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齐欣然随着李妈妈走入院内,来到中堂抬眼望去,只见湘竹帘幕,清澈小池和小巧的假山,花草树木交相辉映在红色栏杆曲折游廊之间,倒是清雅。
李妈妈将陈齐引至中堂,陈齐见堂中仅有一杯清茶,再无其他,看李妈妈准备退出去,心中己然明了,便取了一张面值百两的银票道:“有劳李妈妈去置办些吃食。”
李妈妈见此银票,喜不自禁,满脸谄媚地笑着接过银票,躬身行礼后退出房间。
陈齐之所以如此出手大方,还得感谢一下蔡攸蔡相公。
蔡相公不仅送房,送人,还送了一叠银票。
陈齐大致数了一下,竟不下万两之数。
如今收了蔡府的东西,日后怕是更难摆脱蔡党的烙印。
不过,陈齐心中自有计较,拿了奸臣的钱,日后为百姓多办些实事便是。
不多时,几名侍女端着果盘走了进来,她们小心翼翼地将果盘放在桌上,开始布置起来。
见那果盘中盛放的水果,令人垂涎欲滴。
尤其是那一颗颗晶莹剔透的樱桃,宛如红宝石般闪耀着诱人的光泽;还有那切成五角星形状的杨桃,散发着清新的香气,让人忍不住想尝上一口。
尚未布置妥当,就见李妈妈领着两人到了中堂。
陈齐只看一眼,心中便是一惊。
自己虽有心截胡李师师,但也绝不想当面与赵佶争抢。
不错,来人正是赵佶。
赵佶进门听李妈妈说还有人要见李师师,当时便心生不满,心想在这汴京还有谁敢与自己作对。
但转念一想,自己如今是微服出巡,别人并不知晓自己的真实身份,心中的怒气也就被压了下去。
随即又起了争强斗胜之心,想知道是哪位风流雅士能与自己一较高下。
行至中堂,见此人亦是仪表非凡,心中怒气便消了大半,打算与眼前之人公平较量一番,他自信才华不逊于任何人。
就在赵佶决心一决高下之时,旁边那个面白无须的人俯首在赵佶耳边轻声细语。
赵佶听完内侍的话脸色严然,怪不得进门就觉得这人眼熟,这人竟是自己前几日钦点的新科状元。
正要发怒,却又心中一惊,现今乃是微服私访,如今若表明身份,若他日有人传扬出去,日后难免会被一些御史言官拿去做文章。
赵佶竭力压制住心中怒火,但见陈齐一脸淡然,这般模样应是并未认出自己,也是,陈齐也就在殿试时与他有过一面之缘,而且殿试时士子都不敢抬头,这陈齐不识得自己也在情理之中。
既是如此,也就不必暴露身份,至于陈齐竟敢来此等地方,也只能稍后找个由头斥责一番,如今且看这陈齐有何能耐与自己争上一争。
陈齐见那内侍对赵佶俯首低语,心中知晓自己身份必然己被这内侍识破。
这下完了,被皇帝当场捉住,日后还如何在朝堂立足,虽心中慌乱,但脸上神色仍是一如既往的沉稳。
心念百转不过须臾之间,场面顿时有些僵持。
陈齐心想如今自己身份暴露,但赵佶却未自曝身份以势压人,那就都装作不认识吧,陈齐决定赌上一把。
经过短暂的僵持后,陈齐率先开口行礼打破沉默。
“在下陈齐,见过这位官人,今日相遇也算有缘,不知可否告知姓名,也好结交一番”陈齐就赌赵佶也装不认识。
稍微沉默后,陈齐赌对了。
赵佶见陈齐果真没有认出自己,便向内侍使了个眼色,内侍随即说道:“我家官人姓赵名乙,乃是从南京来的大商人。”
陈齐一听,赵乙,商人。
心中暗喜,想不到宋徽宗第一次见李师师的桥段竟然被自己碰上了。
赵佶虽然没有表明身份,但这梁子也算是结下了,以后应该不会有明面上的报复,但是暗地里使绊子这种事肯定少不了。
本着不能吃亏的原则,就对不住了,这师师姑娘,我陈齐要定了,耶稣来了也拦不住,我说的。
双方各自坐定,李妈妈二人之间的气氛稍稍缓和,便开始打圆场,这对她来说是轻车熟路。
“既然二位贵人都是为了师师姑娘而来,那今夜必然有一位要错失机会。”
李妈妈面带微笑地说道,声音沉稳有力,仿佛在说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
她轻轻地挥了挥手,让身边的侍女给两位贵人斟满了酒,然后继续说道:“不过嘛,这也是缘分所致。
我相信,无论是哪位贵客能够得到师师姑娘的青睐,都会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
说完,李妈妈端起酒杯,向陈齐和赵佶敬酒,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
她知道,这两个男人都不会轻易放弃,接下来的竞争恐怕会更加激烈。
赵佶端详着陈齐,心想这陈齐虽说被自己钦点为状元,但看他以往的文章以及殿试时的表现,于诗词一道也不过如此,开口道:“竟然今日都是为了师师姑娘而来,那不如就各自为师师姑娘作诗词一首,看何人能讨得姑娘欢心,如何?”
说完这话双目中沉稳自信,面露自得之色,一副胸有成竹,美人必入怀的样子。
陈齐听了这话,再看看赵佶一脸得意。
不否认宋徽宗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的确很高,但是架不住陈齐拥有后世上百年的艺术积累,心下暗笑,而后答道:“既然如此,那就听赵大官人的安排便好。”
赵佶见陈齐如此云淡风轻,心中诧异,难道这书呆子还懂得诗词之道?
但转念一想,自己的诗词绝对有胜过他的把握。
正当二人暗自较劲之时,李妈妈面露得意之色,如此争斗,不正是对她们最好的肯定吗?
随即接话道:“既然二位贵人己经决定,那由何人做裁判才好?”
赵佶见李妈妈有意让他和陈齐二人争斗,心中暗自不爽,开口道:“你这是明知故问,既然是写给师师姑娘的,自然是由师师姑娘自己做裁判。
况且师师姑娘向来才名远扬,定能公正裁决。”
李妈妈听出了赵佶心中不快,立即回道:“既然二位执意如此,那便各自开始吧,稍后传给师师姑娘品鉴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