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林豪的现代都市小说《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精选篇章》,由网络作家“陆河山的安千君”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主角朱元璋林豪的古代言情《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文章正在积极地连载中,小说原创作者叫做“陆河山的安千君”,故事无删减版本非常适合品读,文章简介如下:他,来自21世纪,是个历史学博主,在半夜直播讲明史时,过于困顿,突然眼前一黑,苏醒时,就来到了大明洪武朝,居然成为了都察院御史。看上去是妥妥的屌丝逆袭,人生走上巅峰剧本。可实际上,按照现下大明的官制规定,都察院御史,正九品,芝麻大的官职,薪俸收入微薄。但是无所谓,历史学的他表示自己升官岂不是太简单。...
《我,历史学博士,开局在大明上早朝精选篇章》精彩片段
目前第一波是从文官开始,借着科举南北榜案,
诏狱里估计已经住进去一大批直接或者间接参与的科举官员,
在锦衣卫的操作下,他们涉案的行为,几乎都是证据确凿的。
刘三吾、白信蹈更是和胡惟庸扯上了关系,
而韩大人更是无奈,一个监督不力也跟着在诏狱里蹲着,
这些事,任谁都能看得出来这是在炮制冤狱,
可现在的洪武朝,没有马皇后,没有太子朱标,没有人敢站出来指正他,
老朱最恨就是别人违反他制定的大明律,
到头来他自己,却又是亲自去狠狠地践踏他的大明律,
今日之恶因,必将结下来日之苦果。
明明不杀就能解决问题,
老朱却非要动屠刀,
可能皇帝做久了都会变得死心眼吧。
该拿什么拯救你啊,我的老朱!
林豪写完停笔,轻叹一口气,合上了日记本,
饶是已经知道洪武末期的朝堂,
许多无辜之人会被朱元璋诛杀,
可这种无奈的感觉还是那么强烈。
这时,系统奖励的提示来了。
恭喜!林先生写完日记。
奖励:大宗师级咏春拳功法!
咏春拳是一门制止侵袭的武功,以正当防卫、合法使用武力为理念而创造出来,专注于尽快制服对手,以确保自己伤害能降至最低。
功法融合中。。。
林豪一愣!
什么?
这次不是奖励银两?
奖励我武功了?
还是以防卫为主的咏春拳?
还是大宗师水准的。
功法融合完成!恭喜林先生成为咏春拳法大宗师!
一息之间,功法融合就完成了!
林豪看了看自己的双手,又握了握拳头,
身体好像也没发生什么变化?
他又站了起来,走到房间较空的地方,
伸手按自己内心的想法,比划了几下,
这一出招,身体便不由自主地催动起来,
当即打出了一套完整且标准的咏春拳功法,
林豪这时已经确信自己已经完全融合了咏春拳法,
不由地开口赞叹。
“写日记真是好处多多,”
“现在有了这等强大的武功,自我保护能力大大加强,”
“再也不用担心武力方面的伤害了。”
他已经忘了自己还没有吃晚饭,再次伸展手脚,开始练起拳来。
······
东宫。
接近戌时,
太孙朱允炆和他的两大心腹黄子澄、齐泰三人的议事也接近尾声。
“多谢黄师傅点播,孤知道怎么做了。”
“今科科举北榜录仕,皇爷爷就是让孤去施恩于人。”
“孤一定会好好把握住的机会,多多收服北方举子,让他们为孤所用。”
黄子澄和齐泰二人欣慰地点点头,太孙对他们的献计,能够言听计从。
在兵部有任职的齐泰似乎想到了什么,开口补充道。
“殿下,文官的问题不足为虑,臣等几人自会为殿下分忧。”
“与那些朝堂勋贵武将的关系,则是需要殿下自己去维系了。”
“特别是那些公侯老将,都是殿下叔祖辈的。”
朱允炆想起和那些武勋的关系,也是叹了一口气,说道。
“这些老公侯们一个比一个骄横跋扈,”
“自然不会把孤这孙辈的放在眼里,”
“而皇爷爷虽然对孤恩宠,但是毕竟这些武勋掌兵,”
“孤也不敢贸然去和他们过从甚密。”
黄子澄闻言也是眉头紧皱,说道。
“现在朝廷的兵就两种,”
“一种是朝廷的兵,圣上根据需要,赐虎符让这些公侯武勋们去执掌,”
“还有就是宗室藩王手里的亲军,”
林豪两人连卷宗都还没翻开,连基本情况都还没了解。
审讯室的房门就被打开了,
锦衣卫直接将他们今天要审讯的第一个案犯押了进来。
林豪见状下意识地就想张口斥责,
但看见锦衣卫那身飞鱼服,他只得作罢,不再言语了。
只得在内心叹道。
“这些打下手的锦衣卫官阶都比我高,”
“涉案情况都没看,就押人进来让我们审问,”
“这差事,只怕是得办瞎了!?”
在锦衣卫诏狱的差事,果然是在瞎办。
他们就是押着案犯进来,
让他们这些御史瞅一眼,
问上个几句话,
也没啥东西能问得出来,就直接押了下去。
因为他们审讯的这些所谓的“案犯”,
基本都是被牵连进来的家属,
压根啥都不知情,
这摆明就是锦衣卫不想让他们掺和核心的案情。
林豪、林英俩人虽是有意见,
可一想他们的官阶低,的确也是只能审审这些非核心的“案犯,”
加上林豪又不想招惹锦衣卫,
被他们盯上可是要惹一身骚的,所以也就释然了。
差事虽然办得不咋地,
不过好在可以准点散班。
申时刚过两刻,
林豪就已经回到扬子客栈,
端坐在书桌前,开始提笔写日记了。
今日日记
早朝时的老朱,状态不是特别好,
说话声音低沉,情绪也很低落。
毕竟老朱今年已经六十有七了,
是一个实打实的老人家了。
可早朝过后我就不那么想了,
在我林某人心里,他还是一个孩子,
他居然安排我们这些九品的御史去审锦衣卫的案件,
这么馊的馊主意,是成年男子能想出来的?
他还不如让耗子去给猫咪打工呢。
这一天下来,
我和同僚林英一共审讯了十八波“案犯”,
均是那些科举涉案官员的亲朋好友。
最冤枉的一个,从乡下投亲而来才三天,就被抓进诏狱了。
按锦衣卫的惯例,这些人都是核心从犯,和要主犯一起伏诛。
这不妥妥的冤狱。
这些涉南北榜案的主犯官员本身就没有主观上的恶意,
就是把事情办砸了,让朝廷潜藏的党争、南北不平衡等大矛盾暴露了。
而矛盾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
可这些官员和被他们牵连的亲朋好友,却只能枉死。
这是数千条人命啊!
留着他们一命,将功补过不好么?
明显,老朱之所以大动干戈,是因为南北势力各自勾结,抱团取暖,成了党派。
不管是科举涉案,还是南北站队涉案,
这些南方和北方的有学之士,是地方势力的代表,他们背后有地方势力的支持。
应该把他们全部南、北对向流放了,去办教育兴学。
把南边的派到北边去办学,把北边的派到南边去建设。
然后再给他们画一个饼,许诺,干的好能回来。
这样一来,他们背后的势力就会支持他们,想办法帮忙。
可是南边的势力,想要支持去北方的官员,事倍功半。另一边也是一样。
这就会导致,他们被迫和当地势力合作。
南北的隔阂,会一定程度上的消失。
大明,应该是统一的大明。
还有,这些人也保住了性命,他们哪个不跪谢你老朱的十八代祖宗。
。。。
林豪一气呵成,
将这后世南北异地为官的制度记录在了日记之上,
他写完日记,放下笔。
真为这些“案犯”的命运感到惋惜,
我虽然写出了不杀的办法,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