十文,最高一个月能给八百文呢,人家说了,如果满意这工钱,明天就能去做活了。”
“满意满意,这还能不满意。”宋李氏连连点头,他们村子里在县城里做活的年轻人,一个月都未必能挣上八百文。
旁边的孩子爹和公婆也是连连点头。
“地里的活有我们呢,你就好好去给人家干活,这活计轻松,不就是干些杂事,可不知道多少人盯着呢。”旁边的婆婆仔细叮嘱着,地里的活,家里人都能干,可这几百文的银钱,却不是轻易能挣来的。
“那,妹子,我现在就去吗?”宋李氏如今也是晕头转向的,只听着那五百文,八百文了。
“明个一大早去,人家府中的小少爷要念书,你得早些去,好给做早食。”
宋巧只觉得这一次温家给了自己面子,她自然是得接住了“温家事少,只要嫂子勤快,这活可轻松的很。”宋巧将自己能想到的事情全都叮嘱了一遍,她也不是没见过巷子里的人招短工做活,有些人家中可不是一般的苛刻。
可那温家姐弟,瞧着应该都是好相与的。
第二天早上,温知渝起的晚了些,等到她起来的时候,温霁已经去学堂了,而早食也有人做好了“姑娘醒了?小少爷已经吃过早食去上学了。”温知渝看着垂首站在自己面前的妇人,和热气腾腾的粥和烙饼,只觉得自己果然是懒散。
温霁下午回家的时候,院子里的地已经被翻过了,院子里也整齐了很多,就连他的卧室,也有人在里面清理。
“阿姐?”
温知渝原本喜欢在院子里坐着晒太阳,看书,最好身边还有茶点,可今日,温知渝却躲在房子里。
温霁推门而入,看着温知渝坐在椅子上发呆“你怎么在屋子里坐着?今日外面的阳光很好啊。”
温知渝看着温霁“阿霁,咱们家有李婶了。”
“阿姐不喜欢李婶吗?”温霁皱眉,他还以为那是个老实的。
“没有不喜欢,而是李婶太勤快了,这一天做的事情,可比我一个月做的事情都多,如今我是真的无所事事了。”
温霁给温知渝倒茶“这样不好吗?阿姐平日养我已经很忙碌了。”
这话温霁说的不心虚,但温知渝听着心虚啊“养你怎么了?养你才是阿姐做过的最松快的事情。”
温知渝轻咳一声“阿姐想了想,我也该去做些事了,还补贴家用,咱家也不能一直没有进项。”
“我会尽早考中秀才的,阿姐不必太过担心。”
她当然知道,温霁无论如何都能活下去,可既然是她养着,那她就一定要负责。
“不要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阿姐大你八岁,可不是虚长的年纪,别看阿姐平日无所事事,阿姐从前写话本可是信手拈来,除了因为拖稿被骂之外,其他的应该都没问题。”
这话不假,温知渝大学的时候,的确是靠写网络小说给自己赚生活费,还存了一笔小金库。
“阿姐也会写文章?”
也算会吧,现代的网络小说,那纷杂的种类以及狗血的风花雪月,怎么也能在这些古代的话本中占据一席之地吧。
“那是自然,你那锦绣文章,阿姐写不得,可阿姐写的文章,你也未必写得啊。”
“那阿霁可要好好看看阿姐的文章。”温霁一脸的期待。
温霁这个年纪,聪明是一回事,可也是对感情需求过重的时候,偏偏温霁这些年过得太凄惨了,温知渝将他从泥潭一般的日子中拉出来,又将全副心神都放在温霁身上。
温霁自然而然的亲近温知渝,将自己的孺慕之情全数给了温知渝。
大抵在温霁心中,没什么比突然出现在他生命中的温知渝更重要的人了,所以温知渝要做的事情,要写的文章,自然都是极好的。
“写话本这事,到底不是个光彩事,你又要念书,阿姐还是编造个假名吧。”
温知渝看了看温霁,抬手写下雨齐二字。
“便用阿霁的名吧,齐雨太过普通,便用雨齐吧,听着奇怪,却也容易让人记住。”
“听阿姐的。”
温知渝对温霁的每一点在意和偏爱,对温霁来说都弥足珍贵。
“姑娘怎么这样说?”
“我总觉得是不是我给了他太大的压力,所以阿霁一刻都不敢放松。”
“姑娘可别这样说,您也是为了小少爷好啊,要我说,我就没见过比姑娘更心善的人了。”
与温家有关的流言蜚语依旧存在,去岁,温知渝自立门户,交了一大笔银子,往后便是不嫁人了,大胤是允许女子自立门户的,只是女子不嫁人,那闲言碎语是挡不住,幸而温霁争气,温家的情况还好些。
前些日子,宋李氏还和自己的妹子说起,若是温霁这一次真的考上了秀才,她看还有谁敢说嘴。
“说起来,李婶,你家姑娘比阿霁年纪还大些吧。”
“可不是,小闺女已经说了人家了。”
“那大闺女呢?”
宋李氏闻言,原本是不欲说的,这不是个光彩事,她先前也瞒的紧,毕竟有些主家难免在意。
“大闺女之前说了人家,还没过门,男人就没了,夫家那边说她克夫,坏了名声。”
“这和你家闺女有什么关系?”温知渝搞不明白,宋李氏摇摇头“人家既然这样说了,我们也无话可说,找了媒婆,媒婆说只能找个鳏夫,丫头气性大,说不嫁了,就在家中留着,若是有一日,家中容不下了,便绞了头发去山上做姑子。”
温知渝闻言,勾起唇角,的确气性大“婶子就是因为这个,所以才烦心?”
宋李氏的确烦心,生怕温知渝怪罪“姑娘,我这就是偶尔心烦,没耽误做事啊。”
温知渝摆摆手,看着院子里蹲马步的温霁,发起了呆,宋李氏正打算去忙。
“李婶,回去问问你家大闺女,愿意离家吗?”
“我和阿霁不会一直留在溪源县,或许会去府城,甚至是京城,你不会和我们走,去问问你家大姑娘吧。”
宋李氏第二天一大早就带着大闺女来了,那姑娘今年不过十五岁,看上去十分沉稳老成,十五岁,她也就上高中而已,还是一团孩子气,可眼前的姑娘,瞧着比温知渝都年长两分。
“叫什么名?”
“宋招月。”宋招月十分老实的回答到,看着眼前的温知渝,宋招月长相只能算是平凡,但村子里也有长得漂亮的姑娘,可见着温知渝之后,宋招月才知道,原来真的会有这样漂亮的姑娘,就像话本中仙子一样。
宋招月在村子里过得不好,她知道若是在家中待下去,迟早得去做姑子,可昨日娘回去之后,告诉了她一件想都不敢想的好事,娘的主家是好人,他们一大家子都知道,去府城,去京城,是宋招月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她连县城都没来过几次。
“抬起头,看着我的眼睛。”温知渝开口,宋招月鼓起勇气抬起头直视着温知渝的双眼,紧紧握住自己的双手。
温知渝看着宋招月“寻常农家倒是少有你这样有诗意的名字。”
“我是家中第一个孩子,我爹拿了鸡蛋,让村里的秀才让取的。”
“这样啊,名字不错,可知出自何处?”
宋招月犹豫了一下,点点头“溪山犹记,脱帽吟风,倚楼招月。”
“念过书?”
“不曾念过,只识得几个字。”宋招月记着她娘说过的,温家从前可是书香世家,他娘是干粗活的,可她来了,是贴身伺候主子的,一个月就能有一两银子的月钱,主子的要求自然也高。
“嗯,肯学吗?”
“肯。”宋招月连忙点头。
“最后一件事,若是要跟着我们,离了溪源县,许是这辈子都回不来了,你可想好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