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品全集

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品全集

水一方啊 著

现代都市连载

《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朱棣朱标,《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所谓的年终激励,其实就是给这些“股东”们的年底分红。尽管已经知道了这个政策,但是当朱樉等人再次听到的时候,依旧难掩心中的激动!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啊!这可比现在一年五万石的收入多多了!而听完这项政策的朱元璋更是直接呆在了当场!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多吗?很多了!但是朝廷给得起吗?......

主角:朱棣朱标   更新:2024-06-03 10:27: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棣朱标的现代都市小说《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品全集》,由网络作家“水一方啊”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朱棣朱标,《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故事整的经典荡气回肠,属于军事历史下面是章节试读。主要讲的是:所谓的年终激励,其实就是给这些“股东”们的年底分红。尽管已经知道了这个政策,但是当朱樉等人再次听到的时候,依旧难掩心中的激动!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啊!这可比现在一年五万石的收入多多了!而听完这项政策的朱元璋更是直接呆在了当场!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多吗?很多了!但是朝廷给得起吗?......

《穿越大明,我开局就削藩精品全集》精彩片段


闻言,朱元璋一愣!

这话,刘伯温说出来。

他只会觉得是那老东西在跟自己掰扯大道理。

所以他本能的就有些排斥这种说法。

但是朱标说出来,那就不一样了,他不得不慎重思考。

“你的意思是,让老二老三他们跟那些官员一样,干活拿俸禄?”

朱标点头道:“正是如此,但又不同。”

朱元璋不耐烦道:“少跟咱打马虎眼,你到底是咋想的?”

朱标直接说道:“儿臣的意思是,宗亲的俸禄,还是要削的。”

朱元璋厉声喝道:“你是铁了心和你这些弟弟过不去了?”

“你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咱是不会答应的!”

看着暴怒的朱元璋,朱标忍不住白了他一眼道:

“你就不能听我把话说完吗?”

“都是当皇帝的人了,气性还这么大?”

听着儿子教训自己的话,朱元璋先是错愕,继而破口大骂。

“小兔崽子!你还教训起你老子来了?”

“那些娃子,都是咱身上掉下来的肉,咱能不心疼吗?”

“你要削他们的俸禄,除非咱死了!”

听着朱元璋的百般维护,朱棣等人不由得心里一暖。

谁说父皇眼里只有大哥的?

咱们这些兄弟虽然没有大哥这么受宠,依旧是父皇的儿子啊!

朱标生怕朱元璋气出个好歹来。

连忙给他倒了一杯茶。

“你先喝口茶,消消气。”

朱元璋接过朱标递过来的茶杯,猛然一把摔在地上。

“咱不喝!”

朱标没好气道:“你要是再这样,我就不说后面的打算了。”

朱樉也连忙劝道:“是啊父皇,你听大哥把话说完嘛。”

“听了之后,保证你拍手叫好!”

看着朱樉等人跟白捡了一个大便宜似的。

朱元璋本能地转头看向朱樉。

这些儿子们什么性子,他是一清二楚的。

尤其是老二,不给他俸禄,比要他命还让他难受。

标儿说取消宗室俸禄,他们一个个却比涨了俸禄还高兴。

这里面一定有猫腻。

他深呼吸一口气问道:

“标儿,你是有别的安排吧?”

朱标点头道:“儿臣的打算是,朝廷每年可以拿出财政收入的两成来给宗室进行年终激励!”

“但是这笔支出,分到每个宗室手中的多少,都不相同。”

“具体的分配,可以进行考察宗室封地内的民生情况,以及收税情况,来进行奖励。”

其实这个想法,朱标还是受到朱㭎那句话的启发。

将大明看做是一个集团公司,而这些宗室,就是大明集团的股东。

所谓的年终激励,其实就是给这些“股东”们的年底分红。

尽管已经知道了这个政策,但是当朱樉等人再次听到的时候,依旧难掩心中的激动!

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啊!

这可比现在一年五万石的收入多多了!

而听完这项政策的朱元璋更是直接呆在了当场!

朝廷一年两成的赋税多吗?

很多了!

但是朝廷给得起吗?

当然给的起!

每年都给得起!

大明如今每年税收一千万两。

一千万两税收,军费,各地天灾人祸,每年要占五百万两。

给出两成给宗室,剩下三成朝廷留点余粮。

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宗室不会再来闹。

毕竟整个天下两成的收入都在他们手里,他们还能说啥。

如今的米价是一两银子两石。

折算下来,如今亲王的俸禄每年五万石,也就是相当于两万五千两白银。

但是一年税收的两成,那可是二百万两白银!

就算是分到他们兄弟十几人手上,那也是如今俸禄的将近十倍。

而且随着日后大明的财政收不断增高,给到他们手中的俸禄,也是越来越多。

朱元璋笑骂道:“难怪你们三个小兔崽子高兴成这样。”

但是这项政策真的可行吗?

朱元璋越想越觉得可行!

相较于刘伯温给出的那种办法。

标儿的办法既保证了宗室的体面,又不至于让宗室的存在拖垮大明。

如此一对比,标儿的见识竟还在刘伯温之上!

简直就是完全性的碾压!

标儿的这项政策,朝廷这边,宗室那边,还有人口,竟是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别看如今他们的俸禄这么高。

朱元璋斜瞥了一眼还以为捡了大便宜一般的三个儿子。

以后有了后人,有你们知道柴米贵的时候!

到时候,就算让你们多生孩子,你们都怕养不起!

作为直白观看了棋盘摆米的人。

朱元璋深知宗室俸禄的根源所在。

朝廷需要不断拿出数不尽的钱财去填宗室这个无底洞。

但是标儿的办法一出,这就不一样了!

在这个时候颁布,完全可以作为祖训!

大明世世代代供应给宗室的俸禄,就是一年税赋的两成,雷打不动!

后世哪个混账东西觉得钱不够用了,来找皇帝哭。

皇帝完全可以把他往宗庙里一关,什么时候想明白什么时候再放出来!

他不由得嘿嘿笑道:“标儿,好主意啊!”

“咱还以为...”

朱标笑问道:“以为什么?”

朱元璋收敛笑意道:“没什么,没什么。”

还以为你要不管你那些弟弟,让他们天天吃糠咽菜呢。

朱元璋直接拍桌子道:“咱决定了!”

“以后宗室成员的俸禄,就按照你这个政策来!”

“哎呀,标儿长大了,知道为咱分忧了,你以后,一定会是个好皇帝!”

“那父皇现在还要不要砍人了?”

朱元璋嘿嘿笑道:“不砍了,不砍了,这确实是个好事啊!”

听见这话,门外的王景弘长出一口气。

朱元璋仿佛是了却了什么心事一般,整个人放松地瘫坐在椅子上。

“咱就说嘛,你跟你这些弟弟还是很亲的。”

朱元璋话音刚落,朱樉就兴奋地点头道:

“那是,当年父皇整天打仗,那可都是大哥带着我们的!”

“我们对大哥,比对你还亲,我就一直坚信,大哥是不会亏待我们的!”

在场的三位藩王中。

就属朱樉最为激动!

那可是大明足足两成的赋税啊!

就算是他们兄弟十几个人分,依旧是现在俸禄的好几倍。

朱棣几人对钱倒是没什么概念。

但是朱樉有啊!

一晚上青楼就是几百两的挥霍!

现在猛然暴富,这得逛多少次青楼?

他一边美滋滋的想着,一边在朱标和朱元璋之间反复一会给朱标捏捏肩,一会给朱元璋捶捶腿,忙的不亦乐乎!

嘴里还不挺嚷嚷着大哥英明,父皇圣明之类的话。

朱棡简直都没眼看了!

“昨天是谁要喊着我一起去变卖家当来着?”

昨日得知朱标要削藩王俸禄的时候跟朱标诉苦无果,还被罚了抄书。

回到家朱樉就要拉着朱棡去变卖家当。

说是大哥不给活路,咱们自己给自己留活路。

听见这话,朱棣一脸懵逼。

“啥?”

昨天是他们三个一起在这的,但是朱棣回家就抄书去了。

感情你俩这是不管我的死活了?

万一大哥真的削了宗亲的俸禄。

你俩变卖了家当还是有钱,我就穷的叮当响了?

想到这里,朱棣当即抗议地喊道:

“二哥三哥,你俩太不讲义气了。”

朱元璋乐呵呵地看着他们兄弟三人互相拆台。

这不就是自己梦寐以求的日子吗?

子孙满堂,兄友弟恭。

又坐在太子府中父子几人闲聊了一会,朱元璋这才带着朱棣三人离去。

Qw�


走出太子府的时候。

父子几人脸上还是乐呵呵的。

朱元璋喜得是宗室俸禄完美解决。

既不会缺了后世子孙的钱花。

又不会出现宗室俸禄将大民财政拖垮的情况!

而朱棣几人的心情就更好理解了!

涨俸禄了,能不高兴吗?

朱樉美滋滋地盘算道:“大明两成的赋税啊,这得是多少钱?一下子就涨了好几倍的俸禄,花不完,根本花不完!”

朱棡乐呵呵地拆台道:“是啊,二哥这下再也不用担心没钱逛青楼了...”

不等朱棡说完,朱樉眼疾手快地连忙捂住他的嘴。

“老三,别瞎说!”

父皇可还在这呢。

要让他听见还得了?

朱元璋似笑非笑地冷哼道:

“你们都别高兴的太早!”

“别忘了那是给你们所有宗室的俸禄,不是给你秦王府一脉的。”

其实按照朱标的那个说法。

朱樉他们几人注定还是分得最多的。

西安的繁华自不必说。

老三的太原,老四的北平,还有老五的开封,都不在江南。

但是繁华程度都是大明首屈一指的地方。

朱樉笑嘻嘻地说道:“我是老二,我说我要多分,谁敢反对?”

朱元璋抬手作势要打。

“混账东西!这整个天下都是咱家的,你不想着怎么给朝廷挣钱就算了,还想着法的多捞钱?”

朱元璋直乎家门不幸!

朱棣像是猛然明白了朱元璋所指。

“大哥方才说了,这两成的财政收入,是按照咱们封地的政绩来进行考核的。”

“政绩好,才能分的多,二哥你要是敢多要,我第一个跟你没完!”

朱棡也说道:“如此一来,咱们这些宗室,为了能多分点,肯定拼了命的使劲干。”

正如朱标所说,人一旦吃饱了,就会思乱思变。

按照方才朱棣和朱㭎所说。

这项政策,不但能够减少大明供养宗室的压力。

还能起到激励宗亲为治理封地的作用。

简直是一箭双雕!

想清楚之后,朱元璋喜上眉梢。

听着两位弟弟的分析。

朱樉不由得哀嚎道:“那是不是治理不好,就没钱用了?”

朱棣白眼道:“你说呢?”

听见这话,朱樉不由得一个头两个大。

他的人生宗旨就是少干多拿,不劳而获!

朱元璋没有理会朱樉这个逆子,而是十分欣慰的认可道:

“你们大哥可谓是用心良苦啊!”

“这个家交给他,咱很放心!”

说完之后,朱元璋猛然转身指向身后的王景弘说道:

“你,去传圣旨,传檄天下!”

“就说这是太子发的圣旨,不是咱发的!”

闻言,王景弘等人浑身打了个冷战。

太子自有太子的诏令。

但是朱元璋却要以太子的名义发圣旨。

这可是千古以来独一份了!

足以见到这位太子爷在洪武大帝心中的重要性!

而且这道圣旨只要发出去,天下百姓谁不拍手叫好?

皇上这是要为太子造势,要让天下百姓,都念太子殿下这个天大的恩情!

这种事放在历朝历代,那都是难以见到的。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功劳早就被皇帝抢了去!

而且此事本就是朱标以圣旨的名义发出。

圣旨是何人所发?

那是皇帝御用的!

而朱元璋,却担心天下人以为此事是他的功劳,特意要让人注明这是太子殿下发的圣旨。

目的就是为了将这件聚拢名望的事全归到太子头上!

而在场的几位亲王,更是没有任何表示,仿佛当成了天经地义一般。

这就是太子朱标在大明王朝的地位!

“奴婢遵旨!”

……

……

随着圣旨的颁布。

天下的百姓得知这一消息之后。

不由得拍手叫好!

自古以来,市井百姓都把供养皇室宗亲当作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这一道圣旨,彻底打破了他们的认知!

这就意味着,日后供养宗室,不再是朝廷的负担,也就不会出现朝廷供养不起宗室,增加百姓赋税的情况。

对于市井百姓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所有人都由衷觉得,朱明王朝,那确实是跟朱皇帝说的一般。

一心一意将百姓的民生问当作头等大事!

而百姓们最为感激的,当然是提出这项决议的那位东宫太子爷!

几日之后,不管是市井坊间,还是酒楼茶馆,都在盛传大明朝有一位时刻将百姓放在心尖上的太子爷。

更是有不少人都称赞日后朱标继位,定然是一位一心为民的好皇帝!

对于这些言论,朱元璋当然是乐见其成。

而身为此事当事人的朱标,对此倒是没什么表示。

因为这种情况本就在他的预料之中。

户部衙门。

当圣旨传达下来之后。

几乎第一时间,整个户部衙门都沸腾了!

众多官员都仿佛卸下了一块天大的重担一般。

大明朝所有的财政收入,都掌管在他们手中。

供养宗室,几乎是朝廷最大的一笔支出。

在他们看来,这些个王爷们,都是些光吃不干的。

皇上问胡相的那个问题,胡惟庸自然也转达了跟此事直接有关系的户部!

所以这两天,他们这些人可是愁的吃不下睡不着!

毕竟这可是事关大明财政的问题!

而且朱元璋和朱标对此事都极为上心。

他们若是处置不当,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可是谁承想太子殿下直接一道圣旨就把这事解决了!

大明如今没有任何人比他们更清楚大明一年的收入多寡。

虽说朝廷用钱的地方颇多。

但是两成而已,朝廷无论如何都是给得起的。

只要定下这个规矩,日后那些宗室自然不敢多说。

如今大明建国之初,各种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

但是那些才能花一年收入的几成?

五成而已!

给宗室的那两成俸禄,甚至都不用他们扣着手指头去算。

直接批条子,轻轻松松就成从国库中掏出来!

如今在场的所有人,都对这位深谋远虑的太子殿下由衷感到钦佩!

s)>�r�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