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完整文集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

完整文集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

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由大神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主角:谢宴周玉珠   更新:2024-07-24 07:13: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的现代都市小说《完整文集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由网络作家“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正在连载中的古代言情《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热血十足!主人公分别是谢宴周玉珠,由大神作者“青青紫紫的荒古龙族”精心所写,故事精彩内容讲述的是:她重生了!上一世她低嫁世家,夫君厌恶,婆母不喜,受尽磋磨,后来更是被残忍杀害。这一世她挟狠归来,设计了一场完美邂逅,一步步抓紧夫君的心。前世伤害她的婆母、小姑,这一次她通通不会迁就,狭路相逢,打脸胜!...

《完整文集阅读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精彩片段


不过好在周家及她的那位夫君,即使不满意她的态度却也不敢给她脸色看。而且随着她年岁增长,即使没有孩子,她在周家的日子反倒愈发好过起来。

原因便是她的表姐嫁了清流世家,她的表兄也一步一步高升,在她死前,已经是外放几年的六品通判,眼看着就要回京,往后更是前途无量。

更何况她依附的定国公府,她喊过的长兄谢宴周,已是二品大员。

更别提另一位平日大家不敢提起的庶兄谢琰,如今已是刑部尚书,更是官家手中的一柄利剑。京城但凡有点权势的人家,谁家没点阴私,生怕被他盯上,惧怕至极。

所以周家只敢好吃好喝的供着她,她那几年也着实过了几年好日子,还经常回去看姨母,周家也极为乐意。

他们本就是商贾人家,银钱是最不或缺的,唯一的儿子她的那位夫君年近三十也只是个举人,娶她的目的本就是想攀附与国公府的这层关系。

就盼着她和定国公府能亲近一些,再亲近一些,这样到时有求于人时还方便他们成事。

玉珠不自觉便沉浸在前世所经历过的事情中,王嬷嬷也不打扰,只关注外头的动向,偶尔眼神温柔的看着她,又给她递来一碗热水。

“娇娇,喝点水暖暖身子。”

玉珠侧目,在这温暖如春的火堆前,一时间竟有些分不清今夕是何夕。

她接过水,又思索着上辈子,自己不记得遇到过李珣,如果遇到了,自家嬷嬷肯定会和自己说的。

这次遇到了,是因为什么呢?会不会所有的事情早已经发生了改变,想到这里,玉珠忍不住浑身一颤,下意识就有些害怕。

一旁的王嬷嬷却马上解答了她心中的疑虑。

她凑了过来,低声说道。

“我们娇娇真的是有福气,今日起晚了些,没想到竟然遇到那样的贵人。如若能顺带着我们去京城,或者帮我们给京城带个信,我们就不用受这样天寒地冻跋涉千里的苦楚了。”

说到这里,王嬷嬷短暂的停了一瞬,就在数日前,玉珠还是家中千娇万宠的小女娘。可如今,却要随她受这样的苦楚。

想到这她眼角有些湿润,玉珠是她带大的,当作亲生女儿一般,这样哪能不心疼,她抬手摸了摸玉珠一侧的乌发,说道。

“而且我也担心,一直这样受冻下去,会伤了你的底子。女子最怕受寒凉,只是如果没人帮我们,那我们便不得不去。天寒地冻,又没有吃食,嬷嬷无用,不快些去京城,别的法子嬷嬷想不到。”

玉珠能听出嬷嬷语气中的愧疚和心疼,现在中原地区易子而食,十室九空,根本找不到任何食物。而且她一个女子带着年幼的她,即便她孔武有力,也怕遇到麻烦。

所以即使是这样内心强大的嬷嬷,心中也是惶恐不安的。

她抱住王嬷嬷的胳膊,将头靠在她肩上,无声的安抚着。

不一会儿,门外便传来细碎的脚步声,玉珠仔细听着。王嬷嬷担心,起身跑去门口那边的缝中看了一眼。

是李珣带人过来了。

门外,李珣连带着十几名亲卫一起走了过来。

他们昨日走官道没有找到歇脚的地方,到了晚间,风太大了,又担心看不清路会不小心栽进坑里。

实在没有办法,众人只能停下来在外头凑合着过了一宿,风太大导致火堆都点不着,只能迷迷糊糊靠在马前打个盹。却也不敢睡着,就怕睡着人都冻没了。

但是到了今日早间,队伍中还是有部分亲卫开始发热了。知道这个消息,他就知道他们这行人不能再走下去了,必须尽快找一个地方歇息。

李珣安排亲卫在十公里范围之内的四周找歇脚之地,他也独自一人骑马寻找,大概走了小半刻钟,恰巧看到官道一旁的半山腰有一座不显眼的寺庙,几乎快隐匿在白雪和树丛之中。

他看到后便快步驾马走了过去,不到半刻钟便到了寺庙,得到寺庙内歇息之人的允许,立刻快步回去通知亲卫。

五个月前,扬州来了消息,李珣外家祖母身体说是不大好了。侯夫人云氏是云家唯一的女儿,自小便受家中宠爱,心中焦急,将侯府安排妥当便带着儿子李珣去了扬州照看母亲。

李珣他们来时,还没有什么逃难的灾民。侯夫人衣不解带的照顾自己母亲,只是可惜,在他们到云州的第三个月,云老夫人还是去世了。

那时灾情已经开始严重了,加上后期云老夫人的葬礼以及守孝,又耽误了一个来月。

这时已经无法回京了,路上都是逃难的灾民。李珣本想先回京城,但是担心外祖及自家母亲,只得在扬州待着。

谁知不到半月又发生昌州被灾民屠城一事,各地官府一时间全部紧张起来,各家各户白日都关门上锁。

李珣心中觉着他们的下个目标可能是昌州旁边的扬州,毕竟扬州自古以来就格外繁华,故拿着镇北侯府的令牌去了官府那边和知府商议。

果然没过几天,灾民又跑来了扬州,那些人杀红了眼,也抱着侥幸的心理想着在扬州也捞一笔。

好在扬州官府早有准备,还特意找了上峰从各处抽调了兵力去灾民多的几个城镇,扬州这才保全下来。

随着灾民便被官府分散去了南边,又过了几日,一切开始风平浪静,确定留在扬州也算安全,李珣便打算先行回京。

在扬州耽搁太久,这段时间也不知道京城那边怎么样。他将大部分亲卫以及丫鬟婆子留在外祖家保护母亲,叮嘱母亲等一切风平浪静再来接她回京。

随即轻装简行,连夜带着十几名亲卫出了扬州,去往京城。

但是情况并没他们想的那样简单,一路走来,除了积雪颇深,路况不明,还时常有深坑或者倒在路中的树木阻拦。以至于走了两三天,也没走多远。

小说《重生后,狂撩清冷世子爷》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都是些小物件,却让人心里舒坦,而且都是用的好料子。她知道玉珠平日也没什么银钱傍身,所以周嬷嬷心中也是欢喜的。

想到这里,周嬷嬷决定提点徐氏几句。

她端起—旁丫鬟拿过来的热茶放在徐氏—旁的桌上,小声说道。

“夫人,眼看着这府中的学堂也算是建成了,我昨日听那些个碎嘴子丫鬟说,大夫人的侄女也要去,老夫人听后还专门又让人在学堂中间放置—块帘子。说是男女不同席,这样倒是不失为—个妥帖的办法。”

徐氏看向周嬷嬷,又侧头自己想了片刻。

“嬷嬷,你的意思是我们去求老夫人,老夫人或许也会应下来。”

周嬷嬷没说旁的,只低声道。

“当初姐儿成婚,老夫人也是私下贴补了,可见老夫人是个开阔的性子。”

徐氏点点头,当时她心中觉着楚玉嫁妆有些少了,还暗自心酸,可是手里确实也没什么银钱。

没料到临成婚前—晚,老夫人私下派了嬷嬷过来,给楚玉送了两幅头面,还有—个庄子及白银千两。

这可是大大的让楚玉多了份保障也更有脸面,说明老夫人也是面冷心热。

想到这里,她决定去老夫人那边给玉珠也说—说,她现在就玉珠和谢琛了。谢琛是男子,他自己可以挣前程,看着老夫人也不似会去打压。

毕竟小公爷谢宴周也是准备参加科考,往后官场上有个兄弟扶持也是不错的。

玉珠确实需要她搭把手,女子后面大半生都是在婆家度过,能嫁好—些自然要嫁好—些。

想到这,她马上让周嬷嬷给她挑挑衣裳,看明日穿什么去见老夫人比较合适。

另—边,玉珠也在等待消息,她知道她自己不能主动说,主动说起到时被老夫人知道,还会怀疑她有什么目的。

所以这事,就必须的徐氏去说。且周嬷嬷那边,她这几年刻意送些东西,除了感念当初周嬷嬷不远千里去接她,也是图着这次她能给她说两句话。

甚至盼着周嬷嬷还能在老夫人那边给她说两句,让老夫人对她印象好些。

不出所料,过了两日,玉珠如愿听到了好消息。

梧桐院。

徐氏端着滋补的甜汤,正—口—口的喝着,她笑眼盈盈的看着玉珠,顺带将学堂的事告诉了她。

“娇娇你觉着怎么样,去和你表哥—起听夫子上课,也不会枯燥。且我还听说,有个跟你年龄相近的小女娘也会在那边。”

徐氏知道玉珠性子有些怕生,怕她不答应,还专门将谢琛说了出来。还用有个小女娘也在诱惑她,玉珠没有闺阁好友,这样对她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

徐氏说的女子玉珠自然知道,前世倒是见过这位女子几次,是国公夫人哥哥的女儿,姓贺名青姝。

只是她母亲早逝,国公夫人贺氏的哥哥又娶了新妻,国公夫人担心,便常将那女子带在身边,算起来和玉珠年岁差不多。

说起来国公府就玉珠和她年岁相仿,照理来说,她们应该是比较熟识的。

可是恰恰相反,就如贺氏懒得与徐氏相熟—般,贺青姝也没兴致去认识玉珠。

她虽然母亲早逝,但是父亲贺大人亦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时任云州知府。虽然外放但依然能庇护女儿。

更别提她爷爷,当今官家年幼时,便是太子的老师,现在更是官至太傅,虽说已经年迈,太傅只是官家尤为敬重给的虚衔,但抵不住人家德高望重又有官家撑腰。


周嬷嬷站在门外,看着站在门口的玉珠和王嬷嬷,捏着帕子擦了擦眼角,向前拉着玉珠的手说道。

“我们女娘受苦了,不怕,您姨母正在京中等着您呢!”

马车晃晃悠悠,载着玉珠前往京城。

回京的路还是不好走,跟玉珠记忆中并没有区别,这一年的冬日似乎格外漫长,处处皆被白雪覆盖,有种荒败的奇异美感,看久了只让人觉得难过。

途中依旧有着稀稀疏疏的三两结伴而行的逃难妇孺,也并不能买到吃食。好在侯府做足了准备,吃食衣物管够,又有十几个壮汉护着。

中原地区京城终于安排了官员过来赈灾,据说原先也安排过。只是不知为何,官老爷带着粮食来,老百姓们却没得到任何吃食。

随着慢慢靠近京城,一行人走在城内的街道上时,开始有行人来往,可见慢慢在开始恢复秩序。玉珠甚至能想到,过几年她的故乡昌州也是会恢复以往的繁华。

只是日日看着那些穿着破烂,在寒风或发抖或接连倒下的妇孺。玉珠想着,百姓心中的伤痛,却不知要多久才能释怀。

上一辈子,她几乎整段逃难路程脑子都是迷迷糊糊。这一世,因为清醒,却也更加直面这疾苦人间。百姓命如草芥,从来都不是戏文中的说说而已。

不管上位者如何说民贵君轻,可事实依然是贵人命贵。玉珠看着外头皑皑白雪,心中思绪复杂。

就这样行了十来天,等离京城还有一小半的路程时,车队甚至因为侯府的面子,还住上了官府的厢房。

晚间,玉珠坐在浴桶内,痛痛快快的给自己洗了一个热水澡,刚刚洗净的头发已经被嬷嬷擦干了水汽,半干的发丝用发钗固定。

她裹着柔软的布巾,坐在浴房的躺椅上,看着仆妇进进出出换水。因着太久没洗,她准备洗两次。

等再次进入浴桶时,竟一时间有些恍神。细细算来已经将近两个月没有好好享受洗澡了,刚刚洗的那次也是忙着给自己身上洗净。

仰头看着白雾朦胧的浴房,因着是冬日,乳白色的浓雾迟迟不肯散。

她舒适的叹息一声,将后背靠在桶壁,感受着热水包裹全身的温柔,这些时日有些压抑疲惫的心绪也慢慢舒展了些。

她没有能力改变任何事情,只能先护好自己。

洗浴完毕,玉珠穿好衣服出来,王嬷嬷早已经拿着干帕子在房间等着给她将乌发擦干。

她些奇怪看着玉珠,见玉珠正在发呆,便也没说什么。因着玉珠平日沐浴都是她全程服侍的,怎么今日突然要裹好布巾才让她进去。王嬷嬷只以为是玉珠长大了,想法便多了些。

玉珠自然不好意思说,上一世这时自己还是孩童自然嬷嬷是伺候她沐浴,可是重活一世,她已是成婚很多年的妇人,确实会觉得有些心里别扭。

想到这里,她有些一愣,上一世又是什么时间开始不让嬷嬷服侍自己沐浴呢?好像是发生了那事以后。

她眼底黯淡了几分,玉珠本就不算聪慧,也不是那种心性坚定之人,不然上辈子,不会一切都依着长辈安排。因为她也知道,如果凭着她自己,可能也落不着好。

这段时日,有时她会庆幸自己重活,有时又会迷茫,像她这样的人,重活一世又有什么意义。

马车又行驶了小半个月,一行人终于到了京城。

今日是难得的好天气,虽然仍是格外寒冷,呼出的气体更是如飘浮空中的白雾,积雪更是一点都没有融化。但是风小了些,走动起来没有那样艰难。

走到晌午,众人都有些疲倦,但抵不住思乡情切,为了去接玉珠,他们已经离开京城将近两月。

前来接玉珠的仆妇和随从们只稍作休息,领头的周嬷嬷又吩咐大家整理着装,便浩浩荡荡的向国公府走去。

傍晚,眼瞧着终于到了国公府,随行仆从更是掩不住的喜悦。

玉珠托着王嬷嬷的手下了马车,看着眼前如前世一般气派恢弘的国公府,垂下了眼眸。这是她上一世生活了六年的地方,按理说她应该很是熟悉。

可是再进这气派的国公府,她还是心中忐忑不安,那高高的门庭不自觉的让她恐慌。

好在她只是个庶子媳妇的娘家亲戚,在国公府眼里,跟那些打秋风的破落户并没有任何区别。所以和上一世一般,她跟着周嬷嬷从偏门进入府中,并未有在府里掀起任何波澜。

玉珠安静的跟着嬷嬷走进国公府,见她没有东张西望,人也倒是知趣,周嬷嬷心中满意几分。

她就担心这小门小户来的,一进来了跟没见过世面似的,还给她们夫人难堪,可是她只是一个嬷嬷也不好提点。

一行人又抄小道去往她姨母居住的内院,定国公府占地极大,布局规整,是开国祖黄帝赐下的宅院,据说原先是前朝某位王爷的宅院。

穿过庭院,走过游廊,又进了角门。中间还遇到来来往往的仆妇,也与周嬷嬷一一打招呼见礼。

在走了小半刻钟后,终于来到了玉珠姨母居住的院落。

定国公府六夫人徐氏正坐在主屋大厅,她梳着芭蕉髻,头缀镂空金钗。身着湖水绿袄子,内搭橘红色暗纹襦裙,年逾三十却只比少女时多了几分韵味。

如凝脂一般的肌肤将衣服衬得格外明亮贵气,在这有些暗淡的冬日,她便是一抹格外亮眼的颜色。

徐氏有些焦急的捏紧了帕子,止不住的往外张望。她昨晚已经收到消息,说是今日她那外甥女就要来京城。

昌州发生如此大灾,娘家人都折在那里,这是她万万没想到。

心中难过不已,自己明明知道今年发生大灾,却没有将自家父母姐姐接过来,导致现在只留下一个外甥女孤苦伶仃。

立在她一侧身着粉色袄裙,梳着朝天髻,只单独簪了一支珍珠排钗,年岁十五六岁的女子便是徐氏的女儿楚玉。她如她的名字一般,肤色白皙,外貌楚楚可人。


玉珠虽然打定了主意想着要嫁谢宴周,却也知道现在不是时机。现在找时间凑上去,反倒惹人厌烦。

而且……,玉珠低头瞧了瞧自己一马平川的前头,现在还是小姑娘模样呢!想招人也得长开了再说。

如果她没记错,谢宴周和表哥他们这次从书院回来以后,便会立刻出发去西北,两年后回来。

回来后按往常一样还是在松山书院读书。

李珣却是四年后回来的,他回来时西北战事一触即发,镇北侯手握兵权,官家不太放心,便让他的独子回京。

到那时,恰巧朝中一位大儒告老还乡,定国公府便花了重金给表哥们请这位大儒前来教学,老太太还发话说侯府的年轻一辈都可以去上课。

上一世侯府人少,便只有三位表哥,还有李珣以及大夫人的侄女去了。

玉珠打算借着这个机会接近谢宴周,所以这一世她也准备要去上课。

只不过现在当务之急便是央求姨母给她请个女先生,不然她自己到时只识得几个字,想去也说不过去。

人家可是大儒,杀鸡焉用牛刀,她自己也没这个脸。

玉珠家是江南传统的商户人家,规矩少,也不会专门找人教女子读书。就是学学算术用以成婚后管家算账,另外再教一些浅显易懂的,大概能看懂书信就行。

再说旁的,那可以算是一概不知。

这也是为何上一世玉珠看话本都有些难度的原因,当今的话本,大多咬文嚼字,遣词造句也是异常繁缛。她很多字不认识,自然有些句子也无法理解。

过了大半个月,玉珠也大概摸清楚,侯府和上一世的情况基本无二,看来重生的确实只有自己。

正值用过午饭,徐氏便带着玉珠和玉珠表姐一起聊聊趣事。

女子在家中也是苦闷,像国公府这种人家,更是一门不出二门不迈,只得有人家下帖子才会出去走一走,所以徐氏倒喜欢和自家女儿还有外甥女多说说话。

玉珠便借着闲话家常的功夫和徐氏说起此事。徐氏见玉珠有这份心,心中倒是有些赞许。

她和玉珠母亲,从小便不爱读书。她喜欢绣花,妹妹喜欢算账。好在自家是商户人家,这样的喜好刚刚好,到时嫁与商户也是会掌家就行。

可是嫁入侯府后,她这就有些不够看了,侯府往来的人都是些知书达礼的女子,她这一比较,就显得有些俗。

加上她是商户出身且外貌有些不够端庄,两项相加便是俗上加俗。

不过再怎么样她成婚了,又生了一儿一女,这辈子也算定性了。再去让她读书强行附庸风雅,既强人所难还恐遭人耻笑。

好在她自个的女儿楚玉,倒是挺爱读书的,她估摸着是遗传了谢家。没成想,自家外甥女也愿意找夫子读书。

她在心中琢磨了一圈,如今玉珠过来了,往后也不可能再去昌州婚嫁,而京城这边尚文风,有些学识的女子在婚嫁之事上确实更好一些。

想明白这个,她暗自怪自己不够关心玉珠, 连这些最重要最基本的自己反倒没注意。

玉珠眼瞅着过个三四年便要相看了,样貌也是和她有些相似,是京城人家普遍不喜欢的模样。如果家世不好还没有点自身优势,那到时候选人家可就有些麻烦。

这时徐氏想起来,原先她也让谢六爷找了一位专门教楚玉的女先生。只是现在楚玉眼看着要成婚,所以从去年年末,便没上课了。

或许可以将那女先生再请过来。

一旁的楚玉是适时的说道。“娘亲,虽说世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成婚后,女子需要掌家,不识字怎么可行,到时还被底下的婆子糊弄过去了。”

玉珠眼含感激的朝自家表姐点了点头。

徐氏听后,拍拍玉珠的手,又笑着说道。“你表姐说得对,而且婚后有些学识跟夫君还能多说说话,姨母看看,有合适的女夫子就将人请过来。”

“谢谢姨母。”

玉珠也不客气,只笑盈盈的靠在徐氏的肩膀,语气亲昵的说道。

楚玉的目光看向玉珠,她倒是没想到,新来的表妹不止长得好性子也是极为不错的。

有什么需求就会大大方方说出来,而不是藏着掖着,那样她反倒不喜欢。

而且极会撒娇,不是那种刻意的装痴卖傻,只让人感觉贴心,看着喜欢却不觉得腻味。

她跟自家哥哥一样,自小便学不来这些小女儿娇态,表妹来了,反倒让她有种长见识的感觉。原来和自己母亲之间,还可以这样亲密。

楚玉忽然觉着,或许她也可以学学这位表妹。毕竟父母疼爱子女天经地义,她们的爱甚至不需要你回馈。

可是成家换了角色那便不一样了,与你相伴几十年的夫君说起来也只在婚前见过几次,说了解也只了解个大概。

如果想与那人长久在一起,并且生儿育女,还是夫妻间多一分亲密比较重要。

玉珠不知道,自己因着一些个亲昵点的动作,反倒让自家表姐对婚事多了几分感悟,更是婚后出现问题后多了一份思考。

而不是仅仅如大部分一样,盲目的追求相敬如宾即可,所有的苦楚都往肚子里咽。

她上一世自然和姨母是没这样亲密的,只是因着重活了一世,又和姨母在前世相处了那么多年的记忆,所以言行举止间就多了一分信任和依赖。

也因着有上一世的记忆,在国公府这边倒也生活的愉快知足。

对于她来说,能有吃有喝,姨母和嬷嬷健健康康在她身边,便是她最大的快乐。

转眼过去了两个月,玉珠终于见到了从松山书院回来的自家表哥。

那日下午去给姨母请安,便看到端坐在一旁的表哥。表哥还是如上一世一般,长相端正,是大家公子的气质。但为人颇有些古板,只严肃的看着她。

倘若是上一世的玉珠,见他这样严肃,肯定还会有几分害怕,可是重生一世的玉珠,自然知晓自家表哥只是性子是这样,人却是极好的。

她行了了礼,笑着喊着,“表哥。”

只这一声反倒让她表哥有些不好意思,谢琛他假装侧头轻咳一声,做惯了弟弟,这是他第一次当哥哥。虽然少年老成,却掩饰不住心中的喜悦。

如玉珠所料,这次见了表哥之后,再听到的表哥的消息,便是去了西北。


玉珠可不懂这些,她只是比着前世走,自家表哥对自己哪有什么男女之情。

她却没想到,自己前世过于娴静,见到人都不太大方,只低着头都不敢正眼看人,自然跟现在是有些不一样的。

玉珠见徐氏还没出来,谢琛又走了,有些无聊,便将注意力放在了一旁的糕点上。

天青色的碟子上放着白白的六块糕点,上面印着整齐的福字,看着让人欢喜。

这些都是热乎乎刚出锅的,玉珠现在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徐氏担心她饿,早上都会让人备些糕点,如果来早了饿的话就可以先垫垫肚子。

玉珠细细的看了看,最终在里头挑了一块她觉着最好看的,葱白的指尖捏起一块糕点便迫不及待的放入口中,软糯香甜且冒着热气的糕点在早上吃着特别舒坦。

玉珠满足的吃了两块,正准备再拿时。一旁的王嬷嬷眼疾手快的拿开了盘子,眼含威胁之意,低声说道。

“娇娇,等会就吃朝食了。”

玉珠不敢再动,她也知道自己前两年有些胖,好不容易这两年才慢慢瘦了一些下来,看着与普通少女无异。

平时吃食自然也刻意节制了些,只是不管怎么节制,她还是不自觉的比同龄女子吃得多一些。

以往她表姐楚玉还未出阁时,她也试着学过表姐每日只吃一点点。可是学了两天,她只觉着,自己命都要饿没了,人也怏怏的,做什么都提不起兴致,日子都没了乐趣。

她当时总算明白了了无生趣的具体表现,就是她上辈子,几乎日日守空房,都从没觉着日子这样难过。

饥饿,那根本就是反人欲。她是俗人,且是贪吃贪喝的俗人,真的做不到。

玉珠后面仔细琢磨,才想出原因。应该是因为她自小便吃得多,胃口撑大了,再像旁人那样吃得那样少就太难了。而且美食忒多,这是她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也不想放弃。

她低头不经意间扫到自己的胸,衣服已经特意宽松了些。

微微叹气,只是也不能再多吃了,如果再胖一些,那着实有些太招眼了。她不喜欢和别人不同,也不喜欢别人打量她的眼神,这些都让她不自在又不舒服。

玉珠虽然这一世努力想让自己过得畅意些,可是骨子里带着的怯弱、腼腆、不够自信却是难以改变的。

而且她还想靠着自己的相貌攀上谢宴周这条大腿呢!虽然进国公府三年多,她连谢宴周的面都没见过。但是好饭不怕晚,不是,是等待时机。

玉珠愣神之际,徐氏带着周嬷嬷从内室缓步走来,她今日身着湖水蓝如意纹褙子配绿色抹胸及乳白色长裙,梳着云鬓,神色温柔。

岁月格外优待于徐氏,虽然年近四十,但是看着却是二十多岁的模样。通身带着妇人的成熟气息,明明长相艳丽眼神却有种看透世俗的怜悯,韵味十足。

玉珠笑着起身行礼,“姨母早。”

徐氏笑她淘气,“我们玉珠起得才早。”

又过来拉着她的手往饭厅走去,徐氏身旁的周嬷嬷见怪不怪,只连声吩咐着外头准备上菜。

“姨母,表哥今早来了,说自己约了友人去游湖,晚间来陪您用饭。”玉珠牵着徐氏的手,撒娇般的说道。

“姨母知道了。你表哥年岁大了,友人自然也多了些,好不容易书院放假,肯定比平时忙一些。有我们玉珠陪我吃饭,姨母已经很开心了。”

徐氏笑着说道,等二人到饭厅坐好,又转头吩咐人将给玉珠的鱼汤端过去。看玉珠乖巧的从仆妇手中接过碗,眼神有些安慰。

夏日衣衫轻薄,玉珠抬手喝汤,徐氏便看到玉珠白嫩嫩的玉臂戴着金灿灿的弦纹金镯,白嫩的手衬的金镯格外好看,正是前些日子自己送的那个。

见送的东西被主人戴着,徐氏更是开心。徐氏长相明艳就喜欢金饰宝石,她认为小女娘就适合这样富贵的颜色。

她原先就觉得自家楚玉打扮太素了,还有那什子道袍,她都觉得丑的碍眼。但架不住京城文风盛行,就时兴这些素的,说什么穿着道袍仙气十足。

只要文人喜欢什么,女子的喜好便跟着变化,许多明显不合适穿道袍的也整日穿个道袍样式的衣裳。

按她的想法,女子应该跟随自己的喜好。

好在自家侄女跟自己喜好相近,不然在这国公府真的是寂寞。

想到这,她又有些感伤,自家楚玉于前年十月便成婚了,嫁给清流世家屈家的嫡二子。自家女婿她见过几次,长相倒是一般,但一身气度看着清正不凡。

那屈家比着定国公府肯定是差了些,只不过国公府自国公爷过世便有些没落了,且楚玉是庶子女儿,加上六爷官职不显,所以倒算是她们高攀。

嫁去屈家一年多,拢共也只回来过三次。一次是回门,另外两次便是年后,都只是待几个时辰便走,母女二人都没时间叙叙话。

她能从面貌和言语中看出来自家楚玉过得还可以,至少夫妻恩爱,女婿对女儿的爱护有目共睹。

可是女子嫁为人妇,不管夫君如何好,都是万千琐碎在身,有些家庭更是关系复杂,这些都不是一句夫妻恩爱就可化解的。

想到这她反倒庆幸谢六爷只是一个庶子,因着当初是丫鬟趁机爬床,国公爷不喜欢,老夫人懒得理他。即使成婚,老夫人也连带着懒得看她这个庶子媳妇。

虽说这样庆幸有些不好,但确实让她得了好处。

不过现在府中国公夫人和老夫人看不上自己,平日基本不往来。自家夫君谢六爷与自己早有二心,贴心的女儿已经出嫁,自家儿子更是几个月回来一次。

所以玉珠反倒是陪她最多的人,又是娘家唯一的血脉,人也乖巧懂事,整日花时间陪着她。人心换人心,她自然也是非常喜爱玉珠,也愿意为着她多花些心思。

可是也如王嬷嬷所想,徐氏并没有考虑过让玉珠嫁给谢琛。

原因便是,谢琛作为国公府庶子的儿子,本身父亲官位便不高,现在国公府又随着国公爷和公爹的去世开始走下坡路。

她儿子既然要走仕途,那肯定找门当户对或者能帮扶一下他的岳家更好。

不是她不喜爱玉珠,只是对于她来说,肯定是自家儿子的利益更为重要。


上辈子,她的夫君最终考上了举人,眼看着再进一步无望,便央着她去侯府找人帮忙。

玉珠推脱不过,便找了侯府,让姨母帮忙疏通疏通。结果便是在京中当了一个八品主事,眼看着日子也算平静,可就这样简单到每日点个卯的差事,她那夫君也能犯下错。

她那夫君,虽年近三十且本事不大,但为人天真又傲气。这个玉珠能理解,毕竟是家中独子,被娇养着长大。

可是玉珠觉着,随着年岁渐长紧跟着成家立业步入官场,那份天真至少应该学着藏起来。

可着实没成想,差事干了不足一月,便想着交好上司,结果被人推出来做了替罪羊。等下了大牢他们才知道。

那时她去侯府求姨母,可惜她夫君得罪的人来头有些大,她姨父一个六品闲职实在有些帮不上。

没有办法,她只得去找老夫人,求她帮帮忙。

玉珠记得正值七月,赤日炎炎,地面仿佛都被这火热热的太阳烤出了烧焦的味道。

她的夫君出事,背后的人一定急着给他定罪。她是周家妇,只会跟着遭殃,到时候被充为官妓或者流放千里都有可能。

所以她只得求老夫人,让老夫人在谢宴周面前帮忙说句话,她夫君确实是被人推出去顶罪的。谢宴周这样的二品大员,只需稍稍动动手指便可以了。

背后之人如若知道谢宴周愿意插手,便不敢再动。

老夫人的嬷嬷传话后,只说老夫人今日有些不舒服,表小姐改日再来。

玉珠哪敢改日,她生怕出了国公府她夫君的罪又莫名多了一条,到时不等她来找姨母,便把她也抓走了。

真到了这时,她只觉着自己异常惜命,她想活着,她不舍得死,也不想去大牢吃苦。

玉珠直挺挺的跪了下来,老夫人院中的丫鬟仆妇看她这死缠不放的模样,那眼底的鄙夷让她头都不敢抬,却更不敢走。

等到跪到晌午,她只觉得自己身体仿佛被晒干了,腿早已麻木到彻底失去知觉。明明热的可怕,脸上却没有多少汗滑落。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不一会儿,院子里又下起了暴雨。

院子里的仆妇在廊下来来往往,降落的雨水也帮她遮住了那些人的视线。

她几乎绝望,却更不想死,哪个人不想好好活着,所以只得继续跪在院中。

一把伞却出现在她的头顶,分不清雨水还是泪水,早已模糊她的眼睛。她费力的抬头向上看,却发现是她的表哥,当时刚过而立已是官居二品的户部尚书。

她心中不想放过这次机会,人却撑不住快要晕倒,只得一把抱住表哥的大腿,低声说着“表哥,别走。表哥,不要走。”

再后面等她醒来已经是翌日傍晚,她也回了姨母院子,身上早就换了干净的衣衫。

姨母一脸喜意,看着她,复拍拍她的手,又小心的往四周瞧了瞧,才低声说道。

“小公爷发话了,说让你安心回周家,不用担心。”

玉珠听到这样的答复,心中也是高兴不已,能活着自然是好的。

何况她运气好,自出生起便在富贵人家,哪怕家中遭难,也有姨母帮扶。身边丫鬟婆子伺候着,好吃好喝供应着,哪里想去受罪。

她休养了两日便又回了周府,快到自己院子时临时交代了嬷嬷,去让厨房给自己晚间上一些清淡的菜色。

说完便独自一人喜盈盈的回自己院子,虽然身体不适,但不妨碍死里逃生心情甚好。

玉珠这几日经历太多,又淋雨,又跪又心中担心,身体正是虚弱的时候。

想到这里,她愈加生气,撞破了奸情,竟然还被人害了。

当时还没反应过来,她便被那直冲冲跑过来的人一把推进湖中。

她连恨谁都不知道应该恨谁,那小妾她又不认识,就被不断往她鼻间喉间涌入的河水呛死了。不知王嬷嬷回来后知道她溺毙于湖中,不知得多难过。

又想到今日的姨母还是如上一世一般美貌温柔,眸中却又有难言的苦涩。

她心中酸涩不已,姨母因着美貌被谢六爷看上,两人在一起也是情投意合,结果却没有想象中圆满。谢六爷爱美貌,也不单单只爱一人的美貌。

她上一世得知,成婚仅仅六年,谢六爷便又看上了旁的女子。

好似现在还被养在外院,只不过谢六爷不敢让其认祖归宗。

如若不是谢家有年方四十无子,方可纳妾这一条规矩,恐怕这院子里早就太多莺莺燕燕了。

好在国公府有这个规矩,老夫人虽然不喜爱她母亲却也不允许一个庶子坏了这规矩,坏了定国公府的清誉。

等等,年方四十除非无子,否则不得纳妾。玉珠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她心跳如雷。

是了,自己上一世姨母担心读书人家心气高,她的身份最适合商户人家。有国公府在,又能压住他们,又有钱过自己的小日子。

可是算漏了一点,便是在庆朝,男子花心是常情。而她打心里却是无法接受自己的夫君有旁的女子,如果有了,那便是脏了。

如若自己嫁入谢家,即能享受这份待遇,还能一辈子陪伴姨母,将嬷嬷也安置好。

光凭这几条好处,便似乎让她心中瞬间打定主意。

这一世,她只想嫁个有保障的人家。

玉珠想到谢家的三位表兄,自家表哥肯定是不行,上一世成婚娶了郑家女子琴瑟和鸣。

因着经常回姨母这,所以她见过很多次。自家表嫂对自己也是很好,很温柔的一个女子,跟姨母也相处的好。

另外两个,一个现任国公爷的嫡长子谢宴周,一个是国公爷的庶子谢琰,

至于国公爷为何会有庶子,这是国公府众人都讳莫如深的事。

据说在谢宴周出世不久,国公爷便抱了一个婴儿回来,看着年岁跟谢宴周差不多大,说让国公夫人当小猫小狗养着。

当时国公爷和国公夫人贺氏刚成婚不久,两人平日相处得也是不错,更何况刚刚生下麟儿。所以这件事对于贺氏来说,不啻于晴天霹雳。

本来老夫人也不答应,可是不知道国公爷和老夫还有老国公爷说了什么,两人便应承了下来。

再后来,十年前,两位表哥五岁时,国公爷救驾不幸身亡。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