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书童小说 > 现代都市 > 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文章精选

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文章精选

二鹿鹿 著

现代都市连载

姜安安周应淮是小说推荐《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二鹿鹿”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我一婚姻调解员,在看破红尘之后,私下里战绩颇丰!没错,拆散了无数怨侣,这可不能怪我,毕竟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这不,报应这么快就来了,在我拆散第99对情侣时,惨遭一板砖拍进物质匮乏的七零年代。懒汉爹彪悍娘,三个姐姐全是奇葩。而我,作天作地的漂亮蠢货!一家子极品衬得大伯家忠厚老实,根正苗红。面对繁重的农活,姐选择干回老本行:成为红旗公社第一个妇女主任。回城知青抛弃妻子?赡养费了解一下!狠心奶奶把孙女丢到深山喂狼?先送你吃牢饭!丈夫家暴怀孕妻子?无期徒刑先来一打!......没办法,看着这些渣男,老娘根本调解不了一...

主角:姜安安周应淮   更新:2024-06-12 21:01: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姜安安周应淮的现代都市小说《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文章精选》,由网络作家“二鹿鹿”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姜安安周应淮是小说推荐《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中出场的关键人物,“二鹿鹿”是该书原创作者,环环相扣的剧情主要讲述的是:我一婚姻调解员,在看破红尘之后,私下里战绩颇丰!没错,拆散了无数怨侣,这可不能怪我,毕竟现在的大环境就是这样。这不,报应这么快就来了,在我拆散第99对情侣时,惨遭一板砖拍进物质匮乏的七零年代。懒汉爹彪悍娘,三个姐姐全是奇葩。而我,作天作地的漂亮蠢货!一家子极品衬得大伯家忠厚老实,根正苗红。面对繁重的农活,姐选择干回老本行:成为红旗公社第一个妇女主任。回城知青抛弃妻子?赡养费了解一下!狠心奶奶把孙女丢到深山喂狼?先送你吃牢饭!丈夫家暴怀孕妻子?无期徒刑先来一打!......没办法,看着这些渣男,老娘根本调解不了一...

《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文章精选》精彩片段


黄会计:“……呵呵。”

“不过,如果姜安安真办成了这件事,那可是大功一件。”这年头家家户户日子艰难,就连黄会计都相当心动。

“不止如此,”罗家旺嘚瑟地端起陶瓷茶缸,越想越美,“等年底做汇报兴许还能得到上面夸奖,小红旗有戏了!”

流动小红旗就是他的执念,要是姜安安帮大队拿到荣誉,就算把姜德贵夫妻俩供起来都行!

-

姜安安顺利带二老回家,路上引来不少人侧目,尤其是隔壁的大伯娘气得在院子里摔摔打打。

“都举报了居然还没被公安抓走?大队长到底收了什么好处,处处偏袒这两个老货?不行,下午我得去问问。”

“不许去!”姜大伯拍打着旱烟,“小五的厂子最近要转正,你少惹事。”

大伯娘闻言泄了气。

“爹,你就是胆小怕事才会让二房骑到头上。”小儿子姜永盛吊儿郎当地从房间里走出来,站在台阶上伸懒腰,显然太阳晒屁股了才起床。

“姜安安那个小贱人连续两次算计咱家,害我丢了秦家的亲事,这口气你咽得下去我可忍不了。”

姜大伯警惕:“臭小子你又要打什么鬼主意?”

“爹,你咋把你儿子想那么坏?我可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姜永盛举着双手,一双吊梢眼里满是猥琐的精光。

有几个兄弟慕名已久,想认识下南溪大队的队花,他帮忙牵桥搭线罢了。

哼!姜安安再厉害始终是个小丫头,要是名声毁了,看她还怎么嘚瑟?

姜大伯还是满脸狐疑:“小兔崽子你要是敢做违法的事……”

他举着烟枪作势要揍儿子,可惜对方溜得太快眨眼没了影:“娘,我要去干大事,今晚不回来吃晚饭了。”

望着空荡荡的大门口,姜大伯心里始终七上八下,最终怨恨还是战胜了理智。

他知道小儿子打算给老二家一个教训,而自己同样想出口恶气,希望老六能做得干脆利落不落人把柄吧。

一墙之隔,同样因举报的事情闹上了。

刚进门林美如便迫不及待地跟小女儿告状:“肯定是姓杨的知青写了举报信,第一天下乡跟我吵架输了,昨天又闹了口角,除了她别无人选,等会儿我就找她算账。”

姜安安语气幽幽:“然后我再去捞您回来?要不,您下午还是跟我爹去扫公厕吧。”

林美如噎住了:“……”小棉袄有时候还挺漏风。

姜德贵则是冤死了。

可左边婆娘右边小闺女,这两个女人谁也得罪不起,于是认命地钻进厨房帮大女儿做饭。

“唉!”

见她娘满脸不服气,姜安安目光中露出了几分无奈来,有些头痛的揉了揉自己的眉心:“娘,明明你和我爹年年磨洋工,为何只有今年会被举报,难道你没想过原因吗?”

林美如一听想要较劲的心登时没了,虚心求教:“为什么?”

“我大姐离婚后手里有几百块钱,这事村里都传遍了吧?”

“这个……”林美如忽然有点心虚,离婚虽然不好听,但她闺女分到一大笔钱,十里八乡独一份,这事当然值得大吹特吹。

姜安安:“问题就出在这笔钱上,老姜家手握横财是不是挺遭人恨的?”

林美如眉梢布满得意:“是。”

“……会不会有人想打这笔钱的主意?”

“谁敢?”

“怎么不敢?”姜安安挑起眉梢,继续恐吓:“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对方通过举报激怒你,等你大打出手后再讹笔医药费、误工费及营养费。到时候叫公安上门,您不给就得去坐牢。”

小说《人在七零,调解拆散无数怨侣》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云州县仅有一辆皮卡车,从不外借。

吴建国还是沾了姜安安的光,坐在车上紧张得手脚不知道该往哪里放。再瞧瞧旁边姜安安泰然自若的脸,由衷庆幸自己昨天的决定,同时也感叹竟比不上一个小姑娘。

他哪里知道,来自21时机的姜安安连飞机高铁都坐过,七十年代的皮卡车一点儿也不稀奇,甚至觉得过于颠簸!

半个多小时后,妇联到了。

相比于其他部门,妇联门可雀罗,办事处甚至在街道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房子里。要是不注意看门侧的招牌,兴许会走错。

吴建国敲了敲门,里面久久没有应答:“妇联只有三个人,估计全部出门办事了。县里公安局跟我熟,我先带你一块儿去那。得想办法联系上妇联的人,省得下午又白跑一趟。”

姜安安能理解,妇联工作不轻省,经常要下乡走访,有时候出门就是一整天。

上辈子她就是这么过来的。

“我二姐在县城的供销社上班。家里准备了一些山货,我得给她送去。”

“供销社离得不远,这条街走到头,左转再走一条街,马路对面就是。”吴建国给她指了下路,“你二姐家在哪个小区?我两点去接你。”

“红星小区。”

吴建国默默记在心里,“上车,我先送你去供销社。”

“不用了,我自己走过去。”晒干的山货不重,而且姜安安打算逛一逛县城。

这年头治安十分好,民风淳朴热情,街头经常有公安巡逻。因此吴建国并不担心姜安安会出事,放心地驱车离开。

等皮卡开远,姜安安把袋子甩到肩上,往供销社走。隔着大老远,就看见一块硕大无比的招牌。似乎是上了什么紧俏的商品,队伍足足排了五六米长。

等姜安安走得近了,才听到“带鱼”、“黄花鱼”之类的词语,恍然大悟。

云州县位于内陆,海产品难得一见,难怪会引人疯抢。

姜安安把袋子放下来右手提着,整理好衣衫和头发,才跨进门槛。环顾一圈,最后坚定地朝着二号柜台走去,唇角微微扬起。

“二姐!”

姜梅子剪着一头俏丽的短发,英姿飒爽,行动间风风火火。整个供销社就她声音最洪亮,那股强势劲随了亲娘。

“安安,你脑袋怎么受伤了?”姜梅子吓一大跳。

小妹脸颊红扑扑的,鬓发边布满细细汗珠,青春又靓丽。只是额头那厚厚的纱布叫人心惊肉跳。

她一眼不眨地称了八毛一斤的桂花糕塞进姜安安手中:“你坐凳子上吃点东西垫肚子,等下二姐带你去国营大饭店吃红烧肉。”

时间临近十二点,还有十分钟换班。

姜安安听话地坐在凳子上,拿出一块糕点小口小口的细细品尝。

时下的糕点放了许多糖,甜得发腻,嚼着还有桂花粒的清香气。

“梅子,你小妹连吃东西都这么文静秀气,跟城里面的大家闺秀一样。”

“她小妹可是十里八乡的美人,也是初中生。你们瞧她那身雪白的皮肤,在家里肯定没怎么干活,爹娘娇宠长大的。”

“讲婆家了没?要不要我介绍几个厂里年轻能干的后生?”

……

江梅子有些心动,但还是一口拒绝:“安安的婚事乃是老姜家目前的头等大事,我爹打算再留小妹两年,仔细挑选。”

“天呐!那不就成没人要的老姑娘了?”有人说风凉话。

“啪!”

江梅子突然抓起柜台上的抹布扔到对方脸上,横眉怒目:“劝你嘴巴放干净点,我现在就去举报你满脑子封建思想,贬低妇女同志。安安,我们走。”

整个供销社霎那间陷入一片死寂。

所有人目瞪口呆,望着姜梅子疾如风火般离开柜台,抓起姜安安的手,拎着地上的牛皮口袋,一气呵成地冲出供销社,眨眼便没了踪影。

良久,空气里爆发出一阵哭腔:“姜梅子不会真的去举报我了吧?”

可惜没人能回答她。

“快走,走快点,再晚就抢不着国营饭店的红烧肉了。”姜梅子走路带风,面上哪有一丝一毫的愤怒,欣然自得地问:“提前八分钟下工,二姐厉害吧?”

姜安安猛点头:“厉害!”

在偷懒这事上,不愧流淌着老姜家的血脉!

“娘怎么让你一个人来县城?你脑袋怎么回事?难道是家里面出事了?”姜梅子眉头越皱越紧。

姜安安感叹于二姐的敏锐,一一解释道:“周康有了回城机会,要跟大姐离婚,多宝他也不想要……”

关于大姐离婚一事,姜安安娓娓道来,听得姜梅子怒火中烧,恨不能立刻请假杀回村。

后来,又听说姜安安力缆狂澜,挫败周康与大伯设下的诡计,忍不住又是一阵拍手叫好。

她噙着嘴角,欣慰地握着小妹的手:“安安,你做得相当棒,也说得非常好!家庭妇女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创造的价值无法估量,毕竟每年请个保姆也要花好多钱呢。”

“对了,你不是要找妇联的高主任吗?等吃完饭我就带你去。”

这可真是意外之喜!姜安安问:“二姐,你认识高主任?”

姜梅子神色古怪:“算认识吧?毕竟最近她常常往我婆家跑。我小姑子这胎又生了闺女,被夫家赶出来,天天一哭二闹三上吊,搞得家里现在乌烟瘴气,烦人得很。”

小妹难得进城一趟,姜梅子不打算讨论婆家那些糟心事。也在这时,国营饭店到了。

正值饭点,里面就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热气腾腾的菜肴被一份份地端上桌子,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气。

城里人想吃肉同样不容易,除了肉票难得,肉区排队人数最多。但每天供应分量却最少,都得靠早早排队抢才能买到。

姜梅子越过人群,走到橱窗前,熟络地上前跟服务员打招呼:“刘姐,我小妹进城来看我。来碗红烧肉,两碗白米饭,红烧肉的汤汁要浇一勺在饭上。”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