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朱祁镇赛罕王的现代都市小说《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完整文本》,由网络作家“麦岛小螃蟹”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古代言情《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由网络作家“麦岛小螃蟹”近期更新完结,主角朱祁镇赛罕王,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了队伍。北海周边是瓦剌牧区,但瓦剌人逐水草而居的习性导致了他们忽略了北海的渔业资源。而这个时代,哪怕大明,都很少有人尝试海豹。朱祁镇还在湖边吃海豹肉。在杀海豹和烤肉的空档,哈铭在湖面不远处的一块平滑大石,深深刻下了“大明领”三个大字。只是这字不怎么好看,不过这就够了。看到“大明领”这三个字,朱祁镇会心一笑,多给后世留下一些自古以来的证据。......
《让你代班,没让你中兴大明完整文本》精彩片段
出发三天以来,上到朱祁镇,下到普通士兵,他们一直在风餐露宿,喝冷水、啃干粮。直到抵达北海北麓,终于大快朵颐。
北海湖畔,远处赶来的瓦剌信使将袁彬的信件交给朱祁镇,朱祁镇拆开一看,是下南洋的事。朱祁镇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原本,朱祁镇以为会很麻烦,甚至胎死腹中呢。为此,他已经做好了十年之后再行动的准备。
不过眼下嘛,大明居然动起来了,这说明朝臣们并不全是颟顸废物。虽然只是小小试探,规模不大,人数不多,不过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万里长征第一步,走出去就好。
北海,苏武牧羊的地方。伯颜等人只知道这是个大湖,却不知这是世界最深的湖泊。
北海长636千米,平均宽48千米,面积为3.15万平方千米,平均水深730米,最深处达1637米,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只是眼下几乎是0开发。
一万骑兵,一人三马,三天便从和林赶到了北海北部,此时是十一月初六,距离库伦会盟还有一个多月。
事情很顺利。当伯颜帖木儿找也先时,也先刚好接到一封奏报。“大汗”脱脱不花在进攻长城关隘受阻后出乎意料地选择了东进,这一次,被打得灰头土脸的鞑靼轻骑兵大显神威,面对披着兽皮鱼皮,用着骨箭的野人女真,脱脱不花两万多鞑靼骑兵如神兵天降。
一番操作猛如虎,脱脱不花捣毁了一个个野人女真部落,掠夺大量马匹、牛羊、粮食,据说还抓了2万野人补充人口。
2万野人改变不了大局,却足以彰显脱脱不花的雄心。当也先收到这则消息时,脸色很是难看。
“伯颜,你看,脱脱不花这家伙,倒是捡了大便宜。”
也先将情报丢给伯颜帖木儿,伯颜帖木儿接过来,看完,说道:“这和陛下说的一样啊,我们北面,鞑靼东面,确实有很多野人。”
“刚才陛下还对我说,要与我提三千轻骑,去北面劫掠一番。”
“去,速去。”也先眼前一亮,拍了拍伯颜肩膀,“你和赛罕王都去,扩张地盘要紧。三千人不够,去一万!会盟赶不回来也没关系,脱脱不花翻不起什么花!”
“陛下想去就让他去,土木之变尚且安然无恙,区区野人不会有事。另外遇到事情你俩听他意见,这位少年天子,可真是不得了啊。”
就这样,伯颜帖木儿立马叫上了赛罕王,领了一万骑兵。朱祁镇留下了袁彬,叫上了哈铭,骑上了伯颜帖木儿送他的西域宝马,众人便开始了向北进发。
临行前,朱祁镇给袁彬留下了一张纸条,上面写了土法水泥的制作方法,土制水泥做法并不复杂,原料更是非常简单,朱祁镇让他督促工匠,除了制作活字,也试验一下水泥。
朱祁镇刚出发不久,锦衣卫出身的袁彬便得到了大明再下南洋的消息,于是命人飞马去报给朱祁镇,在北海湖畔追上了队伍。
北海周边是瓦剌牧区,但瓦剌人逐水草而居的习性导致了他们忽略了北海的渔业资源。而这个时代,哪怕大明,都很少有人尝试海豹。
朱祁镇还在湖边吃海豹肉。在杀海豹和烤肉的空档,哈铭在湖面不远处的一块平滑大石,深深刻下了“大明领”三个大字。
只是这字不怎么好看,不过这就够了。看到“大明领”这三个字,朱祁镇会心一笑,多给后世留下一些自古以来的证据。
也先命人为朱祁镇准备了一间大帐。
一队士兵死死守在大帐周边。
这个帐篷很大,看起来规格挺高。朱祁镇走进去之后,发现里面虽然简陋,却铺着厚厚的地毯。帐篷内有桌椅等简单的家具,甚至还有笔墨纸砚,茶壶茶碗,却没有床。
“没有床?不对吧?”
朱祁镇一边观察四周,一边回想脑海中的知识。
“原来如此!”
原来按照瓦剌习惯,人们睡的床其实就是一个毯子,这也是为了游牧更方便。
果不其然,在大帐一角,朱祁镇看到了一条华丽的毛毯。
既来之,则安之。睡吧。
不知道具体时间,不过想必不会太晚,简单喝了些茶水,朱祁镇倒头就睡。
……
“小皇帝在干什么?”
朱祁镇后方的帐篷,也先坐在一张虎皮之上,向身边的手下问道。
此时的朱祁镇,不出意料,在也先的24小时监控之中,他的一举一动,都有人随时来报送给也先。
“太师,小皇帝回帐篷之后,喝了几口水就睡了。”
“睡了?”
也先皱皱眉,虽然天黑了,但似乎没到睡觉的点吧。
再说了,今天刚被俘虏,前不久还刚在鬼门关走了一遭,这家伙的心理素质未免也太好了吧?
“他怎么可能睡了?你可看清楚了,是不是装睡?”
“回太师,千真万确,小皇帝都开始打呼噜了。”
也先身边的近侍小心翼翼地回答。
“好,知道了,有消息随时来报。”
也先挥了挥手,结束了这个话题。
“伯颜,为兄也是第一次俘虏皇帝,一时间不知道怎么处置,所以决定砍了一了百了。没想到后面出了这些波折。”也先看向了自己的弟弟——伯颜帖木儿。
“你之前阻止我杀小皇帝,详细说说原因。”
“是,太师。”
伯颜帖木儿起身向也先行礼,因为这里不止有他们兄弟,还有瓦剌诸将以及各部落头人。
“太师,诸位,我之所以坚持不杀大明皇帝,原因有三。”
“其一,大明皇帝于万军之中不伤分毫,此乃天佑。”
“土木堡一役,大明英国公张辅以下,公侯伯子男,驸马,尚书,总督,总兵,都督等60余位重臣血染沙场,50余万明军土崩瓦解,然而小皇帝却毫发无损,这是上天庇佑。”
“土木之败,是天意;乱军中生还,也是天意;此时被俘,更是天意。天意所在,我军杀之,是为不祥。”
“其二,留着大明皇帝,比杀了他作用大得多。”
“我军即将进攻北京,大明皇帝为当今天子,可以用护送皇帝回銮为由进攻北京。并让大明皇帝令守军停止抵抗,我方便可兵不血刃攻克各路关隘,甚至无损攻克大明国都!”
“什么?”
“这小皇帝有这么大作用?”
“伯颜,如果明军不吃这一套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伯颜帖木儿的话像射入水中的炮弹,让现场众人议论纷纷。虽然伯颜说的有理有据,但兵不血刃攻城克地,仍然让人感觉玄幻。
“那又何妨?对我方有损失吗?”
伯颜帖木儿自信地回答。
“叫门未必会顺利,大明会第一时间令近枝宗亲监国,乃至即位。”
“不过,这又何妨?!”
“我军有大明皇帝,攻城之时,守军必定投鼠忌器。”
“听说大明太后对皇帝很是疼爱,如果大明能出钱将其赎回,我方也可小赚一笔。”
“嗯,言之有理,伯颜,你继续说下去。”
也先微微颔首,这个弟弟确实和那些光知道打打杀杀的将领不一样,文武双全,深谋远虑,堪比诸葛。
“其三,倘若杀害大明天子,我方与大明便是永远无法化解的生死大敌!”
听罢伯颜帖木儿的第三点理由,不少将领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嘀咕。
呵,生死大敌?难道现在不是吗?
伯颜仿佛知道他们的心思,微微一笑,耐心解释道。
“眼下,我方和大明是敌人,也可以说仇深似海。”
“但是,这是现在,不是过去,更不是未来!”
“我军入塞,为的是什么?当然,我们现在可以说点提气的话,比如君临天下,恢复大元版图。”
“但是,一开始,我们是没想到能这么顺利的,所谓入塞,不过是为了抢掠点粮食财物,以及迫使大明增加一些贸易额度!”
“即便现在,我军占据主动,但一战灭掉大明,可能吗?”
“我们需要中原的物资,而大明将来,未必是瓦剌的敌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几十年前,我方与大明太祖、太宗还曾是盟友。”
“可是,一旦杀掉大明皇帝,只要大明还存在,双方便只能是不死不休!即便我方军力占优,对我方也并无好处。”
“远的不说,我们需要粮食,需要物资,这些不可能全靠抢掠。而且,草原和中原都会一直存在下去。既然我们很难灭掉大明,就要学会和它相处。”
“退一万步,从道义上说,杀大明皇帝也是下下之选,当初大明太祖、太宗曾俘获大量大元宗室、文武官员。但这些人都被安置。近枝宗室被封赏,许多大元官员也继续在大明做官。战场是战场,一个俘虏,充其量一口饭的事。仗打完了,没必要把事情做绝。”
“我的话说完了,你们自己想想吧。”
说罢,伯颜坐了下去,不再言语。
“诸位,关于小皇帝,你们是什么看法。”
伯颜说完后,也先扫视着在座的将领。
“太师,伯颜帖木儿言之有理。”
“我是粗人,听太师的。”
“留着这个废物,作用会更大。”
众人议论纷纷,也先也终于作出了决定。
从此,朱祁镇过上了两天一只羊,七天一头牛的生活,瓦剌将为朱祁镇做好后勤保障。
另外,也先挑了两名明军俘虏来服侍朱祁镇,一位叫袁彬,汉人,是一名锦衣卫校尉。
一位叫哈铭,蒙古人,是一名明军军官,熟悉蒙汉双语,也先圈定此人,也是为了双方沟通方便。
最后,也先令伯颜帖木儿监管朱祁镇,除了防止朱祁镇逃跑,以及套出情报,榨干朱祁镇价值,也要伯颜尽量保障朱祁镇“皇帝”的尊严。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